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望》教学实录及过程性评点

2020-02-23赵思达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诗史诗圣杜诗

赵思达

诗眼体现了诗歌讲求炼字、以眼传神的特点。它连缀全诗的思路与情感,具有提挈全篇的作用。据此,古诗教学,可以把“诗眼”作为核心教学内容或教学设计的主线。本次教学活动就是在这方面的一次尝试,以期实现知人论诗的教学目标。

一、温习《望岳》 导入《春望》

师:同学们好,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望岳》这首诗吗?透过诗人杜甫那豪迈奔放的诗句,我们不仅望见了雄伟奇丽的泰山,也望见了诗人身处开元盛世时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望见了24 岁的他充满自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情调。

但是,公元755 年,唐朝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叛军攻入长安国都,烧杀抢掠,凶狠残暴,繁华的都城一夜之间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哀声载道。诗人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身陷囹圄,直到第二年才被释放。人到中年,特别是遭遇了这场劫难后,杜甫的个人命运将随着国家动乱、王朝倾危发生着怎样的改变呢?他年轻时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还能实现吗?他的诗作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豪迈奔放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杜甫在安史之乱之时的千古绝唱——《春望》吧。

实录评点1:在此实录片段中,笔者以温习旧课《望岳》开启,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及青年时期的诗人在盛唐时期的人生抱负进行回顾,从而为导入新课做准备,同时也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关注诗人及其作品。

二、教师范读 设置问题

师:先听老师朗诵这首诗,请大家思考:杜甫在这首诗中都望见了什么?(出示主问题)

师:范读《春望》。

师:同学们,作者在《春望》中都望到了什么?大家先自己在书中进行批注,稍后我们一起交流。

生:圈点批注、同桌交流。

实录评点2:此环节中,笔者运用“主问题牵引”式教学,提出本节课的主问题“诗人杜甫在诗中都望见了什么”,抓住诗眼“望”字启发学生深入本文进行阅读,从而既避免了碎片化的提问模式,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深入文本 发现“《春望》之望”

师:好了,大家说说诗人杜甫在《春望》中都望到了什么?通过所望之景,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生:我认为杜甫首先望到了荒草萋萋的长安城,因为诗歌颔联出现了“草木深”这个词,表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

师:“草木深”这个词的确是一个关键词,让我们顺着这个情境感慨:昔日那个每到春天便游人如织的长安城如今已经草荒木深、零落萧条,一个“深”字尽显人去城空,草木疯长之貌,让人满目凄然。

生:“国破山河在”这句话体现了国都荒芜破败的样子。

师:没错,一个“破”字,尽显国都沦陷、兵荒马乱之貌,表达了诗人激愤悲凉之情。

生:诗人还看到了“溅泪的花儿”和“惊心的鸟儿”。

师:花鸟本是让人心生喜悦的事物,为什么诗人会溅泪和惊心呢?

生:这里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借助花鸟表达了他对国家衰亡和家人离别的哀叹。

师:十分准确!作者通过拟人的修辞以乐景写哀情,将花的露珠摩拟为“花溅泪”,鸟儿的啼叫感叹作“鸟惊心”,由此,将感伤国事、哀怨家人别离的情绪彰显得更加浓烈。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我们此前比较陌生的修辞手法——“移情”。移情原先指把对某人的态度或情绪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到客观事物上。而在文学创作中,也可以利用移情的手法渲染主题。在这里,诗人正是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诉诸自然界的花鸟之上,借助花鸟表达自己的黍离之悲。移情的使用,使得本诗的抒情既委婉曲折,又真挚深沉。

师:对了,这里“感时”的“时”怎么理解?“恨”呢?

