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阈下民间文化特色语汇的翻译与传播
——以天水民间文化语汇为例
2020-02-28罗燕子
屈 萍 罗燕子
(1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2兰州文理学院,兰州 730010)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国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接受由来已久,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日渐频繁,对本土文化的介绍及传承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国文化的翻译与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并且从最初的零散状态逐步实现了系统化与全面化,这为探究中国文化外传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也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精神相契合。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经中亚、西亚连接欧洲及北非的东西方交通路线的总称,是一条互通互惠之路,既是古代中国向世界输出文化的通道,也是向世界学习的窗口。“丝绸之路”甘肃天水段历史地位重要,民俗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如民间技艺、民间艺术、民间民俗、民间歌舞、民间服饰、民间礼仪、民间仪式文化,等等。它们有着质朴的陇右地域文化特色,为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提供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陇右民俗文化正在悄然消逝、濒临绝迹,亟待挖掘整理、翻译和传播。
(二)民间文化语汇传播与模因论
民间文化语汇负载着本土文化的精髓,是某一文化或地域中所特有的。这些文化负载词(culture -loaded words)是表达本土文化不可或缺的,正是这些语汇使本土文化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然而,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许多文化负载词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英文词汇,这种我有你无的特点造成了民间文化语汇翻译的极大障碍。译者如何翻译这些语汇以便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了解、接受,继而实现传播的目的,是目前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的难题。模因论从达尔文进化论相关观点出发阐释文化进化规律,基于这一语言传播研究角度,模因论可以破解民间文化语汇传播的难题。
理查德·道金斯[1]认为模因(meme)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观点、行为举止、风格、习惯等,模因对文化的意义就像基因对生命的意义;正如生物进化是由基因库中适者生存的基因驱动一样,文化进化也可能是由最成功的模因驱动的。因此,模因作为一种信息模式,保存在一个人的记忆中,经由模仿或学习被复制到另一个人的记忆中,且能够在人们的“意识圈”(类似于生物圈)中进行复制和进化,模因通过传播给新的主人来进行繁殖,而新主人会进一步传播它们。模因传播的典型例子是流行语、笑话、习俗或思想观念等,均由模仿而得以传播,进而流行。
模因是一种认知或行为模式,可以从一个个体传输到另一个个体,因为发送模因的个人将继续携带它,所以传输可以被解释为复制。道金斯列出了模因成功复制的三个特性:复制保真度(copying-fidelity)——复制保真度越高,在多次复制后,初始模式的保留就越多;繁殖力(fecundity)——复制速度越快,复制者就越多;寿命(longevity)——复制模式的任何实例存活的时间越长,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副本。在不同文化的传播交流中,模因需要借助翻译为载体,将被视为“活的”有机体模因的进行复制、传播和进化,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为目的语文化所接受。
二、天水民间文化语汇模因
(一) 伏羲文化方面
天水地处甘肃东南部,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交汇地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在此,在这里“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造书契”,肇启了中华文明,这一点在大地湾文化出土文物中得到了印证。女娲,相传是伏羲的妹妹,在一次大洪水全部人类被淹没之后,坐在葫芦里得以逃生,他们顺应天意,兄妹合婚。此神话传说在天水民间文化里面形成了许多特色语汇,诸如伏羲庙(Fuxi Temple)、女娲(Nv Wa)、卦台山(Guatai Mount)、龙马洞(Longma Cave),葫芦河(Hulu River)、分姓石(Fenxing Stone)等文化负载词,这些有关伏羲女和娲传说的关键词即伏羲文化语汇模因。
(二)特色小吃方面
天水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三国名将姜维的故里,天水人民喜爱的小吃“浆水”,据说与这一名将有关:传说姜维在一次带兵打仗时粮草不足,让士兵挖野菜煮食,由于时间紧迫,煮熟的野菜没来得及吃就上了战场,两天之后战争结束,士兵们又饥又渴,顾不上是否变质就以此为食,结果发现清香可口,这就是浆水的来历。传统的天水浆水主要以野菜苦苦菜、芹菜等为原料,煮熟后与少量面汤一起放入坛子中,经预留的浆水作为酵母发酵而成。除了浆水(Jiangshui)和浆水面(Jiangshuimian),天水还有着众多地方特色小吃,如麻食(Mashi)、 锅鲰/面鱼(Guozou/Mianyu)、馓饭(Sanfan)、 搅团(Jiaotuan)、 呱呱(Guagua)等。
