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2020-02-24胡青青
胡青青
(湖南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一项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目的是推动教育体系的全面提升,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升级,打造一流的大学、一流学科与一流的专业。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作出新的部署;同年11月,中央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思想和布局,高校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应当立足于学校自身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学科的内涵发展;按照“双一流”建设方案中颁布的要求和目标,大力完善特色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全面进步。
目前,我国进入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42所,这些高校都建有外语学院(系),拥有一大批在教学科研方面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并在全校开设了公共外语教学课程及理工农医类专业外语;同时,在进入一流学科建设的95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可见,外语学科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予以了重要的地位,并对各学科的建设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无疑将会带动全国高校外语学科的发展,“双一流”为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应抓住机遇,基于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专业基础,并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熟练运用语言的创新型人才。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1]。这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等都要求“一流人才”具备优秀的外语素养,外语能力成为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师资、课程与学生的国际化。”[2]“双一流”战略本质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离不开英语教学。高质量英语教学不仅有利于英语专业的内涵建设,还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参与国际事务或科研合作能力;同时,弘扬中国文化,加强国际合作,经济贸易的全球化都需要高水平英语人才。因此,地方院校特色专业、主干专业和优势专业可以依托英语专业开展国际化的服务,培养精通专业又熟练英语的复合型国际人才;为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促进高校师资和精品课程的国际化,扩大高校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主动对接国外同类型专业的国际学校,开展联合办学。
但是,在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困境和挑战:一是专业定位不准。目前,大部分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模式和发展理念没有立足自身条件、发挥自身特色,基本上都是沿用外国语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招生规模大,但硬软件设施跟不上发展的要求,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实践环节薄弱,专业知识不过硬、国际视野欠缺等现象。近年来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积极开展了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办学理念,取得了较多的教学成果。但由于诸多的原因,如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兼顾繁多的知识点、专业技术面大点少等影响了教改效果与教学质量。一些地方院校重视课程创新,开设新潮专业,如法律英语、电商英语,但教学方式和侧重点仍然没有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新开专业课堂教学含金量不高、专业基础薄弱、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等。二是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与“一流”学科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一些地方院校英语专业都是由大学英语教学部或基础课部发展而来,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倾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发展,而导致了英语专业的边缘化。“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突出了英语专业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日显重要。同样,地方院校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的建设都需要充分依托英语学科建设,只有充分发挥优势特色,提高英语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才能走向国际化。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杨建国教授指出,外语人才培养要着眼“双一流”建设,积极探索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3];田启林教授认为,非外语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国家“协同创新”和“双一流”建设为指导背景,提出英语+跨专业选修+实习基地建设一体化的培养模式[4];祖大庆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化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观,秉承人才培养理念和凸显人文教育来构建复合型、实用性和国际化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5],等等。与重点综合性大学或外语类高校相比,地方院校在规模、师资、科研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在学科专业内涵特色建设发展的目标理念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地方院校要积极探索学科特色和优势,根植于本土语境下的文化和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突出英语专业的学科地位,探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秉承“明确发展定位、坚守特色发展、重视人才质量”的发展理念
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不同于其他类型高等院校的功能和特点。王永生教授指出:地方院校的办学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双一流”建设方案中的要求和目标,理性把握2020、2030、2050年这三个关键的时间段,大力完善特色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全面进步,明确地方高校发展定位[6]。地方院校的发展定位非常重要,关系到院校自身特色化发展的成效;若发展定位含混不清,将造成办学理念的趋同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化。首先,确定地方院校的定位需要考虑高校功能、人才培养类型和目标服务方向等;其次,地方院校的发展定位要能凸显办学特色。“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地方院校的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发展理念、师资培养和科研建设等方面。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国家、地方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建设学科,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建设一流师资团队,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许多地方理工科院校,大都定位为以理、工为主,管、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致力于区域经济建设和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院校应制定重视英语能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将目标定位于建设区域一流学科。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院校的外国语学院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社会需求、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坚持育人目标,依托学科优势,科学设置课程,学科交叉、知识互补,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方面做出成绩。拥有优势学科的地方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有所创新,体现英语专业与学院优势学科的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体系下强调语言技能、语言人文和优势学科专业素养的融合交叉,培养出语言基本功扎实、专业素质优秀、外语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设置特色化和国际化专业课程,凸显人文教育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课程设置的专业化、科学化、国际化和本土化以及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并重。王守仁教授认为,课程设置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教学方向和教学的重点,必须符合培养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英语专业课程要根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进行设置,重视人才培养的创新性[7]。目前,部分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两个倾向:第一,基于人才培养类型,把英语专业分为教育类和应用类,注重英语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第二,基于市场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上不顾自身定位,开设过多的应用型课程,如酒店英语、旅游英语和商贸英语等,由于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导致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外语类院校作为国家培养对外交流交往人才的重要阵地,要肩负“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使命,要充分发挥语言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的优势,要为深化“文化走出去”做出积极的尝试[8]。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以英语专业为工具、人文底蕴为基础、跨文化交流为目标,体现专业课程的多跨度性、知识性和国际性。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方向、人生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特色化。
(三)提倡多维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双一流”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以“精英语、懂专业、重知识、强素养”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一些地方院校虽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但实际情况仍是“以教师为主”。因此,要抓住机遇,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把探索个性化、多维化教学落到实处。要注重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方面可以尝试以下方式:一是实现教学与市场需求对接,拓展实用型实训基地,加强语言的技能化训练。二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志愿者服务,聘请海外留学人员、华人华侨、业内知名专家教授及外贸专员和业务代表走进课堂,召开专业理论与实际经验的交流会、研讨会。三是拓建实习基地,定期举办各种以英语为工具的专业实训活动,为培养复合应用型国际专业人才献计献策。四是加强平台建设,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创新创业、实习实训、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合作。五是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选派教师进修和参加国外短期培训,培养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和国际视野。六是开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吸收国外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如教学管理、师资、教材等,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