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和单纯弹簧圈的治疗效果
2020-02-25柳松雪
柳松雪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致残率均高,其发病率约为4~10/10 万人/年,颅内动脉瘤为脑动脉血管管壁上出现异常膨出,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约占85%。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栓塞治疗可显著降低治疗风险[1]。其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单纯弹簧圈栓塞对颅内动脉瘤有较高复发率,使其在宽静脉瘤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进步,球囊辅助、双微导管技术、支架辅助栓塞等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管内治疗进行了优化[3]。对于宽颈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梭形动脉瘤等较为复杂的动脉瘤,采用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治疗均较为困难,而随着支架的不断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已逐渐用于较为复杂的颅内动脉瘤中[4]。本文分析了支架辅助弹簧圈和单纯弹簧圈对颅内动脉瘤的效果,以为复杂颅内动脉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头昏、偏瘫、昏迷等。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全脑血管S3-DSA 及DSA 检查,从而准确了解动脉瘤的大小、位置、瘤颈宽度、形态、载瘤动脉、穿支血管的空间关系。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 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 例,观察组给予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其中男12 例,女18例,年龄39 ~71 岁,平均57.76±6.08 岁,瘤体大小范围为4.7~24mm,平均14.52±3.89mm,动脉瘤部位: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者6 例、前交通动脉者4 例、椎动脉者3 例、大脑中动脉者3 例、小脑上动脉者1 例、颈内动脉眼动脉者6 例、基底动脉者6 例、脉络膜前动脉者1 例;术前根据Hent-Hess 分级,其中0 级者7例、Ⅰ级者5 例、Ⅱ级者12 例、Ⅲ级者4 例、Ⅳ级者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弹簧圈治疗,其中男11 例,女19 例,年龄32 ~70 岁,平均57.74±6.09 岁,瘤体大小范围为4.6 ~23mm,平均14.85±3.95mm,动脉瘤部位: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者6 例、前交通动脉者5 例、椎动脉者3 例、大脑中动脉者2 例、颈内动脉眼动脉者7 例、基底动脉者6 例、脉络膜前动脉者1 例;术前根据Hent-Hess 分级,其中0 级者8 例、Ⅰ级者4 例、Ⅱ级者13 例、Ⅲ级者3例、Ⅳ级者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瘤体大小、动脉瘤部位、Hent-Hess 分级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弹簧圈治疗,首先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之后用微导管将微弹簧圈置入患者的动脉瘤中,之后再将微导丝缓慢退出,之后对穿刺点进行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待患者麻醉后行血管造影,评估疾病的综合情况,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及治疗,先将支架释放,之后再填塞置入弹簧圈,之后再行抗凝治疗,两组术后随访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环境评分;(3)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随访6 个月时的GOS 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计数资料或计量资料分别用百分率或(±s)表示,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对比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不显著,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例)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s,分)
生理 心理 社会功能 环境治疗前 治疗后 t/P 治疗前 治疗后 t/P 治疗前 治疗后 t/P 治疗前 治疗后 t/P观察组 30 53.12±3.15 69.12±5.43 7.098/<0.001 54.23±4.88 78.78±6.98 13.887/<0.001 52.87±3.78 69.31±5.89 8.768/<0.001 53.14±4.15 72.89±6.34 14.009/<0.001对照组 30 53.34±3.25 59.89±4.98 7.666/<0.001 54.31±5.21 63.14±7.23 9.087/<0.001 52.98±4.12 58.34±6.57 4.765/0.031 53.15±4.89 63.38±6.12 10.156/<0.001 t 1.023 7.771 - 1.231 8.109 - 1.312 10.778 - 1.009 11.786 -P 0.765 <0.001 - 0.678 <0.001 - 0.654 <0.001 - 0.876 <0.001 -组别 例数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OS 评分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GO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个月时,两组GOS 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OS 评分(±s,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OS 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时 随访6 个月 t P观察组 30 2.65±0.78 4.23±0.98 6.123 <0.001对照组 30 2.67±0.82 3.67±0.78 5.876 0.025 t 1.101 4.167 - -P 0.853 0.036 - -
3.讨论
目前,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弹簧圈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已有大幅度提升,而在弹簧圈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5],因此治疗过程中如何减少弹簧圈出现的并发症,我院将支架辅助弹簧圈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疗效显著。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出院时,两组患者的GOS 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 个月时,两组GOS 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主要是由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可保证患者的颅脑血液供应,从而起到治疗的应用效果[6],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支架与弹簧圈非常重要,需选择柔软性较好的弹簧圈,支架直径应该选择>2 载瘤直径1~2mm,同时动脉瘤适度填塞会避免术中的破裂出血,不能强求要求致密填塞,同时术中弹簧圈推送手感非常重要,若明显看到弹簧圈在微导管中起皱呈波纹状,需释放部分微导管张力后再将弹簧圈送入至瘤腔[7-8]。
综上所述,与单纯应用弹簧圈相比,支架辅助弹簧圈可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