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开展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的意义

2020-02-24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粤北中山大学华南

盛 芳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国民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本依托。抗战时期一些大学迁徙,保存延续了中华民族教育星火,肩负起了民族振兴的神圣使命。

2020年1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在了解西南联合大学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后,深有感触地说:“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广东国民政府搬迁到韶关(后迁平远大柘),一批穗港澳的大中小学校随之辗转迁徙至粤北韶关、连州、梅州、云浮等地,展开了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的过程。抗战时期在粤北形成了华南教育高校群,粤北成为了华南教育的中心。正是华南教育先师们不畏艰险,教育报国,才有了日后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光辉成就。

开展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挖掘、复活内迁粤北学校的遗址遗迹乃至历史文化,发掘它们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圣地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是传承华南教育星火的积极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了解华南高校内迁粤北的基本状况及其对粤北社会发展的影响

抗战时期,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乐昌坪石,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内迁清远连州东陂,私立岭南大学、培正培道联合中学等一大批当时知名大中学校纷纷迁抵粤北。它们成为今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惠州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和华师附属中学、广东省实验学校、广州培正、广州七中等中小学校,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知名高校和中学的根脉所在。据统计,当时内迁到韶关的大中专学校就有40所,一时间,韶关、连州成为抗日烽火中教育机构的重镇,粤北已然成为华南教育的圣地。

内迁高校在粤北大地播撒下了人文教育的不灭火种,传播了新思想、新文化,开启了民智民风,对战时高等教育的恢复发展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在坪石:中山大学大力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和抗日救亡宣传教育,免费为村民开办文化识字班、乡村教育进修班和民众学校。中山大学成立了“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专门机构,委员会主席为校长。1941年通过的《国立中山大学推行社会教育实施计划大纲》中规定该委员会的目标是:动员学生、民众,以增强抗战建国之力量;化除学校与社会之界限,使学校成为社会教化之中心;使学生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以为改造社会之干员;力求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之学术能有高深之成就。推行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公民训练、识字教育、卫生教育、抗敌工作,使用除文字外的各种形式(如戏剧等)。据统计,此次扫除文盲行动共开办19期45个班,扫盲人数共1 800人。当地民众对中山大学感情日渐深厚[2]。中山大学先师们主动投身于粤北的经济社会建设,广泛参与社会调查,参与自然、人文研究,参与乡村道路设计,参与防疫治病等等。杨成志教授带领师生深入瑶乡调查,发表了《粤北乳源瑶人调查报告》。吴尚时教授足迹遍布连县、乐昌、乳源、仁化、曲江、始兴和南雄等地,在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区域气候学、区域地理学等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撰写了《乐昌盆地地理纲要》《广东省之气候》等地理专著。陈国达等人撰写有《广东曲江芙蓉山之石炭纪煤系》《粤北连县、乐昌、南雄三县之土壤调查报告》《广东仁化始兴之土壤调查报告》等。自在乐昌办学以来,中山大学医学院一直坚持免费为乐昌县民众进行霍乱预防注射,同时免费为当地儿童种痘。妇产科主任黎女士还举办过几期接产训练班,为推行新法接生起到一定作用,医学院的毕业生罗秉相也被聘为县医院医生,充实了当地的医疗力量[2]。

二、增进对中共地下党组织在高校中积极作用的认识,增强当代人的政治自觉性

高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聚集地,争取高校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拥护支持成为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斗争的焦点之一。1938年,广东省会迁到韶关,韶关逐步取代广州成为广东青年运动的中心。

