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诘难及当代回响:机器人取代人的劳动,能否创造价值?
2020-02-25王世泰张文彬
王世泰 张文彬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人类社会面临着新的议题。从马到汽车,再到动车,发动机集成系统构造的机器一直在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赋予人的劳动更多的限度和创造性。资本凭借其巨大的力量将机器成为现代人生存必备的工具。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由原来的瘟疫、饥荒和战争转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时代。著名的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指出,数据、算法和意识、智能之间的排列组合产生的各类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细究起来,这些问题都指认一个问题:未来的世界,是机器人的世界吗?一时间,机器与人的关系的各类诘难和质疑的言论言行甚嚣尘上。在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有必要重新审视马克思关于机器及人的论述,从而回应关切智能机器人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现实诘难。
一、机器人是否取代人的劳动之理论诘难
(一)具有人类思维的机器人的劳动能不能创造价值
“机器”是一种装置,它有既定的运动模式和工作机制。机器提供给人类各种效用。比如蒸汽机,汽车等,提供距离移动的效用。而具有人类思维的机器人被简称之为人工智能。有关机器的论述,大多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该章中,马克思指出,机器和工具在社会历史上各个时代是不能划分出抽象的严格的界限的。马克思认为,机器的出现改变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17 世纪,机器为人类社会创立现代力学提供支撑。不过这里的机器是狭义上的,马克思指的是钟表和纺纱机。如今,机器人能否创造价值成为热话题。
一种说法是具有人类思维的机器人的劳动能创造价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生产中广泛采用高新技术,自动化生产和各类生产线得到普遍的使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的成就就是利用了机器。人类的脑力和体力的一部分都由自动化设备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所取代了。此刻,劳动表现为有意识的一个机器的零部件,它分布在机械体系的许多节点或环节。这就提出了一个理论的诘难:工人的劳动在整个生产过程的节点上是如何与价值创造联系起来的?由此,劳动价值论遭遇到了挑战。一种说法是具有人类思维的机器人的劳动不能创造价值。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指出,“像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由它的服务所生产的产品上。”[1]从价值量的角度来看,劳动者使用机器人,机器人在生产中被磨损和消耗,机器人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它成为新产品的价值构成部分。机器是被劳动者操作的对象而已,仅仅是因为工人的具体劳动将其机器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之中。从抽象劳动角度来看,无论智能机器人,还是落后的手工工具,都不能直接作用到生产产品上,唯有经过人的劳动作用进行劳动资料本身的价值转移,才可以实现新的产品。
(二)在未来,机器人能否彻底代替人类劳动
显然,这个问题答案不能简单概之。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工具存在。智能机器人不能威胁到人的主体性地位。智能机器人出现,技术革命引起了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让当下的世界出现“智能制造”“技术性失业”等。传统行业在消减和升级,劳动者自身技能水平无法适应智能机器出现的境遇,造成“被失业”。总体上,人类社会技术进步带来了更多发展智力和休闲娱乐的时间。智能机器人与未来社会的各种可能性和限度是一个值得沉思的现实课题,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境遇。人的劳动与智能机器人具体操作的邂逅,体现的是人类智慧性地建构了一个新的劳动景观的社会。这个充满着人与机器的未来力量博弈的社会,须谨慎思之。
(三)智能化背景下机器人和人的发展关系是怎么样的
从古至今,人的本质力量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刀耕火种到如今数字劳动,人的力量在不断地扩容和增强。从手工工具到简单的机械工具,直至现在的智能机器人,这都是劳动资料的变革,它引起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智能机器人促进了社会发展,同时促进了人的解放和自我价值实现。尽管智能机器人具有独立运转能力,但是脱离了人的生产、制造、编程、维修等,它将无法发挥任何功用。数字经济时代,人们学习知识和工作技能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促使生产力要素重新排列组合。在智能化的背景下,劳动者在生产过程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地位依然未发生变化。
二、马克思“机器理论”之形成及当代价值
(一)形成概述
马克思对于“机器理论”的研究开始于1845 年2月。马克思研究“机器理论”主要阅读和摘录了查理·拜比吉的《论机器和工厂经济》、安德鲁·尤尔的《工厂哲学:或大不列颠工厂制度的科学、道德和商业的经济》。马克思还研究了19 世纪中叶纺织、造纸、机器制造等,《工艺学史摘录笔记》、波佩的工艺学理论等。[2]工业革命实质上就是一场机器代替人力的生产方式革命。从社会关系来看,工业革命的发生,促使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裂变和革新,分化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人类社会从手工到机器大生产,凸显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在马克思那里,他研究机器是为了考察资本主义生产。马克思研究的是侧重生产过程的技术创新。不难看出,机器是近代技术的集合体,也是第一个将自然科学和自然力结合的物质形态。这是人类对客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体现。
(二)当代价值
