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期刊与粤北瑶族文化研究
2020-02-24王焰安
王焰安
(韶关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韶关 512005)
20世纪20年代中山大学开始编辑出版《民俗》期刊,《民俗》期刊为进行和促进粤北瑶族文化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对此稍作分析。
一、《民俗》期刊编辑出版概况
1927年11月18日,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民俗学会成立,为承续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传统,同时编辑出版《民间文艺》周刊,以发表各地的民间文学作品,1928年1月10日出版至第12期后,因嫌“《民间文艺》名称狭小”[1],为“放宽范围,收及宗教风俗材料”[2],便将《民间文艺》改为《民俗》周刊,以“把几千年埋没的民间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2]。《民俗》周刊于1928年3月21日创刊,1930年4月30日出版至第110期停刊;1933年3月21日《民俗》周刊复刊,1933年6月13日《民俗》周刊出版至123期再次停刊;1936年9月15日,《民俗》周刊复刊,改称《民俗》季刊,改为16开不定期出版,共出版有2卷8期,第1卷出版有4期,第2卷1、2期合刊、3、4期合刊,1943年12月终刊,一共出版了131期,是“我国民俗学刊物里期数最多的一个”[3]。
二、《民俗》期刊发表的粤北瑶族文化调研成果
有关粤北瑶族,主要指分布在曲江、乐昌、英德、乳源、翁源五县的瑶族,《民俗》期刊发表的粤北瑶族文化调研成果,主要指在《民俗》周刊和《民俗》季刊上发表的有关此五县瑶族文化的材料与论文。
(一)《民俗》周刊发表的粤北瑶族文化调研成果
检索123期《民俗》周刊,我们可以发现,《民俗》周刊虽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与材料,但有关粤北瑶族的文章与材料却只有3篇,2篇是单列题名发表,分别为第23、24期合刊上愚民的《翁源瑶民生活一瞥》,介绍了翁源瑶民的居住、衣服食用、产业与物产、语言与教育、拳术、医药与法术、婚姻、社交、性情等;52期上清水的《北江瑶民古俗的发见》,将《韶州府志》卷十一上有关粤北瑶族的材料悉数转录下来;1篇未单列题名,夹杂在“本刊通讯”中,52期“本刊通讯”中的清水的田野调查记录,记录了翁源瑶民的来源、姓氏、婚姻、信仰、语言、服饰、过年等相关资料。这3篇有关粤北瑶族的文章与材料,虽然仅仅停留在资料的搜集与展示层面,而且还不够系统、全面,但是作者和编者将之发表在《民俗》周刊上,具有一定的介绍引领之功,足以“唤醒人们对于他们的漠视”[4]。
(二)《民俗》季刊发表的粤北瑶族文化调研成果
《民俗》季刊共出版8期,共发表各类文章88篇,其中第1卷第1、2、3、4期份量较重,页码较多,分别发表文章18篇、14篇、12篇、13篇;第2卷1-2、3-4期份量、页码较前有所减少,分别发表文章15篇、16篇,这些文章中,有关粤北瑶族文化的调研文章16篇,占总篇数的18%,“可算是与瑶人接触的一种有意义的文献”[5]。这16篇文中除《广东北江瑶人调查报告导言》《粤北乳源瑶人考察导言》两篇综述外,另14篇不拘长短,分别从族源、体质、历史、社会、经济、生活、习俗、语言、文艺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研究,具体而言为:
1.粤北瑶族的族源
