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升思政课课堂学生的“抬头率”
2020-03-16李玲
李 玲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可替代的课程。在思政课的诸多矛盾体系中,最主要的矛盾应当是“抬头率”问题,其实质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由于学校管理、思政课刻板印象以及思政课教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政课课堂学生的“抬头率”并不理想,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有效提升思政课课堂学生的“抬头率”,是打造思政“金课”的首要前提。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抓好六个环节的工作,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一、科学地引导:师傅领进门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来分析,思政课课堂学生的“抬头率”之所以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力、思维活动等主体性因素未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通过观察高校思政课课堂的实际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一些授课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的课堂也很难完全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更多的思政课则显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一方面固然有教师的主观能力和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多数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和学习动机。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普遍对思政课的内容感到有兴趣和有需要的时候,思政课教师才能把学生的需要和思政课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共同体,教学才能有效地开展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抬头率”才会有所提高。
然而,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思政课感兴趣,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能否发挥“师傅引进门”的科学引导作用。由于思政课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思想性和政治性,学生在没有打开心扉之前是不会真正对思政课感兴趣的。尤其随着“00后”成为大学生中的主力军,许多固守成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单调的、朴素的、沉闷的思政课,再有价值和内涵,也很难吸引学生。要把思政课的需要变成学生的需要,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晓之以理,向学生阐明思政课对他们成长成才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特征、需要以及兴趣点,对思政课改头换面和进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包装,借助多种新奇的信息化手段给思政课披上学生感兴趣的外衣,使思政课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有些学生对网络流行语、年度热词等具有浓厚兴趣,思政课教学语言要能自觉地融入学生偏好的话语体系;有些学生喜欢网络游戏,可以将游戏中有吸引力的文化元素嫁接到思政课教学中;有些学生倾心于爱情,可以在思政课中融入打动人心的经典爱情故事,以情感人;有些学生喜欢运动,可以将运动中的规律与价值引进思政课,使思政课具有动感活力;有些学生喜欢音乐,可以运用旋律优美、情感真挚的音乐打动学生……总之,借助网络、文学、音乐、美术、历史、运动等多种元素,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在恰当的时机传授理论,使思政课寓教于乐,把科学理论给学生印在脑海,刻在心田。
思政课教师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形式用力打造思政课的吸引力。如北京师范大学的熊晓琳教师就擅长以音乐来创新思政课;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向民教师擅长以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来拓展思政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教师擅长用年轻人的视角和语态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等。当思政课教师赋予思政课丰富多彩的形式,给思政课披上华丽的外衣,就会更有效地将学生吸引到思政课的殿堂深处,让他们体会到思政课的内涵和魅力,到这时,形式和外衣也就完成了它们的重要使命。一旦学生进入思政课殿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开展学习和研究。
思政课教师要把学生“领进门”,一定要有个良好的开端。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存在差异性,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有浓厚的兴趣,渴望在教师带领下遨游思想王国;还有相当多的学生难以体会到思政课的趣味和价值,思政课教师就要及时地拉一把,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把他们引入思政课去耐心品味其中的滋味和蕴涵。同时,还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因性施教,注重个性化要求,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重点培养,对兴趣一般的学生不离不弃,要求达标。把学生“领进门”是思政课教师提升学生“抬头率”的关键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思政课教师每个学期最初的几节课都至关重要,对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能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严格地管理:严师出高徒
思政课教师在把学生领进门之后,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保留在课堂,首先必须严肃课堂纪律,严格教学管理,真正做到“严师出高徒”。众所周知,高校的课堂管理相对于中学而言是比较宽松的。多数中学会明确规定学生不带手机到学校或者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教室。但是,几乎没有一所大学会规定学生不带手机进入教室。学生通过手机联通网络就可以玩游戏、刷电视剧、聊天等。这些多姿多彩、精彩纷呈的活动不言而喻都比抽象的理论学习具有更强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低头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玩手机,在课堂上受到手机的干扰。
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课堂上学生的“抬头率”,就必须严格管理,减少干扰。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千方百计增强授课水平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严格管理课堂。管理主要有两种理念:一种是行为主义的管理理念。思政课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出明确的纪律规定,如上课不迟到早退、不玩手机、不做其他无关的行为等。还有部分学生为玩手机不愿意坐到教室前面的情况,也应当通过课堂管理加以约束。由于网络上时常有新闻报道学生伤害教师的刑事案件,导致有些教师缺乏“敢管”“严管”的勇气。思政课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消极现象甚至违纪行为绝不能放纵,应当义正言辞、理直气壮地进行干预、抑制和转化。香港暴乱中成为暴徒的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群体在管理和教育上的弱化,教师不敢管、不敢教,教育还如何“长善”?如何“救失”?另一种是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思政课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竭力做到人性化管理,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由,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净化。坚持严慈相济,有效管理好课堂,是思政课教师“严师出高徒”的必然要求。
三、专业地讲授:传道授业解惑
思政课教师在做好“领进门”和“严管理”的基础上,要持续提升课堂上学生的“抬头率”,就必须讲出思政课应有的精彩。不言而喻,一堂精彩的思政课相比一堂沉闷的思政课,肯定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打动学生的心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唐朝韩愈《师说》对教师职责的准确定位。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必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体。
传道,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思政课教师的传道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真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学科意识,“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用马”,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经典中发掘研究的思想宝库,不断提升理论功底,做到更高专业水准地讲授课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思政课教学中是非常有害的。传道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专业水平要高,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应当博览群书,通晓科学人文知识,提升传道能力。
授业,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政课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教条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要立德树人,传授技能、方法和本领,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担当大任、重任。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采取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启发教学、平等对话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思考和分析各种复杂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教师只有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融合起来,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形成互补,把科学能力和艺术能力结合起来,才能提升教师的 “授业”能力”[1]。思政课教师也要尽力融合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给学生更加全面地“授业”,增强学生生存发展的技能和本领。