(三)节日民俗方面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与陕西接壤,节日民俗兼具秦陇习俗特色,但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中最受欢迎,流行最广的是春节前后的活动,如“耍社火”,也叫“扭秧歌”,是民间各种歌舞形式的总称,以打击乐、唢呐或者民间小乐队伴奏,有些地方的社火在晚上表演,俗称“黑社火”。过年前在腊月二十三有“送灶爷”活动;在正月有“迎喜神”活动,给家里养的牛马等牲畜头上戴花,同时放鞭炮以驱邪迎福,求六畜兴旺。还有一些节日活动与伏羲文化及信仰有关,如“扔百病”。在正月十六,伏羲的诞辰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伏羲庙,用点着的艾绒在红纸剪的小纸人身上烧洞,身体哪个部位有疾就艾灸哪个地方,以祛除疾病,祈求来年身体健康。在正月初九,天水当地人大多要去城北半山坡的玉泉观烧香祈福,俗称“朝观”。
(四)特色民歌方面
天水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畜牧为辅。流传的民歌《务农田》,以农业生产季节轮换、物候物产为对象进行农事活动来描述,形象生动:
“正月里来打罢春,庄农户收拾忙营生。
撅头耙子忙翻粪,单等南山的地解了冻。”
……
“五月里来五端阳,大麦子青来小麦子黄。
一把弯镰拿到手,连割带拔收上场。”
“六月里来热难当,庄农户倒比生意人忙。
月亮上来背麦去,太阳出来要碾场。”
“七月里来秋风凉,梿枷打来簸箕扬。
梿枷打来簸箕扬, 柴草衣子压满场。”
……——(刘玛莉[2],2003:29)
“务农田”的“务”,指种或者耕种;“打春”是天水方言,指立春,“打罢春”即二十四节气的“立春”过后;“撅头”“簸箕”“耙子”和“梿枷”是旧时没有现代机械,人们夏收的农具;“翻粪”“连割带拔”“背麦”“碾场” 指当时具体的农事活动;“场”是人们堆放打碾农作物的地方,“柴草衣子”指堆放在“场”的农作物的秸秆和谷壳或者麦壳之类。以上语汇是描述当年干农活必不可少的特色词汇,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三、民间文化特色语汇翻译与传播策略
(一)民间文化语汇翻译策略
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涉及三个方面:“传播方、信息、接收方。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一种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活动。所以文化信息走出国门还要涉及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翻译行为。”[3]译者行为即译者对于传统民间文化特色语汇翻译的观点与方法直接影响其译文的传播效果及可接受性。罗曼·雅各布森[4]认为翻译包括三个方面: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与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语内翻译指在同一种语言内的改写或者解释,语际翻译指用其他语言来解释语言符号,而符际翻译指用非语言符号来解释语言符号。很明显,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语际翻译与符际翻译相结合是较为理想的传播方式。
符际翻译方面,应该重视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应用,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5]。非语言符号更加直观,具有直接刺激人们感官的作用,可用图片、电影、舞蹈、戏剧、音乐、绘画等艺术方式助推民间文化的传播。语际翻译方面,张永中[6]认为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应采用变译(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等)与全译(完整再现原文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变译的传播效果要优于全译。另外,从目的论[7]角度来看,决定翻译过程的基本原则是翻译行为的目的,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意向性是任何行为定义的一部分。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各地的特色民间文化要被其他文化背景的受众所熟悉、接受进而传播是译者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民间特色语汇翻译中,可以主要采用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策略,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特色,同时兼顾归化(domestication)翻译策略。然而,民间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等原因,具有其独特性,在目的语中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词,形成了空缺,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为了弥合这一鸿沟,使传统民间文化语汇形成强势模因,能被目的语受众理解、接受并传播,用音译 + 解释来完成较为合理。
例如:
1.伏羲文化模因。伏羲(Fuxi), the ancestor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ancient legend;女娲(Nv Wa), Fuxi’s wife, a goddess in Chinese mythology;卦台山(Guatai Mount),the mount where Fuxi drew the Eight Diagrams;龙马洞(Longma Cave),a cave in which Fuxi and Nv Wa got married,等等。
2.特色小吃类。直接音译时,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人对该小吃没有丝毫的理解,可以在翻译时借用中国菜品翻译法,以菜肴的做法+主料(名称、形状等)+ 介词in/with翻译,既保留了源语言的特色,又传达了基本含义,如浆水面可以译为Noodles in Jiangshui Sauce, 麻食(Mashi, conch-shaped pasta),锅鲰/面鱼(Guozou/Mianyu, fish-like corn curd ), 馓饭(Sanfan, thin corn curd with vegetables), 搅团(Jiaotuan, thick corn curd in vegetable sauce), 呱呱(Guagua, chili buckwheat grain curd ),等等。
