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枢·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痛证特点辨析

2020-03-13刘步平陈晓虹胡莹莹梁启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循行心痛经脉

肖 薇,刘步平,陈晓虹,胡莹莹,梁启放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006)

痛证在临床上普遍存在[1],《黄帝内经》相关记载颇多。《素问·举痛论篇》认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在病因病机上强调痛证与经脉密切相关。经脉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调和阴阳,在人体中占有重要地位。《灵枢·经脉》更是明确指出,其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在临床应用中“不可不通”。该篇不仅描述了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同时还记载了十二经脉病候,即“是动病”与“所生病”,后世对两者含义解释颇多,但迄今未有定论[2]。本文归纳分析两者痛证特点,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是动病”与“所生病”痛证特点

1.1 痛证总体特点

经整理发现,《灵枢·经脉》“是动病”痛证只有冲头痛、齿痛、嗌痛、缺盆中痛、心痛、心胁痛、胃脘痛、脊痛、腰痛9种,病位分布仅见于头面躯干,四肢未有记载,共涉及经脉8条(心包经、肾经、三焦经、胃经未见相关记载);而“所生病”痛证多达数十种,病位分布于头面躯干及四肢,共涉及经脉11条(肝经未见相关记载)。《灵枢·经脉》“是动病”痛证与“所生病”痛证相比,其种类较少,病位分布较窄,涉及经脉较少。同时,在阴经与阳经的对比上,阴经“是动病”与“所生病”痛证皆少于阳经。

1.2 阴经痛证特点

六阴经交会于胸腹部,阴经“是动病”“所生病”中,胸腹部痛证最为常见,表现有缺盆中痛、心痛、胁痛、胃脘痛4种,其中以心痛记载较多。其他部位痛证中,头面部见于舌本与嗌部,躯干部见于肩背与腰脊,四肢见于臑臂内、股内及足下。在经脉分布上,太阴肺经、脾经与少阴心经、肾经涉及痛证较多(均超过3种),而厥阴心包经、肝经较少(均只有1种)(详见表1)。

表1 阴经“是动病”“所生病”痛证经脉分布

1.3 阳经痛证特点

六阳经交会于头部,阳经“是动病”“所生病”中,头部痛证包括有头痛、囟痛、目锐眦痛、齿痛、嗌痛、颔痛、耳后痛、颈痛、项痛,多分布于太阳与少阳经脉。其他部位痛证中,躯干部既见于前部膺乳、气街、缺盆中、心胸、胁肋部,又见于后部肩、背、脊、腰、尻部;四肢中,上肢主要见于臑、肘、臂外部及大指次指,下肢主要见于足三阳经循行的前部、外部及后部。在经脉分布上,痛证以足三阳经为主,且胆经尤为常见(详见表2)。

表2 阳经“是动病”“所生病”痛证经脉分布

2 分析与讨论

2.1 气血先后学说:“是动病”“所生病”痛证与气血变化相关

“是动病”“所生病”最早相关解释见于《难经·二十二难》[3]: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4]。

该条文从气血先后变化详实地阐述了“是动病”“所生病”差异的内涵。根据两者的痛证特点,“是动病”阶段,病变于气,气机阻滞于局部,壅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多以局部疼痛为主要效应表达方式,如缺盆中痛、齿痛等。至“所生病”阶段,气滞不解,病变于血,血或壅塞于经脉,阻滞气机于局部,不通则痛,出现胁痛、目锐眦痛等;或使经脉内外难以沟通,濡养功效不能正常发挥,病变由局部痛证扩展至整体,导致疼痛部位广泛出现不荣则痛,如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等。总之,“是动病”与“所生病”之间存在气血先后变化关系,其在病理机制上解释了两者痛证在部位分布范围的差异性。

2.2 阴阳内外学说:“是动病”“所生病”痛证具有阴阳属性

十二经脉具有沟通表里内外、调节人体阴阳之气的作用。人体中每个部位都含有阴阳之气,但其在性质及含量上存在差异[5]。当不同部位的阴阳之气发生变化且超出经脉调节能力时,则出现相应经脉病候,即“是动病”与“所生病”。本研究显示,阴经痛证部位多数位于人体内侧,数量少而范围小,阳经则相反,说明“是动病”“所生病”痛证与经脉循行部位的阴阳性质及含量有关。

事实上,古代医家在阐述“是动病”与“所生病”时,早已提出两者具有阴阳内外之差异。如张志聪[6]认为:“是动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而现代医家也有类似观点[7],即“是动病”为疾病早期或急性阶段,“所生病”为病邪入里出现的晚期或慢性阶段。如刘瑞华[8]认为,膀胱经“是动”的“冲头痛”为太阳病之急性阶段;当病损膀胱太阳经脉入里则转为“所生”之“头囟项痛”,为慢性阶段。《难经集注》[9]指出:“邪在于阳,阳为气,故气先病在外”“若阳不治,则入于阴中,阴为血,故为血后病,血在内故也”。其在病因病机上确定了“是动病”与“所生病”的阴阳内外差异,即“是动病”“动”于外属阳,而“所生病”“生”于内属阴,由此说明两者痛证具有阴阳属性之分。

2.3 脏腑经络学说:“是动病”“所生病”痛证反映脏腑经络特性

罔本一抱[3,10]曾在《十四经发挥和语钞》中提出“是动病”为经络病,“所生病”为脏腑病,但从两者的痛证特点可知,此观点并不完全成立。“是动病”痛证部位虽与所属经脉的循行路线相关,但其范围局限,且仅分布于头面躯干,并不能排除某些痛证如心痛、胃脘痛等与脏腑病变无关;“所生病”痛证见于头面躯干及四肢经脉循行部位,故也不能否定其与经络病变无任何联系,所以两者痛证在经络病与脏腑病的区分上并不能绝对化。

十二经脉内与脏腑相属络,外连于四肢百骸,其痛证特点与所属络脏腑及自身循行特点皆有关联。如阴经中,肺经、心经的痛证分布较多。从属络脏腑特性看,肺主气司呼吸,心主神明、血脉,两者居人体上焦,相互配合调理人体全身气机,故其失调则病位分布广泛,且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痛证以心痛居多。脾经、肾经皆有心痛表现,从经脉循行特点看,脾经“别上膈,注心中”,肾经“从肺出,络心”,两者皆循行至心部,故其病变均涉及于心,但症状上又有区别,脾经为“心下急痛”,肾经为“烦心心痛”,这既可能与自身循行特点有关,又可能为所属脏腑特性差异所致。因此,“是动病”“所生病”痛证无法完全区分为经络病与脏腑病,经络病可能与所属络脏腑特性有关,脏腑病也可能与经脉循行特点有关,两者相互联系而共同存在。

3 小结

综上所述,“是动病”“所生病”痛证在种类、病位分布范围、经脉脏腑归属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与经脉气血的先后变化、循行部位的阴阳差异、所属络脏腑的特异性质皆有关系。《灵枢·百病始生》云: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说明观察痛证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医家王居易[11]也指出,“是动病”“所生病”理论揭示了经脉具有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双重作用。因此,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将十二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痛证特点与实际临床症状相结合,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均具有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循行心痛经脉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督脉循行考
最短小说
心痛的感觉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