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成分研究连翘-金银花药对不同煎煮方式
2020-10-22魏惠珍朱敏金浩鑫吕尚吴柳瑾饶毅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330006
★ 魏惠珍 朱敏 金浩鑫 吕尚 吴柳瑾 饶毅*(.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昌 330006)
连翘-金银花作为药对配伍最早出自于清代《温病条辨》的银翘散。二药配伍属于“七情”之一的相须,并走与上,轻清升浮宣散,清气凉血,清热解毒之力倍增,流通气血以消肿散结止痛,为临床常用药对[1-2],在现代药理中具有抗炎[3]、抗菌、提高免疫力[4]、解热及抗自由基损伤[5]等作用。目前对该药对配伍的药理作用[6]、配伍比例、配伍前后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较多[7],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鲜有报道。封美慧等[8]研究了连翘-金银花药对醇提液的化学成分变化,林丽美等[9]对连翘-金银花药对粉末水提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邢学锋[10]对该药对水提液中化学成分及有效部位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现有的研究对连翘-金银花传统汤剂化学成分的研究不够全面,本文是在传统汤剂制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该药对合煎、单煎、单煎后合并4 种供试品溶液中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定性分析了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增减,更加全面、严谨的研究了连翘-金银花煎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为该药对在临床及新药研发提供实验基础、新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SHIMADZU LC-20AD 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D 泵,SPD-M20A 检测器);梅特勒AB-104N万分之一电子天平;SHIMADZU AUW220D 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Milli-Q 超纯水机(美国Millipore 公司)。
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纯度为96.2%),连翘脂苷A 对照品(批号111810,纯度94.3%),连翘苷对照品(批号110821,纯度95.3%),三者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异绿原酸A 对照品(批号2450-53-5,纯度大于98%)、异绿原酸B 对照品(批号14534-61-3,纯度大于98%),两者均购自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10 批金银花饮片、10 批连翘饮片,购自山东、河南、山西等地;所有样品均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刘勇教授鉴定为真品。
表1 样品信息
2 煎煮方式
2.1 金银花单煎 取饮片约20 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12 倍水,浸泡30 min,一煎武火煮沸,文火煎煮15 min;二煎武火煮沸,文火煎煮15 min;合并两次滤液,即得金银花汤剂,并平行制备3 份。
2.2 连翘单煎 按上述“金银花单煎”方法制得连翘汤剂。
2.3 单煎后合并 将上述单煎得到的滤液,冷却后按体积比(1∶1)合并,即得单煎后滤液。
2.4 连翘-金银花合煎 分别取金银花饮片、连翘饮片各约20 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12倍水,浸泡30 min,一煎武火煮沸,文火煎煮15 min;二煎武火煮沸,文火煎煮15 min;合并两次滤液,即得合煎汤剂。(注:单煎后合并、合煎饮片均为编号一一对应的饮片。)
3 含量测定
3.1 色谱条件 条件1(绿原酸):色谱柱 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mL/min,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条件2(连翘酯苷A):色谱柱 welch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4%冰醋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3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绿原酸、连翘酯苷A 对照品适量,分别加50%乙醇、甲醇制成浓度分别为39.1 μg/mL 和94.16 μg/mL 的对照品溶液。
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2”项煎煮液适量,分别用水稀释5 倍,供连翘脂苷A 含量测定;分别用水稀释25 倍,供绿原酸含量测定。
3.4 方法学验证
3.4.1 专属性试验 分别取绿原酸对照品、供试品和空白溶液,按上述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空白溶液无干扰。
图2 含量测定HPLC图
3.4.2 精密度试验 连续进样对照品溶液6 次,结果绿原酸、连翘脂苷A 的RSD 值均在2.0%以内,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3.4.3 重复性试验 按“3.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六份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结果结果显示含量的RSD 值均小于2.0%,表明测定单煎、单煎后合并、合煎中绿原酸、连翘脂苷A 的方法重现性良好。
3.4.4 溶液稳定性试验 按“3.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制样后0、2、4、8、12、24 h 进样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中绿原酸、连翘脂苷A 的峰面积的RSD 值均小于3.0%,表明单煎、单煎后合并、合煎溶液在24 h 内基本稳定。
