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材读写结合研究

2020-11-12许曼萍马炳军朱家胜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词汇高中英语学科

许曼萍,马炳军,朱家胜

(1.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2.阜阳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又一里程碑,是2001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首次将学科核心素养正式写入英语教学大纲(标准)的。这标志着高中英语学科从过去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向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道路。《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又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能力(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和两个必备品格(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即学科核心素养的2+2模式。

目前,国内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阅读,其次是写作,偶尔也有听说和评价,但是,有关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读写结合的研究寥寥无几。然而,任务型读写又是我们教学中有关读写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新尝试,也是一种教学改革的创新,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具体来说,旨在探索培养高中学生读写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研究的视角是基于《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内容聚焦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问题: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任务型读写能否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让核心素养在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中落地生根?

一、 研究背景

中小学英语教材一直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初中以下的教材重听说,高中阶段的教材重读写。“读”和“写”技能习得和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高考乃至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决定着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成败。文献检索表明,有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2017-2019年期间,主要研究内容首先是有关阅读的研究,其次是写作研究,也有少量的听说研究和教材分析研究,而发表在高校学报、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寥若晨星。因此探讨如何实施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显得尤为重要。高中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是实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种快捷有效的途径。以阅读为核心,结合现行教材文本材料进行写作技能训练,引导并鼓励学生深度阅读,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不是语言的形式而是语言的功能,要求学生具有的不是简单的语句输出而是语篇能力[1]。由此,在现今的高中英语教材设置上,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一改以往的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及句子水平上的传统模式,而应在教材中更多地体现读写结合的习得策略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进而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并且落实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2+2模式。

三年来(2017-2019),随着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倡,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以应试为目标,而是受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影响逐渐转移到核心素养的研究。读写结合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众多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使其真正应用到日常教学当中,不同的教学对策被投入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中。杨颖在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探讨中提出在课前导入、正式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后写作中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对策[2]。张芳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将其主要内涵运用到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去,深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使教师引导学生在导入与启发、阅读与内化、写作与互评及反思与升华的课堂设置中优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读写认知[3]。王晓蔚则为探究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落实英语核心素养提出解决办法,致力于优化英语课堂教学[4]。

文献研究发现,在中学英语教学当中,有限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读写结合相关联的研究使得英语语言研究者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以往语言教育的短板,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倡导下,提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然而,现实却并不令人乐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为辅助进行语言教学,却不能够真正有效地利用教材进行有效的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活动。尽管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都意识到课改过后学科教材对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视度,但对于教材中促进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重视度却相对缺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读写分离进行教学和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5]。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普通高中学习课时紧张、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在写作训练时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费时费力又事倍功半[6]。而不少教师为了追求课时进度,在教学过程中仅教授词汇和短语,忽视教材设置内容中安排的写作任务,导致学生不能获得教师课堂上有效的写作指导,更谈不上有效掌握写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再者,由于中国固有的应试制度,书面表达的训练形式过于单一,这就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毫无概念,外加对写作中产生错误的畏惧心理,更使学生面对写作产生抗拒心理。另外,教师在写作反馈时也往往是从内容、词汇和语法的角度来评分,却忽略了语篇。这种将阅读与写作教学严重分离、相互割裂的教学现状严重背离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高的新要求。

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有效理解并运用教材,通过以读促写策略,有机结合阅读与写作,提升高中生的写作能力,使得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师的教材教授过程中得到体现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笔者在此探究教师在高中英语教材教授中,发现教材设置中读写结合的模式体现,并将其运用到真实的课堂活动中。

二、读写结合,教材教授中实现素养发展新途径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为实现在读写结合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教师在教材教授中要彻底改变阅读与写作教学相互分离、相互割裂的教材教授方式,将教材教授的核心偏向于“育人为本”。因此,笔者以学科素养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师在教材教授中应运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教材,以读促写,并将在以发展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教材讲授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促进所学知识的内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文化归属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运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促使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一)培养语言能力,促进知识内化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学习相关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以及语用知识。英语作为一种结构性语言,具有其自身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基本句型[7]。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更多的体现在英语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的习得。我们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中,高中英语教材通过听、说、读、写的相互贯通,发展并落实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

