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泛在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尝试研究
——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2-28王方
王 方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1 研究情况综述
智慧图书馆是指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而形成的一种智能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但同时能够被切实的感知的一种概念。
图书馆经历了三个时代,纸本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2003年,芬兰学者首先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在中国大陆,第一个提出“智慧图书馆”的学者是王世伟,他在2010年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理念。2012年9月,王世伟在《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论文中,论述了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1],即互联(全面感知、立体互联、共享协同)、高效(节能低碳、灵敏便捷、整合集群)和便利(无线泛在、就近一体、个性互动)。
从此之后,学界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越加深入。作者借助于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10年~2020年10年以来发表的有关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文献,以关键词:“图书馆”、“智慧图书馆”,进行检索,剔除非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研究智慧图书馆的学术论文684篇,其中期刊论文638篇,学位论文46篇。再以关键词为“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进行搜索,检索到期刊论文67篇,其中期刊论文66篇,学位论文1篇。
智慧图书馆研究分3个时期:1)2010-2012年,这段时期共发表论文22篇,论文数量不多,研究的人数有限,内容也有限,说明智慧图书馆是一个新兴的待开垦的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前景;2)2013-2017年,快速增长期,这一段时间共发表论文179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58.78%,说明智慧图书馆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研究热度不断增长。3)2018-2020年,加速上行期,2019年是240篇,2018年是125篇,2010年是190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将会被持续关注,随着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其研究成果会越来越成熟。
对于高职院校开展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情况比较薄弱。在对2008——2020年间,关于高职院校与智慧图书馆之间关系的论文共有67篇数量比较少,研究范围比较狭窄。从整体来看,研究作者、团体很分散,没有形成研究团队。研究内容涉及概论、监控设计等,研究角度比较狭窄,内容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研究团队和较为丰满的研究内容。
3 信息泛在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尝试研究——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入围校(专业群B档)现用图书馆占地1.8万平方米,共5层。一层为密集书库,二层为展览厅、多功能报告厅等公共性区域、数字图书馆体验中心、视听共享空间等。三层至四层为开架阅览书库和阅读休闲空间,其中二楼设有综合接待大厅、自动检索区域和建筑特色书库,三层为视频欣赏 听、多媒体会议厅。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已形成了以建筑为特色,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纸质图书超120万册,电子文献超200百万册。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本世纪初进入了数字图书馆时期。代表是近年来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的广泛使用,众多建筑数据库的搭建、OPAC金盘系统的联通。截止到2020年,本馆共有数据库40余个,内容达3TB。
在信息宣传、教育方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搭建了随书光盘系统平台,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资源特色数据库,对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成立图书馆图管会、新生入馆教育、读书节、网络参考咨询等系列活动,对读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既是信息化基地又是服务育人的精神文明窗口的作用。在读者服务方面,图书馆实行“藏、借、阅、咨”一体的大流通运行模式,全天全周不间断连续开放,周开放时间为90小时,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保证24小时开放服务。同时,图书馆阅览座位超1000个,为读者便捷地进行图书借还与阅览提供了舒适、便捷的环境。
移动端服务方面,自2017年推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移动端服务体系比较完备。开设了有期刊杂志速递、移动阅读、读书节活动、精品图书推荐、读者培训等等板块。期刊杂志速递、精品图书推荐方面,能够做到每周一期阅读推荐。阅读推荐的内容为每周三本,文学、哲学、教参、标准不限。移动阅读为新的阅读资源介绍、读书节活动。
总体来说,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提供的智慧服务项目包括自助式服务、体验式服务、泛在式服务、嵌入式服务、资源整合式服务以及个性化服务六大类。
对学生:读者一般通过资源整合平台(系统)、资源共享服务系统或单个数据库,获取学术研究、教学类资源。他们的自我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对中外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电子书等数据库资源的检索、下载,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在线学习。对于无法直接获得全文的,则借助图书馆共享服务体系以传递方式获取原文,或对部分图书原书的请求借阅。譬如,用户通过CALIS、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在目的馆审核通过后,即可自主检索文献,进行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申请。学生读者还可登陆图书馆购置的“新东方网络课程数据库”、“起点考试网——就业能力拓展培训信息网”等学习资源系统,进行网络在线自主学习、按需学习。数据
对教职工:虽然科研人员较少光顾实体图书馆,但他们对本单位图书馆所购的、涉及个人研究领域的外文类专业电子期刊、会议文集和学位论文却有着强烈的需求,更希望通过跨库检索(或知识发现)系统,一次性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此外,科研人员还通过图书馆网络互动空间的咨询馆员,获取第一手资料。即便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期望在馆员的适当帮助下,从大规模数据集成与分析中获取研究热点和相关数据,以用于科研开发。
4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设智慧图书馆的不足之处:
1)服务效率待提高。截止到2020年底,馆内安装自动借还机6部,部分满足了读者借还书的需要,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图书馆需要馆员进行图书借还等操作,由此也造成了高峰时期借还书耗时较长的问题。同时在平时的图书上架插架以及盘点过程中,也会存在由于工作强度大、耗时长而导致排架混乱,工作效率不高。
2)服务对象局限化。不同的图书馆由于自身的历史与定位,都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用户群,如高校图书馆一般只对本校师生开放,公共图书馆也存在服务区域和人口的局限性,即便是实现图书馆联盟和共享,其信息共享的水平和内容也是有限的。由于服务时空和方式等条件的限制,服务对象总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服务内容需丰富。图书馆除去传统的图书借阅、资料参考等服务内容外,也推出了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信息检索服务等新型服务内容,从而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类型。但在这些新型服务类型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检索方式单一、个性化服务资源局限、主动性不强等。
4)服务方式较被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较为封闭和被动,通常是用户提出服务需求后才会进行服务,且很少有跟进式服务。开展服务的地点也限于馆舍内,缺少主动服务的理念。在服务方式上也过于依赖计算机终端,造成图书馆资源利用方式受到限制。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发展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众多高职院校出现的通病,相信只有从资源、服务两头做大做强,才能将智慧图书馆业务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