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大学生素质培养与提升问题研究
2020-02-14董生
董 生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 350122)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整体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一趋势与社会上有限的人才需求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为数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离校之后难以寻得一个满意且合适的工作岗位。为应对这一趋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辅导体系中开设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课程,传授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得应届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有足够的能力和知识储备用于开展自主创业,解决社会人才供需矛盾。在这一课程设计中,“如何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如何让高校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实践能力”等问题的解决逐渐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提升的工作重心和根本要求。本文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提升的问题与原因,从家庭、社会、高校、个人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合力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提升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比率,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理论与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时代大潮中,素质教育成为创新创业的基础。在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的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从微观层面来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过程所亟需的也正是这些气质和品格;从宏观层面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将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相关产业升级和转型。但事实上,创新创业的过程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环节琐碎,对实践中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各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的过程中,应该更关注“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改革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1.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内涵的解析,应对“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词汇的概念逐一解读。关于创新的含义,有研究指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竞争力的源泉。[1]对于创新的含义,高等院校对创新进行多维度的定义,认为创新首先需要打破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创新人格;二是创新思维;三是创新技能。[2]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在生产体系中新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结合即创新。创新的特点在于目的性、变革性、新颖性、超前性和价值性。关于创业的含义,创业则是将掌握的某种技术、发现的某种资源和信息借用现有的平台和载体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转化,从中获取更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和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3]而关于素质教育的定义,《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机制研究》一书中指出:素质即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3]素质教育就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具备主体性、全面性、长效性的特点。素质教育是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亦是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创新和创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个范畴之间却存在本质上的契合,内涵上相互包容,实践过程中亦有着互动发展。创新是创业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创业是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和价值体现,创业推动并深化创新。创新创业是素质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纵深发展的时代体现,是以“创新、创造、创业”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成为可能的现实追求。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重在强调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素质教育[4]。
2.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深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随着这一认识的不断深化,各地各高校都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整体性地推进培养目标升级、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机制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5]实践中,这一现状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高校着眼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学校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中,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二是对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探索,包括培养机制、教学组织等多方面,为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教学具体环节创造空间和机会。三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性、全面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事实上,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不断深入,现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5]: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日益体系化、专业化。从实践的观察来看,全国高校普遍开始强调创新创业与通识教育理念的融合,从创业基础、创业管理等单独、专门型的课程,向全校性、体系化课程发展;注重将创新创业的理念有效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使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专业教学的导向之一;重视学科互补性和多学科交叉的有机结合,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操作性强、内容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加强调实践性。从实践结果来看,绝大部分高校正在大面积地开展以实践实训为基础、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体系的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对学生课内教学、课外实践的覆盖。许多学校积极整合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资源进一步开辟创业场地,提供政策、技术、培训、融资等一条龙服务,有效地促进更多有条件的学生参与创业。三是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成果不断涌现。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推进,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合作,正在超越以前单向的教师出国进修或学生参与国际比赛的初级阶段,与国际一流创业教育机构和资源的课程共享、师资交流、学术会议、联合孵化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合作正在成为推动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潮流。
总而言之,从当前的实践来看,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从政策来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政策在不断地深化完善。从组织体系来看,目前具有全国影响力、已经形成系统性工作机制的组织包括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联盟等,这些组织通过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的双重驱动,以共同体的形式把各高校的创新创业要素与资源集聚在一起,利用成员学校的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在资金扶持、项目导入、院校交流、创业比赛等方面开展互补性合作,搭建广阔的平台,提升成员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5]。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被逐渐提上议程,由浅及深、由简入繁,在国家层面上的各项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深化。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各级政府也都通过各种渠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各种问题。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全面、心理准备不足、认识不全面、缺乏实践等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自身个体等因素。
1.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问题分析。任何事情的发展总是存在两面性的,这是哲学上的一般规律在现实中的体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亦是如此。例如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个性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均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结果的重要影响因子。一是在知识结构方面,大学生关于目标市场定位与组合营销手段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至于对这些创新创业的必备知识没有充分的概念印象,这也直接导致在实践能力方面,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缺乏必要的实践和经营管理经验,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经验,由此引发事倍功半的效果。二是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大学生存在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不能理智面对。三是在个性素质方面,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足,停留在美妙的想法与概念上,没有一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四是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如上所述囿于大学生实践经验所困,在创新创业问题上,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理论与实践的脱钩,导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缺少实践的辅助提升,由此欠缺综合能力。诸如此类的影响因子均能影响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结果。
