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名著阅读导读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2020-03-01李盼
摘 要:《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作为名著导读课,教师通过了解学情、挖掘文本价值、指教学习方法等教学策略,不断激兴、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名著阅读的大门。
关键词:名著阅读 《 西游记》 兴趣
名著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师在课程上不断探索的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持续性的阅读过程,而作为名著阅读的导读课则更为重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关键在于如何“导”,以达到“读”的目的。
一、了解学情,了解兴趣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因此,学情分析是教学的起点。对于不同的名著,学生了解的情况是不同的。学生通过看电视,对于《西游记》里的故事已经非常熟悉;男生比女生更为熟悉;学生对于同一本书中的不同人物的了解也是不同的。基于此,在导读课之前,教师在班级进行了调查:
1.你是否喜欢《西游记》?请说明理由。
2.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如果第1题是否,可略过此题)
经过调查,学生都很喜欢《西游记》,理由有奇幻性、惩恶扬善、团队精神等。班级35人中31人最喜欢的形象是孙悟空。通过前期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对“孙悟空”人物进行了解,以激发其对人物探究的兴趣。了解学情,既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初中的学生偏向于形象思维,对于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但少关注小说的形成;更喜爱孙悟空,而忽略了对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关注。而作为导读课,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引导学生在思维上的发展。
二、基于学情,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小说人物的了解与理解,多停留在人物的表层,而少对于人物背后的探究。《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比较突出,通过了解具体的情节,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孙悟空的反抗、忠心、神通等形象特点。学生对于已知易知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而基于其所知的内容,提供其更多的资料,帮助他们探究人物背后的内容,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基于学生對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喜爱,教师意图引导学生对孙悟空这个人物的探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吴承恩《西游记》小说中孙悟空的形象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但是吴承恩所写的孙悟空不是他凭空想象的,而是经过历史演变的。因此,在《西游记》导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了从唐代至元代有关“唐玄奘”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体会孙悟空形象的演变过程。
与少胡夜发。三更许到河遥见玉关。去关上流十里许。两岸可阔丈余。傍有胡椒树丛。胡乃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法师既渡而喜。因解驾停憩。与胡人相去可五十余步。各下褥而眠。少时胡人乃拔刀而起徐向法师。未到十步许又回。不知何意。疑有异心。即起诵经念观音菩萨。胡人见已还卧遂眠。——唐代《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偶于一日午时,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法师合掌曰:“贫道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秀才曰:“和尚生前两回去取经,中路遭难,此回若去,千死万死!”法师云:“你如何得知?”秀才曰:“我不是别人,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法师应曰:“果得如此,三世有缘,东土众生,获大利益。” 当便改呼为“猴行者”。——宋元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孙行者上,云) 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滇,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千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抵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喜时攀藤揽葛,怒时搅海翻江。金鼎国女子我为妻,玉皇殿琼浆咱得饮。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巍石屁眼,摆锡鸡巴。我偷得王母仙桃百颗,仙衣一套,与夫人穿着。——元代杂剧《西游记》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兴趣很浓厚,一是对于孙悟空人物的喜爱,二是新内容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结合资料讨论后,学生会发现孙悟空的形象经历不同时期的演变:(唐)胡僧——(宋)白衣行者——(元)猴行者——(明)孙悟空,即从人至猴再到神,越来越神通广大,越变越玄。通过探究文本,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喜爱的“孙悟空”形象的认识,体会到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历史厚重感。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除了孙悟空,其他的人物,甚至是西游故事是否也是有历史演变的过程呢?
三、挖掘价值,培养兴趣
名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语言之典范、形象之经典,还在于其对于人类精神的思考与关怀,更在于其吸纳前代创作的精华,融为一体,自成一家。
吴承恩《西游记》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西游的故事,从唐代玄奘取经的史事之后就一直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吴承恩的《西游记》正是在集纳前朝西游故事的种种流传而作,这也是《西游记》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教师再次提供相关的资料,学生会发现,西游故事从唐代的《大唐西域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到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再到元代杂剧《西游记》,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呈现。《大唐西域记》为地理书籍,仅为他人查看地理之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佛教传记,为佛教子弟所阅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说唱文学,在市井酒肆中为说书人连讲带唱,受众面更广泛。元杂剧“西游戏”的演出非常繁盛,据元钟嗣成《录鬼簿》记载了元代的“西游戏”有五种:《镇水母》 《刘泉进瓜》 《劈华岳》 《眼睛记》和《西天取经》。虽然这些剧本不存,但可见有关《西游记》故事版本之多,流传之广。正是不同艺术形式,导致西游故事传播途径多,传播范围广,才能经典流传而轶。
学生对于名著的流传价值了解甚少,通过课堂上的引导,打开学生新的思考角度,以培养其新的兴趣,如传播学、版本学等。
四、方法指导,转化兴趣
阅读兴趣能够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大门,但真正让学生走进名著世界,探微经典的奥秘,则需要把一时的兴趣转化为探究的自主性。 “授之以渔”尤为重要,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在《西游记》 导读课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小说《西游记》是基于唐代地理书《大唐西域记》形成的,那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探究《西游记》小说的历史传承性。
法师幼渐法门……以贞观三年。杖锡遵路。资皇灵而抵殊俗。冒重险其若夷。假冥助而践畏涂。几必危而已济。喧寒骤徙。展转方达。言寻真相。见不见于空有之间。博考精微。闻不闻于生灭之际。廓群疑于性海。启妙觉于迷津。于是隐括众经。无片言而不尽。傍稽圣迹。无一物而不窥。周流多载……尔其物产风土之差。习俗山川之异。远则稽之于国典。近则详之于故老。邈矣殊方。依然在目。——《大唐西域记·序》
拂懔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大唐西域记》
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吴承恩《西游记》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发现《西游记》正是基于《大唐西域记》而形成的。首先,唐玄奘走了五万四千多公里,而在《西游记》唐僧也说过走过十万八千里,两者行程之远一致;其次,玄奘从中原长安出发,途经了一百一十五个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在《大唐西域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如西女国等。在《西游记》中有同样的地名,并在相同的地方有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如女儿国。再次,玄奘大师只身前往,依靠自己的双脚走到印度,过雪山,越大河,走过大沙漠,这中间的艰难险阻难以想象,而在小说《西游记》 中有九九八十一难。
学生掌握了对比阅读的方法,不仅可以进行书与书之间的对比,而且同本书中人物前后或不同人物之间都可以对比,如孙悟空在被唐僧赶走前后的变化或面对白骨精,唐僧、猪八戒、孙悟空的表现等的对比,能够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把兴趣转化成自主探究性学习。
五、利用资源,提高兴趣
现代社会信息发展迅速,课堂上利用信息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西游记》导读课中,导入环节以不同语言(英语、韩语、日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的《西游记》图片、不同形式(连环画、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京剧等)的《西游记》 图片出发,从直观上刺激学生兴趣,同时播放京剧片段《真假美猴王》進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最后,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搜集作者吴承恩的信息,既提高学生了解作者的兴趣,又通过课堂上分享,激发其他同学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名著导读课,就是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不断地激发、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名著阅读之门,同时利用各种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兴趣,并最终将兴趣转化为探究的自主性,从而真正畅游于名著的经典世界!
作 者: 李盼,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学生。
编 辑: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