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持续改进研究
2020-02-28唐肝翌伊芸芸
汪 婧 刘 涛 王 勇 唐肝翌 伊芸芸
(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言
2016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正式与国际接轨[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积极申报并通过工程认证,通过实践OBE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专业建设。通过深入分析OBE理念,建立本专业持续改进反馈机制,保障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顺利达成,同时将反馈结果用于课程体系的修订。
二、持续改进机制
(一)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学校层面,为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学校通过构建教学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实行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制,建立了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校教学督导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辅导员、本科生导师等组成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
学院层面,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达成、学生对课程和学习状况的反馈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监控渠道和制度,主要从四个方面监控机制运行情况。
1.课程体系设置和评价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毕业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包含数学及自然科学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等,同时结合教师、用人单位、行业和企业专家及学生、毕业生反馈意见等进行设置与修订。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修订由学院OBE目标达成工作组组织,由系部具体实施。
2.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审查
教学大纲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教学时数、学分数等要求进行制定,由学院组织专业所在系部编写。系部在深入调研、集体研讨、行业专家参与的基础上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课程组编写教学大纲初稿,交由系部集体讨论定稿,学院审核后上报教务处。
3.课程教学过程监督与检查
本专业的教学过程质量监督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建立了由校长、分管本科教学副校长、校教学督导组、教务处、学院院长、教学院长、院教授委员会、院教学督导组、院教学及教务秘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系主任、实验室中心主任、专业负责人等参与的组织架构。
4.课程(教学环节)考核方式和内容审查
自2015年以来,我校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本专业课程包含必修和选修、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课程形式多样,教学考核方式也多样化。对于理论课,课程考核通常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式,不同理论课可采取不同的权重划分。对于实践课程,由指导教师重点评价学生的实习态度和职业规范、工程案例分析能力、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能力、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解与评价能力、答辩情况等,采取“日志+报告+答辩”的考核方式,学院教授委员会对每个组成部分的权重进行讨论,并制定评分细则。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则采用“平时成绩+设计成果+答辩”的考核方式,由课程组讨论决定各部分权重比例。实习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考核完成后,成绩提交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核,审核通过后,考核成绩进入学生成绩档案。
(二)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学院建立了较完善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在跟踪方式、跟踪周期、工作责任人、结果反馈等各方面有具体规定。该项工作由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牵头,教学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共同负责完成,定期与不定期地收集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反馈意见用于培养计划修订、课程内容更新等环节之中。
1.应届毕业生调查
每年有计划地利用毕业生问卷调查以及毕业生返校、同学聚会等多个渠道,跟踪掌握本专业毕业生服务社会的状况,直接获取毕业生对本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的评价反馈信息,作为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状况的评估与持续改进的依据之一。对即将毕业的学生,通过毕业生座谈会、问卷调查、就业率及就业领域调查3种形式,全方位调研学生对于学业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
2.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
为了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院一方面定期对应届毕业生开展就业意向的问卷调查,另一方面对毕业5年内的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跟踪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校友座谈会的形式。
(三) 用人单位反馈机制
多年来,学院坚持通过问卷调查,在用人单位召开校友座谈会、不定期调研等形式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评价,从而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和实现效果的状况征求意见,进行反馈,形成校内校外的闭环反馈系统,形成教与学的闭环反馈系统。检查培养目标是否实现,还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些差距。在认真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改进、完善的办法。
三、反馈机制运行情况及结果分析
(一)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运行的实际效果
1.课程体系修订
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修订相结合。每年教学任务结束后,结合专业教学反馈信息、行业企业专家反馈情况、毕业生反馈情况,及时对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微调。在学期结束后,学科老师会针对具体科目的达成度情况进行总结,并撰写试卷分析和课程小结,学科小组开会讨论课程达成情况,并分析不足,得到持续改进的相关说明和建议,用于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通过对行业和企业专家的访谈。专家肯定了本专业现行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同时,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以及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近一次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中,对培养目标与要求、学时学分、学科专业教育平台、实践平台进行了调整。其中,培养目标突出培养能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原则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凝练12条。部分课程的学时学分也进行了调整,总学分由原来的186学分增加到192学分。在学科专业教育平台,增加了《智能终端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两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在实践教育平台,增加了“专业创新科研实践”,调整“课程设计(1周)为“课程设计(2周),增加“社会责任教育”。
2.课程大纲审查
本专业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审查机制保障下,培养计划审核通过后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大纲依据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由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共同起草,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主管教学副院长批准。最近一次课程大纲于2019年9月修订,新修订的课程大纲形式上科学合理、逻辑性强,内容上对支撑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更有针对性。