2.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结果的原因分析。根据当前情况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结果的原因包含诸多方面,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个体因素等。以社会环境为例,从社会上的整体环境来看,报考公务员热、进国企就业热的现象依然是普遍存在的,这从侧面说明社会对创新创业认可程度低,创新创业社会环境相对较差,创新创业的社会风气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实践中,在创新创业问题上,并没有建立统一的创业投资市场,创新创业投资还属于地方政府、区域资本的各自行为,创新创业投资产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这也反映出创新创业社会环境不佳的现实。再如,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学校环境,创新创业的大学教育亦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亟待弥补。如教材的选用问题,都侧重于培养学生管理企业的“硬”能力,而缺少涉及创新创业理想和素质等关乎中国创新创业哲学方面的“软”实力,这种“文化基因”的缺失,严重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5]又如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仅停留在培训技能阶段,各项技能培训课程呈现出千篇一律、缺少特色的弊端,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需求。创业社团组织运行模式档次低、功能弱、活力小等因素均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结果。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提升路径
根据上述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提升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针对问题和导致问题发生的各项诱因,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提升的理论与实际为出发点,从社会、高校、家庭及个人等四个层面,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
1.转变家庭思想观念,培养创新创业个性素质。大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时,家庭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因此,绝不能忽视家庭因素。根据美国学者鲍姆林德(D.Baumrind)的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authoritative style)、专制型(authoritarian style) 和放任型(permissive style)。美国心理学家麦科比(E.E.Maccoby)和马丁(J.A.Martin) 又将放任型进一步分为溺爱型(indulgent style) 和忽视型(neglectful style)。由此,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6]又因于权威和专制两词词义含混,近来多用民主型代替权威型。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可以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在做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时,民主型家庭对孩子是高度关怀和中等程度的行为控制,更多给予孩子以支持,当好参谋角色,让孩子自己做出最终选择;专制型家庭倾向于低度的关怀和高度的控制,孩子会感到自己在家中毫无地位、不被理解,于是很少与父母交流思想,更谈不上交心对话,成长于这类家庭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要么一意孤行,要么根本不做;溺爱型家庭常以一种接受、和蔼甚至有些顺从的方式对待孩子,他们较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具有高度的按照自己意愿行动的自由,职业规划往往脱离实际,或者完全不考虑现实因素;忽视型家庭对孩子采取放任态度,父母以自己为中心,对孩子没有明确要求,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活动,甚至可能对孩子置之不理,对子女在学校或与朋友一起时的经历也不感兴趣,因此,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时很少与家庭沟通,或者好高骛远,或者好冒险、引起注意等,可能增加职业成功的风险性。[6]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上,在求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职业选择、面试的应激性反应、对未来薪金的期待值及就业后的流动等也都有很大的差别。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以家庭为核心载体的社会资本代代延续,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地扩展。由此,有必要转变家庭思想观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素质,从家庭因素的角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7]。
2.完善社会实践平台建设,锻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致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研究,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同时,也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重要渠道。当然,为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对社会实践平台建设也提出了要求。如在强化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融合、设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板块之外,还应结合学生自身条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和实习,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其中。[8]如积极开展小组创业实践的相关训练,对于专业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开展一体化实践平台的教育,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参加岗位实习,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优化相关训练,鼓励学生自发组建创业活动小组。这一实践要求体现在理论上,即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硬平台与软平台建设相结合。硬平台建设是指建设一批定位准确、面向集群式、对象为广大学生的综合创新实验室;建设功能齐全、与社会互动性强、实战效果好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软平台建设是指建设层次多样、内容丰富、修读方式灵活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发展平台系统优势、统筹管理,适宜全体学生发展[8]。
此外,还应当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平台体制机制的建设。在组织保障机制方面,成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目的在于协调处理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本着“整合教育资源、突出创新能力、提升培养质量、规范过程管理”的原则,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实践考核办法等;在经费保障机制方面,将政府拨款和社会资助相结合,努力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注重在环保产业中寻找新的发展动力,以增强自我建设与发展能力;在合作保障机制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应按照“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促成专业平台和基地公司共享双方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和实验室资源,基地公司共享专业平台的实验平台资源,开展技术研究与测试分析,专业平台共享基地公司的技术平台资源,基地公司的实验场地及实验设备对学生全面开放,持续推进优质教育、教学、实验室资源的共享,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
3.健全高校创新创业体制,奠定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富兰克林曾言:“具有最高投资回报率的就是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知识结构是一个人所拥有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整体信息系统;知识结构是文化素质的质的方面,它与知识程度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人的文化素质。[9]现代职业不仅要求求职者拥有较高的知识程度,还要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的知识科学地组合以形成合理的结构。在校大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不仅要通过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要注意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践中,职业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在于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由此,有必要健全现有的高校创新创业体制,奠定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一是应秉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知识积累与调节的辩证统一为建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的基本原则;二是应倡导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素质学习、创新学习、实践学习、自主学习、责任学习的科学理念;三是在实践中,注重建设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建立跨学科专业,开设跨学科课程,通过组建教学科研合一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培养跨学科人才,建立跨学科型大学。交叉学科教育是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求,亦是科学技术创新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4.加强个人创新创业素质修养,提高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加强个人创新创业素质修养是提高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必经路径之一,而加强个人创新创业素质修养的主要方式在于建构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课程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青年群体最重要的优势。通过课程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自然人文科学知识,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能力。在校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主动地选择并建构与自己兴趣、能力、个性特点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为提升职业能力提供知识基础。[10]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学习亦能够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或行业通用能力,而非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大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如与人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数字应用的能力、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心理诊断与心理调适的能力、审美与创新的能力等。因此,各类课程要合理搭配,既要有本校、本专业的共性,又要有大学生自己的个性;既要培养超越各个行业、职业的核心能力,又要培养针对特定行业、特定职业的行业通用能力和特定职业能力,真正形成完备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得到全面的知识滋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