1940年秋至1945年1月,中山大学在坪石的四年间,中共地下党组织在中山大学开展了大量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山大学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和青年学生运动直接接受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省委青年部设在乐昌县城苏家祠,青年部部长陈能兴驻乐昌县城,副部长张江明驻坪石中山大学,由张江明直接负责联系各个党支部。中山大学在法学院、文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理学院都秘密建立了党支部。此外,在研究院社教区和先修班也发展了一批党员,前后共有一百多个党员[3]。中共在中山大学的活动以1942年5月中共粤北省委遭受国民党严重破坏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领导青年学生开展爱国民主运动,第二阶段则是通过参加学生社团和学术研讨以及举行宣讲会等宣介民主进步思想。中共地下党组织在中山大学开展的各项工作争取团结了进步力量,巩固发展了统一战线,引领带动了青年学生,发展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和附中有“红色学校”之称,在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在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学生运动中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1940年初,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搬到连县东陂后,开始建立党支部。党组织由连(连县)、连(连山)、阳(山)工委组织部长周锦照联系。不久,连阳工委改为连(县)连(山)阳(山)中心县委,张江明任中共北江特委青年部长兼连连阳中心县委书记,直接联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中共地下党组织,他有一段时间住在东陂,经常和支委研究工作。1942年3月,省委青年部为了加强统一领导,在三个平行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中心支部。当时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学生约300人左右,到1942年已发展了40多名中共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进步师生坚持抗日民主,争取进步自由,同国民党专制统治、法西斯教育进行英勇斗争,发展了党组织,壮大了进步力量。随着形势的发展,大批中共党员和进步群众逐步走上抗日武装斗争的道路,为民族革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力量[4]。

历史证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进步力量在内迁高校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中国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开展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内迁高校中积极作用的认识,增强当代人的政治自觉性。

三、传承先师教育“初心”,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指出:“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1]

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一大批名师名家来到粤北,开启了烽火育人、教育兴邦的历程,学生们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华南教育先师们用顽强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教育救国的壮丽赞歌。与烽火中粤北办学相伴随的是巨大的艰辛与深重的磨难。当年的中山大学,不同的学院、系(所)以及班级都是分散在坪石街及周边,有些学院甚至分散在不同的县域。当年的校舍、宿舍,主要是租借民房,或是学生们自己动手用木板、杉树皮和竹笪搭建成的棚厂。师生日常的伙食主要是青菜、咸菜、辣椒。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更是在隆隆炮火中,九载十迁弦歌不辍,初心如磐砥砺笃行。虽然办学如此艰辛,但在校学生人数却不断增加。中山大学,1940年10月初到坪石时,全校学生为1 736人,到1942年,学生总数激增到4 179人。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4年间,培养学生近2万人[5]。艰苦简陋的环境,却是出人才的地方。烽火中粤北高校群星闪耀,中国高校的一些大学校长是从粤北走出去的先贤。比如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湖南大学和武汉大学原校长李达,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林砺儒,中山大学原校长许崇清,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马思聪,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刘佛年,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丁颖、原副校长李沛文等。烽火中粤北高校人才辈出,新中国的许多学部委员、中国高等教育中许多学科的奠基人,也是从粤北高校走出的先师。比如中国图书馆学奠基人之一杜定友,中国化学工程先驱之一康辛元,农业科学家丁颖,病理学家梁伯强,植物学家陈焕镛,土地法专家余群宗,生物学家彭风潭和胡笃敬,建筑学家杨卓成,经济学家郭大力、陶大镛和袁镇岳,心理学家朱智贤、阮镜清,法学家曾昭度,教育学家王越,教育哲学家张栗原,文学教育家吴三立、许杰,历史学家陈守实,地理学家盛叙功,物理学家黄友谋,化学家王赞卿、王鹤清等。烽火中先师新见不断,卢鹤绂、吴尚时、陈国达、杨成志、钟敬文、詹安泰、张云、邹仪新、何大章、曾昭璇等在粤北教学时建构起了不少原创性理论,成为了核物理、地理红岩学说、“珠江三角洲”地理概念、民族(俗)学、词学、中国经济学、天文学日食采像等领域研究的新声。华南先师们离开粤北后,走向了其他各地方学校,成为了各学科、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展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就是要发掘老一辈华南教育先师们对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为新时代现代教育找到“初心”。

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历史是中华民族抗日救亡历史的一个缩影。当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后,广东敌后游击战争面临大发展的形势。在中共党组织的安排下,1944年7、8月间,中山大学约有200名学生参加曾生领导的东江纵队,奔赴抗日前线,这批有文化有觉悟的青年学生,到达东江纵队后,对提高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起了很好的作用。从1944年冬到1945年春,据不完全统计,有江国光等30多名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中共党员和进步群众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奔赴到东纵、珠纵、北江、西江、中区各个武装斗争的前线,担任部队政治工作、军事工作和地方工作[4]。后来江国光、黄海晏、李严、王怀勋等同志为了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华南教育先师们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坚守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民族精神完全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6]的重要论述。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一个继承、弘扬和传播民族精神的研学场所。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不仅是对原有历史的挖掘和维护,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和弘扬抗日救亡运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凝练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文化资源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繁荣富强的有力见证,具有很高的育人价值。