3.4.5 线性试验 分别取绿原酸、连翘脂苷A适量,配制浓度为6.7,13.4,26.7,53.5,133.7 μg/mL 绿原酸对照品溶液和浓度为0,18.8,37.7,94.18,188.3,941.6 μg/mL 连翘脂苷A 对照品溶液,测定峰面积,以浓度为(X)为横坐标,峰面积为(Y)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绿原酸回归方程Y=3.13×107X-1.69×104(r=0.9999),表明绿原酸在6.7~133.7 μ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木犀草苷回归方程Y=1.5×107X-5.78×104(r=0.9999),表明连翘脂苷A 在0~941.6 μ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3.4.6 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知含量单煎、单煎后合并、合煎的样品6 份,按100 %加入的量分别加入绿原酸对照品、连翘脂苷A 对照品适量,按“3.3”项下方法制备,计算回收率,结果显示金银花单煎中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1.83%);单煎后合并中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100.78%(RSD%=1.33%),合煎中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101.11%(RSD%=1.71%);连翘单煎中连翘脂苷A 平均回收率为100.44 %(RSD=1.40%);单煎后合并中连翘脂苷A 平均回收率为100.16%(RSD=1.56%),合煎中连翘脂苷A 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1.64%);说明测定单煎、单煎后合并、合煎中绿原酸、连翘脂苷A 方法的准确性良好。
3.5 含量测定结果 取上述“3.3”项下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测定合煎、单煎后合并、连翘单煎、金银花单煎中绿原酸、连翘酯苷A 的含量,结果见表2。使用统计学的非参数检验法中H 检验法分析可知[11-12],H绿原酸=6.51,H连翘脂苷A=4.62;再由卡方分布的临界值表可知,H0.01=9.21,因H
表2 不同煎煮方式绿原酸、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结果(n=3)
4 指纹图谱
4.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20 min,95%~88%B,20~50 min,88%~75%B,50~80 min,75%~50%B,80~90 min,50%~90%B);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绿原酸、连翘脂苷A、连翘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对照品适量,加50%乙醇溶解,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
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同上述“2”项制备供试品溶液,直接进样。
4.4 方法学验证
4.4.1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2、24 h 后进样,分别计算其相对保留时间。结果显示相对保留时间的RSD 值均小于5%,表明该溶液在24 h 内稳定。
4.4.2 精密度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进样6 次,计算其相对保留时间。结果显示相对保留时间的RSD 值均小于5%,表明该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4.4.3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供试品溶液,平行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计算其相对保留时间,结果显示相对保留时间的RSD 值均小于5%,表明该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4.5 合煎指纹图谱的建立 按“4.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10 批合煎的HPLC 图谱,将所得到的色谱数据导入《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采用多点校正将谱峰自动匹配,中位数计算得出样品指纹图的共有模式,结果见图3~4。
图3 合煎与单煎对照图谱
表3 合煎、合并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
由图3可知,连翘-金银花合煎有31个共有峰,其中峰14 为参照峰。由图4 中A、B 两者色谱图可知,两者色谱峰的个数基本一致,且两者色谱峰的相似度在0.95 以上,表明两者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再由图4 可知,合煎、单煎后合并中色谱峰均能归属到单煎的药材中,说明在该色谱条件下合煎和合并两者化学成分基本一致。
5 讨论
连翘-金银花为清热解毒常用的中药药对,论文以连翘中的指标成分连翘酯苷A、金银花中的指标成分绿原酸为考察指标,采用 RP-HPLC 方法测定金银花和连翘单煎、单煎后合并以及合煎样品的指标成分变化,经非参数检验法中H 检验法分析可知,合煎、单煎后合并、单煎三者之间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的煎煮方式对绿原酸、连翘脂苷A 的含量差异较小。
由连翘-金银花单煎、单煎后合并、合煎指纹图谱可知,合煎与单煎后合并中色谱峰个数一致,且两者色谱峰的相似度均在0.95 以上,而且合煎、单煎后合并中各色谱峰均能在药材单煎指纹图谱中找到,可认为单煎与合煎的整体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不论从指标成分、还是从指纹图谱整体变化,均表明不同的煎煮方式对该药对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小。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上该药对的使用,提供一定的指导。