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中的探讨
2020-03-16裴英竹
裴英竹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0)
引言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资源、潜能与幸福感[1],源于20世纪30年代Terman对天才与幸福感的探讨。21世纪以来,对于如何挖掘人的各种潜在品质,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成果颇丰,除了《国际幸福杂志》《积极心理学杂志》《国际应用积极心理学杂志》《欧洲应用积极心理学杂志》等专业性权威性学术期刊外,一般学术期刊占比也日渐增加。梳理分析研究成果,归纳为三大学术观点:一是关注个体的优势,旨在给人立足于社会的正能量。比如,罗佳把研究注意力从“修复损伤”转移到“激发生命优势”[2],以实现人的功能最优化,为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了“一个综合的方法指导”[3]。二是强调个体的潜质,挖掘并充分发挥,以期更好服务社会。比如,任俊认为,积极心理学“以人的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人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达到培养人的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4],从而使人“真正成人”。三是倡导问题的积极态度,以积极的情绪和积极的措施,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或困难,以期取得积极的成效。比如,拿破仑·希尔(2011)认为,只有先培养出健康积极的心态,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获得成功[5]。
目前,积极心理学从学术研究走向临床、管理、咨询、教育、灾后心理治疗等领域的实践应用。为了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成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育部分别在2012年和2018年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强调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这既体现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在教育领域的实际行动,也是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健康中国建设的积极理念。
21世纪以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6]的核心素养研究成为全球教育领域新命题,围绕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英国等国际组织或国家,出台了核心素养体系或框架。教育部2014年首次提出“研究构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定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发展的学生质量体系考核标准”[8]。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与基本内涵》问世,把核心素养分为健康生活等六素养,并具体细化为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问题解决等十八个基本要点[9]。
核心素养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在目标、内容、功能等方面内在契合度高[10]。两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与理念,教育内容涵盖了潜能、态度、情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成功应对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等,以实现“怎么样获得一个美好的人生,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11]教育功能,并且被赋予“使人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使命。本文梳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核心理论,拟在对国外内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理论运用、实践现状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应对策略和实践方案。
一、积极心理学运用于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创新模式和新的研究方向,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张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解读教育理念。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学生的品格优势,提升学生的整体幸福感,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12]。积极心理学理论丰富,包括幸福理论、动机理论、修复(治疗)理论、情绪理论、人本理论、自我理论、本能理论、激励理论等理论子系。作者认为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理论、健康幸福理论和积极教育理论,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应用中尤为重要。
(一)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就是知识、思维、感觉、情绪、行为及其结果(解决问题)的统称。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理论是研究当前情境下,由经验或模仿引起的如何从知觉动力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心理内部变化过程的一种学习理论。人的感觉、思想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人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科选择、专业兴趣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教授学生如何多角度、灵活地思考及应对各种各样诸如抑郁、绝望、焦虑此类复杂问题,提高他们的乐观心理、应景能力、学习绩效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2019年末2020年初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学生认知行为教育为例,在这个史上最长寒假的情境下,学生如何面对凶猛疫情的威胁、居家隔离的沉郁、延迟开学的焦虑、网课教学的不适等问题,教师需要在专业网课中适时嵌入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理论,通过疫情防控知识普及、适当讨论疫情影响、良好心理疏导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处于脱敏、放松和适应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网上课堂学习和线下自主学习,不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景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停课不停学中取得别样的收获,这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之需。
(二)积极心理学的健康幸福理论
拥有健全人格,关切自身和他人的发展与幸福,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健康素养的重要表现。健康幸福的教学是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从心理健康到快乐学习,再到幸福人生,是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成果体现。健康幸福理论运用到核心素养教育中,意义重大,前景广宽。比如,基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疫情防控背景,在网课设计上,增设积极心理学专题讲座,或者可以设计“疫情背景下的专业思考”专题讨论,教师或学生讲述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中那些逆风而行的抗击疫情群英谱的动人故事以及全国驰援湖北和武汉的集结壮举,引导学生读懂“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2018)深意,同时,启发学生认知专业能力、协同能力和责任担当在关键时刻的重要作用。此外,引导学生居家隔离期间要劳逸结合,培植积极情绪、阳光心态和幸福心理,注重良好的饮食起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适度做一些如阅读、唱歌、健身、眼保健操等健康相关的文体活动,减少机体疾病,增强学生体质。这些讲座,为学生上了一堂心理健康和珍爱生命教育课,除了能够满足学生如何面对及防控疫情的心理调适和精神需求外,不但增强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安全感,而且还将增加乐观心态和主观幸福感,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和思政素养,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健康生活元素和家国情怀的人文气息滋养起来。