解惑,强调“教师要解疑释惑”。解惑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肯定和欣赏善于提问发问的学生。“没有问题的学生最有问题,不能带领学生发现问题的教师也是最有问题的”[1]。其次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就学生的问题进行启发式思想交流,避免简单地回答和给出既定的答案。事实上,由于我国教育实质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在课堂上并不容易表现出来。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并且,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形成在现实世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思政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也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如创设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并打造优质思政课专题;创设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的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实践教学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创设以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思政课效果展示模式,通过辩论、演讲、视频拍摄、情景剧等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效。总之,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要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思政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力和实力也必须不断强化。如何提升功力和实力?习近平总书记谈得很深刻,他用“六个要”来概括了思政课教师的练功之法,“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2]。思政课教师提升功力和实力,还要努力遵循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即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2]。思想课教师要以“六个要”和“八个统一”为修炼功力的指南,把每一堂思政课都作为永无止境地练功升级的宝贵机会,抓好备课、授课、课外辅导的每一个环节,实现自我提升与打造优质思政课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思政课课堂学生的“抬头率”。
四、优良地示范:言传不如身教
思政课教师要提升思政课课堂学生的“抬头率”,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国古人特别讲究“身教”,就是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榜样。俄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强调教师人格的教育力量,他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思政课教师“言传”固然必要,但“身教”更为重要。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据此,我们认为思政课教师的“身教”基本有四层内涵:其一,是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真行的榜样。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是要避免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在坚持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做正确的指导和示范。其二,是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榜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文化视角来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资源”[3]。思政课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在课堂上有机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引导学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其三,是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青年强都首先取决于青年价值观的养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使青年成为国之栋梁。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思政课教师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以“敬业”为例,思政课教师就应当竭尽全力上好每一堂思政课,使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满满的获得感。其四,是做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榜样。思政课教师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政课教师应当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融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对真善美的追求之中,而不是仅仅坐而论道、空谈误国。例如,有的高校后勤管理滞后,出现下课后空调电扇电灯不关的资源浪费现象。思政课教师可以从这个细节着眼为学生示范课后关闭不用的电器,教育学生要“俭以养德”“勿以善小而不为”,杜绝浪费现象。为能做好“身教”的优良示范,思政课教师必须“吾日三省吾身”,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情操。
五、悉心地指导:实践出真知
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思政课课堂学生的“抬头率”,还必须悉心地安排和指导学生课外社会实践。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实践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加深切地了解国情社情,更加有效地锻炼和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
思政课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全面推进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以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的思政课教师为例,他们在努力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改进课外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开展实践教学:其一,依托课程,部署全体选课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国情调研、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以30%的分值计入课程总成绩;其二,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由授课教师带领授课班级的全体学生前往海南省农垦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南海博物馆、美丽乡村、红色文化基地等开展实践教学;其三,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在全校选拔培训优秀的青年志愿者,分赴海南文昌市昌洒镇、万宁市山根镇、青海省化隆县科巴村等地开展“三下乡”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其四,依托大学城高校资源,举办大学城高校联合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加强学校之间思政课教学的交流合作。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育人成效。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悉心指导实践活动,还要善于结合实践活动来开展课堂教学。如思政课教师带学生外出前一定要布置学习任务,参观结束之后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分享感想和收获,并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的认识能够得以升华和提高。
悉心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往往缺乏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如到博物馆走马观花,难以将生活与历史文化、思想理论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思政课教师悉心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领悟科学理论的真谛,感悟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感受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创造的伟大,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是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认识运动过程,遵循了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发展。
六、真情地关爱:有爱才有教育
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课堂学生的“抬头率”,就要始终真情地关爱每个学生。不能打动学生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打动学生的教育必然是有爱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往往“亲其师,信其道”,思政课教师不能与学生实现情感和谐,就很难真正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思政课教师要实现师生情感和谐,首先要增强人际吸引力。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首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5]。增进人际关系的核心是要有人际吸引力。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塑造自己的形象气质和个性特征,努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思政课教师要能有这种赢得学生喜爱的积极意识,这其实也是爱学生的一种表现。因为爱往往是相互的,赢得学生的喜爱实质反映了思政课教师在乎学生的感受和评价。
思政课教师要实现师生情感和谐,更重要的是要以仁爱之心关爱每个学生。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6]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先生也曾指出:“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渴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对学生的关爱、欣赏、尊重、鼓励、支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避免生硬、僵化、冷淡、刻板。只有充满了爱的思政课课堂才会让学生如沐春风,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思政课教师只有真情地关爱每个学生,才能在师生之间搭建起相互信赖的桥梁,把课堂营造成温馨和谐的情感家园。当然,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爱绝不能是溺爱,更不是放纵,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
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师要提升思政课课堂学生的“抬头率”,不能不重视 “师傅领进门”的科学引导、 “严师出高徒”的严格管理、“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讲授、“言传不如身教”的优良示范、“实践出真知”的悉心指导以及贯穿各个环节的“爱的教育”。要抓好每个环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下大力气去努力钻研和实践。“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立志要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思政课教师的人,就要有“肯登攀”的志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