生:“时”就是“时候”,“感时”意思是感伤之时;“恨”是“怨恨”的意思。

师:非也!这里的“时”并非“时候”,而是“国事、时事”的意思。感时,感伤国事,是一个动宾关系的词组;“恨”呢,在古代本来就不是“怨恨”,而是“遗憾、叹惋”之意,“恨别”,叹惋离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拟人和移情,把诗人哀叹国事、叹惋家人别离的惆怅凸显了出来。

生:老师,我还看到了战火不断的长安城,“连三月”这个词体现了战事之久。

师:是的,这位同学抓住了“连三月”三个字,望到了战争的遥遥无期。此时的长安城已被无边的战火摧残得满目疮痍,整个国家还有哪处安宁清净呢?透过烽火,我们望见了百姓身背行囊,扶老携幼在战火中逃亡的情境,甚至我们还能听见孩童撕心裂肺的哭嚎、老人悲天跄地的呼叫……而这暴乱苦海,却远远看不到尽头!于此,我们跟着杜甫望见了兵荒马乱无穷已的长安城,也必然会跟着杜甫一起去盼望,盼望什么?

生:盼望家书。

师:想到自己流落被俘多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如今怎样了呢?可恨的战争隔离了亲人却又无休无止,于是,诗人由衷地慨叹“家书抵万金”。

生:老师,我觉得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家书的无限渴望。

师:是的,作者以“万金”为“家书”作价,看似夸张,却又自然。唯有夸张,才能表达诗人期盼家书的迫切;显得自然,是因为它符合那个天天盼着妻儿家信却难以如愿的杜甫的愁苦心情。那么,诗人愁苦到怎样的程度呢?

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师:是啊,国愁家忧齐上心头,让当时年仅40 多岁的杜甫已满头白发,不仅头发白了,而且,你看,作者焦虑得不停抓挠自己的头发,白发稀疏得连簪子都挂不住了!唉,真是“搔”欲解愁愁更愁啊!

诗人杜甫就是这样用泣血的文字,表达了他的“字字泪、声声情”。那大家能不能带着你们的理解,齐读一下整首诗呢?

生:(齐读诗歌)

(在学生朗读后,教师对其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重音的强调、情感的张弛、节奏的停连等进行了示范指导。)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有没有发现:杜甫在这首诗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望,不仅眼望,心也在望——从盈望山河草深到怨望烽火连天,从盼望家中书信到企望国泰民安,和百姓一起亲身遭遇离乱之苦,杜甫的望,也一定代表了千千万万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的心之所望!

实录评点3:从文本的角度,笔者开展第一阶段的教学“《春望》之望”,让学生顺着“望”之目力所及,抓住诗中意象与细节,体会由“眼望”到“心望”的层次递进,从而归纳出安史之乱中诗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笔者重视诗歌教学中的字词理解,重视诗歌理解的准确性,如对易错点“时”“恨”的词义解释。另外,笔者还让学生在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重视诗歌的诵读,通过对个别句子、整首诗的范读,指导学生准确地表达诗人细腻深挚的情感。

四、回顾杜诗 体会“杜诗之望”

师:为什么说诗人之望也是百姓之望呢?我们不妨沿着杜甫的人生轨迹,回顾一下安史之乱后和他晚年的诗作。哪位同学能举出一些例子,体现诗人一直在离乱中体认着苍生的苦痛与艰辛?

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师:是的,在奉先,诗人深入接触下层百姓,写下了“朱门酒肉臭,(生接)路有冻死骨”的残酷现实。其他的还有吗?

生:暂时沉默

师:还有我们熟悉的《兵车行》当中,“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唐玄宗穷兵黩武造成的痛彻心扉的场面;还有我们熟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那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杜甫晚年个人的苦难,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苦难。

从杜诗关注细节的记录与表达中,我们也可以望了黎民百姓的生活百态,当时社会强烈的贫富不均以及杜诗唐王朝由盛及衰的历史巨变。我们也望到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流响于青年时代充满自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情调戛然而止,代之而起的是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的叙事与写实;其诗词风格也由原先的豪迈奔放一变而为沉郁顿挫。诗人正是用这支沉郁顿挫的如椽大笔,写尽了对天下苍生的眷望。

