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专栏导语
2020-02-24廖益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进逼广州。广州沦陷前夕,广东省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纷纷北撤至韶关,韶关成了广东战时省会。随着广东省政府北迁韶关,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省立仲恺农业职业学校等10多所大中专院校,省立仲元中学、省立执信女子中学、私立培英中学等20所普通中学先后辗转迁至韶关,私立东吴大学也经福建迁至韶关,从而在粤北办学的学校达到了30多所。诸校汇集韶关,互相支持,资源互用,教师互聘,学生互动,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抗日救亡各方面形成为事实上的学校共同体——“华南联大”。于是一向文化落后的粤北山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教育景象,成为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的中心。先师们在此潜心问学、教书育人、服务地方,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建立后,从这里走出去而成为大学校长的近2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多位,数位学者在多学科领域成为奠基之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时指出:“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同样契合抗战时期的粤北华南教育。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的规模水平、历史价值和爱国精神堪比西南联大、西北联大都是为国家、为民族救亡图存的教育,都为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科技复兴保留了基本和重要的力量。
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是“冒着炮火履行使命感的教育,更是一段伟大的国家记忆”,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在工作中发现了这段历史,并亲自部署研究工作。 2020年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由此,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上升为广东省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韶关学院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按照省政府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工作部署,以及把韶关学院打造成为华南教育学科史研究第一高校的要求,充分发挥地缘和区域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形成了以韶关学院为主力的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队伍。
《韶关学院学报》作为粤北惟一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应成为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的主要阵地以及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勉力为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提供理论和资料支撑。为推动研学工作,特在学报设立“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专栏。凡有关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中粤北学校办学史、学科发展史、师生成长史以及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学术抗战”精神、粤北华南教育抗战文化、粤北华南教育研学基地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均可在本专栏发表。
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稿,共同打造“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