粤北瑶族是西南民族中湖南苗民的一个小支派,虽不能说是从宋时才开始有的,但却可以说是宋时开始显现的[6]。粤北瑶族分布情况为,曲江瑶人二十四坑,乳源瑶人二十四坑又二十八寨,乐昌瑶人二十八寨[7]。
2.粤北瑶族的体质类型
粤北瑶族属于蒙古利亚人种,不仅瑶人的头发、身毛与面毛、头、鼻、颚角度、皮肤、身、眼、口、面等形态特征上有所体现,瑶人的体质测量数据更能得到证实,通过对48个瑶人年龄、身高、头的长宽指数、面高宽指数、鼻高宽指数的测量数据,计算出了瑶人体质平均指数、瑶人在人种标准地位、个体与个体的两极端差距、团体与个体差距、瑶人体质型总表现的有关数据[8]。
3.粤北瑶族的人口
粤北瑶族人口,具体数据不一,曲江瑶族人口有的说在10 000人左右[6];乳源瑶族人口,一般的口头或文书上的数字也为10 000多人,其实根据“北山瑶民烟户册”、乳源县政府呈文底稿及实地考察,此时乳源瑶族分布在 41个坑,最大的坑有37户,最小的坑只有2户,共495户;户均人口约有5人,因此总人口应为3 000多人,口传数据与推测数据存在差异有其具体的原因[5]。
4.粤北瑶族的语言
“瑶语是一种泰语”,“瑶语是一种单音语言,文法组织与汉语相同”[8],粤北瑶族语言,实指所调查的乳源瑶族语言,由瑶族巫师赵志学发音,杨成志以国际音标记音,分别调查了词汇、单句、短篇会话,调查的词汇有代名词跟指示代词15个、普通名词3个、时间词9个、数量词21个、天文气象词15个、地理词8个、动物词11个、植物词10个、亲属词35个、人品词22个、行业词5个、身体词35个、服饰词12个、饮食词6个、建筑物词6个、器具材料词38个、钱财词2个、人物自身动作词12个、身体上变化跟动作词11个、做用跟处置东西词6个、烹调跟其他复杂动作词20个、动弄东西词3个、说话等词6个、想等词4个、人状态跟性质词4个、普通性质词28个、方位词7个、时间副词7个、程度副词1个、情势词7个、介词2个、连词1个、助词4个;单句调查有18句;短篇会话有两段[9]。
5.粤北瑶族的社会组织
粤北瑶族的社会组织,以坑(村)为单位,一坑有的由一姓组成,有的由多姓组成,村民之间有安全、工作、经济互助义务,根据村落的大小,设有一个或多个村长,村长任期不定,纯为义务性质。村落之内为家族,家族分为小家族和大家族,而以小家族为多,家族实行父权制,但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却具有明确的亲族关系。组成家族的婚姻形态多样,有买卖婚、同姓婚、异姓婚、同村通婚与异村通婚、兄弟妇婚、赘婚、杂婚等[7]。
6.粤北瑶族的经济生产
粤北瑶族的经济生产,“显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7],渔猎生产为辅。农业生产主要为耕田和耕山,渔猎生产主要为打猎和捕鱼。“田土或林地”,皆为“私人所有”[10]。耕田“全为梯田”,由瑶民“掘山而成,由山脚以至山腰,最多者达五十余级”[10],梯田主要种植稻谷,稻谷有糯稻和粘稻,糯稻有大糯、雪糯两种;粘稻有乌禾、牛粪粘、秤花粘、白古粘、有须粘五种,稻谷一般谷雨播种,芒种前插秧,白露或寒露前收割;耕山主要为种植杂粮,以“锄耕点播”[10],杂粮有甘薯、芋、牛根粟、黄粟、高粱、玉蜀黍、黑芝麻等,谷雨前后播种,白露时收获[11]。除此之外,粤北瑶族还从事手工业生产,主要生产杉木及杉板、木棺、棕绳与棕蓑,这些手工业产品除部分自给外,大部分通过墟市与汉人进行交易[7]。“瑶人中的壮年男子,农作之余,多从事板柱之解锯,锯好即肩往乳源城出售,无地可耕之人,且有专事此业者。”[10]
7.粤北瑶族的生产工具
粤北瑶族的生产工具,总体比较简单,绝大部分从汉族购买,与汉族的生产工具大同小异,稍具瑶族特点或风格的有:水力木臼、人力木臼、镰刀(铁制部分虽为汉人代做,式样却为瑶山特有,木柄及木夹为瑶人自制)、竹制酒桶、猎枪(木托木管由瑶人自制)、石磨、犁[12]。
8.粤北瑶族的生活方式
