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氏刺营微创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验探析

2020-02-11胡启煜黄冰林谢强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330008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谢强传承工作室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344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谢氏后壁滤泡

★ 胡启煜 黄冰林 谢强(1.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 330008;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谢强传承工作室 南昌 330006;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4.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 抚州 344000)

谢强教授是旴江医学谢氏五官科的第六代传人、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三至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及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40 余年,对于耳鼻咽喉科疾病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谢氏刺营微创疗法,是谢强老师发掘传承江西旴江流域谢氏五官科和魏氏针灸的“喉针”疗法中的一种特色传统中医外治技术[1]。笔者为谢强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及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侍诊左右,每每观及老师采用刺营微创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获得良效,不禁感叹刺营法之妙,故将老师治疗经验探析如下。

1 小儿腺样体肥大病机特点

1.1 西医观点 腺样体又称增殖体、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腺样体,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称为腺样体肥大[2]。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 岁时最为显著,10 岁后逐渐萎缩,故腺样体疾病多发于儿童。腺样体肥大,常常容易并发中耳炎、鼻窦炎、气管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由于呼吸障碍可导致供氧不足而影响脑部发育,亦可发生“腺样体面容”,易患鸡胸、漏斗胸,甚至诱发肺源性心脏病。

对于小儿腺样体肥大病因,西医学认为该病多由急慢性鼻咽炎的反复发作引起,或由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或由邻近器官的病变刺激引发,且小儿腺样体肥大常与上述疾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治疗上多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但病情易反复且疗效不确切;或采用手术治疗,在全麻下进行腺样体切除术或切除器切除术,亦可采用内镜下射频减容术[2]。但因咽扁桃体与咽壁之间无纤维组织包膜,故手术切除易不彻底;且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易导致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及增加下呼吸道感染几率,因此虽然采取手术治疗可暂时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疗效并不理想。

1.2 中医观点 古医籍中对于腺样体肥大并无记载,但根据其病理特征与中医病名中的“喉痹”“乳蛾”“鼻窒”“鼻渊”“耳胀”“鼾眠”等有许多相同之处。其发病部位与古医籍中“颃颡”相似,如《喉科大成·卷一》记载:“颃,颈也。颡即颈中之喉颡当咽喉之上,悬雍之后,张口可见者。颡前有窍,息通于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九·咽喉总论》记载曰:“小儿咽喉生病者,由风毒湿热搏于气血,随其经络虚处所著,则生其病。”现代医家多认为本病责之患儿肺、脾、肾不足,亦或有肝气郁结。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或气机郁滞所致腺样体局部气血痰湿瘀阻[3]。治疗通常是采用对证方药,或采用外治法如雾化吸入、雷火灸、穴位贴敷、刮痧、耳尖点刺等,或内服外治相结合。谢老师认为,小儿腺样体肥大病机关键为邪毒壅滞、痰瘀痹阻,且因其发病部位较为隐蔽,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而小儿服药、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疗效亦不稳定,当寻求简便有效且不易反复之方法。

谢氏刺营微创疗法,操作简便,治疗过程短暂,数秒钟即结束,仅有微刺痛感,患儿容易接受。刺营,又称刺血,针刺放血。刺营法包括点刺、挑刺、丛刺、刺割等法。该法可疏通经络、祛邪利窍,能有效减轻腺样体肥大症状,尤其适于小儿,安全效佳。但对晕针,晕血,传染病,严重心、肝、肾病,血液疾病等患儿慎用[4]。

2 刺营微创法机理及操作方法

2.1 刺营部位 腺样体邻近的口咽部:咽后壁、咽后壁淋巴滤泡、咽侧索、腭扁桃体、舌扁桃体。

2.2 刺营操作 以3 寸毫针刺口咽部,采取轻巧点刺、丛刺法。如咽侧索每侧刺2~3 下、咽后壁黏膜肥厚增生处刺2~3 下、咽后壁淋巴滤泡每个刺1下、肿大之扁桃体表面刺2~3 下、舌根处(舌扁桃体)刺2~3 下。3 日1 次,每周2 次,4 次为1 个疗程。

老师刺营操作,具有“稳、准、快、轻、浅”的特点。治疗时,患儿取正坐位,家长立于患儿身后,让患儿头靠家长胸腹部,家长一手轻按患儿前额固定好头位,另一手轻放患儿眼部遮住其视线,以消除恐惧不适感。患儿张口,老师气定神闲,左手轻压舌前2/3 处暴露出口咽部,右手持3 寸毫针直刺病位,即“稳”;老师动作娴熟,对于丛刺之方寸部位了然于心,即“准”;毫针丛刺疾入疾出,整个治疗过程在须臾之间,患儿及家属常尚未反应过来治疗已结束,即“快”;治疗时老师持针之右手腕轻微点动数下,即“轻”;再观察患儿治疗后之口咽被刺部位轻微渗血,即“浅”。

