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2018-08-17刘东明姜广浩
刘东明,姜广浩,李 辉
(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1 预备知识
自20世纪70年代著名数学家和逻辑学家Scott创立连续格理论[1]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连续格的大部分研究成果被推广到连续Domain上,并在范畴学、格论、格上拓扑以及计算机程序理论上得到广泛应用[2-4].白仲林[5]提出了“一致集”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定向集”的自然推广,有关于一致集的格论研究是程序展开理论的基础.近年来,阮小军[6-8]对一致连续偏序集做了深入研究并得到十分丰富的成果.受“一致集”概念的启发,本文首先在偏序集上引入并考察相对集的概念,讨论其性质,并证明当T定向时,偏序集上所有相对T的定向集可以构成一个完备格.其次,在相对定向集基础上引入相对定向完备集的概念,得到的一致完备集是相对定向完备集,并研究定向完备集、一致完备集与相对定向完备集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中大部分采用文献[2]的符号.
定义1.1[2]设P为偏序集,D⊆P,D≠∅,对于任意x,y∈D,sup{x,y}存在且sup{x,y}∈D,则称D为偏序集P上的定向集.
定义1.2[5]设P是偏序集,S⊆P,若∀x,y∈S,存在z∈P,使得x≤z,y≤z,则称S为P的一致集.
定义1.3[2]设P为偏序集,若对于任意定向子集D,supD存在且supD∈D,则称偏序集P是定向完备的.简记为DCPO.
定义1.4[5]设P为偏序集,若对于任意一致集S,supS存在且supS∈S,则称偏序集P是一致完备的.简记为UCPO.
2 相对定向集
定义2.1 设P是偏序集,S,T⊆P,S≠∅,T≠∅,若∀x,y∈S,存在t∈T,使得x≤t,y≤t,则称S为偏序集P相对于T的定向集.当T明了时,简称S为相对定向集.
设P为偏序集,集合T⊆P,T≠∅,记Ir(T)={↓S:S为相对于T的定向集},U(T)={S:S为相对于T的定向集}.
注2.1 相对定向集不一定为下集,下集也未必是相对定向集.
注2.2 定向集不一定为相对定向集,相对定向集也未必为定向集.
例2.1 设P={a,b,c,d,e,f,g},若取T={b,e,f,g},令S={c,d,f},则S为相对T的定向集,但是S不是定向集也不是下集;令M={a,b,c,f,g},则可见M本身为定向集且为下集,但M不为相对T的定向集.
定理2.1 设P为偏序集,集合T⊆P,T≠∅,S为相对T的定向集,则S为偏序集P上的一致集.
证明 设S为相对T的定向集,根据定义有∀x,y∈S,存在t∈T,使得x≤t且y≤t,又T⊆P,故t∈T,由一致集的定义可得,S为偏序集P上的一致集.
注2.3 若S为偏序集P上的一致集,S未必是偏序集P相对T的定向集.
例2.2 如图1所示,设P={a,b,c,d,e,f,g},取T={e,f,g},S={c,d,f,g},则S为偏序集P的一致集,但S不为P相对T的定向集,且S本身不为定向集.
下面定理揭示了定向集、相对定向集和一致集合的内在联系.
命题2.1 设P为偏序集,T,S⊆P;T,S≠∅,则有如下结论成立:
(1)若T=S,则S相对T定向⟺T本身定向;
(2)若T=P,则S相对T定向⟺S为P中的一致集.
命题2.2 设P为偏序集,T⊆P,T≠∅,则以下结论成立:(1)∀x∈T,则{x}∈U(T);(2)∀x,y∈T,若x≤y,则{x,y}∈U(T).
证明 (1)∀a,b∈{x},有a,b=x∈{x}⊆T,{x}为相对T的定向集,即{x}∈U(T).
(2)∀a,b∈{x,y},有a,b取值只可能为x或y,又x≤y∈T,有a≤y,b≤y,从而{x,y}为相对T的定向集,即{x,y}∈U(T).
定理2.2 设P为偏序集,T⊆P,T≠∅,则Ir(T)⊆U(T).
证明 任意取M∈Ir(T),则存在S∈U(T),使得M=↓S.∀x,y∈M,则x,y∈↓S,从而存在s1,s2∈S,使得x≤s1,y≤s2,又S为相对于T的定向集,故存在t∈T,使得s1≤t,s2≤t,进而有x≤t,y≤t,所以M为相对T的定向集.
引理2.1 设P为偏序集,T⊆P,T≠∅,S1⊆S2,若S2∈U(T),则S1∈U(T).
证明 ∀x,y∈S1,因S1⊆S2,故x,y∈S2,又S2∈U(T),所以存在t∈T,使得x≤t,y≤t,进而S1∈U(T).
定理2.3 设P为偏序集,T⊆P,T≠∅,S1,S2∈U(T),则S1∩S2∈U(T).
证明 因为S1∩S2⊆S1,由引理2.1可得S1∩S2∈U(T).
