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鼓灯文化生态村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花鼓民俗文化

(蚌埠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0.引言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下,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涌向城市,他们将现代化的城市文化带入乡村,极大程度的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花鼓灯文化赖以生存的乡村生活环境受到巨大冲击,群众基础也逐渐被削弱,引发了一系列花鼓灯文化继承、保护及发展方面的问题和矛盾,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如工业化社会与农耕文明间的冲突、花鼓灯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我国社会城镇化建设间的冲突、开放的广场表演形式与规范化的舞台演出形式间的冲突等,以及多元文化对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等负面因素,让花鼓灯文化生存环境面临着生存危机,自身发展情况不乐观,需要当地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拯救和保护日益衰落的花鼓灯文化。

1.花鼓灯文化生态村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民族文化漫长的发展中,汉族群居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民族文化受到了严重破坏,真相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区域来说,失衡程度更深,挽救工作也不够及时,怎样在乡村城市化加快发展、文化娱乐多元化以及村民生活当代化的今天,全面拯救与保护百年历史的汉族花鼓灯文化,是当务之急。对此,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展开了深入调查,不仅探究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文化发展模式,并参考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亲自到花鼓灯文化分布区域听取村民的建议和想法。基于此,在花鼓灯文化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充分遵循以下要求,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一项复杂系统化的工程项目,既要保护原始生态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其有效传承,充分实现活体传承的核心目标。又要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让当地群众享受到实惠,以此来缓解经济贫困现象。只有将文化继承与保护工作渗透到当地村民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环节中,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提出了打造文化生态村的全新理念,以便能够真实、动态、长效、完整的保护当地花鼓灯民俗文化。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在当代社会进程中,以我国自然乡村为载体,以渗透当地群众生活中的花鼓灯文化为桥梁,重点打造原生态文化环境,努力恢复花鼓灯传统形态及其有关的建筑、自然形态。落实文化与自然形态的全面保护,让宝贵的花鼓灯文化在特定的环境、时间和人群中重现风采,从而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推动当地经济建设。若想要确保这种模式的成功,就要依据以下几个标准进行,其一,花鼓灯文化能否得到有效继承和保护。其二,当地群众能否真正享受到花鼓灯文化保护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其三,广大游客能否体会到原始正宗的花鼓灯文化韵味。

2.当前花鼓灯文化面临的发展困境

2.1 文化神韵逐步消失

从表面上看,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影响和促进下,很多民俗民间娱乐方式隐约重新重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些重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民俗艺术过去的神韵早已不见踪影。实际上,在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难度最大的往往是民俗文化蕴藏的文化底蕴与精神。这些隐性的内在文化神韵,一般依靠的是原生态乡村文化环境而生存的,花鼓灯文化也是一样,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定的生态滑腻及观念系统,这一系统是由淮河流域极具特色的集土地庙、农家院、广场、打谷场等环境和民俗活动共同组成。可随着乡村现代化发展脚步的日益加快,传统花鼓灯文化原本依靠的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原生态村落以及玩灯场地等都不知不觉消失了。当代消费市场中传统娱乐文化在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场域后,极大程度上变化缩变成传统民俗文化的符号。近些年来,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重振花鼓灯文化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但在消费社会中文化复兴仅仅是花鼓灯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已,并无法真正恢复这种娱乐文化原本的效应及艺术美感,花鼓灯文化所蕴藏的田地神人融为一体的崇高艺术境界是无法复原的,必须要面对这种现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的演变所造成的文化神韵消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为民俗文化传承带来无法释怀的伤痛。

2.2 文化根基遭到破坏

在通信、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发展速度过慢,村民日常生活过于单调。封闭传统的生活状态在潜移默化中实际上是有效保护了花鼓灯文化。这样较为保守封闭的社会由于很少会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本土文化完整保留。纵观当下,乡村人口流动以及生存方式的转变,对农耕生活原本依赖的地缘以及血缘关系带来了巨大冲击,打破了长时间的封闭状态,村民不再局限在土地和封闭空间,乡村越来越靠近城市现代化的社会结构,村民日常生活也愈发向城市靠拢,新媒体变成了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依靠,也成为广大村民精神生活的必需品。村民逐渐开始依靠花鼓灯来释放情感,借助花鼓灯进行人际沟通和文化创造。村民观看精彩的电视舞蹈节目,但自己却渐渐远离远离艺术体验活动。乡村文化环境的转变,过度开发自然环境削弱了花鼓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休闲娱乐方式的变化,让乡村民俗花鼓灯文化的革新者、参与者以及欣赏者越来越少,乡村生态文化的演变、保守传承体系的消失,让花鼓灯文化发展以往的稳固基础受到严重破坏。

