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探究
2020-02-14尹记远韩艳伟
尹记远,韩艳伟
(昆明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明确要求,为实现健康公平提供了机制上和制度上的保障。建设健康中国,在政府强化责任担当实现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崇高医德情怀的新型医务工作者,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医学教育承担的重要任务。但事实上,医学院校单纯的医德教育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充分发挥其它课程教学的渗透作用并从中拓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势在必行。
一、医德培养是医学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应然责任
人的生命价值至上不允许医学抛弃信仰和责任,通过加强国情、国史教育和展示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和落后的坚强信念,有助于医学生树立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地担负起解除患者疾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神圣使命。
1.医德培养是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于医学生而言,医德培养与医学专业知识获得具有同等的重要性。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上下探索、艰苦奋斗的历史,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蕴含的特定的教学资源,对于引导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医德培养是推动“纲要课”改革创新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现象突出,要扭转这一状况,医学院校应当深植医学特色。就“纲要课”而言,梳理其中所蕴含的医德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医德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德培养的有机统一,是不断增强其课程亲和力、针对性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医德渗透
“纲要课”蕴含着大量的医德教育元素,“纲要课”教师应树立自觉渗透的意识,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医德教育资源,巧妙选择教学与医德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再根据需要分类归纳、精心筹划:哪些内容要借题发挥,哪些内容要画龙点睛,哪些内容适合讨论,哪些内容适合写小论文,教师都应了如指掌,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医德教育落实于具体教学环节,让教学内容和它所渗透的医德思想水乳交融,并能够震动学生的心灵,让一个观念、一种思想在其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进而不断地沉淀、升华,使政治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时成为医学生职业道德提高的过程。笔者在“纲要课”进行国史、国情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联系卫生服务发展现实,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1.强化医德认识教育。医德认识是指对医疗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包括医德理念、观点、规范等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当前,相当数量医学生的择业动机首先考虑的是医学职业的稳定性、丰厚的职业报酬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出于对医学专业救死扶伤社会价值的认可。因此,让医学生从选择这个职业的第一天起,就端正专业态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显得尤为紧迫。
“纲要课”虽然不可能像《医学伦理学》课程那样进行系统地医德理论知识的灌输,但也有医德认识教育的极好素材。“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医德原则。在“纲要课”教学中,尤其要结合这一医德原则注意让学生明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革命人道主义的核心,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唯一宗旨。[1]首先,弘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提高医学生的道德境界。从红军伊始就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到1941年7月毛泽东为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生题写“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是一个用无数鲜血和生命凝练出来的医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其次,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帮助医学生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2]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从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唯一宗旨的高度加以确认并写入党章,到胡锦涛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这一中国共产党生命线的讲授过程中,让医学生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革命人道主义的核心,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德医风建设的根本宗旨,要实现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就必须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落到实处。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医学生明白从选择医学那一刻起,就是选择了终身把患者的根本利益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落实到每一个医疗细节,担当起促进和恢复患者健康的神圣使命。
2.提升医德情感教育。医德情感就是医务人员通过对医疗行为的善恶判断而形成的一种爱憎分明、善恶分明的强烈感情。以博爱、尊重之心同情、帮助患者,是新时代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要求,医学生医德情感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对患者的同情感。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召开时就指出:“医生少和药少的问题,要尽可能设法解决,对于医生应注意督促他们看病详细一点,不要马马虎虎。”[3]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卫生处明确规定:“为了今后在卫生保健上更好地替群众服务,特号召所属医务人员,处处必须以便利群众看病为原则。”[4]贯彻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精神,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医生们处处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被边区政府授予“面向群众”牌匾的延安东区中央印刷厂医生阮雪花,被边区政府誉为“模范中医”的李常春,被群众赠与“造福桑梓”牌匾、并镌刻有长达250字赞词的民主人士李鼎铭[5],无一不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楷模。在陕甘宁边区还有一批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们医治了无数的中国伤病员,有的献血输血,有的甚至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一心赴救且无任何贪求的高尚医德,对于医学生医德情感的培养启迪颇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实施了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卫生、大健康观。“纲要课”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教学,诱发医学生更多的情感共鸣,让其保持家国情怀,进而树立以患者为第一的质朴爱心,把是否符合患者的利益作为判断善恶的最高衡量标准,一旦这种医德情感得到升华,将提高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并转化为医德行为和习惯。
3.磨练医德意志教育。医德意志是指医务人员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中排除困难和阻力的坚强毅力。当前大部分医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导致其意志薄弱,缺乏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勇气和精神,而医务人员坚定乐观的医德意志,直接关系到良好医德素质的养成。
在整个“纲要课”的讲授过程中,要使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前进道路的曲折性、艰巨性,但中华民族始终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正是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浴血沙场、历经磨难,才最终用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中华民族独立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亦遭受了无数的打击,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继续前行,在失败中勇往直前,直到开创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这种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意志品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不胜枚举。在教学中亦应突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格魅力,他们虽身处逆境,但所表现出的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样,在医疗卫生领域,当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医护人员在生死考验面前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无畏地与疫情作坚决的斗争,也是意志坚强的表现。通过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学习,让医学生学会用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挫折的困扰,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艰险、艰苦创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汇聚不竭动力。
4.坚定医德信念教育。医德信念就是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高尚的德行必须以信仰和责任为支撑,而当前不少医学生职业信仰模糊,未能真正领悟医学事业的神圣与崇高,抱着享乐主义态度,消极应对学业、逃避责任,这对其健康成长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通过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教育,着重阐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并取得革命胜利,是由于党教育和培养出了一大批拥有坚韧不拔必胜信念的革命战士,他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唤醒民众、战胜敌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同样是依靠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在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次,“纲要课”还应该注意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激发医学生的责任意识。面对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千古未有之变局”,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国人民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艰苦探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奋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伟大使命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了历史使命,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党又为实现第二大历史任务进行了艰苦探索,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志士仁人各领风骚的时期,可以用杰出人物的榜样力量提升医学生的医德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