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管新规新生态渐成型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策略再思考

2020-02-20周品含

时代金融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管新规

周品含

摘要:资管新规落地一年多,在旧模式基础上野蛮生长的资管行业在资管新规的引导下,新生态正在逐步成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也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转型方向,适应行业新生态的发展。本文通过提出“思想、组织、产品、投资、系统、考核、队伍转型”七大转型策略,助推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站在新的起点上,顺应形势变革,打造价值创造新动能,实现稳步转型。

关键词:资管新规 理财业务 资管转型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以来,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同时,在中央定调降杠杆、化解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监管部门强监管,严要求,重磅措施不断出台。去年4 月,央行、银保监会等几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明确截至2020年底前为过渡期。一年来,资管新规的监管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相关配套政策也在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在资管新规的推动下,努力适应新的监管环境,资管业务从“刚性兑付、多层嵌套、影子银行”老赛道逐步切入“打破刚兑、消除嵌套、净值化管理”这条新赛道上。商业银行如何抓住先机,顺应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做出调整,在新赛道变革中直面挑战成为一道绕不过的研究课题。

一、资管业务转型是内外部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内外部经济形势下,资管业务资产质量承压

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仍面临下行压力。根据统计局公布,中国2019年6月份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为49.4%,与5月持平,连续两个月低于枯荣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形势的描述是:“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外部中美貿易摩擦和内部深化改革带来的阵痛仍有待消化。过去一年,受严监管、去杠杆、非标受限和再融资渠道收紧,以及外部贸易环境恶化预期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虚拟货币、P2P轮番“爆雷”。去杠杆过程中,不少集团公司接连爆发债务危机,经济环境里的风险因素直接向资管业务领域传导。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债券市场在违约数量和违约金额上创造了历史新高。截至2018年末,信用债市场新增实质违约发行人共41家,涉及本金金额1116亿,超过前三年的总和。2019年一季度,市场暴雷企业,既有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生产停滞的企业,也有受到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现金流紧张的上市公司,还有受到公开市场负面舆情导致集团经营承压的企业。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们要对可能发生的资管业务不良资产暴露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梳理存量资管业务,严密监控防控风险。

(二)资管新规实施步伐加快,业务转型势在必行

资管新规有利于资管行业解决监管套利、资金空转、多层嵌套等问题,长期来看对促进资管市场稳健发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都有积极作用。但资管新规的出台对行业而言不啻于一场格局重塑的剧烈变革,在短时间内对市场造成猛烈冲击,势必触发诸多风险事项,产生可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与风险。为化解部分冲击,资管新规合理设置新老划断的时间界限,明确截至2020年底前为过渡期,给予金融机构一定的调整和转型时间。这场势在必行的大转型中,如何顺利化解转型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资管新规实施对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的积极影响

(一)严监管有助于加固商业银行资管业务风险底板

近年来,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孕育下如火如荼,规模快速膨胀。截至2017年末①,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募集资金173.59万亿元,较2012年27万亿元扩大6倍之多,体量已超越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2.08万亿元的规模。然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如影随形,持续累积。资管新规的发布犹如一场及时雨,有效缓释资管业务粗放式增长风险,进一步加固风险底板,引导资管业务向精细化、可持续化发展转变。

(二)清晰界定资管业务,助力商业银行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

资管新规对资管业务进行重新界定和定义,确立了资管业务的基本法,切实实现理财投资“有法可依”,为加强商业银行资管风险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资管新规推动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优化升级

商业银行在资管新规下推进了资管子公司的设立进程,促使商业银行资管格局向表内外业务分离,独立运作的规范化转变。同时,资管新规严格限制了期限错配,未来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主流趋势,这使得商业银行将更注重价值链与生态圈构建。

三、资管新规实施后商业银行资管业务面临的挑战

(一)负债端青黄不接,新老产品接续压力大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需要接续的老资产较多,由于投资者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接受程度仍然较低,新产品接续压力较大。老产品要在2020前实现退出,整改也存在较大压力。同时,按新规要求开发设计净值型产品品种有限,且难以满足长期限非标投放需求,新产品开发设计及销售存在一定困难。新老产品的接续上,如果资金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必然导致对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压力。

(二)资产端调整转型,非标投放受限,委外杠杆及通道均面临更高监管要求

新规要求非标资产期限匹配,然而超过2年期的理财产品募集困难,客户接受程度低,非标类长期限资产可能面临资金募集不足,项目投放受限的困难。截至2018年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占比为17.23%,占比虽然逐步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如何在过渡期内解决存量非标,顺利实现非标转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去通道的政策导向下,降隐形杠杆的资金回流对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坚持穿透原则也对资管机构的信息系统和人员配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机构调整职能转变,渠道、人员、母子公司协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资管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陆续出台,商业银行内部的资产管理部门均脱胎换骨,逐步独立出来,成立子公司。截至2019年6月,31家银行发布拟成立理财子公司计划、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正式揭牌开业。资管子公司的成立必然对原有资管业务架构产生挑战,如何在借助母行渠道、网络、人员等资源的同时,正确处理母行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协调应对好体制转变和业务衔接带来的挑战,是资管子公司亟待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应对策略思考

(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指引深化制度转型,积极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监管要求及政策变化

面对金融去杠杆的市场波动,商业银行应履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与策略,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按照资管新规要求,过渡期实现由“资金中介”向“服务中介”的转型,真正成为连接实体企业和投资者的纽带。

监管层的表态背后,是一系列对资管生态的制度重塑。针对监管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商业银行应对业务流程中风险管理缺失或规定不够明确的地方查缺补漏,进一步规范优化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从制度上为风险管控提供坚实保障。

