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0-02-25郑舒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致良知王阳明良知

郑舒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一、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内涵与特征

王守仁,亦称王阳明,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一生致力于做圣贤之人,提倡“心即理”“吾性自足”“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王阳明曾经说过:“大概从龙场以后,我所体悟到的基本也就不出‘良知’两个字了。”可见,“致良知”学说为王阳明后期思想的精华与重要总结。

(一)“致良知”学说的内涵

“良知”这一概念最早由孟子提出,所谓“人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其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类行为是人不用学习就会的、是不用思考就知道的,从而把“良知良能”视为美德加以推崇。到了北宋,张载进一步提出“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指出“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可见,孟子和张载都强调了人与生俱来的内在修养的根本性与宝贵性。王阳明的“良知”观点源于孟子,借鉴于张载,并结合了其对自身生活经验的总结,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

王阳明在《书朱守乾卷》中提到:“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1]在他看来,良知即心之本体,是人人所固有、完全与生俱来的,也是一切经验知识活动、道德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本源依据;同时,它又知是知非,能够帮我们明善知恶,使我们的道德规范成为可能。因此,在“致良知”体系中,“良知”是本体,“致”是功夫,只有人明确自身存在的本质与内心良知,才能与外在行为相联系,更好地进行道德实践。

“致良知”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良知”的自知自明,二是“良知”的行动实践。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的本体。”[2]128他认为世间有不和谐之人、事、物出现,皆因良知被私欲遮蔽,个人需不断进行良知的自我呼唤与自我建立,由自我反思、内省观照来构建合乎良知之诚,从而将良知扩充至极、本体全部彰显,达到主体完全的“自知自明”。[3]因此,第一层面,“良知”的自知自明是根本。而第二个层面,则指在“自知自明”的前提下“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2]160。王阳明将“知行合一”融入“致良知”,强调人要根据良知这个内在的道德准则进行道德实践,通过行为进行主体性的自我展现,最终达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2]18的境界。因此,让“良知”成为一切道德活动、知识活动之根据,成为现实经验实行是非判断之根据,便是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基本内涵。

(二)“致良知”学说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致良知”的内涵解读,结合“四句教”内容分析,可以认为该学说有三方面的特征:主体性、明辨性和实践性。

1.主体性

“致良知”首先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意识。如前所述,良知是人天生便具有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体系,是人们心中向善、至善的自觉,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重视、并使其显现来指导自己现实经验活动的。因此,王阳明特别强调了个体的独立地位。他认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2]286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所以,主体性是“致良知”学说最基本的特征。

2.明辨性

明辨性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良知的“知是知非”中。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明确指出:“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2]362“良知”是道德的判断标准,人需时刻保持本心之澄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来感知明辨。“其间权量轻重,稍有私意,于良知便自不安”(《示宪儿》),良知的明辨性与主体性息息相关,两者的相辅相成便能够使得“良知”更好地指导人的道德实践。

3.实践性

王阳明十分注重自我良知向道德行为的转换,他认为主体性的外向开展与明辨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行为实践,因此,实践性是第三个特征。王阳明强调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审察改过,二是社会道德实践。通过内省观照,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进行分析,从而抑制私心和欲望、“磨亮”本心和良知;将良知落实于生活实践,让知与行齐头并进,达到主体存在性的正确表达,才能真正提升人的道德修养,从而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不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的重点任务之一。然而,受到一些历史及客观因素影响,高职院校习惯性地侧重职业技能训练及实际应用教学,容易忽视人文素养提升,思政教育较为薄弱。目前虽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校园主题活动和校外志愿服务等呈现积极向好的趋势,但在思政教育平台、设施建设上,师资、生源和教学系统上仍然存在短板,思政教育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4]

(一)主体意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情况看,课堂思政教育仍为主体,“安排性”较为明显。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课堂上更多处于“推着走”、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思政教育”有着本然的排斥心理。学生无法充分认识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和提升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思政课程学习动力不足。因此,思政教师如何在课堂和活动中进行充分思想引导和主体性发掘,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教育的意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知行分离,实践教学不足

