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20-03-19李英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功能锻炼综合护理干预

李英

【摘 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诊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选出102例为对象,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收集两组的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2%和术后住院时间(10.7±1.5)d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9%、术后住院时间(14.8±2.0)d,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促进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股骨头坏死;并发症;功能锻炼;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的常见病,致残率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多,影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1]。良好的术后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探索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诊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02例为对象,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62-85岁,平均(72.2±3.4)岁;病程1~12年,平均(4.1±1.3)年;Ficat分期:Ⅰ期9例,Ⅱ期27例,Ⅲ期15例。观察组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63-88岁,平均(72.6±3.5)岁;病程1~13年,平均(4.3±1.5)年;Ficat分期:Ⅰ期10例,Ⅱ期25例,Ⅲ期1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主要措施包括:(1)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年龄较高,患者普遍存在恐惧死亡、害怕疼痛、孤独寂寞等心理问题,为此责任护士在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后,在床旁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每日与患者面对面交流20min以上,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交流沟通,善用心理学方法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希望,并积极为患者排解负性情绪。在术前护士配合医生采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讲解围术期的注意事项,介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流程、优势等,增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消除内心的恐惧、焦虑情绪。同时护士教会患者一些心理应对技巧,使患者能自主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2)术前功能锻炼。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术前早期的功能锻炼指导,如:正确抬臀动作、双下肢踝泵运动、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等。(3)术后疼痛护理。术后早期给患者应用镇痛泵,定時询问患者的疼痛感,采用VAS法等评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对疼痛明显的患者应用镇痛药物辅助镇痛;对于有轻度疼痛的患者加强护患沟通,播放轻柔的音乐、幽默欢快的相声节目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对于疼痛较为敏感的患者,成立由麻醉师、主治医生、高年资护士等组成的疼痛控制小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疼痛管理和指导,协助患者纾解术后疼痛感。(4)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6h即可开始功能锻炼,首先由护士用双手按摩骶尾部蓇葖处,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量运动,避免活动量过多,患肢穿丁字鞋,保持展中立位,进行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每2h进行一次按摩、抬臀运动;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等长收缩、外展运动等;术后第三天进行髋膝关节的延伸活动;术后第四天进行直腿抬高<60°的训练;术后第五天进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向主动运动过度,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术后第4~5天开始进行离床功能锻炼,逐渐下床活动;术后第六天进行卧位到坐位的转变训练等;术后12~14天出院,出院前3天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指导,并定期电话随访监督指导患者的功能锻炼。(5)并发症预防护理。结合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围术期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假体脱位等。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

1.4 统计分析 计数/计量数据输入SPSS22.0软件中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肺部感染,1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3.92%;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3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关节脱位,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15.69%;两组经卡方检验:=3.991,P=0.046<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0.7±1.5)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4.8±2.0)d;两组对比t=11.712,P=0.000<0.001。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直接影响髋关节功能,且伴有剧烈疼痛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本病多为老年、高龄患者,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差,加上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期较长,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尤为重要[2]。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是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整体护理理念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其强调护理措施的整体性、全面性,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各方面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心理、身体、社会等方面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本院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避免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发生[3];术后易精心的疼痛护理促进疼痛程度缓解,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配合功能锻炼,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术后开展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肢髋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4]。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确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冯胜凯,陈聚伍.应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2):53-54.

郑慧.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11):71-72.

贾进娥.快速康复在老年病人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7,25(8):121-122,124.

梁平,梁海梅,杨秀妮,等.综合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9):66-67.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功能锻炼综合护理干预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237例手部肌腱损伤的护理体会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