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体系协同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11)

0.引言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培育有担当、有理想以及有能力的高素养人才,是当今高等院校的根本使命与职责。高校应切实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而课程思政是实现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育全过程、促使各类课程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并生成协同育人效应的主要体现。课程思政属于课程观,并非单纯开设一门课程,同时亦不是组织一项活动,是把高校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育及改革的各个关节,落实立德树人的目的。新时代背景下,建设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践行课程思政育人,体现协同育人功能,是当下提高思政工作质效的必然要求。而要想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质效,需要及时创新高校协同育人路径。

1.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价值生成规律与目标任务

1.1 课程思政价值需依靠课程体系合力建构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现象的持续深化,部分高校发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脱离的情况,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因缺失课程育人协同性而无法提升实效性。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并不是单一课程便能实现,需要利用课程体系的合力效应完成。也就是说,课程思政要以课程体系系统化建设为依托,经过课程体系各课程间分工、配合以及联动,体现课程体系和价值教育的协同效应,如此才可落实育人工作总目标。现阶段,高校整体教育层面存在相对显著的思想教育、知识、价值教育各技能教育脱节的现象,消除了课程体系本应具备的合力。部分教师通常更为注重以专业能力为主导的技能和知识教育,忽视对于学生们的价值引领,忽略将其培育“成为人”的重要职责,特别是部分工科专业教师和学生,存在着“自然科学教育与价值观无关”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认知,虽然现代高校具体划分专业,但是每个专业事实上均渗透着价值观教育以及精神品质教育,这是将大学生们培育成健全的人必须拥有的精神品质。然而,学生政治素质的生成、精神境界的升华、意志品质的养成以及文化素养教育均与高校各科课程息息相关,并不是仅依托思政理论教育或思政教育便能解决的。课程体系中所包括的诸类课程均呈现出其特殊价值,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和功能。唯有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发挥共进与协同作用,才可切实保障育人目标的落实。

1.2 课程思政目标要环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借助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人才培育,打造顺应社会需求且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教育的内在指向在于让人成其为人,但是人的完成呈现出多重维度,其关乎着人的素养、知识与技能等众多方面,其中德处在根基性地位上,道德教育便是教育关键所在。思政工作属于系统性工程,需要融入育人全过程,同时也必然要利用课程体系这个主要抓手。课程本质上是祖国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观念介体,是呈现出教育目的及培育目标的核心路径,需要突出其价值特征。换言之,课程体系是思政工作甚至教育体系的关键构成内容,势必要将人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指向,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程体系当中,引进各类课程中,切实肩负立德树人的任务。每门课程均应环绕立德树人与育人总目标,按照自身特征、内容表现形式,实施合理配置与分工,互相配合、彼此协同,最终发挥育人合力。

2.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

2.1 显现思政教育价值

高等教育教学在面向学生群体传授知识和技能时,课程思政注重学生们的价值引领,在教育传递价值过程中,其强调凝聚知识底蕴。课程思政利用知识教授和价值引领融合的育人模式,将价值引领渗透到知识传播过程,落实二者在育人工作中的同频共振。当前,课程思政对于以往思政课程理论内容说教式育人手段进行转变,以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模式,提高其对于思政课程的深入认知,基于德育和专业教育视角,加强思政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说服力及感染力,切实扭转高校专业教育重视智力培养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促使思政课程经过课程思政教育获得学生们喜爱,加强学生素质水平,使其终身受益,进而使思政课程价值得以显现。

2.2 健全思政课程形式

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使得思政理论课摆脱自身教育的局限性,彻底革新思政教育观念,融合课堂教育、网络应用以及社会实践,健全思政课教育形式。受课程思政育人观念的深远影响,高校逐渐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丰富育人手段、改善教育现状、更新教育内容,解决思政教育现存的形式化及表面化现象,呈现出课堂育人地位,并持续强化思政课程教育功能。大学生们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过程当中,经过知识学习及相应经验了解,可生成有效的情感体验,同时自愿参加社会实践,真正实现个体对专业知识内容的内化,养成积极思政精神和独立人格。高校健全思政课程形式,要凭借新媒体技术特点助力,在课堂教育中强化师生交流互动,提高教育时效性,积极应用网络新媒体,推广并实施微课与翻转课堂等教育新模式,使得高校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生成协同育人合力,更具活力并融入学生现实生活中。

2.3 建设思政教育体系

高校教育工作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可促使思政课程建设更为完善的育人体系。众所周知,课程思政注重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把高校所有课程实施思政教育显性及隐性课程的区分,而思政理论课作为思政教育工作实施的主体课程,是显性课程。一般来说,隐性课程涵盖通识教育、自然科学、公共基础以及社会科学等课程。高校融合思政理论课、专业课及综合素养课,建设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联合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及校内外专家,生成协同育人体系,课程体系和育人体系的结合,为学校思政教育体系建设集完善起到一定保障。对于思政理论课、专业课和综合素质课,学校合理融合课程对应的显性价值引领以及隐性价值渗透,使得高校教学对于大学生德育工作可充分发挥育人合力,进而落实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建设。