(二)以推动理财子公司成立进程为导向创新组织转型,实现母行与子公司的风险隔离与战略协同发展

资管子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最核心在于如何重新的搭建新的组织机构。在部门层面,银行资管部和理财子公司在当前形势下仍适合并存。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提出:“清旧”和“立新”可以并行,但不能混同。确保理财子公司“洁净起步、轻装上阵”,杜绝“带病上岗”。这意味着银行资管部仍需处置存量的历史包袱。同时,银行资管部的存在能有效发挥“桥梁”作用,协调母行与子公司的战略协同发展。在业务层面,银行资管部和理财子公司可并行开展。建议通过保留非标资产在母行,其他资产转移至子公司,既为子公司起步提供了基础,也能缓解子公司新旧业务隔离的压力。在人员层面,多数处室可以平移至资管子公司,同时引进市场更加专业人才作为补充,母行仍需保留一定核心人才,确保存量资产处置安全。在风控层面,推动资管子公司建立“三个提升、三个强化、五个管理维度”风险管理机制。即:提升服务母行能力、全面主动管理风险能力以及合规经营能力;强化公司治理、风险考评及分管履职能力;管好子公司风险偏好,管好公司风险治理,管好集团内部交叉风险业务,管好集团内部风险隔離,管好风险基础设施建设。

(三)以净值化为主流形态推动产品转型,实现新老产品有序过渡

逐步推进新老承接,有序压缩老产品规模,实现过渡期后有序退出。新产品按新规要求设计,实现净值化运作,平衡风险与收益。投资者保本保收益的惯性思维是净值化转型的关键障碍。商业银行应加强投资者教育,进一步引导客户真正树立买者自负的理念,接受理财产品市值的正常波动。商业银行应积极把握资管新规带来的机遇,借鉴同业经验和先进技术,以客户需求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加快创新研发,做好承接资金的多元化、规范化优势产品的供给,积极应对由净值波动引起的赎回冲击和压力。

(四)以差异化管控为抓手力推投资转型,主动推进存量风险资产处置

第一,通过新产品承接、提前退出、非标转标、资产回表及特殊化处理方式,合规化解存量非标资产。针对2020年之后到期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不能在市场上公开交易,可由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新产品承接;通过全面摸查存量非标企业状况,为有能力、有意向企业安排提前退出还款;对底层资产优质、现金流较强、运作模式成熟的非标资产在做好资产评估、评级、流动性、风险评估等工作上实现非标转标;对于期限较长,通过各种措施难以消化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可用银行表内接回;对于难以消化和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融资客户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按照国家支持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原则,与金融监管部门沟通,妥善处理。

第二,通过现金回收、集中打包处置、债转股、风险准备金冲销等方式积极推进存量风险资产的化解和处置工作。优先通过公开拍卖、协议转让、竞价转让、企业重组等方式实现现金回收;对于处置难度大,处置周期较长,符合打包条件的存量风险资产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组合成资产包进行处置;对债权类风险资产,在预判企业前景较好的情况下,可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实现风险资产化解;对其他方式均无法化解处置的风险资产可采用风险准备金冲销。

(五)以科技金融为导向助推系统转型,借助大数据、智能化变革资管业务风控模式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资管系统均未能支持净值化管理。商业银行需借助金融科技开发,通过建立高效健全的系统内估值定价模型来对资产损益作出及时反映,实现IT系统的技术支持来进行净值化管理。同时,加快构建优化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抵御和控制。基于发展实际制定相应制度对新规进行二次解读和细化,并将细化后的定量限额等规定嵌入风控系统内,通过机控从而有效规避监管风险。系统开发升级过程中,应借鉴国外先进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开发多策略,多类型的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全面风险预警。

(六)以科学绩效评价机制优化考核转型,助力强化风险控制的执行力度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对资管业务资产质量考核指标主要参照表内五级分类对理财产品中的单个资产进行考核。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变,客户风险自担的情况下,用五级分类单纯考核单个资产的违约风险存在一定的不适用性,也不能很好的激励到业务第一道风控条线做实风控管理。建议商业银行可参照资管同业建立以VAR在险价值为核心,以市场因子敏感性指标(β系数、凸性、久期)、波动率指标(标准差、跟踪误差)、风险调整后的业绩指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RAROC)为基础,以压力测试、返回试验、情景分析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市场风险指标体系。

(七)以人才培育为重点打造队伍转型,加强复合型金融资管专业化人才培养,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资管市场上,人才成为这次行业大洗牌中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具备资金管理知识、熟悉金融市场流程、能准确把握宏观金融政策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业务人员的资格认定、培训、考核评价和问责制度,确保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人员具备专业素质,熟悉法律法规,遵守行业道德。另一方面,采取“内培外引”,发挥银行系人才在固收类和类固收类资产领域的传统优势,补充非固收领域投资人才缺乏的短板,加快打造专业能力强、市场敏锐度高、风险把握准确的投资研究队伍。

注释:

①《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后,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定义和口径发生了变化,只有非保本理财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管产品。鉴此,自 2018 年1月起,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对非保本理财产品进行了专项统计分析。2018年末银行理财业务口径与过去年度发布的理财市场报告口径有所不同,不具可比性。故采用2017年末数据对比近几年情况。

参考文献:

[1]周书琪,宋建波.资管新规下非标业务转型风险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9(05):16-18.

[2]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郭新明.金融业对外开放、资管业务转型与利率并轨[J].金融纵横,2019(04):3-16.

[3]高远.“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转让问题探究[J].中国银行业,2019(03):23-25.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

猜你喜欢

资管新规
《资管新规》监管工具设计的法理分析
大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策略研究
强监管环境下信托业发展机遇与方向探究
资管新规实施预期下我国结构性存款快速发展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强监管”与“去杠杆”大经济环境的分析探究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