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大学生退学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0-03-04苏云,郭华
苏 云,郭 华
(1.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2.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一、大学生退学成因探讨
第一,部分考生未能进入理想院校和专业,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为弥补这种心理落差从而选择退学后继续复读参加来年的高考。在当今社会很多学生的认知中,理想中的学校就是要有一个好专业,毕业后找一份稳定、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工作。一些学生一旦没有考上好专业,甚至只能进入冷门专业,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从而丧失学习热情。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没有经过慎重考虑,盲目地听从了家长、亲戚朋友的推荐选择了不太感兴趣的专业,而进入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逐渐认识到自身对该专业没有学习兴趣,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最后不得不主动申请退学参加复读,争取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第二,学生在校期间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学校相关处分后不得不退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被灌输了“只要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因此,这部分学生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没有教师的唠叨,也没有家长的监督,而且课余时间也非常充裕,于是逐渐养成懒散的恶习,出现上课时经常逃课、做兼职赚取生活费、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1],最后,在期末考试时担心考试会挂科或补考[2],利用各种手段作弊,其中不乏个别学习较好的学生碍于同学情面,帮助其他同学一起作弊,最终,这些学生因此被受到相关纪律处分,心理遭受打击,导致其对学习失去信心而不得不退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因为贪图虚荣而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最终触犯法律而被学校开除。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在校期间与他人发生矛盾,出现打架斗殴现象,导致被学校处分,甚至开除学籍。
第三,学生因一些身体和心理疾病而退学。[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退学的比例在不断上升。[4]大学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慢慢趋于成熟,他们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会有很大的波动,且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心理比较敏感,一旦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心理问题。[5]首先,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5后”,他们当中有较多一部分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也有少数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由于他们从小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没有吃过多大的苦,在中小学阶段逐渐形成怕吃苦、任性、具有强烈的自我意思、心理脆弱、难与他人沟通合作等不良性格。如此一来,有的学生会因彼此一句不经意话而产生心理隔阂,长时间得不到和解,有的学生会因为性格原因难以融入班级团体的学习生活中,甚至对他人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第二,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高中阶段教师和家长全天候、不间断地监督到大学阶段的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转变,让很多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开始放任自我,出现沉迷网络游戏、沉溺于恋爱等现象。这些心理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大学生走上退学之路。有的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因为不当行为造成身体受到伤害而被迫退学,比如,有大学生因酗酒过量造成深度昏迷甚至身亡[6]、有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恋爱时因不理智的行为造成怀孕生子等现象。
二、高校处理大学生退学问题的原则
(一)思想上正确认识退学问题
按照社会以往经验,大学生退学不是正常现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退学现象出现了增长趋势。在当今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要转变对大学生退学的认识。
首先,经济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学生认为进入社会比上大学会有更好的发展,从而放弃学业过早进入社会。这是现阶段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其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从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现阶段在社会上大学生数量激增,大学生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毕业后不会都能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
最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走出国门寻找更好的发展已越来越普遍。同时,线上教育、网络教育也在飞速发展,“必须上大学”的观念也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而逐渐发生转变。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无一不体现了人类的思想在进一步得到解放。因此,人们要正确看待大学生退学现象,用积极的、正确的心态去看待学生退学。
(二)行动上积极应对退学现象
在正确看待学生退学现象的同时,高校也不能对学生退学放任不管、不闻不问。退学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点,尤其是对于普通学生家庭来说,是一件关系学生前途命运的大事,对高校来说,也是一种人才的损失。因此,高校要针对不同情况,分析退学原因,结合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的因素,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学习,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大学生退学的常见类型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退学现象不可避免,但是有的学生并不是真正有了更好的发展而选择退学,而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退学,这就需要高校和各级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那些被迫退学的学生,让他们安心接受大学教育。
(一)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
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就要形成自己的规划。对此,高中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规划好人生,初步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进入大学前初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选择好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班主任、辅导员要积极进入学生班级、宿舍和食堂等日常生活场所,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生理和心理情况,引导他们正确了解和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特长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确定合适自己的目标。在教育学生的同时,班主任、辅导员要定期进行督导检查,了解学生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加强学生的校规校纪教育工作和学风建设工作
首先,班主任、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新生刚入校时就要进行校规校纪、考风考纪教育,可通过笔试、考察、组织召开辩论赛等方式核查学生校规校纪学习情况,让大学生将校规校纪时刻牢记于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同时,高校要积极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同时,积极邀请专业人士为大学生讲授法律知识,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法律案例视频、实地参观走访当地法院等部门,让学生们能更深切地增强法律意识,让学生要知法懂法守法敬法,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其次,高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形成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局面。[7]具体来说: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学风建设活动,如开展课堂学习笔记检查比赛、课堂上课互动积分比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安排专业教师积极带领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积极建立专业导师制度,让大学新生在大一时就分配好自己的专业导师,由专业导师负责学生学业规划及专业指导,同时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室,对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进行有效指导。
(三)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首先,高校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高校要定期召开防溺水、防诈骗、防火防盗等主题班会,通过播放相关案例视频、讲述身边相关的人物事迹及传达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等形式,教育学生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加强对学生各种安全工作的培训,如应急抢救培训、防火防灾应急演练、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工作信息员制度,可以以寝室为单位,每个寝室设立一名信息员,在寝室同学出现异常情况下能及时报告给班主任。
其次,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要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鼓励辅导员报考心理咨询师,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工作室、心理热线等渠道,开展各式各类的心理活动,并在帮助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同时,建立一支可靠的学生心理健康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寝室长的作用,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求他们第一时间报告给班主任、辅导员,并协助相关教师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如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级各类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充实和丰富课余生活,同时,让学生认识一些本班以外的其他同学,促进学校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交流融合,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学生做人处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班主任、辅导员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心理、生理都逐渐趋于成熟。作为班主任、辅导员,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他们分清大学阶段的主次内容,即以学习为主,并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积极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四)建立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机制
班主任、辅导员要经常深入班级、食堂和宿舍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例如,班主任、辅导员可以定期组织召开班会、班级活动,让学生能尽早融入班集体,适应大学生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班主任、辅导员要经常与特殊情况的学生家长保持交流沟通,及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家校联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此外,班主任、辅导员还可以建立学生家长群,积极与广大学生家长保持联系,要经常性地将班级活动图片、新闻等内容及时传达给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同时,班主任、辅导员在学生放假期间也要尽量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假期合理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国家改革高校招生体制,给予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让高校能招收到符合自身发展定位和特色的大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退学原因也趋于多样化,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要跟上时代步伐,既要把大学生退学看成一件正常的事件,同时,也要做好各项改进措施,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积极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大学生退学方面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