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透视及引导
2020-03-14黄永斌
黄永斌
(福州大学 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11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46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毕业生求职紧迫性下降,毕业而不就业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出现了一种不急于就业或“高不成低不就”而处于迷茫和焦虑之中的“慢就业”现象应引起重视。所谓“慢就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急于找工作或希望继续深造,在毕业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正式、相对稳定的工作,倾向于选择暂时游学、等待机会、创业考察或屡战屡败反复应考,依靠兼职或家庭提供经济支持而经历较长就业探索期的一种毕业而不就业的现象。[2]研究和探讨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推进高质量就业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表征
“慢就业”它既不是一种“就业状态”,也不是一种“失业状态”,是大学生就业选择过程中“择业观”改变或不稳定的具体呈现。当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表征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从众性
传统的“毕业即工作”理念和模式在逐渐改变,毕业生中“慢就业”群体人数在递增,规模在不断扩大,“慢就业”现象的从众性表征越来越明显。其一,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重视,招聘条件对学历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其影响加入考研大军,选择继续深造。考研群体的逐年递增有教育、文化、科技持续发展需求的助推,更是从众心理的结果。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突破300万大关,达341万。据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本科生就业率持续缓慢下降,深造比率持续上升。[3]在庞大的考研群体中,能够被录取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超过三分之二的考研学生将重新找工作或反复应考,进行考研“二战”,这无疑会扩大“慢就业”的群体。其二,在持“慢就业”心态的毕业生中,有不少人是受传统就业观念、父母意见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反复应考某一类岗位,屡败屡战,不达目标不罢休,也是“慢就业”群体中从众的一部分。其三,毕业生“慢就业”的从众性还表现为“不急于找工作,效仿西方青年‘间隔年’(Gap year)的就业心态,不马上升学或就业,而是游历、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增加阅历,增长见识。”[4]因此,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毕业生“慢就业”群体具有一定的从众性。
(二)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依赖性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往往是“毕业后”较长的时间才开始寻找工作岗位,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期。表面上看,这种择业态度是职业觉醒意识慢、决策慢,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对未来感到迷茫造成的,实际上是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长期过分依赖父母,过分包办造成的不成熟和过度依赖。有的学生对职业缺乏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精神,总是希望依赖学校、依赖老师或家长,形成“等靠要”的思想,没有进取心和拼搏精神,成为赖校族。他们实际上既没有找工作也没有考研深造,却是以备考或其他理由继续“赖”在学校或租房子在学校周边,继续享受着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或依靠自己短期性、临时性的兼职收入支撑着自己的校园生活。他们已经喜欢或依赖学校及校园周边这种熟悉的生活,这种类型的“慢就业”毕业生人数在不断攀升。有的学生则成为“啃老族”,毕业后“宅”在家里,依靠父母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按照家长的意愿,选择反复考研、考公或考事业单位,或干脆等待父母帮忙找工作,依赖家庭的资源和关系为其谋职业,是家庭长期过度保护和呵护,导致未能独立的巨婴型、依赖型毕业生。
(三)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多样性
开放且多元的数字化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社会”前所未见的就业形式或方式,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催生了无数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许多新的工作模式兴起,吸引了较多年轻大学生的加入,出现了大量的类似“慢就业”人群,使得就业形式、方式更加复杂,难以界定,用传统的就业统计口径难以确定为就业,表现出“慢就业”的表征。因此,在新型的业态和数字化社会,毕业生的“慢就业”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人数在递增。一方面,如“单日打工、直播、陪玩、网络写手、微营销、代购、砍价师”等各类等新的工作业态受到年轻人追捧,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选择抛弃传统的“毕业即就业”模式,成为“慢就业”大军中的一员,他们被一些所谓时尚、高薪、不受约束等博取眼球的新兴职业所吸引并加入其中。另一方面,社会对“慢就业”的人群,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认为是“逃避现实”、“啃老”等持否定态度,而是更加开放和包容,尊重和接受,给予毕业生毕业后不急于就业、宅在家里、反复应考或从事一些所谓的新兴职业和临时性职业的选择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和尊重。
二、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原因生成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存在是时代发展和变革的结果。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财富的不断累积,为“慢就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当前,大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专业结构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岗位匹配性弱,是累积“慢就业”的原因之一。另外,原子化的个体意识、不正确的择业观与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是“慢就业”的内因。多种主客观原因共同造成了“慢就业”现象的发生。
(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家庭的支持
“慢就业”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实力等获得长足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为大学毕业生花费长时间寻找理想、合适工作的“慢就业”提供可能。社会日益开放且多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强烈,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环境、岗位条件、价值理念的要求更高。当前“95后”、“00后”的大学毕业生比其父辈有着明显的物质优势,开放的数字化网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财富的不断累积为“慢就业”提供了物质基础。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家庭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积累足够的财富,为孩子大学毕业后提供较好的经济基础,能够承担得起他们长时间求职、找到合适理想的工作所需要的经济成本,给予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多数毕业生是独生子女,无需承担“养家糊口”的任务,使得毕业生可以从容择业。家庭不但予以经济支持,而且能够理解、包容,甚至为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减轻从求学到就业过渡期的压力,这为毕业生的“慢就业”提供了家庭环境支持。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调查显示,68.1%的受访家长会给不就业子女经济支持。[5]因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环境提供的经济和精神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形成创造了条件,使他们可以没有压力、不急于就业。
(二)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匹配性弱
