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初探
2020-02-29李冬艳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巨大的文化使命,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分析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教育;乡土文化;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4-0017-02
【本文著录格式】李冬艳.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初探[J].课外语文,2020,19(04):17-18.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學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教学课时在各门课程中占据最多,其教育目的是为了小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文化传承上,因为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乡村小学语文教育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承担着乡村知识传播、乡村社会文化传承的部分功能。乡村小学语文教育要想较好地完成文化传承任务,就应该全面理解和认识乡土文化,把乡土文化的内容融合到小学语文教育之中,使乡村学生既能掌握乡土文化,又能接触到新文化。
一、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乡土文化,泛指农村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综合反映当地历史文化、习俗等的艺术形式。各地方的民俗风情、传说、神话、传记、技艺、古建等也是乡土文化的范畴。很明显,乡土文化扎根于农村,离不开乡土的人、土地。乡村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教育普遍缺失,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材乡土文化缺失和教师自我丢失两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材乡土文化缺失
乡村小学语文教材和城市小学的教材差不多,除了选择版本不一,内容并没有明显区别,没有在教材中刻意安排乡土文化教育内容。
首先,教材选文。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得到了提高,但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在选文方面均遵循“文质兼美”的原则。这就导致教材选文过于偏向名家名作,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超过40%)。例如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上)中,收录了毛泽东、苏轼、老舍、王安石、朱熹、臧克家等名家名作十余篇。这样安排教材内容,一定程度上排斥了普通作家的作品,更不用说农民作家、与乡土文化相关的作品了。乡村作家及其作品的缺失,使得乡村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以亲近到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等会受到影响,小学语文教育效果不佳。同时,乡村小学生刚接触到语文课,一开始学习语文就欣赏到名家的华美文字和语言,但接受起来与其心理反差较大,尤其是名家名作中一些场景对于乡村小学生而言,是无法接触到也难以理解的。所以,乡村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距离甚远,在教学中小学生的理解力有限,约束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教材内容呈现。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对小学生影响较大。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偏重城市生活、上层文化的体现,过于赞美城市,忽略乡村、乡土文化,甚至极少数作品存在歧视乡土文化的现象,这也导致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话语失声。例如《理想的翅膀》一文中,让孩子表达梦想、畅谈理想,其主题突出反映了所谓的“伟大”,希望孩子成为“社会精英”、上层人士,但却没有把对国家和社会有着不可忽视贡献的农民、工人等岗位进行体现,尽管文章没有明确的歧视,但不出现就意味着失声,影响着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了乡村价值和乡村少年理想的缺位。
最后,教材人物塑造。人物塑造的真实性方面,小学语文教材对人物的塑造过于“高大”,突出显示人物的正面形象,不容半点瑕疵和不足,这样就会导致人物形象过于刻板,过于成人化,和孩子的生活、心理也有一定差距,所以人物形象难以形成亲近感。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平民化的人物形象过少,集中以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大“家”为主,不重视塑造普通百姓如工人、农民、商人等人物形象,例如李时珍、袁隆平、爱因斯坦、孙膑等知名人物是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中的重点人物。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自我丢失
乡村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者,也承担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的重任,可以说乡村语文教师是乡村社会的文化领头人,他们在乡村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乡村语文教师的“离农”教育时间较长,求学过程中与城市、城市文化接触过深,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突在乡村语文教师身上集中,往往导致他们对自我认识和定位的迷失。
首先,社会身份的迷失。传统的乡村教师,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代名词,能广泛参与社会事务中。新时期,乡村教师早已被纳入事业编制统一管理,政府教育部门是教师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逐渐让乡村教师从社会事物、乡村社会中剥离出来,和乡村社会脱节明显,当下很多乡村教师集中到县城买房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然而,国家的教育体制以城市教育为基础,乡村教师相对处于边缘状态,他们既不是“农村人”,也不是“城里人”,身份认同的迷失使其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难以秉持乡土文化、坚持乡村教师本色。
其次,文化身份的丧失。传统的乡村教师以教授国学相关知识为主,国文是主体,当时的乡村教师身份是“先生”、是知识传授者和孩童启蒙者,在乡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是生于农村、长于城市、回归农村,求学十余年时间几乎是在城市度过,尽管生活在农村,但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越来越薄弱,与村民接触愈来愈少,其身份可以定位为“特殊国家附属群体”,乡村社会的文化权威得不到体现,甚至存在与传统乡土文化的对立情况。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导致乡村教师难以找到归宿,无法承担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个重任。
二、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的对策
我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乡土文化教育。所以,针对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教育缺失的现状,有必要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一)在教材中融入乡土文化内容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在确保全国大多数地区教材统一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特殊地区、农村的实际,允许一定数量的特编教材。针对乡村小学语文教材,应考虑把反映地区民风民俗、神话故事、名人逸事、乡土民情等内容融入進去,让小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到地区特殊的乡土文化,增加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赋予教师更多的教材选择建议权,激发他们在乡土文化教学中的积极性,让他们努力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案、重视课程考评,提高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效果。同时,乡村小学可以采取聘请地方文化名人、民间艺人进校教课等方式,直接传授乡土文化知识,让小学生近距离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增强小学语文学习的亲切感。
语文教材具体编排设计上,可以在教材选文、教材内容呈现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下功夫,改善当前乡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教材选文方面,适当压缩名家名作所占的比重,增加农民作家、反映乡土文化的作品,让乡村小学生更好地接受到乡村作家的思想、文化理念,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更轻松和更自信。教材内容呈现方面,充分尊重基层人民,让乡村小学生全方位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凸显农民、工人等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劳动光荣、人人平等”的理念,使其从小养成爱劳动、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好习惯。教材人物塑造方面,遵循客观的原则,让小学生认识到人无完人、知错能改等基本常识,避免一味追求“做完人、成伟人”等偏激的思想,灌输“平凡也伟大”意识,认识到工、农、商等群体的社会价值,给他们宽松的成长环境。
(二)提高乡村语文教师的乡土文化教育意识与教学能力
首先,增强语文教师的乡土文化教育意识,给教师更多自主权。乡村小学要重视对语文教师乡土文化意识的培养,鼓励语文教师重视学生文化内涵、乡土文化的熏陶,让小学生深入了解并热爱地方历史文化,增强语文学习兴趣。乡村小学要赋予语文教师更多的自主权,让语文教师参与到乡土教材选择、课程设计等工作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乡村小学要探索教育主体多元化,加强学校、语文教师与民间艺人、文化名家和学者的交流,提升语文教师的乡土文化素养。
其次,语文教师要主动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努力提升乡土文化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自身要通过文献分析、科研、实地调查等方式,加强对地方乡土文化的了解,掌握地方乡土文化的特征、主要内容,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语文教师要自觉加强价值观改造,主动与乡村社会接触,更好地适应乡土环境,尽快融入到乡土文化中;认清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优化教学方法。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乡土文化主题内容,引导小学生学会体验乡村生活、反思乡土文化、享受快乐,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
最后,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渗透乡土文化。语文教师要注重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去有效渗透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设计中加强课堂与社会、本地文化知识的联系,例如要求学生自己搜集家乡的名人逸事、神话传说等,课堂上分组讨论学习,安排相关主题作文,让小学生在课外教学活动中去了解、去思考当地的乡土文化,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而且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的融合,推动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让乡村教育真正成为乡村儿童成长的庇护所和乡村知识的堡垒。
参考文献
[1]黄双柳.小学语文教材之忧:对乡土价值的遗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5).
作者简介:李冬艳,女,1981年生,云南沾益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