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黏膜结构的影响
2020-02-23周虎军胡国勤
周虎军,胡国勤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合肥 230013)
慢性鼻窦炎是由鼻局部炎症迁延未愈,或局部变态过敏反应导致的慢性炎症[1]。患者可有鼻塞、头痛、嗅觉减退、视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病情进展,使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既往临床多采用经鼻外径路手术治疗,但存在术后复发率较高,不良反应较重等弊端[3]。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因其可在微创条件下清除病变,现已成为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该术式对鼻窦炎患者黏膜结构的影响尚无定论。基于此,本研究观察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黏膜结构的影响,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 年1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0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慢性鼻窦炎;②符合内窥镜鼻窦手术适应证;③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诱发原因为牙源性、异物、创伤等;②存在明显的心、肝、肾、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不宜手术者;③存在恶性肿瘤者;④短期内并发急性感染。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0 例)、观察组(40 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4 例、16 例;年龄52~80 岁,平均年龄(68.15±6.49)岁;临床分型:Ⅰ型16 例,Ⅱ型18 例,Ⅲ型6 例。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5 例、15 例;年龄50~80 岁,平均年龄(68.34±6.52)岁;临床分型:Ⅰ型17 例,Ⅱ型19 例,Ⅲ型4 例。2 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经药物治疗,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200μg/d。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每日1 次。克拉霉素片250mg,每日1 次,口服。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300mg,每日3 次。连续治疗12 周。
观察组接受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手术参考Messerk-Linger 术式,全麻下,合并息肉者先摘除鼻息肉。切除钩突,暴露开放筛泡,开放前后组筛窦,扩张其上颌窦自然口,再开放额窦、蝶窦,清除窦内病变组织,保留各窦腔可逆性黏膜,鼻腔内术腔以膨胀海绵填塞。48h 后取出膨胀海绵,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2 周。
1.3 评价指标 ①2 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效:治疗后,患者鼻塞、头痛、流涕等临床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术腔无黏性、脓性分泌物,窦口开放良好,黏膜完全上皮化,无水肿及囊泡生长;有效:治疗后,患者鼻塞、头痛、流涕等临床症状改善,鼻内镜检查提示窦口开放良好,术腔大部分上皮化,但术腔有少量黏性、脓性分泌物,有少量水肿、囊泡生长;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实验室辅助检查无变化。②黏膜形态转归情况。术毕后,鼻腔填塞物抽出后次日以鼻内窥镜观察鼻腔黏膜形态,收集鼻腔形态照片,至术腔上皮化完成,记录术后3 个阶段鼻腔黏膜形态。第一阶段为术腔干燥、结痂、清洁时间;第二阶段为黏膜转归竞争阶段,即有囊泡、小息肉、肉芽生长及瘢痕、粘连形成时间;第三阶段为术腔上皮化完成时间。③2 组鼻黏膜纤毛传输率比较。采用糖精试验检测,所有受试者测试前4h禁食甜食,以细棉签由前鼻孔轻插至鼻咽后壁,测量出糖精放置处至鼻咽后壁的距离,清除鼻腔分泌物后,将糖精颗粒置于下鼻甲背面前端0.5cm 处黏膜表面。开始计时,嘱受试者以2 次/min 的速度做吞咽动作,以感觉到甜味的时间为鼻黏液纤毛清除时间(MCT)。鼻黏膜纤毛传输率=鼻腔测试距离/鼻黏液纤毛清除时间。④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有无眶周软组织瘀血、上颌窦开口狭窄、鼻中隔和下鼻甲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临床数据均录入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 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n(%)]
2.2 两组鼻黏膜形态转归情况 观察组术后鼻腔黏膜形态转归各阶段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鼻黏膜形态转归(周)
2.3 两组鼻黏膜纤毛传输率比较 两组治疗后3 个月,鼻黏膜纤毛传输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鼻黏膜纤毛传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鼻黏膜纤毛传输率(mm/min)
2.4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3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发生机制复杂,与感染、变态反应、空气污染、炎症、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4]。病灶主要侵犯鼻窦、鼻腔,可使患者出现鼻塞、脓涕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嗅觉障碍等表现。由于慢性鼻窦炎多见于老年人群,血管弹性不佳,血管硬化增生,长时间的慢性鼻窦炎可使鼻腔出现大量息肉增生,大大增加了术中大出血的风险[5]。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在去除窦腔内病变组织的同时,保持鼻腔内部空气流通顺畅,重建腔内结构,最终达到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目的。 糖皮质激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目前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常用药物,药物治疗可降低炎症部位IL-8、IL-6 等炎性介质的分泌,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慢性鼻窦炎的鼻腔分泌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还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减少鼻窦炎患者的鼻腔分泌物[6],但药物治疗也存在不良反应较重,治疗周期过长等弊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因其对患者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备受临床医师及患者推崇。鼻内镜手术可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7]。该手术方式近乎微创,无明显禁忌证,操作方便,视野清晰,病灶清除率高,可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术后鼻腔黏膜形态的转归过程包括3 个阶段,即清洁阶段、黏膜转归阶段、上皮化完成阶段[8],这3 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随访,对慢性鼻窦炎的鼻腔黏膜转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处理不当,可引起术后术腔粘连、瘢痕形成,窦口狭窄/闭锁[9],甚至形成迁延性炎症等。观察组术后鼻腔黏膜形态转归各阶段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说明内窥镜手术可更好地促进鼻腔黏膜形态恢复。这可能与下述原因有关:相较于药物治疗,鼻内镜手术可更好地清除视野中的血液、分泌物等成分,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0,11]。两组治疗后3 个月,鼻黏膜纤毛传输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鼻黏膜纤毛传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3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内窥镜鼻窦手术可提高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黏膜结构,提高鼻黏膜纤毛传输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