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贫困山区如何实现有效地家校共育
2020-03-14覃颖琪
摘 要:在农村传统教育中,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将持续发展,在大环境的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学习教育本身就融为一体,互不分家。现代学校教育将继续加入家庭教育,学生在现代化“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下,个人思想,素质品德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初中阶段学生家庭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直接影响的作用。本篇论文就是针对在新形势下农村贫困山区将如何实现有效地“家校共育”模式,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初中;农村;山区;家校共育
在对中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与家庭之间往往都是各自教育,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少。而双方之间最常见的联系方式就是打电话交流,还有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双方的沟通少,这也导致家长无法真实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老师也无法感知孩子是否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否到位。学校和家庭之间受到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这也使得双方互动频率低,限制了充分交流的机会。
尤其是农村贫困的山区里,多数学生家长会受到工作的影响,没有充足的时间与老师联系,甚至没有时间参加自己孩子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有少部分家长常年在外地打拼就更不用说了,学生在家庭环境不容乐观,这就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相对那些家长在身边,并且与老师保持联系的学生,内心也会存在落差,同时各方面表现也会较差。
部分老师也缺少对“家校共育”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老师也要转变思想,看似不起眼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能够帮助老师更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容易忽略平时不爱表达的学生。这时,就需要“家校共育”的帮助,平衡到每一个学生。
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政策不断改革发展,“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普及到各个中学,但是依旧存在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政策导向不一,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无法传递到位,还有部分中学因为资金、设施的问题教育教学始终根本上。而落后的地区中学也无法普及“家校共育”教育的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这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专家结合新形势下,针对农村贫困山区提出的一套“家校共育”教学模式,尝试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共同走访、网络平台等方式,学校与家庭建立紧密地联系。老师也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一、丰富家长会的内容,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家长会是家庭学校合作的一个固定模式,在传统教育中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以往家长会的流程就是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介绍学生学习的情况。由学校领导讲话,教导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然后是各班主任讲话,介绍全班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老师开展的教学方式,并指点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个别家长会去找各个任课教师面对面交流。显而易见,这样的家长会,只是一种形式过场,家长只是别动地听老师灌输思想,没有发言的机会。而认真听的家长也少之又少。
家长会本来就是老师和家长当面沟通的少数机会,以错误地方式结束,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在新形势教育改革发展环境下,家长会的模式也应该有所发展和改变。中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教学为基本点,丰富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例如,在家长中老师主动邀请学生家长讲述自己在教育子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迷惑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大胆地提出来。也许有的家长也遇到过相同或类似的问题。也许有的家长对这类问题有着独特、巧妙的解决办法。
二、转变教育观念,深入了解对学生的教育教学
在很多贫困农村家庭也出现过这些问题: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解决子女教育问题。他們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德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得孩子在老师,同学面前丢掉自尊心,以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有时还会起到反作用,孩子变得更加叛逆,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今后更无法交流。
中学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入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通过走进孩子上课的课堂,深入了解到孩子在课堂上的听课状况,学习程度。在听完老师讲课后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谈一谈自己对课堂的感受,增进家庭环境和学校之间互动。最后,家长通过互联网平台,对班级课堂、教师上课、学校工作等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这样家长充分发挥了对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监督功能。
在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下,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是首先具有一个设备齐全完好的教室,一个专门的安静的学习场所,中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家长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沟通交流,才能共同为学生学习生活出力。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家校共育”和谐稳定
在对“家校共育”的实践教学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身心体会,了解学生对“家校共育”的真实想法。老师、学生、家长之间应该达成和谐,平等关系,才更容易因材施教。
在中学课堂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老师安排的课程内容是统一的,但是也要留心发现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注意到学生的特长。老师要将这些发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方面,双方达成一致。老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便于记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足迹。网络平台一方面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一方面是了解学校和家庭双方的期盼。也可以再平台上开展学生优秀作品展示,优秀的作文合集,参加比赛的成绩,文艺汇演的节目等等,发挥学生的特长。
家长通过老师的评语全面地了解到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激发出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热情。
不过,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时间存在不确定的因素。对于教师来说,除了在日常教育教学之外,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与家长进行交流,解答家长对学校或对学生学习的疑惑,这就相对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这也是部分中学老师放弃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家校共育”的原因之一。
在部分农村贫困的地区,家庭没有条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学校,老师沟通,这就需要老师设计更多地方式方法与家长取得联系,拓宽与家长连接的渠道。学校老师可利用QQ群、微信群等聊天平台,为家长提供更多地发言机会。进一步增进教师与家长间的感情交流。老师还可以通过在聊天平台上晒照片的方式,让家长真实地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日常学习内容,和生活质量。
四、建立老师、学生、家长之间亲密关系,为学生素质发展保驾护航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最发散,头脑更机灵的阶段。不过,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停留时间不会太长。他们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方式方法必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必须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方法,学生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大胆地尝试新鲜事物,探索新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支持,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中学老师在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后,也必须主动地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主动去和学生交流,老师不一定要交流学习方面的内容,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事件来和学生分享,老师不能把自己的姿态摆得很高,要以朋友同伴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能偏执地执行自己的想法,不能对学生采取命令的口吻,不能让学生对师生关系感到大力。学生与老师像朋友一般相处,自然就会畅所欲言,这也是发展“家校共育”的有效方式。
在农村,中学阶段的孩子大多都喜欢跟同龄伙伴一起玩耍,对教育的概念还不是很明确。老师可以在节假日中,邀请学生家长与老师和孩子们共同举办活动。以共庆佳节为主题,开展文艺演出,做游戏。老师,学生,家长在活动中加深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爱护。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特长,为孩子提供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让老师深刻感受“家校共育”的优势和特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提高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新形势下农村贫困山区如何实现有效地家校共育的全部观点。“家校共育”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中学生素质发展,學习成绩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当前的中学教学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对学生们真正地需求做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家校共育”,使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和家长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长和学校都希望教育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好。老师也要勇于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紧扣教学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围绕着人才培养的理念进行教学。从而使农村贫困山区中学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培养一批又一批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永东. 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教学方式策略探究[J]. 天津教育, 2020(29).
[2]浦绍锦. 贫困山区寄宿制初中家校合作现状调查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3]林沙. 新时代农村家校协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1):191.
作者简介:覃颖琪(1988.6.-),女,汉族,广西平南人,大学本科,单位:忻城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 新形势下农村贫困山区如何实现有效地家校共育
本文系广西忻城县实验中学项目名称:《新时代农村偏远地区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编号:LBJK2020B05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