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校园文化视域内农耕文化的概念与时代价值
——基于习近平农耕文化思想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稻作农耕价值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而随着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发展任务的调整,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做好内涵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与特色校园文化培育,一度成为迫切而紧要的任务。然而,对于各类高职院校,尤其是农类院校,传统的农耕文化、农耕文明、农本思想、稻作文化等概念,无法满足当前特色“农”文化的内涵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另一方面,习近平在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要“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2]。如何结合中国传统与马列主义的思想精要,就对“农”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更深的要求。

习近平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农耕历史和灿烂农耕文化。”[3]因而,建设农类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需要进一步拓展农耕文化的时代内涵,发挥农耕文化在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时代价值,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农本思想、农本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近成果,实现农耕文化与当下农类院校内涵建设的时代诉求的统一。

1.农耕文化的概念

农耕文化是指我国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积累的农耕思想及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的时代性综合,倾向于在科学认识、发挥农业作用的同时,开放性培育优秀传统农耕精神的时代意义。一方面,它表现在一种以农为本的历史实践中获得的精神阐发,另一方面,它表现在一种“农”的本质规定性,是区别于当下例如“水文化”、“航海文化”、“茶文化”等具有在时代内涵建设上的一种差异的规定性。

与农本思想相比,农耕文化更加侧重于内在抽象的价值观与新时代的契合。农本思想与重农思想,侧重于将“农”实在化,往往表现在对“以农为本”“农为邦本”等思想的分析,从李悝、商鞅、《管子》,到《吕氏春秋》对发展农业(耕桑)重要性的阐释,从近代中国的“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论战,到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新三农”建设,对农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农业(农民、农村)发展这个实存性的含义。然而,却忽视了“以农为本”的社会实践中,对人与自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忽视了“农耕实践”对价值观的塑造作用,忽视了例如《易》里“三才”之说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忽视了例如“以农为本”到“以民为本”的价值转向,忽视了例如《淮南子》“上因天时”乃至《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力”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农耕文化将扩宽“农”的时代内涵,探索“农”的时代价值。

与稻作文化相比,农耕文化将汲取稻作文化研究对文化性格的关注,更加侧重其在高校内涵建设过程中的当代文化培育价值。稻作文化是指基于稻作农业发展而衍生的文化集丛,其集中于讨论稻作农业的发展路线与稻作民族的民族性格。日本学者相贺澈夫认为,“在稻作农耕社会中形成的文化性格,亦即从事稻作生产而引发的有关社会的、精神生活的综和”[4],闫志章也曾对日本农耕文化的集团意识、民族性格等作出深入探析[5];同时,我国很多学者基于对日本稻作文化思路的阐发,结合中国的稻作实践探索中国的稻作文化类型,比如吴越、云南的稻作文化,壮族的“那”文化等,凝聚一系列生活仪轨和行为模式的探索。但在此基础上,农耕文化不但聚焦于民俗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客观描述,也不仅局限于稻作农业的作业地区,而将更侧重于凝聚传统的民族精神,例如神农文化的为民奉献,孔子儒家的德才兼具与愚公移山的自强进取等等。

与传统农耕文化概念相比,我们认为农耕文化的理论关切与当代解读需要更深入的剖析。传统农耕文化是建立在与游牧文化相互区别的含义上建立的学理概念,其不但关切经济文化的类型概念,而且关切于经济文化区形成的经济、文化、政治因素,如包玉山就建立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对比中探索两种文化形式碰撞产生的经济、社会效应[6]。而本文强调的农耕文化的理论关切,则在于积极汲取农耕文化的行动观、物地观、节用观等价值的基础上,顺应文化内涵建设的时代诉求,在实践观上更侧重于文化价值和文化性格的培育路径和传承途径研究。

2.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

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 “厚”“德”“强”“技”“顺天应时”五个方面。

2.1 “厚”是一种重本思想

土地,是传统农业最重要的实践对象,一个厚字,不但承载着土地的基本属性,而且是对土地之厚生、人之厚道、社会之厚德的完美体现。所以,厚是农耕文化当代价值第一个方面的浓缩凝练。《说文解字》有云,“厚,山陵之厚也”,《诗·小雅·正月》有云,“谓地盖厚,不敢不踏”。《荀子·劝学》也说道,“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古人认为,土地之所以能够生养万物,正是在于其“厚”以载物的特性,厚积营养而生桑梓,厚聚地力而生万民,不论是“后土崇拜”亦或是“三才五格”,在神化的背后也同样承载这种中华儿女以农为本的精神,承载着对土地的热爱与对土地的敬畏。而这种特性引申为人,则是重视人之本,本曰在德。《周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厚德是海纳百川的宽厚之德,如《汉书·黄霸传》中“黄霸为颖川太守,外宽内明,得吏民心”,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勃为人木强敦厚”;这种厚德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成才之德,如苏轼《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於此矣。”因此,农耕文化的第一个深沉价值,在于一个“厚”字。