笔者通过对高中教材中如何通过读写结合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内化进行探究。现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世界各地的节日)为例,对教材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结构和内容组成进行具体分析。

(1)语音

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教材中,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世界各地的节日)在语音方面通过对阅读课文及听力习题的录音,运用标准美式发音,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习得语音,具体内容的表现形式统计如下,见表1:

表1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语音涉及内容表现形式

通过表1可以看出,语音知识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息息相关。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词汇的学习可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途径,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我们可以看到,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语音的学习十分重要,正确的语音有利于语言的有效学习,从而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2)词汇

文秋芳指出,有效的词汇学习能够直接促进英语水平的显著提高[8]。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设置中,词汇的学习内容在顺序及所占比重上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对于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词汇学习的表现形式统计如下,见表2:

表2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词汇涉及内容表现形式

表2表明,词汇的学习在教材设置中至关重要。在所选教材中,单词的学习分布在方方面面。集中的以及零星分散的英语词汇分布使得学生在学习教材之前更加注重英语词汇的学习,比如每一部分新词汇及短语通过字体加粗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学生在阅读教材中习得新词汇,在写作输出中运用新词汇,运用读写结合的学习策略,有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3)语法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任何语言都要遵循语法规则。”[9]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语法的学习以习题的方式显性呈现,以阅读的方式隐性呈现。教师在教材的教授中更多地以教材提供的阅读文章为范本,将语法教授融入到阅读文本当中,配以教材提供的练习实现语法规则的了解。这种语法的学习方式可以归纳为从阅读中学语法,在写作中用语法。

三要素的习得,尤其是词汇和语法的习得,为读写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文化意识,强化文化归属感

语言与文化共生互依,密不可分。语言的运用承载着文化的体现,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10]。正因为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成为了语言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更大程度寄托在语言的教学上。研究表明,对外语学习有“融合性动机”的学习者若对目的语使用群体及其文化有兴趣,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要比有“工具性动机”驱动的外语学习者更容易取得成功[11]。由此,通过在教材教授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强化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仍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为例,对教材的内容设置上如何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归属感的培养进行探究,见表3。

表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关于文化意识的读写结合表现形式

由表3可以看出,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Unit 1中,阅读部分和读与写部分以两篇文章对节日及其庆祝方式的由来进行介绍,例如在Reading(阅读)部分,通过文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节日及其庆祝方式)分别介绍了世界各地庆祝节日的方式以及节日文化的由来,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了更多的文化,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增强文化意识。阅读文章A sad story(一个悲伤的故事)叙述了中国七夕节的由来,学生由此了解了中国文化,强化文化归属感。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了解世界各国的节日文化,并在阅读了解中增加对各国文化之间的特点与差异,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增加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并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知。由此,通过不同教材内容设置,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化差异,最终在写作输出中体现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

(三)发展思维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

“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知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1]教师在教材教授过程中,理解并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通过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文化意识的养成,使得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力。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提供不同主题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认知世界。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为例,在主题设置上,分别向学生展示了节日文化、生活方式、科学与自然及人文地理等方面主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获取知识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知识的储备和内化的思维品质通过写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有效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四)运用学习能力,促使学习效率最大化

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调试英语学习策略,扩大英语学习渠道,以促进英语学习效率最大化[1]。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提升语言能力,从而在写作输出中达到语言能力的体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有效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结语

基于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解,通过高中英语教材读写结合的探讨,文中对高中英语教材中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文化意识的体现、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学习策略的掌握,进行主次分析和评述。研究发现,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是能力到知识的内化、文化意识到文化归属感的升华,思维品质对价值观的塑造和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与结合。教师是教材的驾驭者,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运载工具,核心素养下的教材读写结合研究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指标。

猜你喜欢

词汇高中英语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