第一,为科技发展提供哲学智慧。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沉思机器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不否定机器的正效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马克思透过对机器的反思来阐述和揭露资产阶级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机器是社会某种关系的深层次体现。人的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就是机器使用和技术发展的突破过程。综观当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从哲学层面和全局视野来透析机器和技术的发展实属难得。时至今日,机器和技术的发展撬动了传统社会治理和经济治理,各国都在力求提升技术创新指数,从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马克思有关机器、技术、劳动的思考给当今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也为当今各国规范科技创新提供了哲学层面的指向。
第二,为新劳动观的形成提供思想借鉴。首先,马克思的“机器理论”改变了人类观察劳动的视野。在研究劳动异化过程中,马克思指出了技术异化和机器生产的正效应和负效用。马克思认为机器使用产生的诸多问题呈现的是全部的社会关系。这就对人们重新审视和评判劳动、技术提供了新参考。假设社会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机器就不会表现为异化于人的存在。省思当下,由于数字劳动和数字经济的出现,劳动的界定突破了原来的认知,如何建立合理与科学的劳动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创造相对和谐的劳动环境缩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收入差距,这是需要慎思的。其次,马克思的“机器理论”警示当下,中国之治与全球治理融合进程中,持续致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其潜能,这是构建未来美好社会需直面的重大现实课题。最后,数字化生存状态下,劳动观的重新确立成为时代命题。数字化生存状态下,人的衣食住行都被数字化,尽管受制于键盘和屏幕,但对其乐此不疲。缘由在于,这种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体现了一种进步,也带来了财富和个体之间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能量。比如,现实生活中,情感世界和生活方式都被“微信社会工场”重新界定。如何在“微信社会工场”的数字化景况下认识劳动也成为了时代新命题。
三、机器人是否取代人的劳动之当代回响
(一)机器人的生产并非能完全意义上取代人的劳动
世界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正在变得比人类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强大。达成共识的是,机器人在数据运算、程序化工作方面潜力无限。但是,需要特别技能和情感技能的工作并非机器人所擅长。比如运动教练。机器人不能根据每个学员需求,鼓励学员,灵活地做不同的动作。整体上看来看,人际沟通、场景识别、情感表达、创造思考、缜密分析等方面机器人都不能实现。实质上,机器人仅仅是按照程序做一些人们预先设定的任务。分析、思考、情感、创意、写作、创新、想象等都是人类独特能够完成的,机器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自主实现。
(二)虽无法预测机器人带来的不确定结果,但我们能够发挥人类独特的主要功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指出,发达机器是大工业特有的劳动资料,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将改变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未来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强调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兴起肯定将改变世界。尽管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的权力被海量数据所弱化,但他并不否认人的独特功能的巨大力量。当人类独特的主要功能被机器人所代替的时候,诸如这样的景象:电子阅读设备的使用能自助识别个体阅读情绪,更甚者能判别哪一个句子能影响阅读者的血压。长此以往,人们似乎被机器剥夺了本有的主要机能。人类怎么办?一方面,要不断准确把握机器人带给人类社会的诸多新问题的实质。也就是说,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如尤瓦尔·赫拉利所言,它是一个智能正与意识脱钩,具备高度智能算法将很快会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的时代,然而,人类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中,依然能够发挥主要功能,解决机器给人类带来的各类理论诘难和现实挑战。要发挥这样的主要功能,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机器理论”与人的相关论述进行深入的持续的研究,正如胡大平教授指出,“在当今中国,人们对马克思的理解需要获取一个深层的历史视角与广阔的全球化视野。”[3]
(三)未来的世界不是机器人的世界
正如上文所述,机器人的使用不仅只有发达国家关注,同样,机器人带给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现实问题都备受各界重视。机器和人的竞争较量之中,人的潜力发挥还有巨大空间。人类还有数不尽的未知世界待探知。未来的世界,是机器人的世界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由此,突破上述各种诘难,根本的路向在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4]深刻把握机器与世界的互动发展关系可知:机器与技术本身并没有主观意识。唯有拥有和使用机器的人,在预先设定好指令的条件下,决定如何利用它为人类更好的服务。回应机器人与劳动之间的这些诘难,不应当遮蔽机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正效应,也不夸大智能机器给人带来的负效应,而应当立足历史唯物主义,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消解矛盾,让机器回归本质,帮助人类获得自由而全面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