3.节日民俗类。此类翻译应紧扣文化内涵,而不是音译或者机械翻译就能解决问题的。如“社火”,如果仅仅按照发音,译为Shehuo或者按照字面意思译为social/club fire,一定会产生误会。因此,对其翻译可在音译之外,再加上解释,如Shehuo, folk festival performance能较好地揭示其文化内涵,同样地,“黑社火”,指在天水市秦州区部分乡镇的一种晚上表演活动,译为folk festival performance acted at night即可;另外,“迎喜神”,可以译为Ying Xi Shen, greeting the god of happiness, “扔百病”,可译为Reng Bai Bing, eliminating diseases;“朝观”可以译为Chaoguan,showing one’s respect to the god in Yuquan Taoist Temple,等等。
4.特色民歌类。该类语汇涉及大量的方言,方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有其本土性和地域性,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对方言的误读会造成误译,同时需要考虑如何贴切地表达原文意义并被理解接受的问题[8]。像“撅头”“簸箕”“耙子”“梿枷”“簸箕”以及“柴草衣子”等这样的名词方言,误译的可能性较小,而像“翻粪”“连割带拔”“背麦”“碾场”等动宾词组的方言,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农忙时劳作的辛苦表达出来,并让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理解实属不易。“翻粪”在天水方言中指给田地施农家肥;“连割带拔”指在用镰刀收割庄稼时,长势不好的小麦或者谷子等作物需要用手拔出来;“背麦”指用背部把小麦扛回家;“碾场”也叫“打场”,把麦子等铺在场上用石碾子碾压的过程。以上词组建议译为:burying the farm manure in the field,cutting with sickles and pulling with hands,carrying wheat home on one’s back,以及threshing the wheat on the ground by rolling of the stone roller。
(二)民间语汇模因的传播策略
海拉恩[9]认为,一个模因要被复制,必须经过四个阶段:(1)表达阶段,模因被个体同化,该个体成为模因的宿主;(2)保持阶段,保留在个体的记忆中;(3)表达阶段,个体以语言、行为或者他人可以感知的其他形式表达的(模因由个体记忆模式转化为他人可以感知的模式);(4)传播阶段,将由此产生的信息或模因载体传递给一个或多个其他个体。最后一个阶段之后又回到第一阶段,从而再次复制循环。传播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选择,一些传播力强的模因会生存并得到传播,而另外一些模因会被淘汰。民间文化语汇模因要得到复制与传播,可接受性是非常重要的,即完成第一和第二阶段,被同化、被保持,这就要求译者既了解源语言与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又能够用贴切的目的语来表达,才能完成第三和第四阶段,即感染他人并达到传播的目的。根据翻译理论与模因传播理论,民间文化语汇传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采用异化翻译模式,大胆使用中国英语。“中国英语”不是“中式英语”,它作为一种承载中国文化的可接受的英语变体,在介绍中国独有的文化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民间文化负载词缺失的情况下,中国英语把本土独有的语言、工具、食物、服饰、艺术、习俗、观念等,结合正确的英语表达,呈现给英语世界,使中国文化生动地展现在人们脑海中,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2.语际翻译与非语言符号相结合。根据雅各布森对于翻译的不同分类,符际翻译与语际翻译相结合的模式,能有效地促进信息交流,因为非语言符号使用视觉、听觉等感官感受声音、画面、色彩、体态、服饰等,直击心灵,能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传播效果更佳。因此,在民间文化语汇传播中,可以提供本土文化图片、录制电视短片、音频资料及文艺表演等,扩大传播形式,天水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节就是很有意义的文化传播活动。
3.建立民俗网,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传播。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通过出版物传播文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软件的普遍使用以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语言文化模因能更快捷、更形象生动地通过网络展现出来。因此,建立一些民俗网站,开发一些手机APP,既考虑其可接受性,又尽可能保留地域特色,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民间文化, 是中国民间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本土民俗文化的介绍及传承越来越重要,在民间文化语汇的翻译传播中,应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对于空缺的文化负载词,大胆使用中国英语,结合符际翻译理论,利用实物展示、图片、及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增强感染力,形成强势模因,在传统的传播路径之外,结合互联网的优势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播。这是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