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引入校园定向运动的实践研究

2020-03-03陈晓雷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定向中学运动

陈晓雷

(哲理中学,福建 莆田 351164)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水平是我国近些年来比较重要的课题。现今,教育形式已经从应试教育转为了素质教育,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育课程的教学成果。在这种大环境下,定向运动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娱乐性、军事体育性等特征的定向运动不仅有强身健体和素质培养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而且,定向教育要比传统教育更适合在农村中学开展。

一、定向运动的概念、类型与意义

(一)定向运动的概念

定向运动原本是一种军事体育活动,起源于瑞典,活动开展后会要求参与人员借助指南针和地图穿越一些人迹罕至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并被引入教育领域后,定向运动是指学生根据方向指引工具、地图抵达各个被指定的任务点的体育活动。其中,整个赛程完成相应任务且用时最少的人员为获胜者。

(二)定向运动的分类

定向运动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如时间标准、比赛成绩、比赛距离、访查点等。目前,比较正规的定向运动大致分为单程赛、接力赛、距离赛以及资格赛。其中,距离赛可分为长、中、短三个类别,我国应用较多的是长距离、中距离的定向比赛。由于竞技体育性质,这项运动被引入体育教学后根据教学要求与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简化,让其更符合学生体育训练的需要。

(三)关于定向运动引入教学领域的意义

1.提高体能水平

同传统运动相比,定向运动的开展多选择野外、森林公园等地区开阔的地方,而且整个活动的最短路程也有3公里,能够很好地锻炼徒步参与人员的意志力。其次,穿越指定区域期间可能有上下坡的地形,且其比赛性质也会促使参与者进行慢跑或者快走等有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锻炼心肺、肌肉机能。再者,参与者可直接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开阔其心胸,缓解学习或者生活方面的压力,有利于身体健康。

2.培养知识技能

在定向运动中,参与者必须考虑几个问题:路线选择、地图内容、方向、前进的速度等,而这会涉及到地理、数学以及自然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还会考验到知识学习运用的能力。例如,在定向运动中想要确定方向需会使用指南针,能够看懂地图的比例尺,并可以根据地表特征判断自身所在位置与指定地点的距离。此外,直接接触自然环境也能让参与者更好的了解生态情况,培养环境观念。

3.改善参与者心理素质

作为体验型、竞赛型活动,定向运动也会让人产生一种压力或者紧张的情绪。而且,活动体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教师或者教练的陪同,参与者或是独立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让其通过分析、思考以及情绪控制等考验强化心里素质水平。活动结束后,教师还会同学生交流并提出指导意见,这一过程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表述能力,有利于自信心的构建。

4.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受地区经济发展因素和教育文化的影响,农村中学的教育资金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投入较少。中学课业繁重,开展体育运动又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大环境下,比传统运动相比投入少、危险因素少的定向运动就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而且,为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社会各界都能更深入的了解定向运动的内容与价值,各学校可联合开展定向运动体育项目,在构建学校交流网络的同时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

二、农村中学引入定向运动的必要性

(一)农村中学开展定向运动是体育教育的需要

定向运动活动有很好的锻炼价值,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该项运动的普及度并不是很高。目前,引入定向运动的学校多集中在城镇等区域。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有很多农村区域,农村中学也不在少数。例如,莆田沿海农村地区就有十多所中学,这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对体育教学的投资力度较小,再加上我国新生儿的出生率不断降低,未来某一时期的学生会比较少,在考虑这种长久性问题的情况下,学校出于资源配置以及升学率的影响便不会提高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升。

其次,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学业学习的重要时期,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是身体素质的培养,更是学习压力的阶段性缓冲。而定向运动可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进行锻炼,在提高其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其果敢、果断、坚持的意志品质。