“知行合一”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教学要求,但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上,知与行却仍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如今的思政课堂,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式,但学生更多处于“上课听听、考过忘记”的状态,理论学习无法入脑入心,更别说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即便有一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但由于本身实践经验较少、系统培训不足,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加上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平台较少,道德实践活动系统性不足,学生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也就流于表面,缺乏深入思考,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扎实性不够。

(三)底蕴教育缺乏,文化熏陶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显著的作用。许多高职院校虽然渐渐有意识地在课内外活动中渗入传统文化教育,但想要做好并不容易。高职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量较少,大多数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相关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安排的专业性、系统性不足,传统文化教育普及面不广,引导作用挖掘不深。这样既难以进一步丰富、扎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也没法完全发挥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促进作用,高职校园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

三、“致良知”学说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认识王阳明是中国人的必修课,充分学习、领悟“致良知”思想精髓,不仅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求,而且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致良知”学说内涵及特性,“以文化导入思想教育”,对于解决现今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与启发。

(一)融入课堂——注重主体认知引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课堂仍是主战场。王阳明曾对陈九川说过:“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2]285这充分说明了,只有先懂得“何为良知”,学会“追求本心、理会良知”,才能拥有分辨是非善恶、提升道德修养的基本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

首先,高职院校可直接在思政课中拓展“致良知”学说或开设专门的国学文化课程,丰富思政教育内容;通过对名句名篇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良知”,了解其存在及意义,明确“良知构建”对于道德修养提升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发挥“良知”的明辨性,对日常生活实例、社会道德案例进行正确的判断及剖析,培养他们拥有对纷繁复杂舆论进行正确“择取、明辨、评价”的能力,保持正能量,不做“无脑喷”与“键盘侠”。最后,要结合“良知”学说,充分普及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知可为与不可为”,更好地形成主体“自律意识”;对于学生参与的各项志愿服务、文化活动,教育者要在课堂中做好引导与总结,深入思考活动目的、体会活动意义,让学生逐渐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不断培养主观能动性,使思想道德建设成为自觉行为。

(二)融入实践——加强知行合一意识,促进道德实践提升

“知行合一”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宗旨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的有效方式方法,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理应运用于道德实践中。首先,教育者要帮助高职学生对“知行合一”进行正确理解。“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2]154“知行合一”强调是知与行的齐头并进:在课堂上学习理论之时,所有的思考和探索便是“行”;而在实践过程中,所作的经验学习便都是“知”。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把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作为加深理论学习理解的推动力,同时不断将所学知识化作自身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领悟知行结合的正确途径。

其次,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把牢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途径:“磨练本心”。一方面,要注重培养教育者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增设理论的实践运用环节,让学生拥有基本的道德实践概念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平台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义务劳动,在躬行践履的过程中,“有启发有总结”,帮助他们领悟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逐渐培养自身的优良品德,成为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有为青年。

(三)融入生活——建设校园阳明文化,夯实道德底蕴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阳明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增强校园历史底蕴、教化育人、促进文化传承中有其独特作用。因此,建设校园阳明文化,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润物无声,而且能够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5]高职院校可以不定期举办“阳明文化进校园”等相关的国学宣传教育活动,不断丰富、拓展师生的知识积累,浓厚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思政教育者在不断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要学以致用,在思想教育中充分融入“阳明文化”,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领悟个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奋发图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化传承、躬身践行传统美德,为夯实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见,将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融入课堂、实践与生活,不仅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够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作用,“以古论今”,推动高职院校的思政育人工作。这既符合当代思政教育理念,又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最终能够持续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完成。

猜你喜欢

致良知王阳明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良知
王阳明,你是封建的卫道士还是人文主义的拓荒者?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浅析牟宗三智的直觉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