(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教育理论
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重要成果[13],是积极心理学走向实践的重要体现,“是一种学业发展与人格发展并重的教育”[2],“把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能力素质和促进人格健全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14]。积极教育把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和先进观点应用于教育领域,试图以积极的态度研读教育,促进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育过程中,同步提高学习获得感和幸福感。把积极教育的原理通过镶嵌式学习,将积极教育的理念与专业课程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起来,有机渗透应用到课内课外。比如,历史教师应用积极成就观点,引导学生讨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发展史,激发学生家国情怀;语文教师应用心理弹性特点和积极人格特质,带领学生讨论以儒家、道家和佛家三个思想流派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计教师运用借贷平衡原理和积极社会关系内涵,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压力中,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妥善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局部与全局等矛盾与关系;音乐教师利用积极身心健康理念,引导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陶冶和谐协调、积极身上的高尚情操;体育教师借助积极投入概念,通过运动场上的竞技比赛,让学生体验到团结拼搏、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和积极人生态度;思政教师鼓励大学生力所能及地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活动,培植其积极意义感。总之,通过运用积极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
二、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现状与问题
回顾及梳理国内外极教育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指导性原则、实践策略和实践方案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一)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现状
在国外,对积极教育心理学的试点探索始末21世纪,代表成果为施特拉斯港积极心理学课程项目(The Strath Haven Positive Psvchology Curriculum)和宾夕法尼亚心理弹性项目(The Penn Resiliency Program,PRP)。前者通过参加和不参加积极心理学课程的两个组两年的实践验证,结果表明,参加积极心理学课程组的学生,价格品质、社交能力、积极特质和学业成绩,都优于对照组。宾夕法尼的心理弹性项目是一个认知行为疗法预防抑郁的项目,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自信心、决策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这些成果,在西方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印度得到广泛应用[15]。近10年,积极教育进入系统实践阶段。澳大利亚吉朗文法学校全校推广应用积极心理学,并构建了三层结构模型,顶层为康乐幸福,中层为积极元素(包括积极身心健康、积极意义感、积极成就、积极社会关系),基层为健康幸福的直接教学、镶嵌式学习和生活应用。其实践结果,不仅反映了澳大利亚吉朗文法学校的成功经验,而且也说明了积极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健康幸福做出实在贡献的可能性[16]。
在国内,最近5-10年间,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应用取得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如四川内江市,实验组设计传统心理学教育课程与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作为两所小学实验对照组,通过前后测试与比对,实验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学教育对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均优于传统心理学教育,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显著提高[17];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实验小学从2012年起,对培育小学生的积极品质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阳光成长的核心素养培育进行了持续探索,并取得较好实效[18]。在高等教育方面,积极心理学也正在开展,如湖南师范大学,以其体育学院为试点单位,从2012年起,把积极心理学与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结合起来,分学级、分层次开设体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心理学等心理素质培养课程,使大学生在认知发展、个性完善、意志优化、情绪稳定、学习适应、人际关系、职业素养、心理障碍健康教育等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传统心理学教育无法想象的教学成果[19]。总而言之,在我国学校的教育实践中,积极心理学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核心素养培育结合起来,已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认同与践行,既拓展了大中小学校教学内容与形式,也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提供新的探索路径。
(二)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问题
毋庸置疑,尽管引入国外的积极心理学理念时间不长,研究起步较晚,实践活动较迟,但我国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等学校教育实践中,已取得一些实践成果案例,并且在传承和发展我国教育文化思想上有所突破。但不可忽视的是,基于学校环境与教学设施以及师资的局限性,大部分实践项目或活动,仍以借鉴国外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主,缺乏创新性和持续性,尤其以关注积极教育在学生个体层面的应用为主,缺乏学校总体架构的综合性、整体性实践项目;以线上课程教学为主,缺少线下实习实训与应用,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和实践,仍然未能全面深入地渗透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导致其教育实践效果甚微;以任课教师为主,缺乏包括普通职工、家长、社会公民等全员参与的实践氛围和实践项目。上述各种原因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与基本内涵》问世不久,导致我国目前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学生核心素养系统培育实践活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以至于出现一些诸如马加爵故意杀人案、复旦投毒案、校园欺凌、诚信缺失、“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甚至失踪失联、抑郁自残、抑郁自杀此类令人深思的学生心理失调现象或心理扭曲行为。随着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发展学生质量体系考核标准的问世,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探索必将行稳致远。鉴于上述的实践问题,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原理,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和教育发展趋势、成果与经验,探索我国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三、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指导性原则与策略
