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

2020-02-29董淑荷

课外语文·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小学语文

【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这是身为班主任的职责所在。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机结合,这体现的是班级管理工作和班级教学活动的职能整合与统一,它也更符合新时代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次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方案和路径进行探讨,既强调了语文教学的职能,也强调了班級管理的职能,对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4-0141-02

【本文著录格式】董淑荷 .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 [J]. 课外语文,2020,19(04):141-142.

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是相互分割的两个部分。班主任主抓班级秩序管理,并负责班级的一些活动的组织和筹备;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则是主要负责学科教学活动,他在兼顾班内学习秩序的同时,更侧重教育职能的发挥。将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这意味着班级管理将不再是单纯的秩序管理,而是会渗透到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引导。这是从强制管理到主动引导、产生共鸣的过程,必将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小学课堂带来崭新的局面。

一、传统班主任管理工作面临难点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还尚未形成成熟的心态个性,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难免出现不守纪律,不认真听讲等行为现象。以往,班主任在执行管理职能的时候,重点放在班级秩序的规范管理以及班级各类活动的组织筹备方面。比如班级里发展少先队,选拔鼓号队员,或者组织同学们参加春游、夏令营等,班主任要负责各项事务的组织管理。但我们看到,班主任执行管理工作中,缺乏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而是以强制性的要求和硬性规定为主。这样的管理模式简单直接,但却也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不认可、不配合。

有些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总是情不自禁的做小动作,违反班级纪律。对于这样的情况,班主任的硬性要求和强制规定就很难见效。如何才能将班级管理工作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习惯有机结合,避免学生对学校产生反感,对学习产生反感,这是作为班主任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具有互补性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职能的延伸

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本来就是为了相同的目的来进行,都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从这一点考虑,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是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单纯的以传授课堂知识为目标,而是要多从服务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强调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尊敬师长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素养认知;要从心态个性、行为习惯方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和目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配合老师进行班级管理,成为班集体和谐发展的积极因素。基于这样的目标诉求,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转变观念,在强调课本知识和课程进度的同时,向着班主任管理的职能方向靠拢。

(二)小学语文教学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

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职能,需要我们借鉴新的经验和方法。而小学语文教学正是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标和教育体制改革等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将会越来越侧重学科素养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心态个性、价值理念的管理和培养。而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也就需要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模式。譬如学科教育的生活化,信息技术的融入等。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服务语文课堂教学成果的优化升级,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行为产生良好的转变,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进步,才能让小学生班集体保持向好发展的趋势。

三、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策略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班级管理的典型现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课堂进度和教材内容提炼出关键点,和班级管理中的典型案例、典型现象相结合,这是让教育有效结合的可靠途径。比如讲授四年级下册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时,老师会将景区的秩序和爱护公物这个点提炼出来去和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从而教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爱护公物,不要破坏课桌椅,不要毁坏班级中的开关、拖把等各类物品。

我们在讲授《记金华的双龙洞》时,老师问同学们有没有去旅行过,去公园或者景区游玩过。然后老师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游览出行经历和体验,并将话题引导到不要破坏公物,不要因为个人的自私行为影响大家的游览心情方面。老师会问同学们:景区公园值得爱护,那么其他公共场所是不是也值得我们遵守秩序,加以爱护呢?如果我们班级里的同学都随意破坏公物,在墙上涂抹乱画,在地上乱扔纸屑,咱们的教室是不是也会变得不美好呢?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课堂教学过渡到班级管理中来,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维护课堂秩序,爱护班级环境,达到了对班级进行管理优化的目的。

(二)趣味课堂,亲密互动,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

很多老师都发现,学生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的话题不感兴趣,甚至会有些排斥。所以,我们更主张通过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来完成课题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比如在开展“我学会了___”的习作教学活动中,老师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抽选同学来描述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学会了哪些东西。然后老师将话题引到课堂学习中来,带领大家认识到,想要学到东西,就要用心观察、认真听课、开动脑筋。

比如,有位同学介绍:“我在周末的时候去公园里玩,跟公园里的老爷爷学会了踢毽子。”这名同学还介绍了踢毽子的技巧和方法。老师在听完了这名同学的介绍之后,给出了如下的讲评:“踢毽子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健身方式,在公园里非常常见。你能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掌握踢毽子的技巧,这真的很棒。其实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类似这样,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总是能融入很多趣味元素,并通过有趣的话题引导灌输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向上的学习态度。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让学生对学习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正是班主任管理所想要达成的目标之一,体现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

(三)开展主题活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作风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和素质培养,我们往往需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在和班主任管理结合的教学中,主题活动同样适用。

在四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授《黄继光》时,老师从课文中提炼出了“担当尽责”这个主题,并以此设置了一次主题讨论活动:请大家讨论有担当肯尽责的重要意义。为了方便讨论,老师还列举出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比如:班长在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很尽责,在植树活动中累得顾不上喝口水;任课老师很尽责,身体不适的时候还在坚持批改作业;家长们很尽责,不管多么辛苦都要为孩子们创造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老师用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进而明确作为学生的责任。那就是:要认真学习,要健康成长,要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而要尽到这样的责任,那就必须积极探索好的学习方法,积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要开动脑筋多思考,有不懂的问题要多向老师咨询。要和班级学生打成一片,和睦相处。这也正是我们进行班主任管理的重要目标所在。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实现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可喜的转变。

四、结语

将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我们既要发挥班级管理的经验,也要看到语文教学中道德文化教育和学生素养培育的教育引导作用。强制要求不是目的,教育引导才能有效。教育工作者要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出发,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为小学班级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董月娟.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7).

[2]李志伟,刘哲理,裴洪强.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4).

[3]李玉珍.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的价值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10).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小学语文
浅谈藏族地区班主任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从班主任管理转向学生自主管理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渗透隐性德育思想的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