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生成、逻辑及创新实践

2020-02-24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话语文化教育

朱 婕

(三明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1)

教育话语作为社会生活中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话语形式,以社会期望为准则,以教育与说服为基本目的。当教育主体在进行话语表达时,其会借助说服、引导的策略,实现教育活动双方在交互过程中对话语的“认可与理解”,从而达成教育话语意义的输出[1]。文化自信教育是承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优秀民族思想意识的教育话语秩序,文化自信教育的生成、逻辑构筑以及创新实践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而应立足于文化自信的历史发展、演进及其现实意蕴上,只有如此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实现对文化自信话语的顺利传导及实现对其的“认可与理解”。

一、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生成架构

(一)基于文化主体性的话语内容

任何文化主体的话语内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生成与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连。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作为我国社会实践的一种基本表达方式,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语境中架构起来的。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在具体的主体内容生成逻辑上,应基于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优秀民族思想意识的坚定信念;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与肯定[2]。由此可知,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内容具有两方面的价值内涵,一是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和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报以高度肯定,一是对其文化愿景报以坚定信心。实质上,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生成就是一个对中国所有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发扬与再构建的过程,正是基于这点,其才完成了话语主体内容的现代意义重构。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在以实现个体与社会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终极理想价值作为根本方向的中国现代文化前进道路上,为中国先进文化超越西方主流文化提供了可能,也为文化自信创造了最有利条件。作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的话语内容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具有紧密的历史关联和清晰的逻辑关系,如果在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的话语内容生成上忽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彻底丧失了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而忽视近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无法彻底认识到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推动现代中国文化迈向主体自信的最直接价值,以及无法发挥出它们对文化自信的价值目标指向作用[3]。因此,高校必须将文化自信教育话语,搁置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思想视野之中进行观照,当然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在生成过程中对传统优秀文化信息的消化吸收,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语境里完成。

(二)基于文化自觉性的话语形式

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生成与发展始终处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但同时也会受到其他多种意识形态的影响,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生成与发展中隐藏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权力博弈。在这种博弈中,学生的主体自觉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主体自觉性是高校构建文化自信话语形式的必要条件,如果文化自信话语体系没有学生的主体自觉在场,那么教育主客体必然无法达成真正“共识”[4]。学生文化自觉性的价值在于当个体受到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及文化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冲击时,能够在文化自觉的引导下辨别是非,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应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文化自信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帮助学生实现文化判断、文化选择和文化实践上的自觉统一。这种“自觉”从根本上讲,要立足于学生内在的自主和自愿上,激发他们通过主动认知、实践以及内省,来真正实现他们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可与理解及传承。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自身规律决定了文化自信无法通过外在的感性引导,例如借助某种强烈情绪的感染就能完成,而是必须要落脚于现实中学生对所有中国优秀文化真切体验与感悟后的自觉性表达。总之,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形式在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只有基于此,学生才能真正具备正确的文化判断、文化选择和文化实践能力。

(三)基于文化内生性的话语目标

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通过引导学生将文化自信的情感融入到自身的情感体验当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稳定的文化自信认同。教育话语的传递、接受、理解、认同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与情感交流过程,会因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变异。为克服教育话语的变异,需要学生遵循教育话语的主体价值引导,在具有特定、明确的目标性与指涉性的话语行为实践中,使其自觉地对话语产生感知、理解、判断和认同,而文化内生性其实需要解决的就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的问题[5]。在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中,文化内生性与文化主体性、文化自觉性相互支撑,共同架构了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结构。文化主体性体现的是个体的认知结构,文化自觉性搭建了思想意识与实践活动的外部联系,文化内生性则是文化自信的本质目标,三者共同实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练。相较于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自觉性强调的“结构性”与“外部性”的问题,文化内生性关注的则是学生“内在性”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这在上文已谈到,其既是培育文化信念的内在动力,也是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所要实现的目标追求。因此在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结构生成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文化内生性对于学生文化自信形成的内在作用,文化的内生性在与文化主体性、文化自觉性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为文化自信赋予可以自主驱动的动力引擎,并能为文化主体性、文化自觉性输出强力的价值认同意念,这对于坚定和强化个体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6]。

