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校地相互作用大学 推进地方高校内涵式转型
2020-02-24孙家明
孙家明
(韶关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 韶关 512005)
韶关学院作为粤北山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围绕“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的宗旨,积极实施相互作用大学战略,探索地方院校由“升本”到“应用型大学”再到“特色大学”的发展路径,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从被动转型走向主动转型,从外延转型走向内涵转型,从跟随转型走向特色转型,初步建设了一所与社会、与地方相互作用的大学。
一、建设校地相互作用大学的现实性分析
(一)契合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1]。从国际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欧美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全球经济重心转向实体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成为发展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面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迫切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生力军,必须思考如何转变办学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培养模式和服务供给,形成与地方共生发展的办学模式,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为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契合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
无论从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大学功能延展来说,都要求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相互作用大学作为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地方支持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院校多样化办学的实践模式。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应转换角色定位,跳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惯势,以区域人才培养为根本,真正走近师生、走进企业与社会,使高校由封闭式的“象牙塔”走向开放的“社会服务站”。具体表现在:服务对象多样化——“相互作用”对象包括地方政府、行业系统、社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服务范围全域化——“相互作用”范围涉及区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服务途径整合化——“相互作用”途径要重组与配置校地知识、物质、社会和信息等资源,生成新的资源优势;服务目标共生化——“相互作用”目标要基于校地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实现协同发展和共生共赢成为共同目标,使得“一种新型的大学——相互作用大学将会发展成熟而得到社会的确认”[2]。
(三)契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相互作用大学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反哺地方建设的战略措施,也是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的现实选择。从数量上看,目前我国有本科高校1 145所,其中地方本科高校1 036所,约占91%;地方本科院校在校生超过1 250万人,约占全日制本科在校生的88%,每年为地方输出人才数量约在500万至600万之间[3]。从历史角度看,地方本科高校与地方是“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军”,无论从其新建、升格还是转型来看,地方本科高校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但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由于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上“临摹”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上追求“高大上”,教育服务及教育产出与地方产业需求不对接,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不充分,导致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办学特色不明显。基于此,面对“量大面广”的地方本科高校,发展模式向哪里转(目标与标准在哪)、为何转(转型的合法性与必要性)、转什么(转的内容)、如何转(高校如何领导转型、政府如何引导)以及如何评价[4],这五个维度困扰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者。由此可见,相互作用大学建设能够契合转型的“四个衡量标准”,即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有助于使地方大学从“自我中心”模式走向“社会中心”模式成为现实。
二、建设相互作用大学模式的初步实践:从理念到行动
(一)从自我为中心转向他方为中心,建立校地战略伙伴关系
1.建立校地联盟,实施省市共建工程。省市共建工程是一项引领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举措。政策上依据省市共建协议,编制《省市共建总体规划(2017-2020年)》《省市共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2017-2020年)》《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省市共建韶关学院实施方案》《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省市共建韶关学院资金配套预算方案》;组织上建立省、市、校三级联盟机制,成立省市共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建设工作小组和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学校以省市共建重点项目为抓手,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效显著”的建设思路,设置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类、教师队伍提升类、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类、科研成果培育转化类、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类、国际交流与合作类、其他类等八大重点项目。根据“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动态管理、滚动支持,阶段评价、绩效考核”实施原则,建立重点项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绩效考核评价,以抓项目质量促内涵建设,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因而相互作用大学建设不同于校地互动、校地合作形式,主要特点是以校地联盟的形态使合作常态化、运行规范化、治理社会化,服务地方化,最终实现“共建、共享、共进、共益”。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校地联盟制度。一是建立校地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政府主导、高校主体、企业参与”合作机制。成立“地方合作处”,搭建高校与合作主体联系的桥梁,与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产业商会等开展联席会议,减弱信息不对称影响,主动与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局、经济贸易局等单位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二是建立“旋转门”制度,为地方提供政策研究、咨询与评估服务。实施“高层次人才进企业(政府)”和“企业(政府)人才进高校”双向服务模式,该模式既有利于地方获得高校的人力资源、科研支持和文化支撑,也有利于高校促进自身改革创新、扩大办学资金来源、提高办学质量[5]。“十三五”以来,韶关学院参与市政府20多项规划的专题研究和编撰工作,涉及到地方综合发展、城市规划、工业园区发展、三农、文化与旅游产业等领域,将课题研究中的“对策”转变成为地方党委与政府的“政策”,为地方融入“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出谋划策,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起到了“人才库”“智囊团”“顾问工程师”的作用。
(二)从离散架构转向特色专业群建设,为地方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