2.2 “德”是一种治国之道

《汉书·文帝纪》中曾记载到,汉文帝即位,先后两次下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足可见在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古代乃至先秦社会,农业就与治国息息相关,而何以立国、何以治国、何以强国,则深深地困扰着一代代心中有百姓的治国能人。从商朝的“旧劳于外,爱暨小人”到周初的“文王卑服,康功田功”,从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到商鞅的“凡将立国,事本不可不抟”,不论是西汉的“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还是明朝朱元璋“食唯民之天,民乃邦之本”,长期的农本实践中,农与民、农与国、民与国都是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说,厚是人之德,那德则是一种国之道,一种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正如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引用 《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7],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强调以民为本的为政之道;又如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就曾引用《论语·为政》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8],揭示出为政以德与科学治国的深刻关系。固然在现代国家的运行上,“农本”的涵义已发生了内里深层次的变化,但这种经由农本阐发的“德”“政”关系并未过时。德之本义,是人观测自然星体寻找行走的方向,故而,在心为德,更在行为德,“最是情怀出本心”,习近平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认为,牢记以人为本,践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探寻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与利益,德政之道,莫不如是。

2.3 “强”是一种自强精神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在七千多年的历史实践中,在漫长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以其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了灿烂了古中国文明,而凝聚民族精神内核的力量,正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苏秉琦曾指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其根脉盖深植于史前文化之中”[9],我们有神农氏“身自耕,妻亲织,以天下先”,也有精卫女娃“乃衔木石,以填攸害”,我们有夸父逐日,生死不悔,也有愚公精神,不改其心。这种百折不回、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沉淀在民族的血脉之中。而在近代,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我们仍旧不改自强奋发的本心,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也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南泥湾精神。乃至当代,我党我们国家和民族仍旧不忘“自强”的精神,近平主席也在2014年5月4日考察北京大学时告诫广大青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的品格也应像天一般,奋发自强、自我求新、永不止步[10]。

2.4 “技”是一种实践力量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生命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人类历史活动首先面临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通过劳动向自然界索求物资资料的生产活动,而这种生产活动中,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的本身是“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的”[11]。因此,作为人与自然生产关系的第一种表征形式的农业,其内在本就具有一种天然的实践性。中国传统就就有“地力常新壮”的思想,其体现的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正是“尊重自然”和“人力有为”的相互结合。这种实践性,如毛泽东的农本思想的阶级基础,三农问题的实践关照,与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均能体现出主体性、生产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

2.5 “顺天应时”是一种发展的生态价值

“应时”是农业生产非常核心的一条准则,其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对人地关系的科学梳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价值。第一,它表现在对自然客观规律性的尊重,农业生产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等条件进行的实践活动,其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特征,俗话有“耽误一节、损失一年”,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 可胜食也”,《吕氏春秋》有“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也有“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第二,它表现在一种实事求是、因地取宜的发展观,相地之宜,相地阴阳的理念,尊重地域的多样性,创造了间作、混作、套作等多层次的种植方式,尊重环境的多样性,形成了梯田、圩田、蚕生茶韵,放马山歌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类型,乃至建国之后的“农业八字宪法”,无一不是因地取宜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第三,它表现在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不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知识理论,就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但“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2],因此我们必须放弃传统工作文明的观念,强调人的价值核心地位,自觉承担调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责任。走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度关注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美丽中国到五位一体,从两山论到倡导新的生态消费行为,无不彰显习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工作上的高瞻远瞩,务实坚定。《之江新语》中曾引用白居易的一句话,“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这种由农业生产引发而来的“顺天应时”生态启示,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其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生命力[13]。

3.结语

因此,农耕文化是顺应农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现实需要,顺应农类高校内涵建设发展需要的理论概念。其时代价值包括 “厚”“德”“强”“技”、“顺天应时”五个方面。厚是一种重本意识,重视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重视个人发展的操行本心。德则是一种国之道,一种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技是一种实践观,是实践的主体性、生产性和创新性的相互统一。“顺天应时”是一种发展的生态价值,是一种对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取宜的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价值本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

对于各类高职院校,尤其是农类院校,在围绕“农耕文化”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从农耕文化的时代阐发出发,汲取当代价值,实现一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和内涵式的发展。

猜你喜欢

稻作农耕价值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首届(长沙)国际稻作发展论坛”将于9月在长沙举行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