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本领恐慌的原因透视及破解途径

2020-03-14朱以财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恐慌本领辅导员

范 蕊,朱以财

(山东大学 海洋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

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在学生的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的本领恐慌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效。深入分析高校辅导员的本领恐慌的成因表现并探索破解路径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探索。

一、本领恐慌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同志首先提出本领恐慌一词。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再次提出本领恐慌。“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注意到‘本领恐慌’问题。当时党中央曾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我们现在是不是也面临这样一种状态呢?我看是的。”[1]6本领恐慌被高度重视一则是基于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处境与时代背景的客观需要;二则是个体对信息社会下知识更新过快的自觉意识,自身能力无法满足现实的挑战而带来的恐慌与压力。在以知识更新加速与共享、即时通讯与查询为特征的当代社会,本领成为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高校辅导员岗位更是如此。深刻反思辅导员本领恐慌的复杂成因和多重价值意蕴,努力探寻使辅导员走出本领恐慌的途径,有着多方面意义。

首先,探究辅导员的本领恐慌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集合学工智慧。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剖析研判青年学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就应该利用学生工作一线人员的智力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贡献辅导员智慧,由此,解决他们的本领恐慌,就显得尤为必要;其次,探求辅导员的本领恐慌,自觉关注和探讨辅导员工作中遇到的瓶颈,能够协同整合各方面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利用多方资源(学校、社会、家庭等)才能找到解决和克服本领恐慌的有效途径。就此而言,各方资源的联动有利于强化协同育人意识,推动思政教育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最后,探究辅导员的本领恐慌,能够重新赋予辅导员工作以新的时代内容,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辅导员的工作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藏蕴于各种学生问题的研判、解决和克服中,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探究辅导员的本领恐慌,能够帮助辅导员直面问题,认识自己,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辅导员本领恐慌的主要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干部的本领恐慌问题,2013年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谈到“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1]62018年11月2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又谈到:“当前,干部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比如,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发展趋势,察不出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不到有效管用的好思路好办法;面对信息化不断发展,不懂网络规律、走不好网上群众路线、管不好网络阵地,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等等。”[2]从习近平的讲话中可以概括出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恐慌、知识恐慌、能力恐慌等问题,根据对两百多名辅导员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问题也是辅导员本领恐慌的具体表现,但是因为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辅导员还存在方向恐慌问题。

(一)思想恐慌

在国内外形势越发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思想多元、学生诉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思想引领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职责。但少数辅导员理想信念动摇、理论素养不高、责任意识缺失,思想懈怠,出现思想性恐慌。一些辅导员不能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国家的新政策、新形势研判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一些辅导员无法正确研判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一致性认同。在学生被各类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影响时,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澄清、纠偏与改正。习近平总书记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成个体价值世界的“总开关”:“‘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3]辅导员的思想恐慌对学生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知识恐慌

互联网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人类开始进入后喻时代即在知识更新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晚辈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给长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时代,辅导员需要及时更新知识,涉猎各科知识,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政治领导和思想引导需要辅导员掌握国家政策方针、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知识,情感疏导则需要心理学、生理学与社会学相关知识;行为教导和就业指导需要学习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学知识,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信息处理与网络风险研判的知识才能应对网络社会带来的不断挑战。很多辅导员无法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或者已储备的知识严重落后于实际需求,造成知识匮乏与恐慌,影响其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三)能力恐慌

辅导员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但一些辅导员并不能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来开展工作,处理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缺乏自信,与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日常沟通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无法实现“人生导师”与“知心朋友”的角色预期。在面对学生日益增长的人性化管理诉求时,在处理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时,缺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须的技能与应对举措,管理方式跟不上学生发展变化的步伐。如何应对学生变化,转换思维定势,筑牢思想防线,提升专业技能,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他们对话,是辅导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四)方向恐慌

自1952年辅导员制度建立开始,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备受党和国家重视。2006年,当时的教育部长周济提出要对辅导员实行双重身份管理。随后,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虽然如此,很多辅导员仍然无法准确定位职业的发展方向,被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牵绊,很多辅导员在本职工作之外还要身兼数职(如组织员、人事秘书、科研秘书等)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这必将导致辅导员忽略自己的内生价值,无法从更高、更宏观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整体发展,一方面无法准确掌控自己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也无法体验到职业该有的尊严和成就感。