2.3 传承主体出现断层

在社会经济形势影响以及乡村文化生态环境转变下,花鼓灯文化地位在社会中日益衰落。花鼓灯文化传承人的重要价值不受重视,缺少稳定的生活收入来源,无法通过传统文化技艺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物质水平较差。他们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当前乡村地区中大多数年轻人相继选择放弃农业进城打工或是经商,花鼓灯舞蹈表演不能满足传承人日常生活需求,甚至将其作为一项兴趣爱好都成为了奢求,从而导致花鼓灯文化人才资源大量流失,其传承人也严重不足。某些老一辈艺人的传统技艺面临失传,花鼓灯文化的活态传承目前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困境中。

2.4 外部支撑严重不足

花鼓灯文化缺少充足的外部支撑环境,具体包含经济来源、法律以及技术等众多支撑,同时也缺少文化理论相对专业的研究中心的帮助和扶持。在经济投入上,政府拨款有限,要负责花鼓灯老一辈艺人保护、文化生态保护、花鼓灯文化研究工作,还要购买相应的表演与传承的各种设备,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了。花鼓灯文化的有效保护及发展缺少完善的法律机制,思想理念上的革新有了明显进步,但技术方面仍旧缺少可操性。花鼓灯基础理论探索的范畴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缺少专业研究中心和工作人员。

3.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花鼓灯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路径

3.1 加大原始生态环境的开发力度

花鼓灯文化是农耕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老一辈艺人们在农忙时耕种,在农闲时玩灯。在艺术继承上,花鼓灯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有着族群性、学员性以及家庭传承性等特性。由此可见,想要保护和促进花鼓灯文化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应恢复花鼓灯原始生态文化环境,恢复以往深刻色民俗内涵。挑选具有历史传统、当前依旧有老艺人和表演班子的乡村成立保护区,还原花鼓灯诞生时期的真实环境以及老艺人生活情景,将花鼓灯文化遗产、生态景观、可移动物体、风土民俗以及相关建筑等完整的保存在所设立的保护区域内,使其真正成为活态非物质文化环境。与此同时,遵从花鼓灯文化的内在规律实施改革与创新,促使其进入稳定的发展轨道。蚌埠市是花鼓灯文化发源地之一,在2005年被我国艺术舞蹈研究中心正式命名为花鼓第一生态村。当前,安徽省花鼓灯生态村与省内艺术研究机构已在凤台陈相存安家落户,这也是著名民间老艺术家陈静芝的出生地。在原生态的持续熏陶下,相信花鼓灯文化定会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积极改革创新。

3.2 打通民间文化传承的各种渠道

艺人是花鼓灯文化的主要载体,他们以口传身授的模式活态传承民俗民间文化,花鼓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依靠艺人的支持,因此,老一辈艺人的保护与艺术继承人的重点培养是关键。但当前花鼓灯文化的民间老艺人整体生存情况并不乐观,省内命名的花鼓灯民间艺术大师从最初的十位逐渐剩下了五位,其他老艺人相继过世,而现存的老艺人也已高龄,这种境遇为花鼓灯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巨大影响。虽然这些老艺人过去的经典演出有详细的音像资料,但对即兴演出和娱乐性较强的花鼓灯文化来说,老艺人的过世依然是不可挽回的损失。针对这种现状,应加大继承人培养力度,这是促进花鼓灯文化发展的根本前提。因此,可根据大众熟悉、认可的花鼓灯技艺、在其发展上引起较大影响的具体要求,重新命名一批花鼓灯文化传承人,积极鼓励他们广泛开展传承活动,认可他们所做出的文化贡献,提高传承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声誉,并未其提供充足的传承空间和良好条件,确保传承人始终具有传承的热情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选择和培养新传承人方面,应确保花鼓灯文化艺术的各个流派都拥有相应的活体传承人,以便确保花鼓灯文化的连续性继承与发展。传承人在确立后,要制定针对性的保护体系,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因公仓继承民俗民间文化的角度,当社会可以给予这些传承人应有的地位和声望时,就说明花鼓灯文化拯救保护已形成了积极的舆论,构成了有助于花鼓灯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环境。

