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背景下非遗进校园探究
——以常州学校为例
2020-03-04钱凯一
钱凯一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追求、弘扬精益求精的精神。精益求精,是指对待一件产品或一种工作永不满足、追求极致的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在当前,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中小学乃至幼儿园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工匠精神”与学校教育结合,进行创新实践。“非遗进课堂”也就成为当下教育界非常流行的大事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引入课堂体现了教育界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与开创精神,但各校仍需对“为何引进”和“如何引进”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实施“非遗进校园”的意义
在我国,“工匠”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在社会分工中开始独立存在专门从事手工业的群体后才出现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东汉时期“工匠”一词的含义已经基本覆盖了全体手工业者。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包括以下特点。首先,创新精神。美丽的丝绸、精美的陶瓷及数不清的发明创造,无不体现着古代中国工匠无比的智慧和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其次,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工匠出神入化技艺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的由衷赞美。最后,敬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敬”这一观念,对于古代工匠群体而言,他们十分尊敬自己从事的职业劳动,也就因此形成了内涵十分丰富的敬业观念。正是因为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中那种德艺兼修、物我合一的境界,始终为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对于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而言,“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创新、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对学生个人人格的发展、学习态度乃至终生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学者普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下特点。第一,独特性。保护非遗就是在保存文化的独特记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纲领》强调了文化记忆的重要性;“记忆对创造力来说是极重要的,对个人和民族都极为重要。各民族在他们的遗产中发现了自然和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遗产,这是找到他们自身和灵感源泉的钥匙。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记忆,而记忆却又是容易被忽视和遗忘的,极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因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传统和民族记忆。”这里的“文化基因”“民族记忆”,指的是各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和“民族符号”。当代中国正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转变,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符号的认识正逐渐模糊淡化,非遗的“符号化”恰恰能让学生重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记忆,从而达到复兴传统文化的目的。除此之外,非遗还具有民族性与传承性,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都非常重要,还可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体验。
对于在学校教育工作过程中的贯彻落实“工匠精神”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非遗的引进具备“工匠精神”所提倡的各种要求,既能在学生中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又能通过手工技艺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要义。
二、将非遗项目引进课堂的策略
本研究通过对常州市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及高校)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非遗进校园虽然非常值得提倡,但是需要进行区别对待。目前,各学校的“非遗进校园”活动都在实施阶段,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在活动体现出学校的特色。
(一)高校
高等院校是“非遗进校园”实施范围最广、实施程度最深、取得学术成果及社会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学校群。非遗在高校中的建设体现在多个方面。“非遗普及”作为高校学生美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多地以不同的形式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美育的功能。当前,常州的8所高校已全部引入非遗项目,通过在全校开设“工匠精神讲座”“非遗公开课”“非遗公选课”“非遗大师讲座”“非遗体验班”“非遗社团”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非遗、体验非遗,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体会手工艺、匠造技艺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领会工匠精神。多所院校还相继成立了非遗中心,如常州大学成立了“非遗网”,建立了常州非遗数字资源库,为非遗的整理与研究提供了便利。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非遗进校园”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从多个方面采取了广泛的措施。第一,学校利用基础教学部的平台优势,开展非遗相关的普及性选修课程,如面向全校师生相继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遗保护与传承概论、江苏省代表性非遗赏析等通识性课程,还邀请非遗大师来校开展传承讲座,介绍各项非遗的基本情况及传承状况,并为学生开展现场非遗体验。这类课程和活动已在学校开展了多年,不断地积累经验,摸索创新,逐渐形成了目前较为系统完整的教学方案。第二,由设计学院牵头负责,学校利用艺术设计学院的资源平台,开展非遗教学与研究。2019年,学校完成了非遗技艺体验中心的建设工作,将设计学院主楼的一层改造成若干个不同的非遗项目实训室供学生使用。这些实训室主要围绕江苏省代表性非遗项目展开,分别设有留青竹刻工作室(国家级非遗)、乱针绣工作室(省级非遗)、金坛刻纸工作室(国家级非遗)、梳篦工作室(国家级非遗)、漆艺工作室(国家级非遗)、南京剪纸工作室(国家级非遗)、苏州缂丝工作室(国家级非遗)、惠山泥人工作室(国家级非遗)等10个非遗工作室,并为每个工作室购置了相关的工具和必要的设施。每个工作室都由学校聘请相关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传人或省级非遗传承人来担任工作室导师,并由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与校外大师结成“一对一”团队,共同培养学生。目前,所有非遗工作室均已面向全校开放,不仅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工作室的所有资源,全校的非艺术专业学生也可以随时利用这个平台开展非遗传承活动。艺术设计学院也针对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不同的通识性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民间工艺美术、非遗工作室实训,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让他们认识非遗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艺术,并能将非遗元素运用到实践中。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开设学生社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组织社团的途径,利用假期进行非遗项目调研,拜访大师工作室等。
(二)中学
目前,江苏省内大部分中学(包括公立、私立初中和高中)均已广泛地利用非遗资源为学校美育建设服务。如常州市省常中、一中、二中等学校均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搭建非遗平台,充分挖掘省内外各种非遗资源,开发兴趣课;或将非遗与美育建设联系起来,在思想政治课上导入一些形式多样的非遗体验环节,帮助学生了解非遗、体验非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各校争相聘请非遗传承人来校讲学、开设体验课程,有些学校甚至建立了“非遗大师工作室”。
(三)幼儿园及学前教育
目前,由于儿童的接受能力低,“非遗进课堂”还很难在幼儿园及学前教育中实施。但并非没有尝试的例子。例如,常州机关幼儿园就已尝试将部分非遗项目(多为民间工艺美术类)有选择性地导入学前教育体系。具体做法是,依据学龄前儿童的年龄段和心理层次,在学前教育的课堂中以恰当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剪纸、手工、雕刻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普及非遗文化。
非遗在各级学校都能得到普及与传承,说明“非遗进校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由于这项工程的推进尚无先例,各级学校也只是在不断地借鉴与摸索中前进,必然会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笔者认为在非遗项目的选择上,各级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理性鉴别适于学生的非遗项目。民间工艺美术类的非遗,由于在造型、色彩、纹样、材料及寓意方面具备稳定性、视觉性及审美性,往往最常被选为非遗项目,但其他类别的非遗项目,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杂技与竞技、民俗等类别如何与学校非遗传承衔接起来,仍需要各级学校仔细研究、判别。在引入非遗的方式、方法上,各级学校还需要不断尝试拓展,多借鉴已有的成功案例,使我国新时代“工匠精神”背景下的“非遗进课堂”道路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