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段学困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0-02-24吴庆海
吴庆海
摘要:新课标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学习数学不再是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学会应用,懂得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并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小学低年段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可采用朗读法、情景模拟法、编造故事法、彩图导入法、课程创新法来提高小学低年段学困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学困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标提到:“学生学习数学已不再是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学会应用,懂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师在哪个学习阶段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什么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这方面的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一、小学低年段学困生数学学习现状
从新课标把小学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来看,学生要具备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被真正重视起来,从各地小学数学教材低年段起就有计划地渗透解决问题方面的素材可看出,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小学低年段抓起。遗憾的是,很多一线的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变化,在低年段教学解决问题的题目时总是填鸭式地生搬硬套,对于学困生更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智力还未发展起来,到了中高年段慢慢就懂了”。很多学生从低年段起学习文字内容增多、数量关系变得复杂的题目时,因为没有科学系统的引导或者个人的一些认知不足,慢慢地就被“解决问题”难倒了。
二、小学数学低年段学困生的成因
(一)识字量不多,生活阅历少,理解不了题意
学生一看到解决问题的题目就头疼,其主要原因是看不懂题目,他们识字量不多,看不太懂题目,很难把题目的情景与数量关系结合。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知识相互补充。学困生的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不高。另外,学生平时鲜有主动体验、探索求知的经验。哪怕教材关于解决问题的内容已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但学生仍难融入题目的意境中去。
(二)偏差导向,缺乏学习动力
部分家长的教育水平有限,在辅导或者与孩子沟通时,可能会说:“这题目很难,要好好思考啊,想不出来我也没办法,回去问问老师吧。”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会加减乘除就可以了。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在讲授一些解决问题的题目时,认为不必在低年段就教给学生方法与技巧,或者有些题目太难,就没必要花时间,等等。这些错误的导向致使学生认为,学不好这些知识是正常的。学生一旦形成这种认识,以后想要转变则很难。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多数学困生书写不规范,特别是一些数字,如“6与0”“7与1”。由于数字写不清楚,容易看错,就会增多计算失误。有些学困生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就算能正确列出算式,但因计算错误而不得分。如计算加减法时没有养成列竖式或进位借位的习惯,或者没有背诵乘法口诀,导致四则运算经常出错。
(四)没有掌握解题方法与策略
很多解决问题的题目與一些数量关系式有关,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路程、速度、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价、单价、数量,等等。学生连这些基本的公式都不熟悉或不理解,更别说灵活应用了。因为理解不了题目的数量关系或混淆了一些字眼含义,如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见“一共”就用加法,同时,有些数学题型有其固定的解题方法与策略,如行程问题画线段图、比多比少找关键字、倍数问题画树状图。由于学困生缺乏运用这些策略与手段的意识,所以他们经常乱套公式,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三、提高小学低年段学困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朗读法
由于学困生识字量不多,哪怕题目简短,数量关系不复杂,他们理解起来仍有很大困难。所以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让他们知晓题目每一个字的意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读题,让学生大声、认真地读出题目的每一个字。读一遍读不懂就多读几遍,不懂的跟着懂的读,但提醒不能换字或漏字,教师还要及时解释一些生字词的含义。同时,读题目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教师带读、范读,也可以是学生齐读、点读、对读、小组读,男女生PK读。朗读题目时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的意思。
(二)情景模拟法
小学生天真、好奇、喜欢玩,学困生更是如此,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个天性,讲解决问题方面的题目时,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困生分当题目中的角色,让他们投入其中。例如,跟运动或路程有关的题目,可让学困生分角色扮演运动员,让他们走一走、跑一跑,可能会多花点时间,但对提高学困生的参与度有很大的帮助。又如学除法平均分知识时,可以结合相关题目让学困生帮忙分一分学具,做教师的小助手,让学生多参与其中,提高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源于生活,正如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教授所说:“要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发现并创造数学。”
(三)编造故事法
新课标提到,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上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多从现实背景出发引入新知。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资源,在整合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改革创新问题的呈现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编造故事的形式使学生融入其中,学会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时,笔者结合教材内容编了这么一道题——一天,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了12个苹果,3元/斤。回家路上,妈妈说要考考我的数学:1.如果回家后爸爸和哥哥都吃了一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2.回到家后发现爸爸又买了8个苹果,那么家里现在有几个苹果?3.售货员姐姐说我们的苹果共3斤,那么妈妈共付多少钱?4.我们一家四口平均分买的苹果,平均每人有几个?5.你还可以想到什么问题来考考妈妈呢?这道题就在轻松的环境下把数学的加减乘除知识融入生活故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彩图导入法
小学数学教科书对解决问题的题目都会尽量配以色彩鲜艳的情景图画,如果教师能合理地使用这些插图,利用插图的生动形象性使学生快速进入题目的意境,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题目内容,准确地解答。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题目的情景图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使图中的数学问题更清晰,学生的解题思路就更开阔了。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的解决问题时,情景图反映的是几样物品的单价,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观察图并思考:1.能说说插图下的价格是什么意思吗?2.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3.买6个排球需要多少钱?用这些钱又能买几个小熊?4.有什么办法知道玩具车的价格?
(五)课程创新法
传统的授课模式有它的优势,但难以吸引学困生,他们期待在玩中学。教师如果能抓住他们的心理,根据课程内容(如专题活动、实习作业)大胆地创新课程的授课模式,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笔者就上了一节“购物课”——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学困生平均分配),提前分工,把从家里带来的玩具作为商品、标价、制作简易钱币等等。然后在课堂分组摆摊,整节课让学生购物、售货: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教师从旁教育学生要懂得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这样把传统的数学课堂变为有趣的综合实践课,学生的积极性大增,思维解放了,他们觉得学习数学轻松好玩,达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从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识,要懂得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资源为根本,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学困生的学情,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策略,把解决问题的题目“轻松化”“多元化”,增多“玩的元素”,耐心辅导、悉心沟通、及时表扬,增强学困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同步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及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迟毓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杜慧慧.小学学困生数学课堂学习表现及其对策的个案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