前人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成果,为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新鲜的血液。“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20],企图寻找到更好的实践路径,取得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实效,务必要求我们紧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制定指导性原则和科学策略,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实践。
(一)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指导性原则
1.回归积极心理学原理和核心素养内涵。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动脉即积极人格、积极体验、积极人脉(或社会关系或社会组织系统),这是致力于积极心理学研究学者共识,也是核心素养中健康生活素养的关键内涵。教育根本目的是追求理想的人格[21],而积极人格是健全人格、健康生活和幸福人生的前提,作为一项灵性资产,它主要指个体的热情、积极、乐观、向上、专注、毅力、忠诚、守信、勇气、真诚、勤奋、谨慎、公正、善良、爱心、谦逊、宽恕、仁慈、慷慨、自律、幽默、感恩,以及具有创造力和责任心等人格特质或称之积极力量,最终形成六种美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卓越[22]。培植六种美德,既实现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的终极目标,也达到了学生个体幸福和奉献社会所必备的优秀品质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积极体验分为身(感官)心(心理)体验,感官层面是外力驱动下生理上的愉悦感受,如看花悦目;心理层面来自个体自身的一种心理感受,如春晚让人在视听中感受和体验喜庆的心理享受,文体竞技中力挫群雄夺冠后的幸福自豪感。从积极心理学以培植个体的心理享受为核心的教育实践而言,心理体验比感官体验更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品行和健康成长的培育。积极人脉(或社会关系或社会组织系统)属于个体与外界相联的社会组织系统工程,包括国家、学校、社会、社区、家庭等元素,它是积极人格和积极体验的支撑力量,不管是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实践还是核心素养培养教育,个体成员都需要构建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2.以人为本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核心素养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紧密关联,都是要求把人的发展作为研制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逻辑起点。因此,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以积极教育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充分挖掘其潜质潜能,发挥其主体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发挖自我价值潜力。同时,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关注教师、行政管理员、教辅人员、后勤服务员等所有员工的积极发展,“形成一种感同身受的情形(移情)”[23]和同理心,才能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和素质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正如上述所提及到,“积极心理学”“核心素养”单元研究成果颇丰,尤其是前者。毋庸置疑的是,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主要是对国外经验及其进展进行简单的陈述总结,持续深入的对国外或国内的系统研究实属凤毛麟角,实践探索特别是教育实践研究寥若晨星。因此,在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征途中以及倡导“健康中国”和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这一课题,应当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更多关注,并结合国情和校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综合运用积极教育、积极成就、积极情绪、积极兴趣、积极态度、积极意义、积极目的等积极心理学的子元素,深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
(二)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策略
1.充分发展积极教育。“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强出于学”,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之目标在于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事关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根本问题,是“把握教育目标的一种方式”[24]。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25],不断增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需要积极教育的强有力支撑。积极教育是在教育中挖掘并在实践中培育与提升学生外显的和潜在的各种积极品质,有效纠正学生的不足及错误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初心和本源。所以,在核心素养培育中,利用学校各种教学资源,构建符合国情和校情的积极教育可操作性实践框架和方案,以发挥积极教育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功能。
2.培植学生的积极情感。积极情感是学生所拥有的高尚的道德、积极学习、坚强意志、良好行为习惯和幸福感的积极体验,尤其是“主观幸福感”,它是学生对社会状态、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学生心理素质处于脆弱期,甚至部分学生出现伤害、危险、迷乱、诱惑、焦虑、抑郁自残、悲观自尊等心理障碍,需要教师以自我激励、心流预设和成就动机为导向,树立“幸福是一种能力”[26]的理念,积极引导其体验幸福和满足,注重提升其情理心理幸福感和获得感,防止“复旦投毒案”、校园暴力等心理偏差和盲目的“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校园网贷”等认知失调和行为失范的现象。
3.促进教师的积极发展。对于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而言,家教固然重要,国家、社会、社区、单位组织等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及其社会制度的鼓励与约束,也责无旁贷。应用到学校教学层面,积极心理学三大动脉之一的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则可以体现在校规、校训、校园文化以及对师生的教学管理等方面。而教师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正如上述所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积极发展尤为重要。学生的积极发展主要来自教师的积极引导与积极教育。而教师的积极发展,需要学校良好的保障制度,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进而激励其全心全意投入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积极教育实践中。只有营造蓬勃发展的校园生态和积极的师生核心素养培育氛围,才能教学相长。
4.改革创新积极教育模式。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中,需要教师精准把脉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质,关注其处于生长发育和思维活跃期的身心变化规律,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核心素养培育规律。运用积极心理学基本理论,借助“互联网+教育”与积极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范式,围绕核心素养培育这个主题,正确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分享、思考、探究、创造的构建主义学习方式,线上线下、专业课与文体活动、理论研讨与社会实践、专业知识与人文情素相互融合渗透教学,综合利用问题式、体验式、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重视生命与幸福教育、潜能与内生力、个体融合社会、自我人格健全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把学生内在的天赋、智慧、知识、潜力潜质挖掘出来,变传统教育的“补差”模式为“培优”模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融入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教学影视、教学录像、典型事件,激活学生的潜力潜能和优势力量,让学生自觉提高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学习与思考中体会到奋斗的快乐和自尊的幸福感。
