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优化体育教学的策略
2020-03-04康厚良
康厚良
(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部,江苏苏州,215000)
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对高校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1]在2016年末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学生学习的需求使“互联网+”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互联网+体育”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教学模式、课余锻炼评价、学习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二、“互联网+体育”取得的成果
传统体育技能类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示范、纠错等教学环节实现学生对项目技术动作的掌握从泛化、分化、巩固到自动化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少有对知识的思考和认识,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互联网+体育”的引入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教学方面
1.泛在化体育学习模式
泛在化学习模式即4A学习模式(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是以利用认知规律为前提、以科技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各类新媒体平台为载体,进而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慕课都是受“互联网+教育”影响而衍生出的4A学习模式。“互联网+体育”以心理学的表象训练法为理论基础,实现了体育技术类课程泛在化学习模式的推广。表象训练法指的是“通过视觉神经的刺激使运动技术在大脑中产生运动表象的编码,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形成运动记忆,而后在进行身体运动时不自觉地会在思维中形成运动反应,融合自己的想象或模仿来回忆以往运用运动技术的情景,激发神经在训练时留下的肌肉记忆进而完成动作技术的基本环节”[3]。
通过泛在化学习模式的应用,结合各类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体育学习新模式得到了广泛运用,学生的体育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通过将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前,释放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打破了原有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4]首先。教师在进行体育翻转课堂教学前,要为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教学内容提前搜集、下载教学资源,或借助软件制作微课、创作微视频资源,供学生课前学习。其次,教师按照运动技术动作形成规律,对技术动作进行有效分割确定学习主题,分析学习内容的要点以及技术动作形成要领,并设计启发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形成正确技术动作。最后,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了解技术动作。
在体育课程的翻转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技术理论学习已在课前完成,因此,课前知识的掌握是学习的主要环节,课堂活动则以师生面对面交流为主。[5]课堂上,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回顾并进行技术动作的展示,辅助学生掌握技术要点,再引导学生相互纠正动作,提高技、战术,完成教学比赛中的角色转变,并在此过程中纠正学生在技、战术和思维理念方面的错误。课堂教学结束后,作为学习反馈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后针对课上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学习掌握情况与正确动作进行对比学习。学生可以将课前对知识的理解和动作学习过程拍摄成视频,以此来梳理总结技、战术,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交流心得体会,也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建设等提出意见或建议。授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体会、掌握技、战术情况和动作纠正情况完善教学设计。[6]翻转课堂将体育课程教学无限延伸,解除了传统教学受时间和地点的禁锢,也改变了课堂的氛围,让学生的主动性更高,同时也对教师技术技能拆解、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课余锻炼评价
智能移动终端的运动App是指在智能手机中安装的运动健身类应用程序,此类App一般具有定位、计步、里程、速度、能量消耗、心率变化及路线记录等功能。[7]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运动App自我监控运动功能已经成为健身人群的普遍做法。因此,高校可以结合体育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将智能移动终端功能与大学生课余锻炼结合起来,增强学生体质,为坚定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建立新的监管体系,使学生能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智能移动终端运动App的运用改变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习惯,为锻炼行为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运动体验、增强了学生参与锻炼的意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锻炼行为的习惯化。[8]
(三)学习评价体系
学生对各种数字平台、智能移动终端和手机App的使用,为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加了助力,学生日常的出勤、课余的学习和锻炼、运动及互动情况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评价,还可以被纳入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中。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线上完成学习的情况、参与锻炼的时长、锻炼强度、活跃度、贡献率等按一定比例设置分值,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程成绩的组成结构,使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让教师能够更容易、更全面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
(四)教学资源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高校已意识到体育课程案例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都体育学院率先进行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以满足本校教师教学的需求,避免教师间的无序建设和重复建设。在网站建设方面,2013年,国内创建了首个体育教学类网站。网站设有体育资讯、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理论、体育科研、视频中心、学者专区等栏目,功能板块较为齐全,可以满足用户在体育教学、交流互动等方面的需求。显然,“互联网+体育”除了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之外,也为体育从业人员及对体育感兴趣的用户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
三、“互联网+体育”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校园的数字化程度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大型场馆、建筑中仍存在网络死角,无网络信号或网络信号差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网络使用高峰时段甚至发生网络无法连接或经常掉线的情况,特别是学生在完成上课签到打卡、在线问答和视频上传等互动环节时,网络通信的不顺畅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另外,在体育信息化建设方面,高校大多会将侧重点放在体育课程的建设中,而忽略了与课程教学配套的其他环节,从而阻碍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案例资源匮乏,管理无序
在现有的体育教学网站中,翻转课堂视频有8个,体育教师视频有6个,体育训练视频有6个,体育健身视频有6个,体育讲座有2个,且必须是会员才能观看,而视频下载还要额外收取费用。这样的管理及收费方式限制了用户在网站上的参与活跃度,制约了网站的发展,注定不会受到用户的青睐。另外,现有的很多视频资源是从其他网站上下载,或者自行拍摄的,视频没有进一步的剪辑和处理,在内容方面没有针对性,且无法对具体细节进行精确展示和演示。因此,视频的效果大打折扣,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
(三)教学管理制度滞后
在“互联网+体育”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并存的现象,导致同样的工作需要使用两种不同的模式各完成一次。例如:学生用手机App一键签到考勤,但是期末存档仍然需要上交手写考勤表;学生成绩可以通过教务系统自动汇总和导出,但存档材料仍需要手工填写。这些工作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严重影响教师们继续完成课程建设的信心和动力。
(四)运动软件功能不足
由于对学生锻炼进行干预能有效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因此,部分高校将课余锻炼与体育成绩、评优评先进和毕业评定等挂钩。目前,为了能够实现全员有效参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高校常用运动App的人脸识别、监控打卡和规定线路等功能监督学生的日常锻炼,但这些方式只能监测规定项目的完成情况及运动量,无法实现对所有运行项目的检测。而一些具有防水、防震功能,可以满足篮球、足球和游泳等运动项目运动量统计的便携式设备,由于价格高,难以在学生群体中普及。因此,多数学生只能依靠手机终端App统计运动量,无形中限制了他们运动动力和类型,无法全面地统计学生的运动情况。
四、建议
(一)提升校园网络,完善体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首先,高校要提升校园网络建设,做到信号全覆盖,不留信号盲区,满足校园网路高峰时段的使用容量,避免无网、掉网和网速慢的情况。其次,高校要将场馆、器材配置、教室、授课班级、授课教师等信息纳入校园数字化建设,实现对体育教学时段器材的借出、归还和损耗,教师授课,学生出勤等信息的统计。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数字化校园能够实现教学场地的自动调整,做到学校教学资源明朗化,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场馆器材,为日常教学服务,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二)建成共享资源库
高校要整合各校间的教学资源,共建案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无序开发导致的人力、财力浪费。建成后的资源库可借鉴国内相关成功网站的运营管理模式,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及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功能完善的服务。
(三)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部门应为体育课程网络化建设做好服务工作,结合体育课程的自身特点,在管理上健全管理机制,在技术上打破传统课程管理的壁垒,建成规范的数字化成绩、考勤和作业管理系统,把教师从繁琐的日常点名、成绩的重复登记及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
(四)加快运动软件的开发
为有效督促大学生的课余锻炼,全面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高校应联合相关科研机构开发功能更加全面、易于携带、定位精准、价格实惠的便携式设备,实现全面、客观、有效地监测每一位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情况。
高校在“互联网+体育”方面的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和初步实施阶段,只有把高校数字化校园、教师课程建设、成绩评价机制和学生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好,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效果,实现“互联网+体育”建设成果的最大化,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