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社会意识学说及其现实启示

2020-03-12

甘肃理论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列宁

王 莹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00)

恩格斯曾极力反对把唯物史观庸俗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经济决定论,他明确指出:“关于社会意识的研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至今做出的成绩很少,但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的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谁就能超群出众。”[1]475但是直到今天,当我们谈及这一问题时,仍然只是简单地重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学界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事实上是怎么发生的”关注甚少,对“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也往往轻描淡写地带过,而没有对社会意识的内部空间进行深入探究。这种状况既影响对唯物主义的科学而全面的认识,也不利于我们充分利用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其实,在俄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和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那里,早就对社会意识问题有过丰富的论述。不同于普列汉诺夫直接将社会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列宁对社会意识的研究散布在相关研究之中,因而更容易被忽视。在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意识的相关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意识的论述

普列汉诺夫虽然在人生后期犯了机会主义错误和沙文主义错误,在政治方面是经不起任何批评的,但绝不能因此忽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巨大贡献。列宁曾指出普列汉诺夫在哲学方面捍卫的是正确的东西[2]387,他甚至将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著作誉为“整个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和“必读的共产主义教科书”[3]84。在普列汉诺夫大量的理论研究中,社会意识方面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但在学界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只有用唯物的观点同时解释自然发展、社会历史发展、人类思维发展规律,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在这其中,如何对社会意识做出唯物主义的解释,是相当困难的,但也是极为必要的。“唯物主义如果不想永远像过去那样片面下去,如果不想由于不断地返回到唯心主义的见解而背叛自己固有的原则,如果不想因此承认唯心主义在一定的范围内更强有力,就必须给人的生活的一切方面一个唯物主义的说明。”[4]186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普列汉诺夫是第一个系统考察社会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社会意识两种形式的学说。这一学说的提出有一个过程:(1)1893年,在《唯物主义史论丛》中,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项因素公式还呈现为初步形态:一定程度的生产力的发展;由这个程度所决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些人的关系所表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与这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与这种状况所产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4]186。可见,普列汉诺夫此时已经把社会意识划分为两种形式,即“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和“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不过,这时的用语还不够准确、规范。(2)1895年,在《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中,普列汉诺夫正式将社会意识的两种基本形式命名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此后,普列汉诺夫在一系列的文章中,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释。(3)1908年,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中,普列汉诺夫完整提出社会结构“五项因素公式”:生产力状况;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一部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人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5]195。此时,社会意识两种形式学说和社会意识的发展规律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普列汉诺夫既对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种形式进行分别阐述,又将社会意识作为整体考察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心理的特征及其根源

普列汉诺夫没有对“社会心理”概念做出过精确定义,但是,根据他在多个场合的运用和表述,可以归纳出社会心理的基本特征。由于同属于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社会心理的主要特征可以从它与思想体系的对比中总结出来。其一,从地位上看,社会心理属于社会意识的初级形式;其二,从产生过程看,社会心理是自发形成的,产生于人们的日常实践和相互交往,是人们对其周围事物的直接、朴素的经验和感受,没有经过思想家的加工和改造,因而保留了其原始形态;其三,从存在形态来看,社会心理往往以情感、情绪等感性活动及其成果表现出来,一般很少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因此,往往不够严谨,更不具系统性。

在根源上,社会心理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济,它对社会心理的决定作用是直接的;另一类是社会政治制度,一方面,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社会心理,另一方面,二者又都生长在一定的经济之上。正因为如此,“在观念形态的范围内,许多现象只能用间接的方式,通过经济运动的影响去说明”[4]192。但社会心理绝不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它反过来也会对社会的政治与经济产生影响。

(二)思想体系的特点及其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思想体系的特点同样可以从它与社会心理的对照中提炼出来。其一,从地位上看,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形式;其二,从形成过程来看,思想体系往往是由有高度的自觉性和概括能力的思想家加工制作而成的;其三,从存在形态来看,思想体系是系统化、概括化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哲学、宗教、艺术、法律、政治、理论等严整体系,其中的每个部分都拥有丰富的思想资料。因而,思想体系更加深入、广泛、精细,也更具概括性、独立性和稳定性。

