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数据综合分析方法在农业保险审计的应用与实践
2020-02-28□文|危桂
□ 文| 危 桂
非现场发现问题线索
在非现场阶段,审计组发现被审计单位养殖大户近3年的承保理赔数据波动较大,其中名为“MM”的养殖场,2016年投保育肥猪的数量较往年大幅增长,但2017年之后未再投保,而且2016年的赔付率接近100%。审计组登录公司业务系统调阅了投保影像资料,其投保手续齐全,但抽查发现有几笔赔案的查勘照片重复,审计组将其列为现场审计的重点关注对象。
现场审计过程和方法
(1)审计抽样发现端倪。现场调阅资料显示,“MM”养殖场2016年的投保单签字盖章、标的清单、投保验标等手续均比较完备,该业务保险期间为2016年6月30日-2017年6月29日,投保育肥猪4万头,缴纳保费128万元。保单生效后,自2016年7月1日起就陆续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至2016年12月10日共发生182次保险事故,几乎平均每天一笔,共支付赔款127.52万元,但2016年12月10日之后未再索赔。针对这一反常现象,审计组以正常工作访谈的方式与农险部现任经理张某、原经理刘某进行了解,但张某以任职不足2年为由,对“MM”养殖场投保理赔的反常现象表示不知情,而刘某对审计组提出的问题不予正面回答,始终闪烁其词。审计组由于未掌握关键证据,核实工作被迫停滞。(2)搜集线索寻求突破。当审计组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想到了通过外部公开信息来查找证据。审计组查阅到了“MM”养殖场的企业工商注册信息,以及县农业局2016年发布的养殖统计数据,均列示“MM”养殖场存栏量为2万头。通过一系列的搜查,效果颇丰,审计组还找出该企业董事长向公众介绍养殖场的视频新闻和宣传短片,了解到“MM”养殖场的规模常年保持在1-2万头之间。因此审计组断定2016年“MM”养殖场投保4万头育肥猪保险存在“虚大”的问题。(3)实地走访坐实证据。审计组通过百度地图,查询到“MM”养殖场的地理坐标,为了坐实证据,决定立即进行实地走访。审计组与S分公司农险部经理张某一起与养殖场负责人和会计员进行了三方谈话,谈话内容通过手机进行了录音。审计组以闲聊的方式开展访谈,循序渐进的逐步了解养殖场的产能规模,并适时提出2016年投保4万头远大于实际产能的问题,该养殖场负责人突然变得警觉起来,开始找各种理由进行搪塞。审计组将在互联网搜索到的县农业局统计数据和该养殖场的各类宣传视频展示出来,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真诚沟通,该负责人终于如实反映。经了解,“MM”养殖场实际养殖能力为2万头,2016年有经产母猪700多头,出栏肥猪2.1万多头,保险期内死亡育肥猪800头;投保超出实际养殖量一倍的原因是为了配合保险公司完成业绩任务,多投保的保费以保险赔款的形式予以返还。审计组随后从会计员处获得了育肥猪保险的详细数据和报表凭证,进行了拍照留存。(4)梳理信息完善证据。审计组将走访收集的数据与被审计单位的统计报表进行了比对,情况一致,说明数据来源可靠。审计组随后将182笔赔案逐一进行检查复核,发现每笔赔案至少有3头育肥猪利用重复损失照片进行重复计算。经统计,重复计算的数量约占索赔总数的45%。那么,本次审计发现的虚增标的和虚假理赔问题,证据资料均已收集整理完毕。(5)签字画押确认问题。收集足够的证据后,审计组进驻该业务具体操办的支公司,就“MM”养殖场育肥猪保险业务,存在以虚增保险标的方式虚增保费64万元,又以虚假赔案的方式将此64万元返还至该养殖场的违规问题,与经办人及分管负责人进行了事实见面谈话和事实确认书的签署,并对相关责任进行了认定。经核实,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支公司为了完成全年农险业绩任务而进行的违规操作,理赔照片由养殖场提供,支公司未进行现场查勘,总赔付金额与投保保费保持一致也是和养殖场商议的结果。
审计整改及成效
审计组在审计报告中揭示了被审计单位存在农险虚增标的承保和虚假理赔的问题,提出加强农险合规经营意识,堵塞违规操作漏洞,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的管理建议,并对相关违规责任人提出问责建议。S市分公司随后对该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相关人员被严肃问责处理,违规问题和管理漏洞得到了纠正。
关于本案方法的经验总结
审计组在非现场阶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养殖场投保数据存在疑问,在现场核实问题阶段陷入了僵局时,审计组及时调整策略,通过多源数据搜索和分析,掌握该企业实际产能规模,为实地走访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基础,是本次审计撬开问题真相的关键环节,并在问题确认阶段中占据有利形势,从而坐实了虚增标的承保和虚假理赔的事实。
审计建议
一是建议管理部门制定考核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实际情况,切勿盲目的将发展压力层层加码,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弹性的考核计划并提供配套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经营机构主观能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二是经营机构要加强业务前端的审核操作,要推行内部“第三方”复核机制,强化上级机构的审核管控,对重点业务要提高审核级别,增加复审环节,降低违规风险。三是各级机构要设置风控岗位,通过行政手段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完善的风控管理机制,将违规经营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人员要不断探索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新方法,要充分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开拓审计思路,提高审计问题发现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谋士”作用,筑牢企业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