2009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甘肃调研期间强调:“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7]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时强调指出:“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8]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9]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承载的历史文化应当属于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范畴。基地所存的遗址、遗存和遗物也应系统纳入革命文物的范畴。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革命(红色)文化内涵,包括: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批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艰难求索,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壮丽诗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孕育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9年8月,由华南师范大学承担的广东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广东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活化利用研究》将革命文化资源定义为: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反映爱国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重点人物和事件的文化资源统称,包括物质层面的遗址、遗迹、遗存和遗物以及非物质层面的革命精神。广东省革命文化资源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1840—1921),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第二阶段(1921—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历史时期;第三阶段(1949—1978),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历史时期;第四阶段(1978—至今),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历史时期。

许瑞生副省长对研究报告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做出重要批示:省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阶段划分的做法值得肯定,第二阶段的历史遗产保护挖掘远远不够,永远是“老三篇”[10]。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就是一张有特殊内涵的红色文化传承名片,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承载的革命文化当是红色文化的范畴,基地的遗址、遗迹、遗存和遗物也当系统纳入革命文物的范畴。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属性。挖掘、研究抗日战争时期华南各院校迁徙粤北历史,目的就是要再现华南教育的根与魂,即再现粤港澳文化教育界在抗战时期于烽火中坚守办学,学者贤师舍生取义坚守教育火种,青年学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革命精神,就是要擦亮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这张有特殊内涵的红色文化传承名片,以史育人,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五、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助推文化湾区建设发展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规划纲要》专门指出要“共建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打造湾区精神人文家园”,为我们进行大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总纲和指引。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文化交流合作是直接推力和重要软实力。要推进三地的深度合作和融合发展,除了“硬件”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外,更需要“软件”建设的共认共识。这其中,文化又是最强有力和稳固的精神联结纽带,它在承担增强民族与文化认同、推动人心回归、强化内在联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分散在粤北办学的高、中学校接收、招录了不少来自港澳台的学生。香港被日军侵占后,大批香港学生奔赴粤北,寻找接受教育的机会。如出生于香港的黄本立,在香港陷落时还只是一名少年,他一人几经辗转才到达粤北坪石的培正培道联合中学,通过考试就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陈香梅女士拒绝父亲送她去美国读书的要求,来到内迁粤北的岭南大学求学。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峥嵘往昔,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共同记忆和文化情感,已然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事业的“寻根之地”。在加强祖国统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过程中,这段尘封已久的宝贵历史将成为推动大湾区深化教育合作的历史机缘与全新契机。

今天我们要大力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加快活化抗战时期华南及港澳院校内迁粤北办学的一批具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办学遗址遗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开展研学旅游,让港澳同胞找到同根同源文化的根基,以增进两岸三地民众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共同守护华南教育文脉,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的建设。

六、实现粤北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和粤北生态发展区建设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华南教育历史研究,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保护好、活化好抗战时期华南及港澳高校迁徙校址与办学点遗存,可以提升粤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力助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文化旅游等各项工作。研学活动是国家正在推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积极开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相关研学活动,可以真实地呈现抗战时期华南及港澳高校在粤北办学的辉煌历史,吸引粤港澳地区师生们“寻根”与研学,更可以衔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盘活当地的特色产业。可以把研学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国内研学和“旅游+教育”的发展。还可以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开发红色研学旅行产品,闯出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助推乡村振兴。

201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加快构建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开展华南教育历史研究,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是新时期广东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促进粤北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部署,可以为粤北生态区的建设与发展增添新动能。粤北是广东生态屏障,是粤港澳大湾区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就曾在这里开辟“武水演习场”作为学生的实验基地;抗战期间,“武水演习场”跟随中山大学师生度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三停三办,后来演变成为现在的广东省乐昌林场。如今,随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粤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必将再度得到相关院校及科研人员的重视,为相关专业的研究提供支撑。而学术研究成果付诸实践,也可以助力粤北生态发展区建设,真正地保住“绿水青山”,筑牢全省绿色生态屏障。

猜你喜欢

粤北中山大学华南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华南风采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注释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