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青龙汤治疗外寒内热病证临床研究

2020-02-21张会杰陈桂敏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杏仁麻黄大枣

张会杰,陈桂敏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1)

大青龙汤见于《伤寒论》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伤寒论》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与《金匮要略·痰饮病篇》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3条条文有相似之处,都可见有外邪侵袭后,腠理闭塞,内有郁热,后2条有水饮停留在肌肤,当汗出而不汗出,内有郁热症状[1]。

原方组成: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四十枚、甘草二两、大枣九枚、生姜二两。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出者,停后服[2]。全方七味药物精少严谨,药物组成为麻黄汤加石膏、生姜和大枣,其中含有麻杏石甘汤的成分,麻黄和桂枝解表散寒,杏仁入肺以降肺气,生姜解表兼助发汗,石膏宣发清泄里热,甘草调和诸药,配大枣健脾和胃。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对大青龙汤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其方药不单能够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在皮肤病、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中也有了一定造诣。现将大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及药效研究论述如下。

1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是儿科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病种,近年来又有上升的趋势,常表现有频发性、季节性、反复性、难愈性。从中医的病因病机分析,其一:多因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肺为华盖又处在人体脏腑最上端;外合皮毛直接与外界相通。其二: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家长对小儿的呵护过度,抵御外邪能力较差;外感邪气侵犯小儿肺脏,传变速度较快,入里易化热;早用西药抗菌素之类属于寒凉药又容易闭阻气机,使内热难以发越,造成外寒内热证较为多见。

1.1 临床应用

吕志强[3]运用大青龙汤加减治疗40例小儿支气管炎,其组成为麻黄、桂枝、生石膏、杏仁、甘草、大枣、黄芩、桑白皮、浙贝母、枇杷叶、紫苏子、地龙、旋覆花。在此基础上合用利巴韦林针静滴并加西药祛痰剂对症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在该方中含有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共同奏效发汗解表以治疗外感寒邪,清透郁热,宣肺平喘,中西合治,寒温并用。加紫苏子、旋覆花可降气平喘,止咳化痰,桑白皮、枇杷叶清肺定喘,黄芩配浙贝母清宣肺热,地龙清热平喘,标本同治,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郑玉琳[4]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运用甘遂、白芥子、麻黄调配后烘干和冰片穴位贴敷,选穴:天突、肺俞、大椎、大杼、膻中、肾俞、足三里、至阳。合大青龙汤内服:麻黄6 g、桂枝9 g、石膏20 g、杏仁9 g、生姜15 g、甘草6 g、大枣9 g,治疗19例。对照组19例应用孟鲁司特钠片口服治疗。结果为治疗组有效率94.74%,对照组78.9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邢可等[5]用穴位贴敷合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哮喘,随机各分37例,研究组选取穴位:天突、定喘、膻中、大椎、肺俞、肾俞,用麻黄5 g、细辛15 g、白芥子20 g、甘遂12 g、延胡索15 g,加冰片调成糊状贴于以上穴位处。再加口服大青龙汤:麻黄、甘草各6 g,桂枝、杏仁、大枣各9 g,石膏20 g,生姜15 g,射干9 g,葶苈子9 g,紫苏子12 g,紫菀12 g。对照组用西医止咳平喘、抗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2周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恢复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卢霞等[6]运用大青龙汤为基础方,血瘀者加活血化瘀药,痰多者加化痰平喘药,正气虚者加补气调正药,对照组用西医止咳平喘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各59例,治疗4周后治疗组哮喘的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血清中TNF-α、IgE、IL-4、PCO2均低于对照组,PO2、Sat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周莲红[7]治疗小儿哮喘,对照组35例给予雾化吸入万托林和普米克治疗,研究组给予大青龙汤:麻黄12 g、桂枝6 g、石膏20 g、杏仁6 g、炙甘草6 g、生姜9 g、大枣10枚。发热咳嗽痰多重者加金银花2 g、连翘3 g、枇杷叶5 g、葶苈子6 g、紫苏子25 g。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有效率8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赵桓艺等[8]治疗小儿哮喘。对照组常规氧疗、平喘药、抗过敏、抗感染药及平衡电解质紊乱。治疗组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大青龙汤:麻黄、甘草各6 g,石膏20 g,杏仁、大枣各9 g,生姜15 g。治疗10 d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肖钦文等[9]研究徐荣谦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外寒里热证用大青龙汤化裁:麻黄4 g,桂枝、甘草各10 g,杏仁8 g,石膏30 g,去生姜、大枣以防伤阴滋腻,合玉屏风散祛邪扶正,兼有固护后天脾胃,再随症加减,效果显著。

大青龙汤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不管是合西医常规治疗还是配穴位贴敷都提高患儿免疫力,促进炎性反应的恢复,降低患儿过敏性。