实录评点4:在第二环节教学实录“杜诗之望”中,笔者依旧抓住一个“望”字,带领学生由本诗中的具体所“望”为基础,进一步联系杜甫的中晚期诗作,在对比中“望”见杜甫其人的家国情怀与杜诗前后期创作主题、诗作风格的嬗变。笔者由一首诗扩展到多首诗,引导学生对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同一文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题与风格进行对比阅读。

五、联系杜诗 体会“诗人之望”

师:同学们,从《望岳》到《春望》,再到老师刚刚给出的诗句,联系一下杜甫其它反映现实的诗作,围绕一个“望”字,我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思考、分享、沉默。

师:我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杜甫一生都在“望”:从年轻时对个人抱负的展望,到人生忽遭困厄时对家人团圆的盼望,以及由此而生的对苍生的眷望和对天下太平的期望。(出示板书)

师:杜甫这样胸怀天下的情怀也被后世很多文人肯定。王安石在《子美画像》中这样描绘杜甫:“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嗖嗖”,形象地诠释了诗圣杜甫呕心沥血、心怀天下的一生。杜甫这样极具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和民生的现实主义诗风也为后世文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样本。

实录评点5:诗歌教学的最终目标绝非止于让学生掌握一首诗的内容与主题情感,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透过一首诗、多首诗,最终“望”见作者。在这一环节,笔者引领学生“望”见了杜甫其人,望见了他心系苍生的一生所“望”。

六、拓展延伸 引出“读者之望”

师:好了,到此,作为杜诗的读者,大家是否望到了杜甫头上的两顶桂冠呢?

生:诗史,诗圣。

师:是的,望到了“诗史”和“诗圣”。那么,为什么只有杜甫获得了“诗圣”“诗史”的美誉?

生:杜甫的诗歌关注现实,反映了历史,所以说杜诗为“诗史”。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我这里再补充一点——人们常说“诗言志”。这个“志”不仅指志向情感,也指历史史料。杜诗正是这样:他的诗作充溢着鲜明的写实精神,犹如一面镜子,观照出唐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现象,映射出唐王朝由盛及衰的发展轨迹,因此杜诗被誉为“诗史”当之无愧。

生:因为杜甫没有在诗歌中宣泄个人的情感恩怨,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国家,他有大格局、大胸怀,所以被誉为“诗圣”。

师:杜甫之所以能够获得一个带有浓厚道德意味的尊称——“诗圣”是有其深刻原因的:这个“圣”实则指的是代了国家言的圣,在这个黑暗至极、矛盾重重的社会环境中,杜甫既不能背弃唐王朝的根本利益,却又要如实地反映现实,作为封建时代的诗人,杜甫进退两难,但他最终还是做到了对封建腐朽现象的严厉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念,的确难能可贵。正如孔子一样,他代了春秋时代的言,写出了《论语》,没有《论语》,我们恐怕对春秋时期的认识会混乱很多。同样,如果没有杜甫,我们恐怕对唐王朝的全貌没有更深刻、更广博的认知。而唐诗呢,也正是由于有了杜甫的存在而成为了一个历史的载体和思想的载体,使得诗歌本体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借用文人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可以说,杜甫的诗有大境界,自成高峰,称为“诗史”当之无愧;而杜甫本人呢,有大胸怀,自成高格,他是“诗圣”,也是实至名归。

实录评点6:作为本课的延伸教学,笔者围绕着与杜甫有关的两个美誉“诗圣”“诗史”,和学生交流了笔者自己的认知和体悟,旨在让学生深化对“诗史”“诗圣”的理解,从而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完成了从“杜诗之望”到“读者之望”的教学拓展。

至此,由“望”字为切入点,知人论诗的教学目标全部完成。

猜你喜欢

诗史诗圣杜诗
和李杜合影
和李杜合影
春雨中遥拜诗圣杜甫
贫困无田杜太守
贫困无田杜太守
杜甫《北征》诗中“赋”手法的特色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在当代我们如何读杜甫的诗
试论杜甫“诗史”在宋代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