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治疗鼻炎
——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2020-02-14张莉莉金籽杉于同月
张莉莉,金籽杉,于同月,王 蕾*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鼻炎归属于祖国医学的“鼻鼽”“鼽嚏”与“鼽鼻”等范畴,《太平圣惠方》曰:“肺气通于鼻,其脏若冷,随气乘于鼻,故使津液浊涕,不能自收也”。《景岳全书》曰:“ 凡由风寒鼻塞者,以寒闭腠理,则经络壅塞多鼽嚏”“ 肺热则鼻涕出”。现代医学认为鼻炎是指由多种因素所致,发生于鼻腔黏膜的一组炎性病变,临床上以鼻塞、流涕等症状为主要特征[1]。该病发病因素包括局部的细菌感染、黏膜变态反应以及全身的系统性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长期过度疲劳等。鼻炎的分类方法至今尚不统一,一般分为急性鼻炎、慢病鼻炎两大类。其中,慢性鼻炎根据黏膜炎症的类型,又可分为变应性鼻炎、非感染非变应性鼻炎和感染性鼻炎3 大类。变应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可以影响工作、生活,甚至导致精神异常[2]。一项Meta 研究结果显示[3],我国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15.79%,成人为13.26%,且具有增长趋势。仝小林院士在中西医学认识鼻炎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成果,运用其提出的“态靶因果”辨治处方策略,善用态靶同调的药物——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治疗鼻炎,临床屡获良效。
1 仝小林院士通鼻窍策略
五官玄府为顶焦脑髓之窍,口鼻为上焦心肺之窍,口肛为中焦肝胃之窍,前阴为下焦溲精之窍。凡外感之病,必从窍起,故有初治手法之异。仝院士认为鼻炎的辨治要点为辨涕之脓清;辨过敏之有无。治疗上通鼻窍以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为基础方,若是脓涕,合凉膈散;若是清涕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若过敏,加过敏煎;若头痛合都梁丸;若季节倾向明显者,在季节来临之前,预防性用药,效佳;若对冷空气过敏者,晨起以冷水洗鼻。此外,若是感冒所致的鼻塞,提倡使用外用熏鼻方——感冒熏鼻香药(藿香、白芷、紫苏)以芳香通窍,散寒解表,将以上药物研粉,放入杯中,用热水冲开,趁热熏鼻。感冒之预防和初起可用香熏,感冒较重者熏后可将药汁服下。此方主治风寒感冒初起,头痛、鼻塞、微咳、咽喉不适或胃肠不适。
2 药物作用特点
仝院士临床上治疗鼻炎时,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精选三味药物——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合成通鼻窍的三味小方,并将其称为“仝氏通窍鼻炎汤”。临证时,应当判断有无过敏,鼻涕当分清涕还是浊涕。若伴有清涕加麻黄、细辛、附子等;若伴有浊涕加芒硝、栀子、连翘等;若过敏加防风、五味子、甘草等。
辛夷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痛,面皯。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其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具有通鼻窍、发散风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浊涕、鼻鼽、鼻渊等病症。《本草纲目》曰“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雷公炮制药性解》亦云:“主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肿齿痛,眩冒如在车船,温中气,利九窍,解肌表,通鼻塞,除浊涕,生须发,杀白虫,去面点”。还可以“降泻肺胃,治头痛,口齿疼,鼻塞,收涕去鼾,散寒止痒,涂面润肤,吹鼻疗疮”(《玉楸药解》)。《本草问答》曰:“辛夷花升散鼻孔、脑颅之寒,又以花在树梢,尖皆向上,故主升散。”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辛夷主要含有挥发油、木脂素、黄酮苷、酯类和生物碱等化学成分[4-5],具有抗炎[6-7],抗过敏[8-9],抗菌[10-11]等作用。