在根源上,思想体系一般不会直接地反映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而是经由社会心理这一中介来间接地反映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普列汉诺夫又根据距离物质经济基础的远近,在思想体系的内部划分出低级的意识形态和高级的意识形态。低级的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高级的意识形态指科学、哲学、艺术、宗教等[6]。

普列汉诺夫曾用“一致关系”“反映关系”“决定关系”和“根源关系”等不同表述来阐明思想体系对社会心理的依赖性。就社会意识内部而言,“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4]272-273。

(三)社会意识的整体发展规律

除了深入解剖社会意识的内部结构之外,普列汉诺夫还将社会意识作为整体,考察其发展规律。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以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以经济史来说明观念的历史。对于唯心主义来说,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意识的发展所决定的,而人的意识则取决于人自身的愿望。作为唯物主义信徒的普列汉诺夫则认为应该从社会环境中寻找决定社会意识的因素。而社会环境的属性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关系又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

其二,社会意识的发展有自己的独特规律。在坚信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的同时,普列汉诺夫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者不得不承认社会意识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它主要表现为:每个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与前一个甚至前几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继承关系;不同国家(民族)意识形态也会相互影响;不同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例如哲学、宗教、艺术、法律、政治、理论等,它们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水平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存在不平衡性;阶级斗争对社会意识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三,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尽管普列汉诺夫从根本上坚持用经济史来解释观念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忽视精神在历史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他曾明确表示,“存在决定意识”并不是全部的历史唯物主义,必须注意到“意识一经在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就反过来促进存在的进一步发展”[5]189。正是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普列汉诺夫特别指出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的反作用。

二、列宁关于社会意识的论述

与普列汉诺夫相比,列宁较少有对社会意识的专门和直接论述,但是在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观、主客体关系、真理观等问题的论述中,都体现着他关于社会意识的思考,从整体上对社会意识进行了定位。列宁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阐发主要见于《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卡尔·马克思》辩证法一节和《哲学笔记》等著作中。

(一)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观是列宁建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基石。在《唯批》一书中,列宁给“物质”做出经典界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7]89该定义中的“感觉感知”都属于意识的范畴,可见列宁是通过厘清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来给“物质”下定义的。陈先达曾专门解析这一定义中所探讨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悖论”:“为了证明物质不依存于人们的意识,首先要让它进入人的意识;要证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首先要把意识放在首要地位。”[8]7

列宁通过对“物质”的定义,至少完成了两大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明确和坚守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没有夸大意识的作用,从而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划清了界限,指明了二者在立场上的本质差别;第二个任务是证明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一方面,物质并不能完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物质必须依赖于意识而被人们感知到。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在历史观方面,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基本观点。在《唯批》中,列宁指出:“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9]111-112学者们对这一段话的解释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比较认同刘同舫教授的观点,他主张应该依据文本来进行科学的理解。在列宁看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类似于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上述列宁的原话反映的是存在和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在此基础上,二者具有不同的地位: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映的功能[10]。

(三)实践观中的社会意识

列宁认为人类实践的总和是认识论的基础,实践的观点在认识论中是首要和基本的,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社会意识的观点和看法。

列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发实践观的问题是在《唯批》中。虽然列宁也承认实践具有“现象的意义”,具有“能动力”,但列宁重点强调了实践的客观性。这与当时的背景有关,列宁写作《唯批》的时代是一个唯心主义盛行的时代,例如,马赫主义“片面的歪曲的接受了辩证法的若干组成部分,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保护和恢复下半截的唯心主义”上,坚持了一条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在这种风气下,列宁《唯批》的主要任务就是批判唯心主义认识论,捍卫认识论的唯物主义性质。因此,他突出强调实践的客观性面向,指明实践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具有验证认识的客观性的功能。所以,实践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列宁第二次集中地对实践展开论述是在《哲学笔记》中。在深入研究了辩证法和黑格尔哲学之后,列宁的实践观不再仅仅抓住其客观性的一面,而是更加全面地指出实践能够“使主观见之于客观”,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统一的中介。除了继续强调实践的现实性品格之外,列宁还注意到实践当中所蕴含的主观维度,即包含着人的认识、目的和意志,体现着人的能动性。所谓实践的现实性,就表现为将主观认识和目的转变为客观的现实,即“主体的客观化”。由此,主观和客观在实践中实现了统一。