现实中,由于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以及人才培养中职业能力训练的缺失,使得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水平及自身职业期待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匹配性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落败,是毕业生被动“慢就业”的突出原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业态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加之引导不足,导致大学生毕业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无所适从。据有关调查,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68%),“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46%),“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41%)。[6]175另外,职业能力不足与个人职业期待过高的矛盾以及职业评价的扭曲是“慢就业”现象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毕业后留在大城市进入优势就业资源作为职业成功的期待与现实自身的职业能力的差距,导致学生短期内目标无法达成而选择暂时的等待,也就形成“慢就业”的现象。个人的职业期待过高,过分注重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地点、专业对口和职业前景,忽略了自身的职业能力,就会在客观上造成“慢就业”现象。另有一些大学生则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侵蚀,导致职业评价扭曲,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无法顺利实现就业。
(三)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与个体意识的凸显
一方面,大学阶段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期,对自我的职业倾向、兴趣、爱好和职业角色期待等并不一定有清晰的认知,容易出现盲目就业和跟风就业,从众心理和朋辈影响巨大,处于不稳定期。而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重视不够,虽然各高校都在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生涯规划赛事和活动,但由于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队伍和高质量的教材,更多是依靠辅导员等兼职师资给学生上课,课程和学分无法落实,常常是走过程,应付了事,教育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成效不明显。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对自我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认知缺乏足够的了解,也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飘忽不定,犹豫不决,“决策慢”和“行动慢”。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过分注重个性,强调个体意识,原子化个体突出,一味强调个体的发展和个人选择,盲目追求自身价值、注重内心体验、强调自我意识,在就业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如一时没找到理想合适的工作,宁可等待而不屈就。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有些大学生过于“佛系”,不找工作,也不考研,赖在学校、赖在家里,成为“啃老族”,逐渐沦为“慢就业”人员。
三、应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引导策略
“慢就业”本身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表面上看只是求职和就业时间的放缓问题,它本质上反映的是就业的态度和择业观问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透过其表征,探究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合理性的建议,调动社会及各界的力量,引导学生解决其“慢就业”的问题。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分类引导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呈现出不同的表征,探究其根源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因此要区分“慢就业”的原因生成,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分类引导。对未来感觉迷茫,缺乏职业规划,逃避就业、逃避竞争和“啃老”的消极“慢就业”者,要加强择业观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竞争意识;对那些择业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突出强调个体意识,强调游历、考察、志愿,投身于新环境新技术等孕育而生的新业态等积极“慢就业”者,要加强就业的合理引导,以防在就业的过程中,转化为消极的“慢就业”者;由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期待值过高,择业标准与现实脱节,就业形势严峻,专业匹配性弱,就业结构矛盾引起的被动“慢就业”者,要加强职业能力提升建设,引导其主动加强个人素质能力和技能训练,促使其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而对于那些一心想考研、考公或事业单位等反复应考的主动“慢就业”者,也要进行适当的择业观指导,在一定的等待、观望和努力之后,要对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个体特性进行适当的评估,及时调整就业方向,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二)构建家校联动的就业观教育
创造优质、宽松的就业环境和更多的就业岗位是解决“慢就业”的前提。但是,大部分“慢就业”毕业生并不仅仅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强或择业意识淡薄,而是“慢就业”价值观的问题。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大学生为生存和温饱而就业的初始动机已逐渐减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遵从内心的需求成为就业的主要驱动力,不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会扭曲就业的动力,要么成为“啃老”、“赖校”,逃避就业的一族,要么固执地坚持年复一年、屡败屡战反复应考的“考霸”。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立德树人的育人高度来认识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关涉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优势人力资源的储备和使用。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加大投入,配齐配强专业师资力量。同时要构建家校联动的就业观教育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要发挥家庭是第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作用,与家长一道共同解决一些消极“慢就业”者和被动“慢就业”者的问题。尊重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由选择的同时,要予以科学和理性的指导,杜绝“包办”和任性,共同引导高校毕业生形成及时、科学、理性的就业观。
(三)强化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少数强调遵从内心需求,过分突出个体意愿的“慢就业”者外,大多数的“慢就业”者与自身的实力和能力不足有关。只有具备较强的个体素质和职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慢就业”的问题。要彻底缓解“慢就业”现象,推动高校毕业生快速融入社会,及时积极就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全面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群体的竞争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的是一种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胜任未来职业岗位的基础能力。因此,首先,学校要优化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从而使专业适应快速变化发展的岗位要求,提升专业教育的能力和本领。其次,学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坚决、果敢地摒弃“严进宽出”的教育思维,坚持“严进严出”,杜绝学生混日子的思想。再次,学校要创造更多的载体,为大学生素质能力拓展和提升提供支持,培养大学生交流、沟通、管理、协调、组织等职业发展的基础性能力。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爱岗敬业、奋斗竞争、合作意识教育,全方位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个体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加强专业学习,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习的思维和能力,利用大学教育的开放和共享平台,拓展学习,提升自己。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益突出,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个体的高度重视。“慢就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我们要理性、科学、辩证地审视。消极、被动的“慢就业”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主动的“慢就业”也同样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加强思想引领和能力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慢就业”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