四、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方案
就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效果而言,制订实践的指导性原则,寻找可操作的实践策略,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制定科学的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的系统实践方案,促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是其终极目标。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的传承、精神的血脉和思想的创新,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和凝聚力的源泉,更是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所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发挥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校领导的积极作用,引导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心灵熏陶,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良好品德。因此,学校要在顶层设计上和学校管理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特征,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内容,通过教学管理、校风、学风、师德师风、校训、校歌,创设一个积极向上、公平合理、和谐协调、安全健康、法治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既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更是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沃土。
(二)提高广大教师共情感和同理心
共情感和同理心,即共鸣心,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站在对立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心理方式。这种换位思考,当事人能够体会、理解和认同他人的心流、情绪、主张、感受和立场。就教育领域而言,教师的同理心就是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想法、情感和体验,及时做出适当合宜的呼应,并把学生引导到刻苦学习、深入思考、努力探索的积极情景,使学生感受到与教师产生共鸣,学生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被关注、被理解、被接纳、被支持、被赞扬,体会到自尊与快乐,从而获得存在感、认同感和成功感。这些身心体验,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发展核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定期对教师共感情和同理心的专题培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情境学习、案例分析、实战演练、心流体验等方法,努力培植教师及其他教育管理人员的共情感和同理心。
(三)增加文体艺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努力方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7]。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积极教育的语境下,学生文体艺活动和社会实践应当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创新课程和改革考试制度,想方设法利用学校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文体艺劳课,并作为中小学期末的重要成绩和升学考核指标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丰富高校选课制度,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实训和文体艺劳活动的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和文体艺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培植其文体素养、劳动精神和社会素养,提升育人实效性。
(四)积极开展“培优”的教育模式
积极教育既关注弱势群体的“扶弱”教育,更关注一般人群的“培优”教育。“扶弱”教育是传统的“木桶”“补习”教育,就心理学原理而言,这种“修复”“补足”教育模式,容易使学生对本来不擅长或者曾经失败的领域产生消极情绪,对于类似的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自然避而远之。这种“固定思维”倾向,学生得不到积极体验,也感受不到幸福感,很难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培优”的教育模式是基于成长思维理念,从学生得心应手的科目或感兴趣的领域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复杂问题的钻研探索,让学生在不断的积极体验中,享受思维的成长快乐和实践的积极成就。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积极开展“培优”的教育模式。比如,开发校本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即校本)三级课程管理。根据学校当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课程资源、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适当开发校本课,创设一些人文类、科普类的课程(如物种起源、宇宙起源、宇宙前沿、天体物理、基因解读、化学实验、解读足球、品读孔子、趣味英语),使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在校本课的第二课堂上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喜欢的教师,既激发教师开发新课程的热情,也促进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促进教学相长,提升师生的获得感。
结语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实践者对此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学术积累与实践经验,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本领域的快速发展。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背景,充分利用学校环境与社会资源,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上,借助积极心理学理念、方法、原理,积极情绪快乐学习,从校园文化、教师同理心、学生课外活动和“培优”的教育模式等方面,策划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施方案,把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与未知的潜力潜能挖掘出来,需要回归积极心理学原理和核心素养内涵,以人为本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把各种具体的教育实践项目有机整合起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充分发展积极教育,培植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同时,促进教师的积极发展,营造积极的师生核心素养培育氛围,创新积极教育模式,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积极心理学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可操作性实践框架,并督促其落地生根,在教育实践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使学生成为追求知识梦想和奋斗幸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