二、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逻辑归纳

(一)基于中西文化比较的文化自信定位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西方国家的文化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音乐、动漫等方式进行对外输出,作为互联网活跃用户的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接触到这些西方文化,而这些西方文化的密集式传播非常容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产生文化冲击,对我国的优秀本土文化构成威胁。学生由于自身的辨别能力不足,思想意识还不成熟,难以透过西方文化输出的表层内容分析其内在的价值和输出用意,容易片面地将外来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当作是优质文化、先进文化,因而不经甄别就全盘接受和吸收这些外来流行文化,却对本国的先进文化进行矮化和抵触,更有甚者,个别大学生背离我国的优秀文化和政治制度,不切实际地推崇西方的文化模式和政治制度,如推崇西方的“精英文化”“普世价值观”,从而彻底落入了“西方文化优越论”的意识形态陷阱[7]。可见,在这种形势下,对于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不仅需要高校大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更要全面而开放地接触其他外来的文化,从而才能将中西方文化作公平、客观的分析和对比。只有如此,才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对本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目前我们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难以冲出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价值评判标准,在西方的文化价值评价体系下,自然难以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代表的我国先进文化的优越性[8]。基于此,高校的文化自信教育要将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坐标扭转过来,必须以中国的先进文化为基准,建立符合我国文化特点的稳定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体系。在这样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体系下,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才能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客观比较,展现出中国先进文化的独特价值以及实现学生对我国先进文化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二)基于价值平衡视角的文化自信觉醒

自古以来,在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下的中华民族,就将自强、自信、包容作为自己的生活逻辑和行为准则,这些生活逻辑和行为准则体现在文化层面上,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中华文明的文化观念不仅提升了个体的文化修养境界,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地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为文化自信的思想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倡导和推崇的文化自信,正是基于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这类自信、包容的文化观念。所以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不仅要展现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自信与担当,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自信的伟大力量,而且在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时也要展现出包容的一面。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文化自信话语要将价值平衡视角的文化自信觉醒纳入到教育话语建设的全过程,以防学生在文化自信意识的养成中出现价值偏差,滋长出“自我”“自傲”等狭隘情绪,甚至出现失控行为[9]。在校大学生行为容易受到感性引导而陷入到集体无意识的冲动行为之中,特别是在“爱国主义”“行为正义”的煽动下,更容易出现一些失范行为,但这些行为实际上并非是对本国文化、本国利益的维护,相反是一种狭隘的误解与扭曲。这就要求高校这一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生产者,在文化自信话语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中国先进文化进行学习和吸收,展现出先进文化的自信,更要展现出先进文化的思想包容性,即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和对他人的尊重,从而在这两种平衡之中形成真正的文化觉醒意识。

(三)基于现实实践体验的文化自信生成

教学中发现,对学生进行相同的教育话语表达,却往往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是由于每一个学生在对教育话语的认知和理解中都会天然地加入自己的“前提”,依照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对教育话语进行解释,从而将其转化为让自己可以接受或认同的教育话语,这就是所谓的教育话语是对教育内容和实践的验证[10]。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实践对意识起决定作用,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实践对文化自信的养成同样起着决定作用。社会实践的现实性、多样性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中国先进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自然而然地形成对文化的认同,进而激发出文化自信的情感,唤起作为伟大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总之,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激发和培养文化自信情感的前提,学生在实践中可以获得文化自信的感悟和理性情感深化。因此,脱离了学生自身的文化实践而进行的文化自信教育,其教育过程是不完整的,最终所达到的教育效果必然也十分模糊、浅显。由此看来,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将文化自信话语进行自我的加工和生成,实现个体对教育话语结果性的认同和接受。可见,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自信教育仿佛是一个比较被动的实践活动,但文化自信实践性的本质,并非否定了教育话语对于文化自信培养的直接作用,实际上,无意识的实践是生成不出有价值的思想意识的,只有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文化自信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针对文化自信实践所设计的教育话语,既要具有文化自信教育的意义,同时也要关注实践对象的实践规律、兴趣特点和利益诉求,让学生能在实践中自觉受到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引导,从而在实践中主动对照和验证文化自信话语,以更深入地感知和了解中国先进文化,真正产生文化自信。

三、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实践与创新

(一)注重话语内容的生成及形式革新

目前,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与学生话语的差异逐渐加剧,导致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解释力隐退,丧失了中国先进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政治属性使其具有与生俱来的改变受教育者思想的权力意志,当学生感受到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强制性的说教意味时,就会产生抗拒心理。因此,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内容传播不能仅仅注重教育内容的单方面输出,而要以学生的接受效果为指向,遵循学生的教育审美,同时吸纳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到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内容的设计队伍当中,共同进行教育话语的创造和传播,将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设计为符合学生教育审美需求的优质文本,以轻松、自然的话语输出形式取代生硬的话语输出方式,实现教学主客体之间的共鸣。另外,高校要转变以教育话语和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要善于从学生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出发,挖掘中国先进文化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思想观念,并对这些文化价值和思想观念进行内容再造,以符合学生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的教育话语形式进行内容输出。例如,可以借用短视频、动漫、图片等信息传播要素,将文化自信教育话语设计成壁纸、表情包等形象化的文化产品,并向微信、微博、豆瓣等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上投放这些壁纸和表情包,以方便学生使用、转发和评论,这种具象化的教育话语内容,一方面弥补了以往文化自信教育话语过于抽象的不足,同时也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自信教育话语逻辑,强调了学生在教育话语内容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地位,这能将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教育效果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强化话语内容的生活介入及灵活运用