鹅不食草始载于南唐陈仕良的《食性本草》,《本草纲目》以“石胡荽”为正名,云:“石胡荽,生石缝及阴湿处,小草也。形状宛如嫩胡荽……其气辛味重不堪食,鹅也不食之”。鹅不食草,味辛,温。归肺经。功能发散风寒,通鼻窍,止晐。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本草汇言》曰:“石胡荽,利九窍,通鼻气之药也。其味辛烈,其气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经,上达头脑。”《得配本草》记载“利九窍,吐风痰,除痰疟,散痧疹,利二便,拔肿毒,落瘜肉,治金疮”。《四声本草》记载:“辛夷,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本草纲目》记载:“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瘪肉”,“鹅不食草可以通鼻气、利七窍、吐风痰、塞鼻息自落”。鹅不食草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类、黄酮类、挥发油等[12],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13-14],抗菌[15-16],抗肿瘤[17]等。
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肺经。功能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苍耳子,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本草问答》曰:“苍耳有芒角,得风气所生之物……入肝经散头目之风。”其可宣通鼻窍,又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为风病之要药,且无辛香走窜、升泄过度、耗散正气之虑,气味芳香质轻,其性升散,与辛夷,相辅相成,协同增效,为治疗鼻鼽、鼻渊的常用药对,对于缓解鼻部局部症状效果较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具有抗过敏[16],抑菌[17],抗炎和镇痛[18],抗肿瘤[19],免疫抑制等作用[20]。
3 合理用量获良效
《中国药典》2015 版记载,辛夷临床用量范围3~9 g,鹅不食草6~9 g,外用适量,苍耳子3~10 g[21]。在临床实践中,仝院士常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循证医学证据调整药物用量。临证时,辛夷常用剂量3~9 g,鹅不食草10~30 g,苍耳子6~15 g。由于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具有胃肠刺激,临床观察胃痉挛发生率约为2%~3%。因此,临床运用时常从小剂量开始,尤其是第一剂最关键。在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再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用量。外用熏鼻方中藿香、香白芷、紫苏各6 g。
4 病案举例
患者,女,35 岁,2019 年8 月5 日初诊。BMI:22.04 kg/m2。主诉:鼻塞鼻痒5 年,加重1 年。现病史:患者5 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鼻塞、鼻痒,春季发作,近1 年发作频繁,春秋季节尤其明显,当遇凉风、空调、闻异味时加重。于当地医院,明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刻下症:鼻塞,流清涕,鼻痒,晨起喷嚏连连,容易疲劳,颈部僵硬不舒,饮食一般,睡眠尚可,二便调。舌质淡,舌底瘀滞,舌苔白腻,脉沉弱。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辨证为寒湿瘀滞、脾虚不运。治法以健脾除湿为主。治疗予仝氏通窍鼻炎汤加减:辛夷6 g(包煎),鹅不食草15 g,苍耳子9 g,茯苓30 g,生白术15 g,炒白术15 g,葛根30 g,羌活15 g,荆芥30 g,防风15 g,甘草10 g。28 剂,水煎服,日1 剂,早晚分服。并嘱患者禁忌一切寒凉食物。
2019 年9 月9 日二诊:患者服药28 剂后复诊,鼻塞鼻涕减轻,鼻痒好转,饮食稍增,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舌底瘀滞,舌苔白腻,脉沉。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效不更方,守上方加减治疗3 个月后,以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根据患者症状,已明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结合其临床症状,参照舌脉,四诊合参,辨病为鼻鼽,辨证为寒湿瘀滞、脾虚不运,治法以健脾除湿为主。处方以仝氏通窍鼻炎汤为基础方,方中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一方面针对鼻塞、鼻痒的症状而打靶,另一方面调节机体寒的状态,为态靶同调的靶方靶药;葛根针对颈部僵硬不适而打靶,还可以升提氧气以调态;茯苓、生白术、炒白术健脾除湿;羌活、荆芥、防风祛风利湿。整个处方药物是以调态打靶为核心,结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成果而组成,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