3.3 建设花鼓灯文化发展专业团队

花鼓灯文化的探索、弘扬与发展需要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团队,专业团队的建设和扩大是创新花鼓灯文化的根本保障。专业团队既要有经验丰富、技能精湛的民间老艺人,也要有舞蹈设计、音乐制作和专业研究花鼓灯艺术的相关人员,此外,还要在不断拓展中坚力量,挑选、培养各种专业人才,让花鼓灯文化的继承、弘扬、探索、管理等工作走系统化、科学化、体制化的发展道路。比如安徽省凤台县当地的花鼓灯民间艺术团,其培养了大量专业的花鼓灯艺术表演人才,创编、设计、表演了众多精彩节目,影响力最大的便是《瞧,这帮鼓架子》,该节目荣获了荷花奖、山花奖以及群星奖等上百个奖项,他们并未局限在国内舞台表演,而是代表我国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民俗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备受国内外的关注。和花鼓灯艺术团队相似的其他专业院团的加入,有效壮大了花鼓灯文化队伍,增强了专业团队的整体实力。

3.4 借助高校优势来促进文化传承

院校教育是民俗优秀文化继承的关键载体,他们肩负着革新与发展文化的重大使命,高等院校是各地开展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具备科学探究、文化继承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独特鲜明的区域民俗民间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继承、发展和保护,需要具备便利地域条件以及教育科研环境的地方院校参与。

花鼓灯文化是安徽省民俗民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种类,其自身本土化以及地方性的特征,决定了花鼓灯文化继承方式有着显著的本土化要求,具有依附地方特色就近继承的现实需求。如果可以将花鼓灯文化有效融入到地方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特别是在师范院校的艺术专业中开展花鼓灯文化有关的艺术表演课程,将培育高等人才、探索高深学问与为地方服务进行有机结合,对广大学生实施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实践活动教学,让他们全面深入的了解花鼓灯文化,使其具备担任中小学花鼓灯文化教育工作能力,从而为学生在基层进行实践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花鼓灯文化建设和发展储备更多优秀人才,这将极大程度的促进花鼓灯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3.5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领作用

花鼓灯文化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安徽淮南市是花鼓灯文化弘扬的重要城市,曾在2001年人大常委会就推出了《淮南市保护与弘扬花鼓灯文化若干建议》,而同样是花鼓灯文化传播的重要第——蚌埠市,也出台了《保护与弘扬花鼓灯文化的若干规定》,构建了我国花鼓灯文化博物馆。2004年,我国正式将花鼓灯列入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中,这是汉族唯一被纳入我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的舞蹈。在2009年,安徽省政府再次制定了《有关进一步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建议》,其中明确指出“要打响徽字牌,传唱黄梅戏,舞出花鼓灯风采”的战略要求,花鼓灯文化保护工作目前已被安徽省纳入到了“861”行动规划中。花鼓灯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鼎力相助,深度挖掘花鼓灯文化潜能,通过当代文化产业的运营观念和手段对其进行包装与营销,充分激发地方民俗文化资源活力,将具有淮河流域的风土民情与深刻内涵的花鼓灯文化建设成安徽非物质文化产业品牌,在文化生态村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安徽花鼓的继承与保护,既需要业内人士的支持和参与,也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与正确引导。

4.结语

在当前文化语境下,探索花鼓灯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先分析传统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嬗变。安徽省民俗民间花鼓灯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嬗变,为其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不管是乡村自然延续的花鼓灯文化传承方式,还是其他传承保护途径,都要秉承其文化优秀基因,在这一前提下注入时代新的活力与生机,让花鼓灯文化在当今时代重现风采,进一步促进花鼓灯文化发展。

猜你喜欢

花鼓民俗文化
冬季民俗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民俗中的“牛”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民俗节
幸福花鼓
谁远谁近?
花鼓灯小唱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