定理2.4 设P为偏序集,T⊆P,T≠∅,S1,S2∈U(T),若T定向,则S1∪S2∈U(T).
证明 ∀a,b∈S1∪S2,则a属于S1或者S2,b属于S1或者S2,如果a,b同时属于S1或者a,b同时属于S2,则结论成立;下证a,b不同时属于一个集合时,结论也成立,不妨令a∈S1且b∈S2,因S1,S2都为相对T的定向集,故分别存在ta,tb∈T使得a≤ta,b≤tb,因为T定向,所以存在t∈T使得a≤t,b≤t故S1∪S2为相对T的定向集,即S1∪S2∈U(T).
上述定理2.3和定理2.4可以推广到任意多个情形.
由定理2.5和定理2.6可以得到定理2.7.
定理2.7 设P为偏序集,T⊆P,T≠∅,T定向,则U(T)为完备格.
3 相对定向完备集
定义3.1 设P是偏序集,T⊆P,T≠∅,若任意相对T的定向集都存在最小上界,则称P为相对T的定向完备集;当T明了时,简称P为相对定向完备集.简单记为RDCPO(T).
引理3.1[5]设P为偏序集,∀D⊆P,若D为定向集,则D为一致集.
定理3.1 设P为一致完备集,则P即为定向完备集也为相对定向完备集.
证明 一方面,∀D∈P,D≠∅,若D定向,则D为一致集,又P为一致完备集,故supD存在且supD∈D,进而P为定向完备集.
另一方面,∀D∈P,D≠∅,若D相对T定向,则由引理3.1知,D为一致集,因为P为一致完备集,所以supD存在且supD∈D,进而P相对定向完备集.
定理3.2 设P是偏序集,T⊆P,T≠∅,若T=P则P为相对T的定向完备集当且仅当P为一致完备集.
证明(必要性)∀D⊆P,D为一致集,因T=P,由命题2.1可知,此时的D相对T定向,又P为相对T定向完备,故D存在最小上界,从而P为一致完备集.
(充分性)∀S⊆P,S相对T定向,由定理2.1可知,S为一致集,此时P为一致完备集,故supS存在且supS∈S,进而P为相对T定向完备集.
定理3.3 设P为一致完备偏序集,∀D⊆P,则D为一致集当且仅当D为定向集.
证明(必要性)∀D⊆P,设D为一致集,因P为一致完备偏序集,故supD存在且supD∈D,从而对于∀x,y,y∈D,有x≤supD,y≤supD,即D为定向集.
(充分性)∀D⊆P,设D为定向集,由定理2.1可得,D为一致集.
注3.1 一致完备集的子集未必是一致集.
例3.1 图2为一致完备集,但它本身不是一致集.
命题3.1 设P为一致完备偏序集,T⊆P,T≠∅,若∀D⊆T,则D为相对T的定向集当且仅当D本身为定向集.
证明(必要性)∀D⊆T⊆P,设D相对T定向,由定理2.2可得,D为一致集,又P为一致完备偏序集,故supD存在且supD∈D,从而对于∀x,y∈D,有x≤supD,y≤supD,故D为定向集.
(充分性)∀D⊆T⊆P,设D为定向集,由定理2.1可得,D为一致集,又P为一致完备偏序集,故supD存在且supD∈D⊆T,从而∀x,y∈D,存在t=supD∈T,使得x≤t,y≤t,所以D为相对T的定向集.
结合定理3.3和命题3.1得到定理3.4.
定理3.4 设P为一致完备偏序集,T⊆P,T≠∅,若∀D⊆T,则下列结论等价:(1)D为相对T的定向集;(2)D为定向集;(3)D为一致集.
注3.2 若P为定向完备集,P未必为一致完备集.
例3.2 如图3所示,设P=N∪M,其中N=[a,b],M={c,d,e,f},规定P中的序:若∀x,y∈N,则x≤y⟺x=y;若x∈M,y∈N,则x≤y;若x,y∈M则按通常的序.易证P为定向完备集,M⊆P为一致集,但supM∉M,故P不是一致完备集.
注3.3 若P是相对定向完备集,P也未必为定向完备集.
例3.3 如图4所示,设P=[b,a)∪{d,c,e},取T={d,c,b,e},则∀D∈P,若D相对T定向则D存在最小上界,从而P为相对T的定向完备集,但是P不是一个定向完备集.
注3.4 若P为相对定向完备集,P未必是一致完备集.
例3.4 如图3所示,当T={b,e,f}时,此时的P为相对定向完备集,但由例3.2知,P不是一致完备集.
注3.5 若P为定向完备集,P未必为相对定向完备集.
例3.5 在图1中,P={a,b,c,d,e,f,g},令T={b,e,f,g},易知P为定向完备集,但是当取D={c,d,f,g}时sup{D}={b}不属于D,故P不是相对定向完备集.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DCPO、UCPO、RDCPO(T)三者关系如图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