再者,还有一些同学受自身身体因素的限制,不能参加比较激烈或者对臂力或者其他方面存在一定要求的体育项目,长此以往这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相对大多数更考验天分与技巧的传统运动项目,定向运动侧重于脑力和体力的协调配合,限制性比较小,只要比赛条件允许几乎可以全员参加。因此,农村中学开展定向运动是体育教育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中学开展定向运动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未来发展中,无论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包含很多内容,其中一点就是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能的培养。相关数据还表示,由于学生将多数时间都用于知识学习,不仅影响其身体健康、还影响到了心理健康。反观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由于体育教育经费有限,设施不足,课程内容多以传统课程为主,乏味无趣,导致很多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形式多变、对基础设施不高、竞赛性强的定向运动可弥补农村体育教学的不足,只要有效借助自然环境和场地,通过丰富赛制内容、要求等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让体育教学发挥自身价值。

(三)农村中学开展定向运动有利于国家体育人才的培养

2004年起,我国体育健儿开始向定向运动赛事进发,为我国填补这一体育领域的空白。而后,国家与教育部门也比较重视定向越野活动人才的培养。体育人才培养需要基础,同城镇学生相比,农村中学的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多,也比较懂得如何在大自然中游刃有余的穿行。另外,受生活水平、教育条件的限制,这些孩子相对更能吃苦,因此在定向运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由此可见,将定向运动引入并在农村中学普及对体育人才的培养以及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三、农村中学引入校园定向运动的可行性

(一)定向运动的自身价值

由上文可得知,定向运动是一种综合性、野外性的活动。学生需要根据地图和布置的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并抵达最终目的地。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奔跑并计算时间,要能根据地图从比较复杂的线路上判断正确的方向,这就会考验学生的体能和智力以及环境分析等方面的因素,起到锻炼身体与心理素质的作用,比较契合我国体育教学的初衷。农村地区体育项目相对比较单一,引入定向运动可有利于学生体能的锻炼。

(二)定向运动具有高适应性

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村中学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可能会受到限制。而定向运动没有固定的形势,所需费用比较小,对地理环境要求也不大,无论是平原还是沙漠都能展现其体育教学的成效,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例如,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只要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在考虑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制定比赛路线,活动就可顺利开展。中学教师可在学校附近的开阔地带设置路标,绘制定向运动所用的地图,其中,地图中完全可以标注一些当地的显著性建筑物。

(三)地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现今,我国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当中,在这种大环境下,体育课堂教学也要进行创新。莆田沿海地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体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农村地区体育课程的设置。然而,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定向运动更适合经费不足、体育设施较少的农村地区的中学。中学同其他地区的农村中学一样,体育教学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体育课基本流于形式,无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压力的环境,如果引入定向运动,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四、校园定向运动开展的方法

(一)定向运动开展前期工作

定向运动并非是让学生完全处于陌生的自然环境,它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前期训练。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熟悉一下大致的路线,向学生展示地图符号与实际地形的对应情况,指南针的使用方法等。其次,以小组形式或者在体育教师的陪同下让学生自主完成定向运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其路线和地形的熟悉和地图标点识别能力的培养,便于后期活动的开展。

(二)定向运动赛事内容

首先,安排专门人员到定向运动点标旗处看守。其次,向所有参赛者分发定向运动比赛所用到的器具,其中,地图上要标注线路的标点与方向。再者,比赛开始后以时间和标点寻找情况为判断依据,找到所有标记点且用时最少的人方为获胜者。

(三)定向运动赛后总结

赛后总结阶段,教师要组织参与的学生进行发言,让他们自己反思比赛过程中犯的错误或者比较正确的方法,或者进行问卷调查,搜集学生对定向运动的看法与期许,通过分析与总结,教师也可借此发现定向运动比赛的不足之处并找出解决方法,确保下一次定向运动比赛能更好地开展。

五、学校定向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定向运动被引入学校后的确带来了显著的成效,在学生体能、心理素质、知识水平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实际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采取有效措施会降低定向运动的价值。

(一)学校师生对定向运动的认知不足

大部分农村中学很少接触比较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于这种自由性较高、创新性较大的定向运动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例如,某些教师认为该项活动开展过于繁琐,路线定制、人员安排等前期准备过多,与实际教育成效不成对比。还有一些学校领导只是应付上级调查,对定向运动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导致学生以及部分家长不能充分理解定向运动的意义,活动开展过程中配合度就比较低。