3.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质效的因素分析

3.1 协同育人观念与环境尚未形成

在实际工作中,因诸多主观与客观因素,无法生成良性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高校协同育人观念与环境尚未形成便是其中之一。当前,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认为,思政教育工作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任务,对于协同育人观念理解存在偏差,认为课堂专业教育才是其工作任务,课堂专业教育及思政教学存在脱节情况,在不同程度也存在着专业教师、辅导员和思政教师教育剥离情况,高校管理工作及服务工作者对于思政教育认知亟待增强,育人资源有待整合。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层面,对于思政教育的理念也需要转变,大学生群体中消极思想与不良情绪依然存在。就高校整体教育来来说,协同育人观念与环境尚未形成。

3.2 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尚未完善

协同育人体系运作体现着高等院校整体布局,协同育人体系创建要求学校各方共同努力,这一体系的建成是各方联动的重要呈现。例如,人事部基于教育者职业发展机制体制和薪酬制度的顶层设计、信息办基于信息化平台创建、学生处基于学生思政教学模式以及后勤管理部基于教师教育物质保障等诸多院校职能部门的联合协作,借助各各个部门积极联动建设协同育人平台,产生育人合力。就现阶段状况而言,在具体操作当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欠缺有效机制支撑和物质保障,进而对协同育人体系推进以及有效执行产生反向影响。

3.3 协同育人体系保障措施不完善

部分高校思政教学管理工作当前存在着边际和交叉模糊的局面与相互推诿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思政教学建设有关机制、制度不完善以及保障措施尚未落到实处,这些因素均约束与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健康与协调发展。首先,教师素质与数量均亟待提升。因受高等教育编制制约,教育工作者团队一直处在饱和运转状态,师资力量不足现象十分明显,辅导员时常穿梭在各项繁琐的学生群体事务工作中,无法静心实行思政教育工作,实时把握与跟踪大学生们思想动态。并且,受师资力量短缺影响,思政教育课程往往以大班授课模式进行,其教育手段陈旧,致使课堂教育成效无法提高。其次,学校后勤保障系统与办公基础设施缺乏。现阶段,多数高校因诸多因素导致实际用于实施思政教育工作的场地短缺,如心理咨询室建设不足与办公地点相对拥挤等现象,欠缺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与心理疏导及咨询的条件,这些均约束了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进行。

4.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策略

4.1 建设课程资源协同育人体系

为落实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建设,要求高校全面构建思政系统,建设以课程资源为载体的协同育人体系。高校创建协同育人体系,应明确其并非阶段性任务,是高校实施思政教育工作的常态,同时要全面加强教师在此层面的觉悟。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中,应实现全面提高与发动、全课程渗透。发动高校所有教职工,在课程思政体系认知层面达到一致,积极行动把思政教育在其所教授的学科中充分渗透,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切实提高教师个体专业理论水准以及思政理论水准,同时还要提高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有关理论水准,进而提高学生们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可程度,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而全课程渗透,即在高校所有课程中,涵盖各专业理论课及思政课,实现思政教育工作显隐融通,特别在专业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们健康发展的引领,统一专业教育价值和知识,落实隐性课程思政教育。

4.2 发掘课程体系的德育基因

现如今,高校实现课程思政育人观念,要塑造立体有效的育人格局,在所有专业课程当中深度发掘思政德育基因。高校教育体系当中,专业课程有着多样化特点,每类课程均具备其作用方式及功能地位,同时具备其专属教育价值。学校应切实统一课程多样化及育人全面性,基于课程特点,发掘并充分运用课程德育基因,进而融通高校课程体系及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真正表现出专业课程和思政理论课的同向效应。思政理论课应发挥示范作用,彰显其主渠道地位及育人功能,将教育改革进一步落实。同时,高校应更新教材、转变教育形式、规范课程、充实教育内容,针对性提升教师们综合素养,进而实现加强课堂教育时效性的目标。另外,高校应利用人文社科相关课程,培育学生们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以及理想信仰,进而发展其综合素质。在课程思政育人观念背景下,高校创建德育工作格局,要凸显课程资源优势,驻足于学科理论内容,精炼课程教育及文化价值,并将其转化为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们身处专业课学习环境时,落实学生们思政方面的精神引领,实现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目标,发挥协同效应。

4.3 转变课程思政教育手段

高校思政课程若想落实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应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手段,提升教师在立德树人任务践行中的自觉性。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应将培育学生们文化自信和自觉作为目标,促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学生内心中。为确保课程思政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程及其他课程及教育中的顺利运行,高校应构建保障机制,注重课程教育质量评价,并针对课程思政创建育人评价机制,继而在学评教内容当中渗透德育基因。高校应注重课程教育设计,基于各课程特殊的德育功能和作用,明确教育工作者职责及任务,发掘专业课德育功能和基因,将思政教育全面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中。而高校转变课程思政教育手段,应有机融合灌输及渗透,借助术道结合,革新课堂教育形式,更新教育内容,并在课堂教育中尝试新模式,提高学生们课堂参加程度,使其在认知和行为方面认同课程思政教育,无形之中生成个体思政素质。高校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过程中,应注重学校师资力量的加强,提高其教师群体课程思政教育落实积极性与自觉性。唯有高校教师群体深刻意识到核心价值观以及德育功能的基础上,课程思政教育才可切实发挥作用,落实德育育人。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将课程思政育人观念落到实处,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积极配合,在实施思政教育工作或者自身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全程育人及德育育人,并在发掘课程体系德育基因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思政教学育人作用及相关功能。通过实施转变课程思政教育手段、发掘课程体系的德育基因以及建设课程资源协同育人体系的策略,高效创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推动大学生政治素养、道德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课程体系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