三、高校辅导员出现本领恐慌的原因透视

(一)学生不断变化的诉求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00后”学生进入校园,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政治素养、心理状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为错综复杂与多元。根据腾讯“00后”研究报告显示,“00后”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之以往有很大不同,物质更为丰盈、精神更为自由,思维方式、知识获取模式、心理状态、世界观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可塑性与变动性增强,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在全国辅导员优秀骨干培训会上说:辅导员尽管接触的是青年学生,实际上处理的却是折射在学生身上的复杂的社会行为、时代行为和现实问题。面对这种变化,部分辅导员所掌握的本领已经不足以应对,很多辅导员依然固守“思维定势”与“既有路径”,墨守成规,无法与学生有效沟通,甚至因观念的滞后让沟通变得艰涩,管理方式也开始变得“力不从心”,遇到一些群体性或者突发性事件更是无法处理。

(二)职业认同感不高导致辅导员出现本领恐慌

职业认同感是指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所承担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同并体验到职业所带来的成就感与获得感。职业认同感直接决定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努力程度。职业认同一般包括职业认知、职业价值和职业行为。职业认知是辅导员对职业身份的认识。辅导员兼具教师与行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属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但也造成辅导员身份的尴尬与模糊性。教师身份侧重科研、创新,但行政干部则侧重管理与规则,二者之间的不兼容增加了辅导员职业角色的混乱与身份认同危机,“既是教师又是干部”的表述也等同于“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干部”,身份的模糊定位与尴尬处境影响了辅导员的角色认同与职业认知,导致产生心理冲突。职业价值观是辅导员个体价值观在职业中的体现。职业认同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认同,个体通过不断追问职业的社会价值来确认个体存在价值。调研和访谈显示,大部分辅导员比较认同自己的职业价值,但因工作内容、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方面的原因,辅导员的整体职业价值认同感不高。44%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并未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与认可,69%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不太满意,62%的辅导员不满意薪资福利待遇。职业行为分为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社会行为一般是个体必须完成的工作职责中规定的行为,个人行为是规定行为之外的工作。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责逐渐增多,但大都是事务性、常规性工作,如查寝、查勤等活动,调研显示,在关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最为辅导员们认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是很多辅导员不堪繁琐的工作,最终造成职业倦怠与岗位流动。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如果不能在与其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就会选择从地位较低的群体流动到地位较高的群体。据访谈和调研显示,大部分辅导员的职业流动比例都远高于学校其他岗位人员的流动水平,这意味着大部分辅导员并不认为自己在工作情境的互动中获得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与成长支持,不愿长期从事学生工作,有机会就转岗到“教师”或“管理干部”。另一方面,70%的辅导员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67%的辅导员对待工作尽职尽责,63%的辅导员会在工作中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这反映了辅导员职业行为的矛盾性,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又因为工作强度、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等限制导致流动性很大。

职业认同感不高的背后是辅导员专业性的缺失。其一“职业标签”不明显。大部分高校在选聘辅导员的时候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执行或者很难落实;其二职业角色过多导致角色失调。多重角色(职业生涯规划师、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学业引导者、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者、组织员等)的交叉与冲突让很多辅导员感到角色混淆、身份模糊,在自身职业角色定位不明晰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把握不住工作重心而导致本领恐慌。另外,很多高校并未真正把思政教育落实在实处,对辅导员工作队伍的建设落实不够,导致辅导员觉得自己随时可被替代也是让辅导员专业性缺失的原因之一。

(三)职责要求与素质能力不匹配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17)把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界定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九项职责,但因为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精力、工作时间、眼界视野等因素,很多辅导员并不能熟练掌握这些技能甚至是“不以为然”,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体系等方面还与岗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阻碍辅导员成长的另一个因素。

四、高校辅导员本领恐慌的破解路径

本领恐慌是辅导员在工作进程中遇到的个体困境,在实施路径方面需要学校与辅导员的共同努力。辅导员的主观努力是克服辅导员本领恐慌的基础,学校的政策支持是保障。

(一)辅导员:正确认识,提升本领

辅导员要从思想上正确并客观认识本领恐慌,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自信与认同,科学评价自己承担的历史使命,时刻有危机意识,检查并克服自身弱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用知识充实自己,提升本领。

1.提升学习本领。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的根本之道。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增强本领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辅导员面临的因能力不足引发的本领恐慌状态,考验的其实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本领。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坚定直接影响其政治敏锐度、思维视野的广度和思想格局的高度。辅导员如果在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上出现动摇,就会在学生中产生“破窗效应”,影响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信念。辅导员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特别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论述,学懂弄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了解党史、国史,从内而外坚定理想信念,把其中蕴含的先进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开展工作,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理论学习之外,辅导员还要拓宽知识面。新形势下辅导员岗位对从业者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要努力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如文化、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兴趣爱好发展成长有关的知识,如新媒体、书法、美术等,不断提升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化与专业化水平,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带着问题学习,拓宽知识面,完善更新知识,努力做到知识广博,以此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克服因本领不足而带来的恐慌。