(二)定向运动开展流程不规范

诚然,定向运动对环境、设置的要求比较低,但活动的开展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例如辨认方向的指南针、地图等。有些学校无法配备足够的器材,活动开展时只能让少数学生参加,而这与定向运动以及体育教学的初衷相悖。其次,学校绘制的地图缺乏参考性,平面图的比例不够严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活动开展起到的效果。再者,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在校园地区开展定向运动,但校园地区面积较小,绿化程度较低,地形相对简单,活动开展成效不理想。

(三)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前文提到,定向运动会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如测量、方向辨别、数据分析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学习。某些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不是无法正确教导学生相关知识就是讲解不够清楚,让学生一知半解,无法真正做到知识融会贯通,让自己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定向运动活动开展存在安全隐患

我国是一个多生态环境的国家,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农村中学定向运动的开展需以当地环境情况为基础。然而,有些农村中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或者教学目标的完成,直接套搬其他农村地区的定向运动方法形式,存在安全隐患。其次,定向运动指定的路线较长,而学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有限,路线规划难免有所疏漏,这就会为活动埋下安全隐患。再者,初中生正处于青春特殊时期,比较活泼好动而且有了逆反心理,在比较放松的自然环境下,很有可能在活动过程中自行行动,增加意外发生的概率。

六、中学定向运动开展的优化策略

作为一所师资力量并不雄厚的农村中学,若想通过定向运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需结合现阶段其他农村中学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定向运动的宣传与投资力度

只有学校领导重视定向运动的开展,学生和教师才能更认真地对待这项运动。同时,只有学生和教师对定向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知,才会更配合活动的开展,认真准备前期工作。对此,中学必须提高对定向运动的宣传投资力度。首先,中学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多渠道的宣传,例如校园广播、校报案例展示、黑板报等。其次,学校还可将定向运动活动开展的评价结果作为荣誉班集体的考核内容,提高师生的积极性。最后,中学要调整传统体育课程与定向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权重,注重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

(二)提高体育教育投入力度,促进定向运动的规范开展

定向运动开展的规范性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以及教育资金的支持。对此,中学一方面要积极同地区教育负责主管部门申报定向运动开展的成果,以此获得更多关注与支持,另一方面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加大投资力度,购置定向运动开展必须用到的活动器具,例如指南针、地图质图标器具等,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中学还可设置相关奖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或者同其他中学联合举办定向运动,借助多方资源为学校学生争取更多的参与机会。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是决定定向运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此,中学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提高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学校可安排教师去外地或者在网络上学习定向运动的专业知识,还可邀请其他学校的具有这方面经验的体育教师前来培训。二是向社会招聘专业性体育教师人才,以此提高定向运动能够更有序的开展。

(四)因地制宜,提高初中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一,学校和体育教师在开展定向运动时要考虑到学校附近环境的特殊性,尽可能避开一些有安全因素的地区,如水塘、马路等。所有制定的线路教师必须再三检查,确定不会有危害学生安全的因素存在。第二,可因地制宜地划定路线。中学可借助学校操场、教学楼等区域,在确保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的情况下制定多条路线,让学生从不同起点出发,同时还可以在任务点设置一些任务,例如抵达某个点的同学需要蛙跳十次或者跳绳一百下,这既能丰富活动内容、增加趣味性,还能有利于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第三,提前讲解定向运动注意事项。体育教师要在定向运动开展前对学生讲解活动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安全问题,需要反复强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定向运动开展的安全性。

七、结语

同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相比,具有高适应性、综合性等多项优势的定向运动比较适合在农村中学开展。同时,这是一种锻炼学生体力和智力的运动,能够丰富学生相关知识,有利于心理素质和体能的提高,对学生性格的塑造和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相关部门也要提高对定向运动引入校园的支持力度,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村中学进行普及,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农村地区中学一定要重视定向运动的引入与开展,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其心理水平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定向中学运动
在多解中学创新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不正经运动范
定向越野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