粤北瑶族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衣住行方面,粤北瑶族服饰的质料,一般都是青色土布,男子的服饰为衣、裤、头帕、腰带、腿带,装饰的质料主要为银及铜,装饰品为耳环、手镯、衣襟前后方块花绣;女子的服饰为帽、衣、裙、红花腰带、腿带,装饰的质料主要为银及铜,装饰品为耳环、手镯、衣襟前后方块花绣。瑶人虽普遍赤足,但年纪较老之人,却多穿青布鞋[13]。粤北瑶族的房屋大半为瓦屋,其次为树皮屋。从其建筑式样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人居平房(多间平列或单间独立)、人住楼房、两层屋(上层住人下层养猪或上层储农作物下层养猪或上下层均储藏农作物或下层储物上层住人)、猪牛栏、厕所、神庙。建造房屋的材料,主要有瓦、石、土砖、木料。瓦虽是请汉人代为烧制,但是瑶人却在装建过程中将其砌成两种花式;石为山中鹅卵石,多用于建筑屋基;土砖用黄泥、稻草及大小不等鹅卵石混合制成[12]。粤北瑶人的交通,主要是筑路和修建桥梁,其修建桥梁都是用四棵大圆木搭作两支架,大木两端用两个小横木嵌入,使之“联串结实”[12]。
9.粤北瑶族的宗教信仰
粤北瑶族奉行多神教,但是这种多神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原始宗教,而是融入了浓厚的道教色彩,是既有道教色彩又有瑶族特色的多神教。粤北瑶族鬼神观念区分不甚严格,其中,最可注意的是,这种多神教却毫无佛教的内容和色彩[14]。
粤北瑶族崇拜的神袛,因调查地点与调查对象的不同,具体数目则不一致。江应梁调查统计的神为50名,梁钊韬调查统计的神为85名,两者神名有的是重复的,有的则不是重复的。所崇拜的神袛有善神、有恶神、有既不善也不恶的神,其中恶神最多[14]。崇拜恶神,是为了规避疾病、瘟疫。
粤北瑶族供奉各种神袛的神庙有原始神庙和所建神庙两种。原始神庙,就是用大树枝搭为一棚,围住山中的某一块大石头,并在上面盖上树皮,祭祀在野外举行;有每寨所建的神庙,庙的构造、布置极为简单,多以龙字命名,供奉仙公、仙娘等十神;还有几寨共建的神庙,如乳源北山的“调兵大王”庙,除建筑较为讲究外,其余一切相同。村民到庙内拜神的时间是固定的,一般为立春日、七月十五、九月中任何一日、十一月二十四日;祭品为香、烛、纸钱、酒、肉、糍粑六种。
粤北瑶族执掌宗教的人是巫师,巫师有大小之分,大巫师掌管太上老君的法印,小巫师是大巫师作法事时的助手。小巫师作法,穿日常衣服,不用法器,只带数册经书念经;大巫师作法,穿巫服及马褂式红衣,运用印、牛角、鼓等各种法器,除念经外,还要跳舞及施演各种魔法。巫师举行法事,一般是四日或七日,第一日请上、下坛神降临;第二日请“伏席神”及“寅卯小席神”或祭青龙、五谷祭青坛、青龙缠青坛、灵王扮社堂、阴山烧社堂等;第三日诵特有经文、上表、吹笛、打板等;第四日起大席[15]。重要的法事仪式有度身法事仪式和丧事法事仪式,其中度身法事需24个法师到家作法,时间7昼夜,仪式有34项;丧事法事仪式有27项,仪式过程共有变身、变法具、捉妖、收场四个阶段,目的是对付鬼怪[14]。
粤北瑶族盛行占卜,主要有角卜和钱卜,角卜或是将羊角剖开,或是将木头做成羊角形状,占卜时,将两片羊角合在掌中,先祝祷,再预定卦,再将羊角抛在地上,卦象与自己预定的一致,为吉;反之,为凶[15]。钱卜即是以五个金钱的阴阳来问卜,占卜时先请神,再申述事由,再合掌摇钱丢在桌上,看其显示的卦象,连续三次即为一卦,根据三卦卦象判断吉凶。问病者,若得到的卦象不是吉兆,需要再问,一直问到是哪个鬼在作祟,若是小鬼,即拜;若是大鬼,则请巫师驱逐[14]。
粤北瑶族讲究禁忌。有祭神忌讳,如献祭肉神时,女子不能走近黑石处。有农业生产忌讳,如妇女只可拔秧,不能插秧,“谓妇女所插之秧,不成熟结实也”[11]。有居住忌讳,如一个屋子的门不能和另一个屋子的门相对,大门不能被任何东西所遮蔽,否则将“蒙到极大不利”[12]。
