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苏汉臣“婴戏图”对现代插画创作启示

2020-03-14王佳佳 杨虎

人物画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启示

王佳佳 杨虎

摘 要:婴戏图是描绘儿童玩乐、游玩场景为主的画作,是中国古代绘画中一个较小的绘画题材。宋朝年间绘画婴戏题材画家众多,苏汉臣尤其擅长绘画此场景,其画工细致工整,所画的婴戏图代表了北宋最高水平。文章通过对于苏汉臣婴戏图的创作题材、造型特色、构图技巧与色彩搭配四个方面的分析来探讨对现代插画创作启示,以提高与丰富现代插画创作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苏汉臣;婴戏图;现代插画;启示

一、“婴戏图”与现代插画概述

婴戏图中“婴”并不单指婴儿,而是天真活泼孩童之意,顾名思义主要是以表现童真为主的绘画内容,其画面生动,形态有趣,又被称为“戏婴图”,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婴戏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意有祈子、趋吉避害、多子多福,是人们生活美满、安居乐业的象征,为传统吉祥图案的一种。宋代是婴戏图发展的浪潮时期,人们通过婴戏图表达出当时信仰与生活诉求。

人们最早认知中的插画是被理解为插图,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随着时代发展与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插画逐渐作为主体被认知,广泛存在于各个媒介平台,成为人们传递信息,吸引读者的主要手段。当今人们将插画分为两大类:商业插画与非商业插画,其创作手法主要分为手绘、数字媒体、混合媒介等表现技法,现代插画的运用不但能突出主题思想,而且增加艺术感染力。

二、苏汉臣“婴戏图”在现代插画设计应用的理论分析

苏汉臣为北宋年间人,今河南开封人,曾在北宋宣和年间担任画院待诏,擅画人物、侍女、道教人物等,其中婴孩造型的绘制最为著名。孩童的造型细致工整,着色秀润清雅,构图匠心独特,所画的婴孩题材可谓是宋代年间翘楚之作,得到后世肯定。元代画家吴镇曾在《南宋院画录》卷二载评价道:“苏汉臣作婴儿,深得其状貌,而更尽神情,亦以其专心为之也......”可知其绘画特色人物笔法细腻写实,敷色秀丽典雅的特征。

1. 创作题材

宋代是婴戏图绘画题材迅速发展的阶段,其绘画题材多以儿童真实生活情节以及各种游戏玩耍为主要内容,以此反映社会生活得内容与时代中的风俗行为,婴戏图也由此具有了史料与收藏价值。婴戏题材的迅速崛起主要受到宋代人口政策影响。宋代结束了唐末以来战乱纷争、长期割据的时代,但由于众多家庭无力承担政府所需要的以人丁数为主的挂丁钱税务,便出现“不举子”情况。宋朝政府为了杜绝此情况的发生,便从思想层面通过婴戏图在民间的广泛传播感召百姓杜绝此陋习。除此之外,还受到城市与市民文化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兴盛、传统伦理观念等各方面的影响。

2. 造型特点

明人顾炳曾在《历代名画谱》中记载:“汉臣制作极工,其写婴儿,着色鲜润,体度如生,熟玩之不啻相与言笑者,可谓神矣。”由此可知苏汉臣在绘画人物方面偏重于写生与写实,善于将儿童动作以及瞬间表情记录下来,用笔工细准确,细致且生动地将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描绘出来。苏汉臣婴戏图为了突出孩童稚嫩感采用夸张的处理方式,将眼睛画低,额头与后腦画大,同时孩童手脚画小,这是源于苏汉臣受前朝影响,是对古代审美样式的一种传承。对于绘制孩童游玩场景,并没有浮于表面的描绘孩童玩游戏时的欢呼雀跃,而是着重刻画孩童沉浸式专注的瞬间,正是通过这种细节性的描绘而生动诠释了婴孩玩游戏的场景以及人物样貌特点。

3. 构图技巧

苏汉臣在婴戏图题材作品中构图完整、聚散开合、独具匠心,充分体现出其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苏汉臣在婴戏题材中多采用三角构图方法,三角构图方法使画面突出表现主体,动静结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儿童与景共同构成三角布局。《秋庭婴戏图》便是典型的三角形构图,画面中两位孩童处于中下偏左位置与右半边的太湖石共同组成三角形,太湖石旁雏菊的使用避免了芙蓉树根部穿插问题,整幅画面极具平衡感与空间感,透过画面布局我们可从中了解到其文化内涵和意境。第二种则是儿童人物处于画面的视觉中心,独立构成三角布局。例如当前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杂技戏孩图》便是以人物构成的三角图形。

“S”形的构图方式亦是中国化形式美的基本规范之一。S的形象体现了中国道家思想提出的“阴阳”观点,符合了道家阴阳图的构成要素,表现出了宋朝年间崇尚道教的观点。《百子嬉春图》在传统的S型构图的基础上灵活地上下收缩,左右调节,使整个画面在进行互变、延伸的基础上相互制约,以控制画面的任何部位。《百子嬉春图》通过S型的构图形式使整幅画面虚实相通,和谐统一,给人刚柔相济的视觉感受,整体画面体现出气韵生动地效果。

苏汉臣婴戏图题材的构图除三角构图、“S”形构图之外还有散点构图。散点构图主要运用于场面较大,人数众多的情况。散点构图依据画面的情节进行左右、上下展开,每个局部都可独立成画。《长春百子图》采用散点构图方法,将画面分多个场景呈现,并不是散乱的将所有人放置在画面之中,散点构图的使用使整幅画面富于变化,具有张力。

4. 色彩搭配

苏汉臣婴戏图的整体色调采用墨、朱砂、草绿、赭石等,使得厚重华丽成为主调,又因为白色、胭脂等色彩的加入贯穿其中,达到提亮作用,整体感觉雍容厚重典雅,色彩搭配舒适。苏汉臣在设色技法方面采用分染与罩染手法,先在重要位置及转折点染出层次,后进行层层罩染。儿童面部则延续前朝的“三白法”将进行染色,增加立体感。所谓“三白法”即是指人物的额头、鼻子、下骸三处用白粉渲染出来,增加儿童面部立体感,达到提神作用。苏汉臣绘画的儿童游戏场景整体色彩搭配给人一种高贵典雅之感,浓艳与淡雅的色彩相互调和,画家在画面内容的绘制上达到既忠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

三、总结

文化的繁荣致使插画风格及类型层出不穷,各个地区插画都有着其各自相应地地域特色,只有将我国民族的、传统的、本土的文化与插画相结合,才能够有着我国插画自己的特色。苏汉臣通过描绘孩童嬉戏的场景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俗风貌,不仅在当时产生新的审美风尚和艺术风格,并且寓意美好,从而成为中国人物画题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婴戏图中题材的寓意、造型、构图、色彩等进行剖析,将其元素融入现代插画创作中去,这对于插画师来说无疑是一条现代插画创作发展的新途径。在此笔者希望插画师能够深入对其进行了解研究,融合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开辟新的插画创作思维,能够让插画的表现力更强,艺术价值更高,以此提高我国的插画作品内涵意蕴,传承与发扬我国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党秦鲁. 浅析宋代婴戏图[D].青岛科技大学,2017.

[2]史阳春. 《秋庭婴戏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韦文翔.略论苏汉臣婴戏题材绘画的艺术特色[J].美术,2018(12):132-133.

[4]王新. 宋《秋庭婴戏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启示
浅析中西方艺术的思想差异与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戏曲表演艺术给予我的启示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