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2017-11-25林明晓

长江丛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导论唯物主义本体论

林明晓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林明晓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被界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涵义和内容。在《文化哲学导论》中,将新唯物主义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并将其当作研究文化哲学的根本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意蕴,试图说明“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实践的唯物主义 新唯物主义 文化哲学

在刘进田的《文化哲学导论》中明确指出:“文化哲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实践唯物主义。”[1]并且,在之后的论述中,进一步指出,这种作为根本方法的实践唯物主义还包括一些具体的方法原则。关于这一论述,引出了一个总问题:实践唯物主义是否可以作为方法?由这个问题出发,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问题:实践唯物主义是指什么?实践唯物主义何以可能?以及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界定:是否可以成为方法?

一、实践唯物主义何以可能

在考察实践唯物主义何以可能的时候,首先就会涉及这里(指《文化哲学导论》)的实践唯物主义指什么的问题。

在《文化哲学导论》中指出:“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革命变革的结晶,它不仅是一种完整的毫无片面性的哲学世界观,同时也是指导理论研究工作的合理的方法论,自然也是文化哲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论。”[1]由此可见,这里作为根本方法的实践唯物主义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唯物主义。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怎样出现的实践唯物主义这一点,也需要解决。准确的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未提及“实践唯物主义”,而只能说,这是在之后的理解和考察中,所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称呼。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第一条至第五条、第八条和第九条,都明确提及了“实践”一词,其余的四条,都是间接提及到实践的涵义。正是因为这样,《提纲》才被理解为涉及了“实践”这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也正是因为《提纲》中提及到了“实践”,才将其作为马克思所推崇的新唯物主义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即与旧唯物主义的重要区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才被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但是,新唯物主义是否可以被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受到争议的问题。而且,这里还牵扯到“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这里就提到了“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这个称谓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的。对此,有学者提出,只有在有“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时候,才会有“实践的唯物主义者”。那么,怎样去理解这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可以被理解成是赋予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内涵,但是并不意味着其新唯物主义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唯物主义”在内涵上是比“实践的唯物主义”更小的称谓。通过上述的分析,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才被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或是历史唯物主义,但是这个结论本身就是存在争议的。如果承认“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就是承认“实践”不是新唯物主义的唯一内涵,不过这也并不能说明,需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纳入新唯物主义。更准确的说,同“实践唯物主义”一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具有唯一的意义,那么,就算牵扯到纳入的问题,也是辩证的、历史的这种相对不具有唯一意义的涵义。在《提纲》中,明确区分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前者“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后者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仅从客体方面,而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并且,新唯物主义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2]通过上述的理解和考察,包括在《形态》中的相关考察,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被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才被接受或者才具有说服力。进一步理解,辩证的、历史的并不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独特之处,它们都有自己的、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方向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所以,比起用它们来称谓新唯物主义,更合适的处理方式是将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意义纳入到新唯物主义。

二、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得出的阶段性总结是:新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也就是说,实践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文化哲学导论》中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论述,就是将其放诸新唯物主义的意义上来理解,如果忽略这里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区别,就是说新唯物主义在《文化哲学导论》中被当作根本方法来诠释文化哲学。这时候再结合第一部分的论述,即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被当作解释文化哲学的根本方法。那么,实践的唯物主义可否被当作方法?

实践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由此可见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之处,也是其区别于以往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特别之处,正是因为新唯物主义、并且涵盖了实践的涵义、还包括辩证的和历史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了独特之处和重要地位。

事实上,在《文化哲学导论》中,实践唯物主义不只是世界观,也是根本方法,并且还有一些具体的原则,而且,在其中的相关论述中,也是在实践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这样的重要意义上来讲述其根本方法的功能的。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承认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具有本体论意蕴的世界观(至于其“完整性和毫无片面性”还有待商榷),但是否承认这样的新唯物主义可以作为方法?如果说,“实践”是一种方法或者说根本方法,这是可以被接受的。在《提纲》中,多次提到“实践”一词,并且将其作为“对象性活动”加以接受,[2]正是因为这样,才把新唯物主义界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是,从“实践”到“实践的唯物主义”,需要过渡和转化,即是说,如果“实践”更多的是指方法而非本体的意义,那么“实践的唯物主义”更多的应被理解为本体的意义而非方法。从“实践”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变化,是一个进化的升华过程,它意味着一种进步和跃迁,是一个上升的过程和路径,不应该是一个平行的改变或者量化的过程,否则是无法把“实践的唯物主义”提升到新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的。而且,“实践”本身也并不是不需要探讨的,即便将其放到新唯物主义里之后,“实践”本身的价值更丰富或深远,它也还是需要继续考究。比如说,马克思在提出“实践”之后,又为什么还要往下发展?还是“实践”本身就意味着发展的可能性或必然性?如果是这样,那么“实践”是否具有过于强大的解释力?那么,马克思的“实践”是否有漏洞又都是什么样的漏洞?并且,马克思的“实践”如果涵盖太多,就意味着过于庞大进而走入虚无——无所不包意味着无。通过这些提问以及日后的解决,也能体现出,“实践的唯物主义”不是方法,或者更准确的说,不应该作为方法,否则,会有消解其本体意蕴的倾向。新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才可以被理解为解释文化哲学的根本方法。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实践的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理论,成为解释文化哲学的根本方法,那么,就等于认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本体论意蕴的理论,成为研究文化哲学的根本方法,这是另一种消解,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哲学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样的定位和理解是不能被接受的。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哲学导论》中,即便一直指出“实践唯物主义”是根本方法并且有具体原则,但是对其解释却一直停留在作为世界观这一本体论意蕴的层面上,而且在之后的论述中,越来越倾向于本体论意蕴中而不再频繁提及作为方法的作用。

通过分析,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包含“实践”、“辩证”、“历史”等涵义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且具有本体论意蕴。那么,在《文化哲学导论》中被当作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应该被当做方法。

[1]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林明晓(1993-),女,满族,黑龙江鸡西人,硕士,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导论唯物主义本体论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唯物主义的终结与超越
A Case Study of Cohesive Devices in an English News Report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梁启超公德观的基本内涵与文化价值研究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