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LC 法测定红芽姜中3 种姜辣素类化合物的含量*

2020-03-03张华严国鸿赖昕刘永静徐伟褚克丹孙承韬

江西中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姜辣素姜汁乙腈

★ 张华 严国鸿 赖昕 刘永静 徐伟 褚克丹* 孙承韬

(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州 350000)

红芽姜,又称青州竹根姜,生长分布于我国山东、福建、湖南,在福建省内主要种植于闽北、三明、漳州等地。其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数多。根茎皮淡黄色,芽淡红色,根茎肉色蜡黄,纤维少。单株根茎重可达500g 左右,其中含有丰富的姜辣素,是传统中药炮制的优质原料药材[1],生姜汁入药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是生姜捣绞取汁[2]。其作为炮制辅料始见于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 ,其历代文献中姜制饮片多达90 多种,姜制方法有生姜浸、生姜自然汁拌蒸、姜汁浸焙、姜汁炙(炒)、姜汁煮、姜汁浸、姜汁煨、生姜汁淬等。沿用至今多为姜汁炒、姜汁煮[3]。姜辣素是姜酚、姜醇、姜酮等生姜中辣味成分的总称,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和胃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其中以6-姜酚含量最高[4]。《中国药典》2015 年版将以6-姜酚(C17H26O4)、8-姜酚(C19H30O4)和10-姜酚(C21H34O4)为代表的姜辣素类化合物作为生姜含量测定项下的指标性成分[5],并规定6-姜酚的含量不得低于0.05%,8-姜酚和10-姜酚总量不得低于0.04%。

目前,对于福建闽产红芽姜的品质评价研究尚未系统展开,本研究采用HPLC 法同时测定了福建省不同产地红芽姜中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这3 中姜辣素类化合物的含量,为建立以红芽姜主要成分为基础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以红芽姜为炮制辅料的红芽姜制半夏药材品质,为闽产红芽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Thermo Sctentific公司,型号:UltiMate3000 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型号:XS105Du);超纯水机(密理博中国有限公司,型号:Milli-Q Advantag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型号:KQ-500DE)。

1.2 试药6- 姜酚标准品(批号:150623,四川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姜酚(批号:111993-20160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10-姜酚标准品(批号:111994-20150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红芽姜(不同产地批次药材由福建承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经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褚克丹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Rosc.)的新鲜根茎);乙腈、甲醇为色谱纯(美国DIKMA 公司);实验用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min,A:25%→40%;10~25min,A:40%;25~40min,A:40%→80%;40~45min,A:80%→25%),检测波长为282nm,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在上述色谱条件下,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3 种成分色谱峰峰间分离度良好(各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理论板数按6-姜酚峰计算不低于5000,结果见图1。

图1 对照品(A)及样品(B)液相色谱图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标准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浓度分别为0.74、0.63、0.88mg/mL 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移取上述3 种对照品溶液4.0、1.0、1.0mL 置于25mL 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即得含有6-姜酚118.4μg/mL、8-姜酚25.2μg/mL 和10-姜酚35.2μg/mL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均置于4℃保存备用。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红芽姜碎末5g,精密称重,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后超声提取40min(300W,25kHz),冷却后称定重量,甲醇补足失重,摇匀后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4 线性关系的考察分别精密吸取“2.2 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2,5,10,15,20μL 进样分析,以进样的样品量(μg)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得3 种成分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1。由表1 可知,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在相应范围内,进样量(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1 3种姜辣素类成分标准曲线

2.5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2.2” 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 次,分别记录3 种姜辣素类成分的峰面积,计算得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峰面积的RSD 值分别为1.03%、1.37%、1.74%(n=6),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次红芽姜,照“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记录峰面积,计算红芽姜中6-姜酚的含量平均值为1.16mg/g、8-姜酚的含量平均值为0.25mg/g、10-姜酚峰的含量平均值为0.38mg/g,RSD 值分别为1.88%、1.39%、1.72%(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批次红芽姜,照“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配制后0、2、4、8、12、24、36、48h 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峰面积的RSD 值分别为1.50 %、1.69%、1.83%(n=8),表明处理后的供试品溶液在48h 内稳定。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称取已知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含量的红芽姜样品3g,共6 份,分别精密移取质量浓度为0.74 mg/mL 的6-姜酚对照品溶液5mL,0.63mg/mL 的8- 姜酚对照品溶液1.2mL 和0.88mg/mL 的10- 姜酚对照品溶液1.2mL。照“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各成分峰面积,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1%,98.46%和99.23%;RSD 值分别为1.65%,1.28%和0.82%(n=6)。

表2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

2.9 样品含量测定分别称取不同产地各6 批次的红芽姜样品,照“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计算红芽姜中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芽姜中姜辣素类成分含量均有一定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产地红芽姜中3种姜辣素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n=6)

3 讨论

红芽姜化学成分复杂,其中,姜辣素是生姜及其炮制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姜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等10 余种成分,其中又以6-姜酚居多[6]。姜酚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可以作为评价红芽姜药物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前期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分别考察了提取溶剂(水、甲醇、乙醇、正丁醇),提取方法(加热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以及提取时间,利用HPLC 法进样分析,最终采用超声提取(超声功率和频率为:300W,25kHz),提取时间为40min,提取溶剂为甲醇的提取工艺。

色谱条件方面,紫外全波长扫描结果显示: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在282 nm 附近具有最大吸收,因此本实验选择282 nm 作为测定波长。同时,流动相体系方面,实验比较了甲醇-水、乙腈-水、乙腈-0.1%磷酸水溶液和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中生姜含量测定项下的乙腈-0.1%醋酸水溶液,最终结果表明,与使用乙腈-0.1%醋酸水溶液相比,乙腈-0.1%磷酸水溶液对三种姜酚类成分的分离度较高,且峰型较好、保留时间适宜,测定时间较药典方法缩短了13min(药典梯度洗脱时间为58min)。

本研究建立的HPLC 法所测得的3 种姜酚类化合物含量准确,且重现性好、专属性强,说明该方法成熟可靠,测得结果表明,红芽姜中3 种姜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满足《中国药典》对生姜项下含量测定的要求,其中6-姜酚含量远高于药典标准,保证了以红芽姜为炮制辅料的红芽姜制半夏的药材品质,有利于红芽姜在中药市场上的推广。同时,也为红芽姜的品质评价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为下一步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实验通过考察闽产红芽姜中3 种姜辣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对福建省内不同产地的红芽姜进行测定。经测定:福建建阳所产红芽姜中的6-姜酚和8-姜酚含量最高,其中8-姜酚含量为为福建南靖所产红芽姜的1.19 倍。福建光泽所产红芽姜中的10-姜酚含量最高,为福建南靖所产红芽姜的1.13 倍。综上,3 种姜辣素类化合物中,产地差异最明显的为8-姜酚,对比同类型文献[7],其姜辣素类成分(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含量较河南、山东等地所产生姜高。

猜你喜欢

姜辣素姜汁乙腈
生姜姜辣素的分离及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预防作用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出厂水中6种卤乙腈
6-姜辣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姜汁撞奶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临证指南医案》中生姜汁应用试析
姜辣素的超声波法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7-ACT缩合反应中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代替液体三氟化硼乙腈的可行性分析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双乙腈二氯化中钯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