10.粤北瑶族的民间刺绣
粤北瑶族的民间刺绣,实为乳源浅山瑶的民间刺绣,乳源瑶族的民间刺绣,“是手工艺的装饰”,其花纹有“自然形态的摹拟”和“几何形体的演变”及外族的传入。“自然形态的摹拟”种类很少,只有两种,当地瑶族人分别称为鹿纹和人纹。鹿纹,顾铁符先生认为称为四足兽类花纹比较准确[16]。“几何形体演变”的花纹是“属于瑶人自己的”,虽然只有四方形、直角三角形、齿状线、城碟状线四种,但是由于这种花纹有无限的组合方法,因而衍生出了众多的花纹,大致可分为带状图案和方块图案。外族传入的花纹,主要为定型的花纹:卍字纹和寿字纹、植物花纹。卍字纹和寿字纹多用于填补兽形纹旁的空缺,并且发生多种变异与繁化。植物花纹有两种不同的花瓣,每样四片,相间围绕着花蕊,也有以两片花瓣成一对,以四对围绕花蕊,花蕊大都作九散点,排成四方形。
瑶族刺绣是配色绣,对于配色具有严格的规定。兽形纹、人形纹限定为黑色或白色,在白色布上绣黑色,在钢青布上绣白色;带状图案和方块图案“大都以红黄两色作主体”[16],但在方块图案中分划的小方格和带状图案中的小四方形,则时常使用绿色,偶然也用黑色和白色配色;字纹用红色,而变异或繁化的字纹,则红黄绿三色均用;寿字纹除不用黑色外,其他的颜色随带状图案变化而变化;观赏植物花纹用红黄两色作主体。
瑶族刺绣主要用于男人服饰的包头巾、上衣、腰带,女人服饰的帽子、上衣、腰带、长围裙。这些服饰图案的配置、图案的颜色、图案的位置、图案的大小各有不同的规定和限制。瑶族刺绣方法,是“凭着布的经纬线绣的”[16],所以“他们所绣的线纹只有横直线和对角线两种”[16]。
11.粤北瑶族民间文学
粤北瑶族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因考察组在瑶区考察时间较短,从瑶民口头仅采录了26首歌谣,但《民俗》季刊的专辑与专栏中却间接发表了瑶族经典中的不少民间文学作品,主要为传说与歌谣两类:
有关粤北瑶族的民间传说,主要辑录于瑶人经典,如“种族来源的传说”“种族迁徙的传说”[17]。
有关粤北瑶族的歌谣,除刘伟民所采录的“抒情歌”3首、叙事歌23首外,其余的歌谣均蕴藏于瑶人经典中,计有迁徙歌谣:《高王转神歌》《千年意用者》《批记》《先人歌》;祀神歌谣:《灶君歌》《土地歌》《本方土地歌》《真武歌》《玉皇歌》《盘王歌》《家先歌》《玄天歌》《都头歌》;法事歌谣:《请神歌》《还愿歌》《烧孝歌》;生产歌:《斩番歌》《钓鱼歌》;生活歌:《做米歌》《调撒用歌》等。
三、《民俗》季刊发表粤北瑶族文化调研成果的作用
(一)集中宣传、展示了粤北瑶族文化
据相关记载,在此之前,到粤北瑶族聚居区考察的主要有三批人,一是德国传教士F.W.Leaschner 1910—1911年三次到乳源考察,以《中国南方之瑶子》为名,发表考察结果;二是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的容肇祖、商承祚,1928年到乳源黄茶坑考察;三是中山大学生物系采集队,1930年3月到瑶山采集标本,队员庞新民等在采集动植物标本时,“兼事瑶俗之种种调查”,以《广东北江瑶山杂记》为名,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7]。但《民俗》季刊如此丰富地发表粤北瑶族文化的调研成果却是第一次,而且这些调研成果具有材料记述的科学性、材料记述的全面性和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民俗》季刊发表的粤北瑶族文化调研成果,是杨成志先生两次组织师生用人类学的方法本着“客观的著述”原则[5]所记述的调研成果,记述材料的方法是科学的,除照录瑶族经文的文字,还有国际音标记音、摄影图片、绘图图样以及相关材料的附录。