1.2 临床药效研究

赵桓艺等用中西医结合与西医常规治疗小儿哮喘做临床观察,在治疗10 d后,用大青龙汤合西医常规治疗的血清IgE、IL-4、TNF-α均降低,Th17、Th17/Treg因子降低,Treg均升高,比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前后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大青龙汤中的麻黄、甘草、石膏等具有抗炎、解痉、提高免疫的作用。

2 流行性感冒与发热

流行性感冒从古至今都是随着大自然的变迁而一直伴随人们始终,六气不及或太过皆可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人们或多或少都有过感染流行性感冒的经历,在张仲景《伤寒论》序言中就有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流感盛行必为大灾,其特点具有传染性、多发性、广泛性。西医多以抗感染、抗病毒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治疗任何疾病都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此次在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的清肺排毒汤就包含大青龙汤的成分,针对寒热错杂的病机施以治疗,在临床上获得较好的疗效[10],且在预防流行性感冒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1 临床应用

袁武龙等[11]用大青龙汤治疗流感31例:炙麻黄10 g,桂枝10 g,石膏30 g,杏仁12 g,生姜3片,大枣10枚。对照组31例运用吗啉胍片,氨咖黄敏口服。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周敏等[12]治疗1例33岁女性外感高热1周患者,口服中成药退烧和静滴西药无效,采用耳尖放血合并大青龙汤口服,其组成为:麻黄18 g,石膏30 g,杏仁、炙甘草、桂枝、生姜、川芎、防风各10 g。结果:1剂而热退明显,2剂则痊愈。

许丹微[13]在临床运用大青龙汤化裁治疗感冒发热225例,咳嗽重加地龙、浙贝母;咽痛加玄参、连翘、薄荷、黄芩;咽痒加防风;鼻塞流涕加苍耳子。结果用药3 d后统计,总有效率为93.33%。

李士懋教授用大青龙汤治疗1例感冒发热伴有鼻衄、额头汗出患者,药物组成:麻黄12 g,桂枝12 g,石膏30 g,杏仁12 g,生姜8片,大枣6枚,炙甘草10 g。一剂而愈[14]。

许健[15]用大青龙汤治疗32例流感发热患者,药物组成:炙麻黄10 g,桂枝10 g,杏仁12 g,石膏30 g,生姜3片,大枣10枚,炙甘草6 g。对照组32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3 d后,治疗组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临床药效研究

周国威等[16]用HPLC方法对大青龙汤有效成分正丁醇萃取物入血成分进行分析,得到较高的血清指纹峰,研究结果表明:大青龙汤的有效成分是原型和代谢物进入人体内发挥药效,具有特定的抗病毒部位从而发挥重要作用。

田连起[17]的实验研究表明大青龙汤的多糖、生物碱、挥发油及CaSO4·2H2O成分等共同发挥较好的解热抗流感病毒作用,而将解热的有效物质部分与抗流感病毒有效成分结合起来,解热功能更明显,且功效远高于单体解热成分。

邹甜等[18]在应用大青龙汤水煎剂1~4 h后,体温降低幅度较差,第5小时后与阿司匹林药效相当,6~7 h后退热功效高于阿司匹林,这也表明大青龙汤水煎后口服起效稍慢,而药效的持续时间较长。

3 无汗伴烦躁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先天性无汗症与其汗腺发育神经通路阻塞及基因的改变相关,继发性无汗症多由其他疾病引起,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仍是一个较大的缺口。中医对于无汗症自古就议论纷纷,到《伤寒杂病论》运用大青龙汤有明确的外寒内热病因病机,故治疗此类疾病中符合证机,因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9]。

刘家红[20]运用大青龙汤加味治疗1例18岁少女从出生一直未有汗出,并伴有烦躁,口臭,脉实有力。经服用大青龙汤加味4剂(1剂/日)痊愈。

刘允辉等[21]治疗因冒暑踢球后用冷水洗澡致身热无汗伴有烦躁,上半身起有水泡,溲黄,苔黄,脉滑数。用大青龙汤合六一散加减:桂枝9 g,麻黄12 g,石膏30 g,荆芥、杏仁各9 g,生姜3片,大枣3枚,薄荷10 g,六一散30 g。二诊加麻黄至15 g,2剂后痊愈。

4 皮肤样变疾病

《内经》:“有诸于内,形诸于外。”现有较多疑难性皮肤科疾病经西医的常规治疗无效后多使用激素,严重紊乱了机体内分泌的平衡,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对于皮肤科疾病,中医多思外揣内,多从气血、阴阳、六经、脏腑等论其治疗。