3.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审查
本专业最近一次教学过程与课程考核审查、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工作在2018-2019学年第2学期。教学过程中,相关负责部门及负责人,以相关文件为依据,对教学过程进行考核,并形成了相关记录作为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及学院,并对响应教学环节进行处理。
关于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问题,最近开展的一次主干课程目标评价完成于2019年8月,面向2015级计算机专业全体学生。由相关的课程任课教师负责计算出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最后交给系主任汇总,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二) 毕业生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应届毕业生及毕业生反馈机制,得到了许多毕业生针对教学方面的反馈建议,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比较集中有以下几点:
1.为提高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应加强数学方面的基础及专业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
2.应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现代工具尤其是专业工具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3.多为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个人公开交流能力提高上创造实践机会;
4.希望扩大科创活动受益面,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三) 用人单位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用人单位的问卷和访谈机制,用人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工作职责的教育。
2.加强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适当增加前沿技术课程。
四、反馈结果用于持续改进的效果分析
学院通过已建立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定期评价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促进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通过达成情况分析、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定期评价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而对本专业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一)根据社会反馈结果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对本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修订,并进一步完善培养目标。
(二)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用人单位等学生能力培养建议,修订了本专业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分解相关指标点,参考各指标点能力达成需求,完成了课程体系设计。新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更具条理性、逻辑性,能有效支撑学生毕业能力达成。
(三)根据课程体系要求,本专业修订、完善了各课程的新教学大纲,明确了各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考核必须支持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并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具体实施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能力培养,并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在专业教学中,根据毕业生反馈意见,主要体现在学科前沿的主流技术方面,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介绍本课程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前沿;邀请知名教授、企业家、知名校友开设讲座,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最新工程进展、最新人才能力需求、最新业界状况等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在实验教学方面,要求本着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体现实验教学,注重能力、个性及创新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开放实验室,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形成实验小组,拟定实验方案,预约进入实验室做实验,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研究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方面,以竞赛为驱动,以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大力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深入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机制。引入企业项目参与实习教育,通过“内嵌式工厂”实习模式,建立企业环境,形成了一种新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实习难、效果差的难题。
(四)根据毕业生反馈意见,本专业将评价结果用于指导教学内容的持续改进,具体示例如下。
1.在新一轮培养计划中,调整《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开课的顺序,由原来的大一第2学期调整到第1学期,并通过增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使学生在大一上建立专业的总体认识,熟悉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
2.为了加强实践的训练,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改革实验课程的安排。在《计算机网络I》、《数据库原理及应用I》、《数据结构》等课程教学培养计划中打破传统实验教学分成课内实验、课外实验的习惯,将多门专业理论课程中的课内实验从具体课程中抽取出来,重新组合成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该课程克服零散,以保证专业实验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实现实验项目由单一到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目标,顺序渐进,最后具有设计性、综合性特点[2]。其次,调整课程设计环节的课时,比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由1周变为2周,加强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完善课程设计评分细则,细则中强调现代工具的使用,通过过程控制有效保证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
3.为了顺应技术的发展,在培养计划修订中适当地增加了前沿技术相关的选修内容,例如在新一轮培养计划中增加了《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终端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多门专业方向课,培养学生具有更宽口径的知识面,以适应更广泛的领域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选择。
(五)根据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学院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考核规范,严格执行《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实施细则》和《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与企业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暂行规定》,重视过程管理,以此保障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建立面向产出的专业持续改进机制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环节。为此学院通过建立有效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同时将三大机制的评价反馈结果持续用于专业培养目标的修订、毕业要求的达成以及课程体系的重新修订,从而有效提高本专业毕业生解决复杂功能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