因此,“杨成志和他的学生王兴瑞、江应梁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民族志无疑具有很强的示范性”[18],所发表的调研成果涉及到粤北瑶族历史、社会、经济、信仰、房屋、工具、衣饰、农作、传说、歌谣等方方面面,记述详细而具体。所发表的调研成果,是根据科学理论的指导,并结合时地的现实分析而得出的,如瑶族人的性格并非“顽犷嗜杀”“性犷而悍”“猜忍轻生”,而是“具有一种勇敢的、耐劳的、诚恳的、负责的、合群而互助的德性”[8]。对于北山瑶族没有制陶技术和纺织技术,王启澍认为,不是没有,而是“失传了”[10]。正如杨成志先生在“编余缀话”中所言:虽不敢说“成绩是怎样丰富的。但是,可以略使大家信任的,就是这些考察的态度是客观的,而论断也大都以比较可靠的学理为依据。在这种学问还在萌芽时期的今日学术界,我们或可说这个考察报告,决不是没有多少意义和贡献的”[19]。钟敬文先生在“编后缀话”中说:“我们且不要管这些文章里有多少精确的论断,单就新材料的提供方面说,也是给予我们稚弱的民族学界和民俗学界添上一点气力了。”[20]
(二) 保存了粤北瑶族文化的资料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变迁,粤北瑶族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在近百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十年前的生产、生活习惯及生活遗存在瑶区已很难寻觅。诚如江应梁所言:“今日遗留于瑶山中之少许瑶人固有之生活动态,亦将不能再见。”[13]幸而《民俗》季刊发表的粤北瑶族文化调研成果,为我们留下了粤北瑶族珍贵的文化资料,若将“粤北乳源瑶人调查报告”与“广东北江瑶人调查报告”“同时参阅,对于曲江与乐昌和乳源的瑶人民族志更可得到比较广大的综合和分析的认识”[5]。因而,这些调研成果成为了后续粤北瑶族文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检索现有的粤北瑶族文化研究论著、粤北瑶族文化研究史,发现几乎没有不提及《民俗》季刊主其所发表的调研成果的,因而其在粤北瑶族文化研究乃至瑶族文化研究中都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四、《民俗》季刊发表粤北瑶族文化的编辑意图
为全面系统地宣传、展示粤北瑶族文化,《民俗》季刊采取了一定的编辑策划,以实现编辑意图。
(一)专辑、专栏形式发文
用专辑形式刊发粤北瑶族文化调研成果。8期《民俗》季刊中,唯有第1卷第3期以专辑形式发表“广东北江瑶人调查报告”,“计三百十四页,约二十万言”[5],这在《民俗》季刊出版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用专栏形式刊发粤北瑶族文化调研成果。8期《民俗》季刊中,曾开辟有“广西部族特辑”“民间艺术”“纪念民间宗教史家许地山先生”“粤北乳源瑶人调查报告”,其中“广西部族特辑”发表4篇文章,49页;“民间艺术”发表5篇文章,22页;“纪念民间宗教史家许地山先生”发表5篇文章,11页;“粤北乳源瑶人调查报告”发表6篇文章,34页,在专栏中具有一定的分量。
以专辑、专栏刊发论文,可以有效发挥文章集束的效果,不仅能集中展示专题的成果,而且还能对读者产生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从而引起读者的充分注意。
(二)中英文共同进行推介
《民俗》季刊在向国内民俗学者、社会学者、人类学者、民族学者推介粤北瑶族文化时,还借助双语种出版的形式,向英语读者进行推介,即将“广东北江瑶人调查报告导言”翻译成英文,同刊并列发表,以引起英语读者的注意,从而引发英语读者的研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