1.建设新师范专业群,为山区基础教育提供教师资源。一是整合传统师范与职业师范专业,建设U-G-S“发展共同体”,推进教师教育协同化。发挥师范教育优势,着力打造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艺体教育等16个本科专业,共建省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构建“四维一体”教师教育共生模式(“四维”即职前教师培养、职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研究与管理平台;“一体”即职前与职后一体化),培养和培训“乡村学校全科教师”,每年为地方提供师范生1 500多人,培训粤北在职教师1万多人次(其中在线培训约4 500人次),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二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粤北山区基础教育发展。作为广东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中小学教师试点高校之一,依托美术、小学教育专业优势为粤北山区紧缺教师进行定向人才培养,每年招收本科师范生140名,其中美术学专业40名、小学教育专业100名。三是建立教学改革项目驱动机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双置换培养”计划,推进政府、高校、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置换培训的改革。
2.建设新工科专业群,为地方支柱产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问题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一是以对接区域八大产业需求为“标尺”,优化新工科专业建设路径,增强专业的应用型定位和亲产业属性。改造升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传统工科专业;新办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生物科学等新工科专业;增设具有跨学科人力技术优势和知识转化应用亮点的新工科专业方向,培育新工科专业。二是实施“全过程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ICT行业学院。就是与企业等其他育人主体进行“实体合作”,双方共同设计人才质量标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作企业讲座课程,共同编写特色教材,共同研发项目技术,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等,如与企业共建两大省级协同育人中心——“信息科学与技术协同育人中心”和“轻工化工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育人中心”。目前学校新工科专业数量达到总数的25%,每年为地方提供1 900多名工科人才,培训技术技能型人才上万人次,服务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莞韶产业园、“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园等10个产业园区。
3.建设新农科专业群,为地方“三农”发展提供农学人才。供给高素质农学人才是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一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打造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共建特色学科与专业。对接区域七大主导农产品,依托“韶关学院石斛研究所”“岭南特色中药材和花卉产学研孵化基地”“珍稀食用菌产学研孵化基地”,整合园艺、动物科学、园林3个农学专业,建设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蔬菜学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链接电子商务、物联网、旅游与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构建了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特色农产品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农业孵化基地。每年培训农技人员1 000多人次、农民上万人次。二是实施“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为区域“三农”发展提供专门人才,更好地服务10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 75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98个家庭农场、1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和1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2”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年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培养,2年在韶关学院培养。“2+2”和“4+0”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其中“2+2”分段模式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年在韶关学院培养,2年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培养,“4+0”分段模式如软件工程专业4年均在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培养。“3+1”分段模式,即学生3年在韶关学院学习,1年到企业实习或预就业。
(三)从教科研两中心转向产学研创服结合,为地方科技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1.共建科技创新体系与研发中心。共建科技研发中心是相互作用大学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是建立科研创新体系,争做粤北地区创新发展“智力引擎”。按照“面向市场、立足创新、重在应用、加速转化”的思路,逐步从“先理论、再科研”转变为“先需求、再研发”的科研模式,构建以学校为轴心,以“校内科研机构、二级学院、科研团队”和“校外科研机构—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两翼,协同合作的“一轴两翼”科研创新体系。二是着力打造科技研发平台,联合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和科技攻关。为发挥各方资源比较优势,建立“优势互补、需求导向”的合作机制,依托校内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将市环境监测站主体实验室迁入韶关学院,共建环境监测中心,建成集环境监测与管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环境监测中心。该模式是学校在环境保护方面服务地方的新模式,也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与事业单位合作共建的首例。依托校外国家级高水平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联合实验室,建立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中心——粤北畜牧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以及“广东省粤北生猪养殖废弃物减量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共建科技创新学科团队。技术和人才是相互作用大学建设的最重要切入点。学校为提升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凝练科研方向,吸纳区域人才,组建特色芳香植物研究、食品科技创新与应用、新型功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粤北生猪生态养殖技术创新等科研创新团队,并给予理工类各团队立项经费60万元,社科类各团队立项经费45万元。同时实施“百名教授/博士对接地方社会工程”,发挥校地共建高校主体优势,制定教授/博士科研信息表,鼓励更多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参与地方企事业的科研。特别是依托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等涉农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对接和融入韶关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团队近5年承担了40余项国家、省部级涉农研究课题,研发了120余项涉农科技成果,帮助农户增收1 000万元以上。
3.共建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业园能够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相互作用大学建设的成果孵化基地。借鉴国外大学科技园的成功做法,与地方共建6万平方米的生态科技园,首批重点打造石斛、食用菌、兰花产学研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生态链安全、需求链灵敏、供应链快捷的现代高效农业孵化基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大学生创业园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学校与政府、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学院,依托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韶关市智汇小镇”和“韶关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联合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成立创业先锋班,建立模拟真实环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训平台,鼓励师生入园开展创业实习、成果孵化,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根据麦可思第三方统计调查分析,在毕业去向方面,韶关学院2013届中期自主创业(8.1%)高出全国非211本科院校中期自主创业(3.6%)比例[6]。
