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医经典及其特征

2020-02-14王印螺王乐鹏

吉林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杂病论灵枢流传

王印螺,王乐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6)

读经典是学习中医的法门之一。关于中医经典的具体所指,流行着所谓“四大经典”的说法。例如现行本科教材《中医文献学》说: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及《伤寒杂病论》相继编撰完成”[1]。《中医基础理论》说:“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四部经典著作的问世”[2]。这是一种带有普遍共识性的说法。但在实际上,这种说法不尽符合历史事实和科学规范,在措辞上值得推敲和修正。

1 中医经典之所指

“四大经典”之说在学术语境中似欠确切谨严,这主要是指《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而言。长期以来在大众的视野中,《黄帝内经》就是《素问》《灵枢》两部书的合称,但这种认识从来就是缺乏充足证据的。从历史看,这种说法起始于西晋时期学者皇甫谧(215-282)的《针灸甲乙经》序言。他说:“《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3]。按《七略》早佚,《艺文志》之《方技略》所载医书几乎全部失传。它所著录的《黄帝内经》在此以前、同时甚至到后来的晋朝时都不仅未见其书,而且未见其他文献记载。皇甫氏显然也未见此书,他推断当时流行的《针经》(也称《九卷》,后称《灵枢》)《素问》即是《汉志》所说的《黄帝内经》。他只用二书各九卷,“二九十八卷”这样看似随意和简单的算法作为依据。尽管我们可以相信皇甫氏时代近古,或别有师承或当代通人的意见来源,但终究未能展示直接充分坚实可靠的证据。加之《素问》《灵枢》二书之间在编集时代、体式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相似性的特征,于是后世大都袭用皇甫氏之说,形成一种占据主流的说法。比如《汉语大词典》就据此对“黄帝内经”一词释义[4]。有学者质疑《素问》《灵枢》二书在理论和知识上的不一致性[5],也有学者考辨二书编纂时代的先后[6]。有学者主张把由《素问》《灵枢》合称而成的所谓《黄帝内经》称为“今本《黄帝内经》”,以区别于《汉志》所指而已亡佚的古本《黄帝内经》[7]。《甲乙经》纂集完成的时间是公元282年。而在此之前,《素问》《九卷》已见于东汉建安纪元(196)不出10年的时候撰写的《伤寒论序》,张序早于皇甫氏序七十余年。自《黄帝内经》这个名称在《七略》《汉志》出现以来的二千年间,无论是否冠有“黄帝内经”4 个字,在可考的文献记载和出版物中《素问》《灵枢》都以各自独立的形态流传,未曾改变。而且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这2 种书的隐现荣衰并不同步。唐以前多有研究《素问》者而鲜有研究《灵枢》者。《素问》屡经官私整理刻写,《灵枢》则在国内一度散佚。这种传承状况的不同步调和不同境况,也可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别。鉴于上述情况,学界在采用《素问》《灵枢》即《内经》的旧说时应当持谨慎态度,最好是客观地分别称为《素问》《灵枢》。在词典中处理“黄帝内经”这个词条时,应该分列2 个义项。今试拟“黄帝内经”释义为:1)古代医学著作,属医经类,十八卷。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已亡佚。2)中医理论经典著作,《素问》《灵枢》的合称,各九卷,共十八卷,见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这样处理就可以准确地区分《七略》《汉志》著录的《黄帝内经》与后世以《素问》《灵枢》二书充《黄帝内经》的书,也符合其名实关系变迁的历史事实,从而避免认识和用语的混乱。关于《素问》与《灵枢》二书编写时代的讨论,除了有同代说比较可信外,还有《素问》在前说和《灵枢》在前说。按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所说的和后世多数学者的习惯说法,这2 部书在并举的时候宜以《素问》在前《灵枢》在后的顺序。总之,在学术语境中不当笼统地称说《黄帝内经》而应据实称说《素问》《灵枢》。

《伤寒杂病论》之名见于张仲景自序[6]。但此书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可在《脉经》《千金翼方》等书中见到佚文,但未见独立形态的存在而只是以“张仲景方”等名混杂在他书材料中流传。孙思邈曾叹息道“江南诸师秘仲景之书不传”,以至于他在先写《千金要方》时尚未见到此书,直至三十多年以后才见到并摘录到《千金翼方》中。《金匮要略》之书迟至宋时才被发现和编集。《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的体制是经过宋代校勘整理以后出现的,且此二书与仲景原书相似几何也不尽可知。《伤寒杂病论》这一书名在历史上或指仲景最初撰写的著作,或指后世所分《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的合称,或单指《伤寒论》一书,很容易混淆。最为关键的一点事实,就是仲景的书是在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分别流传之后才上升成为经典的。可见就经典著作的意义上说,还是应当分别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综上所述,在学术场合谈及中医经典的时候,应当客观地依照宋代以来的书籍制式和传承状况称《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学六经,而不当沿袭俗称说四大经典。《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都是有历史变化、有概念歧义、容易混淆的名词,应当慎用。这6 种医书涵盖理论、方剂、药物以及治疗等重要医学内容,构建了中国医学的理论框架、思维方式和术语体系,同时也对社会生活观念、卫生习俗以及文人著述等产生很大影响。

