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语文阅读的变化及应对策略探索

2020-03-02陈小英

文理导航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考语文应对策略变化

陈小英

【摘 要】高考语文在阅读方面出了改革潮流、考纲表述、阅读题量等方面的新变化形式,就必然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树立新理念、培养综合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等,才能使学生在高考阅读中更好地面对阅读文本的考查与检测。

【关键词】高考语文;阅读;变化;应对策略

高考语文阅读在近几年来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变化,无论是反映在新课标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果体现,还是高中语文考试大纲的表述变化,亦或是阅读体裁、字数等的变化,都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适应这种变化。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通过转变观念、培养能力、养成习惯等应对策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在一定的文学批评方法指导下更有效地开展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高考语文阅读之新变化

高考语文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其主要体现在语文改革潮流变化、考纲表述变化与试题题量实际变化等三方面,具体为:

1.语文改革潮流变化。从九年义务教育国家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变化来看,语文阅读教学将越来越重要。而对应在高考中的体现就是阅读量的增加与综合性分析的增强,尤其是阅读中能力层级的增加及文化理解的进一步释放。这种改革变化不僅仅是由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从而反馈到高考阅读的考查中,更是由于语文“语用性”的增强,即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如语文实用类文本的提升,就是对这种“语用性”变化的最好注解。

2.语文考纲表述变化。高考语文考纲在诸多方面有了更直观的变化,其对高考阅读也产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影响。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从原有的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探究能力三个能力层级要求,增加了理解能力这一层级要求,从而形成了更高要求的四个能力层级。而在具体考查中,又把“文化素质”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与原来考纲相比,“科学”加入,体现了语文学科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内在要求,将语文工具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下来。这种高考考纲的变化,如果从高考文本阅读的微观方面来解读,就是加强了语言、思维、审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检测与考查,并辅之以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境界,从而突出个性化阅读与综合运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高考语文阅读题量的实际变化。表面上看,高考语文阅读的题型与题量还是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古代诗文等类型,但实际上在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现代文阅读中,字数是明显呈现出增加的特点。与2010年相比较,全国I卷整个阅读字数在阅读量上增加了300~500字之间,如2017年文学类文本《天嚣》约为1290字,2018年同类文本《赵一曼女士》却增加了300字,约为1590字,而在2019年的《理水》则增加到约为1770字。这种变化,其实质是强化了学生阅读方法与阅读习惯的培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效信息的获取与综合运用。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采访中也表示,只有把课外阅读也纳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方法与举措中,进一步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才能更好地化解当前学生读书少的危机。因此,从实际高考语文阅读的变化来看,除了阅读量的增加以外,重视学生实际阅读综合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掌控之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高考语文阅读的这些新变化,必然深刻地影响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对高考语文阅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考语文阅读应对策略

面对着高考语文阅读教学的诸多变化,特别是能力要求上的进一步提升,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层面,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使语文教学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1.树立新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通过新课改来推动新理念的落实,要从原来的功利主义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转变,进而创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创新、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方面来设计、组织阅读教学,而且还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来渗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在《边城》的阅读教学中,笔者结合2017年全国I卷的《天嚣》进行分析,找到了审美鉴赏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入点。通过有关知识、内容的分析,将高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与考查方式融入其中,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学习过程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分析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实现课堂课外阅读教学一体化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这种以落实学生全面发展与自主学习的理念一经培养,那么语文阅读的主动权就重置于学生之手,并在学习过程中从自主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向自觉培养阶段过渡,使语文学习真正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路。

2.研究新考纲,在阅读复习中重视相应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新考纲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本职工作内容之一。一方面,语文阅读变化之一就是来自考纲的表述变化,其包涵着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重大进展与方向,是最新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语文教师通过每年新考纲的研究,帮助学生在阅读复习中更有计划、更有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是高考语文阅读策略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新考纲在能力要求的差异化,实际上就是阅读复习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理解能力层级的变化,在2017年全国I卷《天嚣》中就出现了两道题目的考查,其一是第5题考查谋篇布局中的文化理解,其二是第6题考查“美好的谜”的审美鉴赏。这两题指向的能力层级都是对课文的全面理解与把握,也是综合文本能力的表现。只有在语文阅读复习教学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理解能力训练,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类型的考查。因此,重视新考纲,特别要做好高三语文教研室的集体研究,对阅读复习教学的计划训练就会更有针对性,从而制定更好地应对策略。

3.注重新方式,在课堂课外阅读中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从小学甚至是幼儿阶段就开始的工作之一。但每个教育阶段都有不同的方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重视新方法、新方式的介入。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文学批评方法,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尤其是整本书阅读习惯的养成。从高考阅读的视角来看,其考查的重点已经从单一的能力要求向综合、多重的能力要求转变,这就必然使阅读学习向更复杂、更丰富的精神粮食方向转向。这种转向,如果不用一定的文学批评方法引导,那么学生不仅可能会出现误读,而且还可能会推动阅读兴趣。如对新诗《再别康桥》的理解,要通过文本细读与色彩心理分析,结合传统美学鉴赏从多角度去分析诗歌,才能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再别”之情的难舍难分,走出“轻轻”“悄悄”的误读理解。

总之,对于高考语文阅读的变化,既要重视其体现出的新课改成果,又要重视其能力、素养要求,更要通过实际学情的契合,以学生学习需要与发展为目标,有效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打通课内课外的通道,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的人之目标。而通过这种变化的分析与理解,更能助力学生在高考语文阅读中以更专业、更全面、更富个性化的方式来应对考查,在解题、训练等过程中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沈月明,李跃庭.独具慧眼 切中肯綮——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评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09):3-6

[2]张悦群.“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步履维艰——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评述[J].语文建设,2019(15):65-69

[3]侯协添.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调整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5):32-33+123+129

(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

猜你喜欢

高考语文应对策略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抓文体特征 重整体感知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索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考语文快速辨析病句的教学研究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