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方法的探讨

2020-02-17何伟亮

学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教学有效性道德与法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育人功能非常强的学科。初中学生正处于培养自身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充分展现出道德与法治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学科核心素养下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5-001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012

初中学生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让自己更加明事、懂法、知法、守法,对于初中学生的成长与学习都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教师过度重视知识的传递,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生无法对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某种程度上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针对以上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模式与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养、文化技能、信念素养、道德修养、合作交往能力等,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切实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注重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让初中学生拥有较强的“责任担当”“社会参与”素养,使其面对事情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有信念、有理想的中国青年。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料学精神,让学生拥有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交友的智慧》一课中的“网上交友新时空”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辩论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去辩论“互联网的运用是否真正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搜集论据与资料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与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观点会更为鲜明,同时论据也会趋向于理性,逐渐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养成优秀的科学精神。

二、结合实际生活,养成法治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活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所以,教师需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与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中的“生活要法律”,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思考,先思考生活中存在哪些法律,通过“分享与探究”列举出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特别要注重引入一些“校园暴力”案例,让初中学生拥有辨别正误行为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更为透彻地掌握中国的法治历史,对课本知识展开相应的拓展与补充,在课堂中也可以开展“小表演员”“模拟法庭”等活动,学生在模仿法警、犯罪嫌疑人、律师、法官等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加深对“法治”的理解,培养初中学生正确的法治意识。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公众参与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在教室内教学,而要尝试着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及现实生活中,多开展一系列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公众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保护环境、志愿者服务活动、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不良习惯“精明眼”等实践活动,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通过写信或以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形式,提出合理的建议,优化社区管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纳入到期末综合考评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悟、收获,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深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于生合门认知

教材是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引导初中学生深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关于“断臂女孩杨佩”的真人事迹:杨佩虽然没有双手,但她拥有一双灵活的脚,面对重重困难不放弃、不退缩,自信、自强地生活。看完这个视頻后,学生们深受启发:没有臂膀的杨佩都可以这样坚强,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强!我们要在生活中磨砺坚强的意志,成为一个拥有生命韧性的人。在学习《敬人者人恒敬之》一课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仅仅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的教学模式,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要亲和待人、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易懂、通俗、简练、饱满的情感来阐述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拥有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在生活、学习中做个具备优良品质的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各项特征来设定教学方案,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

[2]金荣君.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8(8).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何伟亮(1978.6— ),男,汉族,广州番禺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教学有效性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