(四)从响应式服务转向融入式服务,为地方文化产业提供理论支撑
1.共建共享地方文化研究基地。共建共享地方文化研究基地是服务与引领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一是建立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韶文化研究基地、张九龄研究中心,承接“深入发掘韶文化资源,加快发展韶文化特色产业”重大课题研究任务,韶文化研究基地入选首批“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成为全省九大文化研究基地之一。建成“韶关特色文化资源网站”,新增国家、省、市各类课题40多项,出版《韶文化研究丛书》10多部,发挥了重构与创造地方精神文明和历史文化的作用。二是融入“地方文化繁荣与发展行动计划”,与地方教育、文化、旅游等职能部门合作,积极加强地方文化、特色文化的研究,参与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工程、文明建设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传承工程等建设,促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和城市文化发展。特别是禅宗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韶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建“禅宗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作为打造禅宗之都的基本条件和强有力的基地依托。
2.共建共享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共建共享特色“旅游+文化”产业是服务与引领地方文化建设的新业态新模式。一是共建共享生态休闲旅游区,打造“粤北乡村文旅走廊”。学校融入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把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和发展旅游文化服务作为新的增长点,投入大南华文化创意产业园、丹霞山文化产业园、乳源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翁源县)兰花博览中心等项目建设,与政府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个,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6个,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二是提升山城公共文化软实力。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共创企业——“奥创艺术彩绘装饰工作室”,开发了墙体控湿技术与创新绘制工艺,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美韶城”等主题墙绘活动,在粤北扶贫点乡村绘制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每年培训学生200人次,为粤北山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三是共建共享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按照“把革命遗址保护好、把红色文化传承好、把红色旅游发展好”的建设思路,与地方政府共同进行历史资料汇编,完善“红色族谱”;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共同打造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点、旅游镇、旅游线,共建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在建成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三、建设相互作用大学的路径选择:基于实践的思考
(一)落实政策,建设相互作用大学的着力点
从利益相关者逻辑来看,建设相互作用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市场、地方高校、社会等。但是不同的行为主体和组织体系隶属,使得他们各有目标,各有资源,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因而要遵循“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引导、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办学”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外部引导和内部激活双重政策驱动,才能破解“政府推而不动、业界合而不作、高校转而不变、师生改而无效”的困局。一是外部政策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明确协议共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共建内容目标化、责任化、具体化、法治化,建立“有契约、有机制、有平台、有评价、有应用”的外部政策支持体系。二是内部政策要推行“简政放权”,健全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建立人事分配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内部政策支持体系,实行“学院制”,扩大与落实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支持教职工开展横向研究与社会服务,引导师生参与相互作用大学建设。
(二)合理定位,建设相互作用大学的契合点
办学定位是引导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航标”“方向仪”。相互作用大学具有“以他方为中心”的特征,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反哺地方”,找准定位,形成特色。具体而言:一是要建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心,从重理论教学转向学用结合,以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项目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建立以产出地方需要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为基础,从重科研轻转化向科研转化并重转变,以多样化的校地产教融合项目来提高区域创新水平;三是要以建立相互作用的社会服务体系为抓手,从松散型服务向紧密型服务转变,以人财物全方位的服务项目来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建立以相互作用的文化创新体系为特色,从单一的研究形式向共建共享形式转变,以校地特色品牌项目来增强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三)共建平台,建设相互作用大学的切入点
一是共建校地信息交流平台。成立校地合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与地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发展论坛。通过共建校地信息交流平台消除彼此的冲突与矛盾,形成共同的集体意识[7],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二是共建校企联合创新平台。重点加强与成长型企业、新经济行业的合作共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三是共建校地教育培训平台。发挥高校教学资源与人才集聚优势,开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不断优化区域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人才。四是共建公共服务平台。不仅能够紧密联系区域社会管理的实际,主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满足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可以减少重复投资,避免资源浪费,最大程度发挥资源利用效率。
(四)完善机制,建设相互作用大学的关键点
地方高校与政府、市场、社会支配着相互作用大学建设的不同资源,从而萌生与地方高校职能使命相融或相悖的利益关联,必须构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非零和博弈”机制,因为共生的本质是协同与合作[8]。一是建立多元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不是一种正式制度,而是一种持续的互动[9]。相互作用大学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各主体利益表达与实现的过程,所以要承认地方高校、政府、市场与社会在相互作用大学建设中不同的利益诉求,肯定并尊重利益诉求差异的存在,调整或改进管理政策、管理方法,通过平等协商与对话等方式,找到相互之间价值追求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域。二是建立共同治理的利益制约机制。通过赋予相互作用大学建设的利益相关者以监管权,使利益共同体的集体决策行为、结果受到客观审核、监察与督导,发挥“温度调节器”的作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