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创新路径分析
2020-03-14刘冬梅
摘 要:美术教育的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拓展、审美能力、理解作品能力,由于美术教育受到了更多地关注,为了有效地落实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老师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且要结合思想政治的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体现自己的道德素养,老师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正确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实际的艺术品进行思政教育的升华,提升学生的思政学习热情,融入艺术与思政结合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高校;美术;课程思政;创新;分析
引言:由于当今大学教学理念是课程思想政治,对于在美术教育中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老师将思政融入教学目标中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完善大学生美术学习中艺术素养的提升,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思想政治的认知不足,实现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统一,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的情感体验和法治意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地人生价值观,本文就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进行研究。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提升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对于作品的观察能够发现事物的魅力,提高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同时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在生活中的观察想象丰富美术知识的内容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
其次,美术的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大学生要在社会中生活和学习,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就可以形成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让学生在社会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有效地形成自主的适应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创作更具代表的美术作品,体现自己的实际美术基础,同时让学生能够认清社会的道德和政治想象。
最后,高校的美术教育能够让学生进行情感的融入,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时期,进行不同的情感表达,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美术创作的具体意境,提升学生感受实际的社会生活,树立大学生正确地人生价值观。
二、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
1. 创新教学目标,改变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的融入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形式之一,有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创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体现美术教育中的课程思政的教育形式,同时老师的教学理念也要进行改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美术课程中学习到国家的政治要素,并且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入到美术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道德品质和法治制度,促进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
2. 依据美术教育的生动性,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
对于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表现的形式是具有生动性的,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本是严谨的并且规范地,大学生在美术的课堂中学习就不会产生抗拒的心理,因此,老师在进行美术教育中实施思政的教学思路时就要将有趣的时政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中,大学生在丰富的美术知识内容中才能深刻的理解政治知识。
3. 构建全新的教学方式,体现思政的重要作用
对于思政的理念融入美术的课堂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进一步地创新,比如老师可以将红色抗战时期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感受当时作者创作的情感体现,并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交融,更加全面的理解艺术品的核心思想,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升华,有利于学生感受伟大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切的爱国意识,深刻的理解追求的正确思想,让学生理解到当今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 结合美术的作品的真实性,体现优秀的道德思想
基于美术思想的表达具有多样化的呈现,老师就可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课堂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思政教育的收获,比如在红色抗战时期的摄影作品,雕塑作品等等进行课堂的呈现,通过生动地作品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大学生了解红色抗战时期的历史,并且结合多样化的艺术品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联想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的美好,树立学生正确地道德观念和良好的法治意识。
5. 增强老师的教学水平
在大学美术的教育中老师的教学水平应当有着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老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才会更加的丰富,同时也是课程思政融入美术教育的关键因素,经过老师的积极指導,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得到提升,因此,老师应当充足的学习关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的知识内容,同时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将课堂的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老师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讲解,并且让学生容易理解其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生动性,体现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6.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利发展下,课堂的多媒体使用能够更好地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老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提前准备教学的素材,提升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效率,其中对于美术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讲解,老师可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画作进行呈现,让学生能够仔细的进行观察和感受,同时对于在课堂的学习,学生的数量众多,老师在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的时候可以将作品投射到大屏幕上,学生能够在课堂直观的观察,并且可以进行理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形成理解分析的能力,同时课程思政的思想也能够在学生创作的作品中表达。
结束语:由此可见,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能够具体的呈现,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感受和理解正确地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道德品质,老师在关注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政认知和学习,老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能够更加主观的感受优秀的思想道德,提升大学生对于艺术品的理解和欣赏的能力,基于课程思政长期融入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就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政学习模式就会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顾明明. 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理性思考研究[J]. 戏剧之家, 2019, 315(15):155-156.
[2]刘丽艳. 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创新路径探究[J]. 科学大众, 2020(3):217-218.
作者简介: 刘冬梅(1972—),性别 女,民族 汉,籍贯 内蒙古包头市,教师/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