岳仁宋用大青龙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患者因长期处在潮湿环境,感受外邪与湿互结于皮肤腠理而不汗出,卫阳不能外达而郁闭于里。处方:桂枝15 g,麻黄30 g,石膏60 g,杏仁15 g,大枣15 g,蜜甘草5 g,当归15 g,川芎15 g,白芍15 g,生地黄30 g,黄芩15 g,决明子30 g,虎杖15 g。方中麻黄用至30 g,石膏用量为60 g,麻黄与石膏用量为1∶2,大剂量石膏可以宣发郁热,麻黄以助石膏透热外出,使邪去而不留郁[22]。

刘斐雯等[23]用大青龙汤加减治疗骨节疼痛伴牛皮癣1例,其石膏用至60 g,共治疗28 d诸症皆退。

茅国荣[24]运用大青龙汤合过敏煎治疗38例寒冷性荨麻疹,另组36例用氯雷他定片治疗,结果2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嗜睡

在《伤寒论》少阴病篇有:“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寐而不醒多为阳入于阴难出,阳不外守,文献记载嗜睡的病机多由痰、浊、湿、瘀阻滞阳气,白昼阳不行于卫,此处笔者通过检索文献发现有用大青龙汤治疗嗜睡医案,介绍如下。

潘平等[25]治疗1例嗜睡伴全身痛重患者,先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未佳,改用大青龙汤,遂方:桂枝10 g,麻黄6 g,石膏15 g,炒苦杏仁10 g,生姜6 g,炙甘草6 g,大枣10 g。随后又以大青龙汤合薏苡仁汤化裁而愈。

姜建国治疗1例神疲倦怠,昏昏欲睡,一日能睡十几小时患者,并伴有头痛,腹胀,下肢肿,无汗出而烦躁,予方大青龙汤加减治疗7 d又以理气消胀善后而愈[26]。

6 其他疾病

通过对大青龙汤的文献整理,凡是外寒内热证对应的疾病如肾脏疾病、败血症、肠伤寒、闭经等皆可应用,且效果显著。所以谨守病机,活用经方,在临床上仍能发挥中医之优势,治民间之百疾。

7 讨论

综上所述,大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主要针对疾病实证中外寒内热证,以呼吸系统疾病较为常用,这也符合《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原则,大青龙汤首次出现在太阳病篇中,遵循《内经》中异病同治的思想,在临床上凡见烦躁不汗出,只要其疾病的病机为外寒内热皆可运用大青龙汤加减治疗。如治疗哮喘多见恶寒发热,不汗出,哮喘痰鸣,烦躁难安,脉浮紧等。治疗急性肾炎可见恶寒发热,水肿少尿,苔腻,脉滑数等。

从大青龙汤的研究进展中也可发现全方配伍严谨,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麻黄配石膏为全方之主,用量也十分谨慎,麻黄量大于石膏量则解表发汗力较大,而石膏量大于麻黄量则宣发郁热力较强[27],在以上文献中都是石膏量多倍于麻黄量,可知其麻黄为石膏打开门户,使里热得以宣散,无麻黄则里热难以外出,无石膏则里热难以清除。汤剂的药效研究发现,大青龙汤可减少炎性反应,从而降低血清IgE、TNF-α、IL-4,调节Th17、Treg失衡状态。大青龙汤的化学药理研究中,麻黄主要含有麻黄碱,具有发汗、松弛平滑肌的作用,麻黄多糖增强免疫、减少炎性反应;桂枝中含有桂枝醇、桂皮酸钠、挥发油等,能有效抗病毒、发汗镇痛、消除过敏等症状;石膏中主要含有CaSO4·2H2O,对体温中枢具有调节作用,还可以减少血管通透性以镇痉抗炎、提高免疫;杏仁含有苦杏仁苷,通过酶的作用可以抑制呼吸中枢达到解痉镇咳平喘的作用;生姜中的挥发油具有抗真菌的作用,抗氧化及提高免疫力;甘草中甘草总黄酮能够降低炎症因子,上调PPAR-λmRNA表达,从而具有抗炎的作用;大枣中含有大枣多糖和cAMP,对淋巴细胞促进增殖,具有保护作用和抗过敏活性。大青龙汤的总的机理作用为清透里热,宣发阳郁。

大青龙汤目前不仅可以治疗急性感冒等疾病,还可以治疗慢性久病。通过上文的论述,大青龙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不需久服,针对外寒内热实证,病愈即可停服。但由于近代对大青龙汤药理研究的缺乏,笔者仅在文献中查到大青龙颗粒的少量研究,在戴琪[28]实验研究中,大青龙汤与大青龙颗粒的主要成分无明显差别。目前国内仍然只有煎剂。希望未来能够对大青龙汤的成药研究更加完善,能够更方便运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杏仁麻黄大枣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杏仁糖小兔
餐桌观察员之五仁月饼
大枣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十枣汤中大枣的作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