2 中医经典之特征

一些古代的典籍经历漫长的经典化过程以后定型,在典籍内在潜质因素和外在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成为经典。中国医学六经的经典化过程是在宋代完成的。

我们常说,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那些著作。但这只揭示了经典所具有的行事准则价值和令人信从的地位的一般特征。这是在一个共时的层面上可以看到的东西。如果把经典放到历史的过程中观察,就会发现它至少还具备年代持久性、价值普适性、阐释延续性、功能扩展性等基本属性。

2.1 中医经典年代持久 中国医学六部经典著作都编集于两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 年上下的历史。其中年代最早的著作《素问》《灵枢》大约是汉武帝时期(前156-前87 年)的作品。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这些书籍从写本到刊本,篇章有亡佚、有补缉、有分合、有移易、有改编,而主体文本却世代流传下来。随着印刷技术的一次又一次革新,中医经典得到愈加广泛和持久的传布,成为学术赖以传承的基本介质和直接依据。我们同意这样的意见:“古老性意义对经典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身份。但是,并不意味着古老就是经典……它必须有传承的意义,代代相传,源源不竭,在每个时代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或者它的思想是代代流传的,对某个时段或者一个长的历史时段发生过相当的影响。因此,流行或者是流传物这样一个特征,是经典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7]。

2.2 中医经典具有久远的潜在价值和普适性能 后世成为经典的书籍从一开始本身就具有的潜在价值无疑是使之在众多的书籍中脱颖而出走上神坛的基本依据。《素问》等6 部中医经典的潜在价值就在于它们提供了高于现实的思维模式、洞察医学本质的视角、原创的医学理论框架和随处可见的高超智慧。这些书籍所隐含的潜质不仅使它在遇到适宜的外在条件的时候闪耀出经典身份的光芒,而且也久远地成为不同时代人们激发新思想的火石和培育新理论的种子。中医经典的这种潜在价值,在宋代以后得到迅速的挖掘和深刻的阐发,例如李东垣《脾胃论》,即从《素问》“人以水谷为本”“胃为水谷之海”等理论中演绎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其脾胃学说到明代又发展出“脾胃为后天之本”论等。

2.3 中医经典的阐释具有延续性 经典本身具有“一种思想的活性”[7]。可以说,中医经典是通过每个时代的“今人”对它的重新解释和阐发而获得存在价值和生命延续的。阐释者总是根据自己时代切近的需要来阐释经典中的某一种思想、理念或者知识,见解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例如《素问》的肾藏精思想,到宋代发展为肾藏元精、元气,宋徽宗《圣济经》说:“肾藏天一,元气属焉”[8]“天一生水,在人为精”[8];元代朱丹溪用相火探讨肾的作用,至明代孙一奎、赵献可等又建构了命门学说,并进一步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论。一千多年来积淀的中医经典阐释成果不仅反映了中医经典的思想和知识的延续,而且也证明了正是围绕或依傍着这些经典发展中国医学思想和知识宝库的才得以建设、充实。同时,中医经典“这些文本在流传的过程当中,它经过了经典化的阐释之后,才具有了某种比较重要的意义或者价值”[7]。

2.4 中医经典具有功能扩展性 中医经典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持续发挥着指导行为和激发新知的作用。因为文本大于思想,中国医学经典作为一个具有广阔开放空间的存在,可以容纳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是是非非的阐释意见。阐释之学从宋代以前的“我注六经”到后来的“六经注我”,中医经典的内容限制逐渐被突破,最终到金元时期出现试图不复依傍经典的论述。尽管这往往是无依傍之形而有依傍之实的做法,但对经典理论的发展和对建立独立的医学理论体系都不无益处。人们对经典的理解和阐释无论全面还是片面,也无论深刻还是浅薄,更无论与它的原意是遵从还是背离,都有一条无形的线与中医经典相连。这就是经典功能不可忽视的存在。

中医经典是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是理解中医药学的核心和秘钥。不断地挖掘和利用中医经典,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丰富现代医学的思想来源,必将有助于当今医学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杂病论灵枢流传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经典“咏”流传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古村难久远,文化永流传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伤寒杂病论》书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