2.3 刺营机理 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主要由腺样体(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其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这些淋巴结间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称外环。该刺营法治疗时,直接针刺较容易暴露于视野、方便操作的腭扁桃体、咽后壁、咽侧索、舌扁桃体局部,刺激口咽部易暴露的咽淋巴环之内环组织,对于较难暴露的邻近部位腺样体亦可同时起到一个良性刺激作用,促进其充血、肿胀的自行吸收和炎症的缓解,从而较好地改善腺样体的肥厚和咽部炎症;同时还可增强咽腔软组织的紧张度,改善咽腔组织的松弛状态,使鼻咽腔、口咽腔宽畅,以缓解呼吸障碍,使疾病向愈。

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刺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在经脉中起到逆顺往来的相合作用,刺营法与针刺作用机制一样,且刺营法直接刺激经络放血,更加强了此作用;此外,刺营即“宛陈则除之”,意即刺营法还可活血祛瘀、消肿散结;刺营亦为“去其恶血”,说明了刺营放血法有祛邪排毒之功。《儒门事亲·卷三·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记载“大抵治喉痹,用针出血,最为上策”,亦表明刺营法是治疗咽部疾病的较佳方法。巴普洛夫学说研究表明针刺及刺营形成的“痛感反射弧”,可以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各种调节反应,因而影响体液、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同时上述系统也产生一系列的相应反应,可发挥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改善微循环,排出血液中的毒害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因此老师认为采用丛刺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有疏通经络、祛邪利窍之功,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作用,故而疗效显著。

3 临床验案

3.1 验案1 朱某,男,5 岁,2018 年5 月19 日初诊。主诉:母亲代诉患儿张口呼吸1 个月,伴听力下降,近来呼唤患儿常反应迟钝,夜寐时鼾声明显。在西医院治疗未有改善,建议其手术。刻下患儿听力下降,时常用手指耳表示不适,纳可,大便较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检查:电子鼻咽镜示腺样体增生肥大;双侧鼓膜完整稍充血,可见少许积液;声导抗:B 型;纯音阈电测听:中度传导型耳聋;双侧扁桃体色红,Ⅱ°肿大,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诊断:腺样体肥大,证属痰热郁结。治法:疏通经络、祛邪利窍。治疗:采用谢氏刺营微创法,用3 寸毫针,咽侧索每侧刺3 下、咽后壁淋巴滤泡每个刺1 下、扁桃体表面每侧刺3 下、舌根淋巴滤泡刺3 下;被刺处微出血。治疗3 日1 次,每周2 次。医嘱:忌辛辣刺激食物,避风寒。治疗1 个月(共8 次)后,母亲诉患儿张口呼吸改善明显,夜间打鼾声已无。电子鼻咽镜示腺样体增生肥大明显改善,声导抗、纯音阈电测听检查已正常。随访1 年未有复发。

3.2 验案2 熊某,女,9 岁,2018 年8 月2 日初诊。主诉:奶奶代诉患儿张嘴呼吸半年,扁桃体炎每月发作1~2 次,喜清嗓,喝冷饮,饮食尚可,夜寐打鼾声较大似成年人,二便平,舌胖大色淡,苔薄白,脉细滑。检查:电子鼻咽镜示腺样体增生肥大;双侧扁桃体淡红Ⅱ°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颗粒状增生。诊断:腺样体肥大,证属痰湿郁窍。治法:疏通经络、祛邪利窍。治疗:采用谢氏刺营微创法,用3 寸毫针,肿大之扁桃体表面每侧刺3 下;咽后壁颗粒状增生处每个刺1 下;舌根淋巴滤泡刺3 下;被刺处微出血。治疗3 日1 次,每周2 次。医嘱:忌辛辣刺激食物,避风寒。治疗2 个月(共16 次)后,母亲诉患儿张口呼吸改善明显,夜间打鼾声已无,双侧扁桃体Ⅰ°。随访1 年未有复发。

4 结语

谢老师认为小儿具有生机蓬勃、反应敏捷的特点,故对小儿腺样体肥大采用刺营法治疗较成人更有效。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记载“其脏腑清灵,随拨随应”表明了小儿发病病因多较为单纯,且不易受七情所害,故只要治疗及时有效、护理得当,易趋康复。小儿腺样体肥大发病因其部位较为隐蔽,家长常常忽略,多数小儿表现有邻近部位症状如鼻塞、流涕、打鼾、张口呼吸、耳闷、耳痛、听力下降、咽部各种不适感、阵发性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时才带其就诊,甚者因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因长期张口呼吸引起颌面部的发育障碍,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牙列不齐,上切牙外露,嘴唇增厚,面部表情呆滞等症,影响小儿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因此老师认为当重视并推广刺营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让更多的患儿得益于刺营法,笔者今后亦当结合大量的临床样本,更深入分析其作用机理及规律,从而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提供更可靠的数据资料。

猜你喜欢

谢氏后壁滤泡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深刺翳风联合点刺咽后壁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谢氏南征记》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东山再起》
谢氏宗亲对珠玑巷情有独钟
高门与孤寒:南朝谢氏族人的升沉
Bcl-6 mRNA在HIV/AIDS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开放式手术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组织填充乳突修复耳道后壁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