此外,列宁关于主客体理论、真理观等问题的论述中,也涉及社会存在的客观性与社会意识的能动性等问题。

三、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社会意识学说的现实启示

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关于社会意识的丰富理论成果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和讲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探讨社会意识时所秉持的方法论,也应成为我们今天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时的基本遵循。关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争,在解释自然界时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分歧,我们看到,包括马赫和彭加勒在内的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家都具有唯物主义的立场。不过在做哲学结论时,或者在讨论人类社会的历史时,他们又背弃了唯物主义。列宁通过对“物质”所下的定义、对实践观的阐述,坚决捍卫了社会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尽管普列汉诺夫着重讨论了社会意识的内部结构及其能动性的方面,但不应由此就认为普列汉诺夫违背了唯物主义,我们要从普列汉诺夫所论战的对象来看待这个问题。普列汉诺夫之所以强调“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有政治上层建筑等因素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社会意识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有自己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等观点,主要是为了驳斥一些人对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非难。他要阐明的是,社会是个异常复杂的有机体,反映它的社会结构理论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唯物主义并没有妨碍马克思承认精神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一种力量。总体来看,普列汉诺夫依然是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从他著名的社会结构“五项因素公式”中就可以看出:思想体系受社会心理的影响,社会心理由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本身也是被经济所决定的。可见,将社会意识放进一个更大的考察视域中,就很容易看清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这启示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即使在看待社会意识问题时,仍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专门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出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鲜明体现。

(二)重视社会意识的能动性方面

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的基础上,我们应充分重视社会意识的能动性,摒弃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本原理的机械认识。在普列汉诺夫的学说中,他专门论述了社会意识的发展规律。除了坚信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之外,普列汉诺夫还特别关注社会意识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列宁的观点相对来说更强调社会存在的客观性方面和决定性作用,但这是和列宁所面临的时代任务直接相关的,是为了对时下盛行的唯心主义进行强有力的批判。尽管侧重点有所偏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列宁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者,在他重点论述的实践观中,实现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完美统一。可见,马克思主义虽然揭示了观念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根源,但同时也明确指出,“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11]731。历史地来看,社会意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人类社会在前文明社会、文明社会和后文明社会的“瓶颈需求”经历了从物质需求、秩序需求向精神需求转移的过程[12]48-52。具体到我国来看,计划经济条件下以行政权力为主;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间内,资本的力量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到了今天,则主要依靠人的力量,尤其是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力量[13]。正如习近平所言,“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4],“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15]。正因为如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视社会意识的能动性方面。

(三)探究社会意识的内部空间

无论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还是有效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性,都需要对社会意识内部的巨大空间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入探究。列宁和普列汉诺夫这两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尤其是普列汉诺夫对社会意识的剖析中,对我们产生强烈冲击的观点是:社会意识并非整板一块,它有着丰富的内部结构,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他告诫我们,不能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则进行简单的重复,而应当更进一步,即更加详细地讲清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深层原因和发生机制。普列汉诺夫将社会意识解剖为两个层次,并指出思想体系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必须以社会心理为中介。我们在承认思想体系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因果联系时,不能否定这种因果联系的间接性。因而,要想透视人民群众的思想,必须通过社会心理这一个窗口;要想对人民群众的思想产生影响,也不能跳过社会心理这一必要的中间环节。今天我们对社会意识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和精细化,也产生了心理学等专门的学科,这些学科对社会意识的结构剖析更加科学化和复杂化,已经远远不止普列汉诺夫所划分的两个层次,但是,普列汉诺夫对我们的警告仍然是发人深省的。因为至今为止,在理论上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仍然倾向于秉持机械片面的观点;同时,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区隔越来越严重,以“思想更新”[16]为主要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对社会意识及其内部空间的关注度不高,习惯于向大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进行理论灌输,以致思想政治教育遭遇较为严重的实效性困境。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历史资源中汲取营养,综合各学科资源对社会意识的内部空间进行系统而深入地勘察,在新的基础上推动社会意识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列宁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