2.树立专业自觉性,提升职业能力。专业自觉性是促进辅导员自身专业定位与个人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也是辅导员提升专业化水平,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保证。只有树立专业自觉性,才能有意识地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中重新定位自身,不断学习探索在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形势下坚持正确方向,主动从经验型辅导员向知识型、技能型辅导员转变,实现自身发展,走出本领恐慌状态。辅导员想要获得认可与尊重,仅有专业自觉性还不够,还必须拥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提升专业能力,不仅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也是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辅导员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包括:出色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良好的文字组织与写作能力、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深入调查研究的能力、遇到重大问题时的决策分析能力、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只有掌握这些工作技能,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处理各类问题,减少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本领恐慌。

3.树立四种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与底线思维。辩证思维要求辅导员要从学生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发展规律开展工作,不断研判新形势,直面问题,因势利导。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特别是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学生也处于人生的关键期,辅导员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多元,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便是直面问题,因势利导。创新思维要求辅导员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转变思维习惯、突破思维定势,理念创新、思路创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把出现的各类问题作为推动工作创新的契机,推动学生工作取得创造性成果。互联网思维要求辅导员利用用好网络资源,改变传统单向思维定势,在网络平台新渠道中,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及时地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对网络舆情,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判断出事情的紧急程度,并立刻上报给有关部门,防止危机事件发生。辅导员应尽量掌握并熟练使用网络平台并将其作为和学生建立关系并交流的载体。底线思维要求辅导员未雨绸缪,在意识形态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真研判安全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局面,注意细节,及时防范,制定更为充实的工作预案,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者出现重大风险的时候扛得住。底线思维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立足底线的前提下,主动谋划,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底线思维意味着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担当就要对“历史和人民负责”[4]311对辅导员而言,担当意识意味着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对学生负责就是对工作的担当,对国家与民族的担当。

(二)高校:政策落实,建构职业认同机制

高校应在思想意识上把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通过政策落实、职业发展路径规划、知识结构完善等途径,提升辅导员工作的个性标签,培养专家型辅导员,克服本领恐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保障政策落实,畅通辅导员多样化发展渠道。高校应在统筹辅导员职业发展愿景的基础上,落实辅导员的职称和职务晋升评定政策,打通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的双重晋升渠道,教育部43号令从第10条到第13条,对辅导员的职务职级作了明确规定。国内很多高校在这一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上,做得不错,但需要进一步推动的是从“正科+讲师”到“副处+副教授”的晋升路径。

2.规范队伍建设,构建辅导员工作共同体。辅导员共同体指的是基于共同目标与愿景、身份与价值认同、教育理念等而由官方或者辅导员自发组织的以共享资源、交流对话等为目的而存在的各类组织。高校可以制定政策,帮助辅导员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对新入职辅导员实施“导师制”,发挥对职业有较强认同感、经验丰富的“前辈”辅导员对新入职辅导员的引领作用,引导辅导员迅速熟悉工作,得到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树立优秀辅导员也是人才的理念,加强对优秀辅导员的跟踪培养,树立职业标杆,使他们体验到被尊重、被认可的获得感,保持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与积极性。其二,提升辅导员的核心技能。教育部43号令规定了辅导员的九项职责,但因为学科背景、工作内容及时间精力的限制,辅导员想全面发展比较困难,辅导员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素养,引导辅导员掌握一种核心技能并成为专家是比较可行的发展路径。高校可根据岗位职责对辅导员进行分流,引导辅导员根据专业背景、工作能力和职业兴趣选择擅长的领域并争取成为专家,逐渐稳定职业成就感与获得感。其三,营造辅导员文化,搭建辅导员学习平台,可以采用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甚至是境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专业能力素质。

3.健全辅导员激励保障机制。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32高校应健全辅导员激励保障机制,不仅要满足其物质利益,更要满足其精神需求。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辅导员工作中的保健因素(工资、福利、社会地位)会让辅导员不舍得离开高校,但这并不能保证辅导员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因此,激励因素非常重要。对优秀辅导员除了表彰之外,还可以在绩效考核、职称认定、学习培训方面给予政策性的倾斜和保障,除此之外,精神激励更重要,要让辅导员在工作中体验到工作所带来的价值与认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团体价值对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成立辅导员共同体就尤为必要,这类组织应以辅导员为主体,整合辅导员资源,保护辅导员的权益,对辅导员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困惑提供帮助,这样既可以强化辅导员的归属感,又能增强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减少本领恐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辅导员的本领建设与技能提升对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尤为重要,研究辅导员的本领恐慌并提出解决方案是高校需要重视并且必须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

猜你喜欢

恐慌本领辅导员
小透明,大本领
Cartoons
“本领恐慌”与“看家本领”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