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关注的对象是学生,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解决学生的生活困惑和思想意识上的困惑是文化自信话语的重要实践目标。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介入学生生活的重点是要根据学生的话语体系,将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及话语进行生活化的改造,以建立一套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文化自信教育话语范式。通过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生活化介入,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自觉承担起文化自信的话语主体角色,依据自身生活规则来言说和实践文化自信的基本话语,进而让学生自觉在微观生活领域中成为文化自信教育隐喻内容的使用者和传播者。当前,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弱化了基于班级和宿舍为纽带的学生人际关系,在虚拟的网络中,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目标等个性化因素聚合成各种网络社群,形成了基于网络社群的圈层人际关系。基于高校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化,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高校党支部和团委、学生社团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网络社交生活当中,以网络为纽带建立起与学生交往的新模式。这种网络化的新型社交联系,让教师、党组织、团委、社团与学生的交往模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线下身份模式,而是可以以共同兴趣爱好的参与者、情感共鸣者和普通朋友等多种角色来进行交往,这样就能够在参与共同的兴趣爱好活动中、在情感的分享交流中、在行为协同中重新构建网络世界中的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范式。具体而言,在广泛的网络交往中,高校教育工作者、高校党支部和团委、社团组织要深入研究学生生活话语的内在逻辑和构成规则,在网络交往中,结合微观叙事的特点将先进文化宣传转化为碎片化的传播话语,将文化自信教育话语还原为平时、自然的生活语言形式,从而融入到学生的话语体系和实际生活当中,让先进文化的主流话语更为自然地融合进网络社交当中,以更好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文化自信话语的价值引领作用,在生活话语中更好地达成文化自信视角下的高校教育话语目标。

(三)实现话语精神的实践验证及信念回归

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要始终坚持以获得学生在实践中对教育的认可这一核心目标来展开。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导向作用,实际上就是在宣传中国先进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文化自信实践来真正实现的。对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实体验、验证到教育话语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才能最终形成对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当前,在西方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等思想的冲击下,高校文化自信话语教育的学生实践活动,是验证中国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合理性、让学生信念回归的重要举措。高校要通过文化自信的行动自觉,对我国与西方文化和民主制度的本质性差异进行区分和阐述,引导学生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去辨别和判断纷繁芜杂的文化流派和社会思潮,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在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构建中,要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具有民主价值的实践话语秩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文化事务的社会实践中,并赋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和管理权。高校的各类文化性组织等也要降低学生参与文化实践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文化实践活动当中,将学生文化组织打造为宣传中国先进文化的坚实堡垒,激发学生对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的内在信念。

(四)构建话语体系的评价机制及保障机制

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构建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建设工程,为了准确把握高校文化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对于推进高校文化自信教育工作的推进作用、准确把握学生对其的认可度,必须对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的有效性和可信度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构建高效的话语体系评价机制来对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运行进行全面了解。为此,首先要建立文化自信教育课堂教学的动态监控机制,对课堂教学话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及时总结;其次要完善文化自信教育目标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考核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话语的实效性和艺术性,然后将这些指标纳入到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当中;最后要建立和畅通学生对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的评价渠道,从学生的角度对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进行评价。

同时,为了巩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的建设成果,需要建立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的保障机制。我国高校的文化自信话语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支撑其发展的保障机制因缺乏刚性规则的制约,难以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为此,要提高对高校文化自信话语建设的重视,国家、高校、社会三方联动,通过整合三方力量来共建强劲有力、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首先,国家要强化组织领导和物质保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化自信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经费支持,确保高校文化自信话语体系建设优先、优质发展。其次,高校要建立学校层面的文化自信话语体系的保障机制,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配置优质的师资力量、充足的课程经费等后勤保障。最后,社会通过建立高校文化自信话语的宣传机制,加大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信话语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认同。

综上所述,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生成、创新实践,是促进高校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先进文化、激发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而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这种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发展的过程,因而需要通过优化话语内容和革新话语形式、将教育话语灵活介入实践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精神、构建话语体系的评价机制及保障机制等实践创新方式,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话语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